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43.77

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年來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與降低成本,極力地推行組織精簡,裁減一些低效率、高成本支出的單位,並將商品的生產基地移至海外或較佳的代工協力廠,利用各競爭優勢,進行專業分工與運籌的策略規劃,使得外包作業的觀念,快速興起與推展,在這種趨勢下,越來越多公司將物流作業,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處理,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有效率地跨越障礙,滿足客戶對配送服務之要求,就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本研究目的是在探討第三方物流物流中心的績效指標,藉由目前第三方物流物流中心幹部的實際作業心得,在根據物流績效指標文獻探討和作者在案例物流公司推行關鍵績效指標的實務經驗,以及作者協同知名廠商稽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稽核要求重點,並利用不記名問卷方式,向台灣五十大物流公司實際作業幹部的問卷中,找出目前運作的方式和觀點,並分析和探討。 由問卷調查和資料分析後得知,在起初詢問績效指標應包含的構面時,只有57%的受訪者認同加入外包管理面績效指標,但從外包作業比率數據得知91%物流公司有外包作業,並有70%物流公司其外包作業比例超過60%,數據顯示物流公司的大部份作業已由外包取代。實際對外包管理面各項目的指標進行細項調查時,數據分析後顯示外包作業對物流公司而言的確十分的重要,並需要以績效指標加強管控。其他如風險控制、內部稽核等項目,也獲得受訪者的認同,本論文相關資料分析與數據,可供一般企業和物流相關業者參考,以加強管控和增強競爭力。

  • 學位論文

使用者在閱讀螢幕顯示的資訊時,通常會使用滑鼠滾輪、鍵盤和捲軸等介面工具。利用這些工具來移動調整文字位置,方便閱讀時的舒適及理解。但這些傳統常用介面工具,並不見得完全滿足需求。故針對滑鼠滾輪、切換頁按鍵,在操作上的不精確,以及影響視覺疲勞的缺點,另行設計「可調式行距之切換頁按鍵」,以克服前二者的缺點。 本研究探討傳統捲動式與翻頁式,以及改良後的翻頁式介面工具,其視覺作業績效與視覺疲勞是否有所改善,使用者是否喜歡使用之相關問題。在字體為12pt、字型為新細明體、行距為雙倍行距,以及文行長度為30個中文字元的模擬閱讀介面中,比較不同的介面工具,如:滑鼠滾輪、切換頁按鍵,與改良設計的「可調式行距之切換按鍵」,這三者之間對於視覺績效、視覺疲勞,與使用者是否喜歡的應變數之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可調式行距之翻頁」介面工具的操作回溯率遠低於滑鼠滾輪、切換頁按鍵。不同介面對閱讀速度的影響並不大。總體來說,使用者喜歡使用「可調式行距之翻頁」介面工具,勝過滑鼠滾輪、切換頁按鍵的介面工具。 本研究對於新設計的「可調式行距之翻頁」,建議改良灰階遮罩,避免切換頁造成閃爍,以期降低閱讀時的視覺疲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考慮在有機台限制的非等效平行機台(Unrelated Parallel Machine)下之排程問題,本研究目標為使總完工時間(Total Completion Time)最小化。本問題為NP-Hard,故本研究提出啟發式演算法與分支界限演算法;啟發式演算法主要是以能最早完工的工作進行指派,但是因為每一個排入的工作皆會對未排的工作造成影響,故本研究的啟發式演算法會利用已排與未排工作的估計總完工時間來加以判斷工作排入的位置;分支界限演算法會利用本研究所提出的改善後的下限值,來減少分支界限法所分支的節點數,加快其求解時間;經實驗後證明本研究所提出的啟發式演算法與最佳解整體平均誤差不會超過0.46%。

  • 學位論文

摘要 在全球資訊科技與網路快速發展下,消費市場轉變成高度競爭的環境,產品生命週期日漸縮短,顧客的需求導向更為重要,企業為了在此快速變動的市場中成長,無不費盡心思在產品的生產上,必須持續創新以符合現今的市場環境、消費者偏好與社會價值系統;在商業模式上,以往敵對的企業關係已經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協同商務的商業模式,如何有效的結合供應鏈上的夥伴,共同面對快速動態變化的環境,為現今創造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 藉此,本研究將規劃設計出一協同規劃預測機制,研究範圍針對問題特性為上下游企業必須快速回應顧客、互相分享資訊、有協同合作之必要,或遇到產品特性為生命週期短、需求變動幅度大與產品多樣性之創新性產品,造成需求預測不準確、需求變動頻繁、經常性庫存過多或缺貨問題的企業,並以唱片業當中的唱片公司與唱片行銷通路為研究對象,依據Voluntary Interindustry Commerce Stands(VICS)所提出協同規劃預測補貨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商業流程,並參考唱片業的作業流程,使唱片公司與唱片行銷通路能在協同規劃預測機制下創造一個雙向的互動溝通程序,並佐以兩個數學模式,其一為銷售預測模式,乃是基於唱片產品之口碑影響力、銷售趨勢、歌手等級、唱片類型、假日效應等因素產生銷售預測值作為合作夥伴雙方之參考值,另一為銷售預測調整模式,因應唱片銷售量難以掌握,在唱片上市後,評估實際銷售量與原先的預測量差異過大時,透過案例式推理法,利用原先銷售預測所考量的銷售因子外,另外加入唱片上市後的銷售量資訊,找尋過去相似的唱片,作為異常處理的參考案例。期望透過完整的協同規劃預測機制,提供唱片業者面對難以掌握的市場時,可以精準的瞭解市場對於唱片產品的需求,且在發生異常事件時擁有即時回應之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在現今激烈競爭的環境下,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產品的推陳出新,導致需 求變化快速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縮短,以往敵對的企業關係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 的是協同合作商務時代的來臨,如何有效的結合供應鏈上的夥伴,共同面對快速 變化的環境,為現今創造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 藉此,本研究將規劃設計出一協同訂單規劃與補貨機制,研究範圍針對問題 特性為上下游企業有協同合作之必要或遇到產品生命週期短、需求預測不準確、 需求變動頻繁、經常性庫存過多或缺貨問題的企業,並以唱片產業當中的唱片公 司與唱片發行通路商為研究對象,依據VICS(Voluntary Inter-industry Commerce Standards)所提出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商業流程為參考架構,發展出一套協同訂單規劃與補貨機制。使唱片公司與發行 通路商能在CPFR 流程下創造一個雙向的互動溝通程序。故此機制接續協同銷售 預測值所產生的結果,視為一連續固定變動之常數,由於仍為預測值,故考量過 往相同等級(唱片類型、歌手等級和假日效應)之唱片資料作為新產品之安全庫 存量設定之參考,再利用批量動態調整模式考量採購時相關成本來決定多產品之 訂購點與訂購量之決策,並透過實驗設計找尋出較佳基因演算法參數的組合以利 求解。在唱片上市後,評估實際銷售量與原先的預測量差異過大時,透過調整後 的銷售預測重新規劃產品訂購點與訂購量。期望透過完整的協同訂單規劃與補貨 機制,提供唱片產業者面對難以掌握的市場時,可以精準的瞭解市場對唱片產品 的需求且擁有即時回應之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將針對雙機流程型工廠在有機台限制下的問題加以探討,以最小化最大延遲時間為目標,提出分枝界線演算法與啟發式演算法。啟發式演算法結合了Johnson’s algorithm 以及 EDD rule 以由後往前排的形式呈現。並以worst-case analysis 來分析啟發式演算法的績效。

  • 學位論文

當今進步型核電廠的各項運轉作業,運轉人員均是直接透過先進的電腦介面來進行作業的執行與狀態的監視,也由於是以先進的電腦介面來取代傳統的核電介面,因此與以往的核電介面相較之下,所具有的自動化程度也就相對提高,而自動化設置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藉由運轉人員於操控中便利性的提升,來增進人員於作業中績效的表現。然而程度越高的自動化雖然可以為運轉人員在執行作業時帶來更多的便利,但其自動化程度之設置若對人員心智負荷的影響並未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時,不僅不利其績效表現的提升,反倒容易造成人為疏失甚至重大災害的發生。 目前進步型核電廠其人機介面自動化程度的提升僅止於反應器啟(停)爐之半自動操控、以及異常警報自動重置的機制,但其自動化之設置仍尚在繼續進行當中,本研究將分別就停爐作業之半自動操控、以及異常警報自動重置之機制,針對以上之議題來作初步的探討,作為核四廠的各項運轉作業其人機介面自動化程度之設計與改善上,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本研究的進行主要可分為兩個部份,一為研究進步型核電廠之人機介面其自動化程度的提升,對於運轉人員心智負荷的影響是否較能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提昇人員於作業中績效的表現;另一則為找出造成運轉人員的心智負荷與作業績效於不同自動化程度的操控模式產生差異與否之主要原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TFT-LCD屬於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產業,不但製程複雜且物料搬運活動非常頻繁。2006年底台灣TFT-LCD總產值正式突破新台幣1兆元將邁向第2兆元。TFT-LCD四大主要製程為:陣列製程、彩色濾光片製程、組立製程與模組製程。 設施規劃是一種長期性策略,設施規劃之優劣對彩色濾光片廠績效具相當程度之影響。本研究探討彩色濾光片廠四種設施規劃方案之可行性與績效表現,依據彩色濾光片廠實際資料透過模擬軟體AutoMod建立模擬模式,並利用實驗設計探討佈置型態(流線型佈置或零工式佈置)、白光製程是否共用自動倉儲系統(有無共用區)、投料間隔時間與產品比例等因子對三種績效指標:月產出量、生產週期時間以及搬運距離之影響,以作為方案評估之依據。模擬結果顯示流線型佈置且無共用區之規劃方式為最佳方案,可提供管理者作為決策參考之依據。

  • 學位論文

製鞋業屬於勞力密集產業,在劇烈的國際競爭及邊際利益遞減的情況下,業者紛紛尋求更好的生產規劃,以提昇自身競爭力。針車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是鞋業製程中的關鍵作業,使用的設備視工序而定,且需考量工序間之先行關係限制,上述特性更加深了製鞋業針車作業生產線平衡的難度。 本研究以基因演算法發展製鞋業針車線生產線平衡模組,所提出之模組主要分為工作站數模組以及負荷平衡模組。限制週期時間在滿足客戶需求之前提下,工作站數模組利用基因演算法 (Genetic Algorithm, GA),指派工序至各工作站,使工作站機台能執行所分派之工序,求解最小的工作站數。接著在負荷平衡模組利用群組基因演算法 (Grouping Genetic Algorithm, GGA),平衡工作站負荷,提高生產效率。本研究以實際製鞋業之生產數據及實驗設計驗證所發展演算法之績效。在不同的生產目標下如週期時間的縮短與提高人員使用率,生產管理者可依本研究之演算法進行快速的生產線設計。

  • 學位論文

在這競爭激烈的服務業時代,服務品質儼然成為業者用來獲得和維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武器之一。在提供服務的流程中,與品質最相關和最無法掌控的因素在於人,也就是服務人員和顧客。由於人是獨立的個體,很難有一致的行為,故會使得服務表現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將以人員差異性的角度出發,探討服務在進行的過程中存在哪些顧客和員工差異影響著所提供服務的一致性。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和專家意見彙整出服務流程中存在的顧客差異和員工差異類型,而為了提升服務品質,本研究也針對這些差異找出可行的因應策略,並加以擬定成問卷內容,發放對象為台灣地區知名的服務業公司。回收後的有效問卷,利用統計方法對其數據分析,其中使用無母數分析中的Kruskal-Wallis檢定和相關分析來檢定各假設是否成立。最後融合各類服務業的特性,對顧客和員工變異程度的情形和策略的實施情況與成效作一比較整理。研究結果發現,在服務業中顧客之間的有些差異行為與員工之間的有些差異行為彼此有顯著的相關,並且不同行業本身的顧客或員工在某些類型的變異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對於一些因應策略的實施程度上也有不同。本研究的結果提供服務業者在訂定服務項目或策略時一個參考性的依據,以幫助他們在服務品質上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