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40.58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台灣50指數於民國91年10月29日起正式對外公布並開放交易ETF後至今,因可直接參與臺灣市場整體表現之理想工具,並且進行實際的股價指數交易買賣,其交易量逐漸成長並成為今日重要的投資標地物,進而對預測台灣50指數趨勢便成為重要的議題。總結過去對台灣50指數的預測技術中,以非線性模型的運用較為廣泛,如基因演算法、類神經網路等,或以時間序列模型GARCH等方式。 本研究是針對倒傳遞類神經網路運用在預測台灣50指數報酬率的方法上,提出改進的技術,並針對所模擬的股價報酬率,提出不同的檢測方法。研究中採用50指數成分股與技術指標作為預測的自變數,針對民國95年一月一日至96年十一月三十日,共週資料100筆及日資料495筆作實證。本研究採用命中率的方式來檢驗預測的效果,不同於過去在外部預測的樣本上(Out-Of-Sample)以誤差值為標準的判斷方式。同時加入移動視窗的做法,分析類神經網路的訓練區間長度與時間移動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並且期望透過改良的技術達到提升命中率或增進命中率的穩定程度,避免命中率高的現象只是偶然發生的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穩定命中率的方式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為類神經網路模型的選擇、參數的設定、轉移函數的選擇以及運用快速學習的演算法。二為採用變數篩選的技術。最後採用改良後的類神經模式以技術指標為輸入變數證實,其外部預測的效果良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繼安隆公司舞弊案件後國內近年來亦紛紛爆發出大型企業以做假帳方式掏空公司的案件如:博達事件、力霸事件等均顯示出經理人的治理及操守問題,因此引發探究企業永續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 本研究將以SPSS 資料統計分析系統將問卷之資料輸入計算以分析其相關程度值來對問卷中之衡量變數作1.信度分析2.應用因素分析法對各構面因素作分析3.對永續經營構面作因素萃取。4.以迴歸分析來分析對永續經營構面有顯著影響之因素。 本研究以「永續經營」、「經營績效」、「企業文化」三構面為架構,並審慎選定構面中較具代表及影響之因素作研究考量。 一、本研究發現三大構面因素中以「取得顧客的肯定與支持」「產品品質及成本在市場上具競爭力」「積極開發新產品維持競爭力」三因素最為重要。 二、「永續經營」經因素萃取後依解釋變異量之大小來推定永續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之重要程度依續為:因素一『誠信與回饋』因素二『績效與效益』;因素三『持續改善與變革』。 三、「經營績效構面VS 永續經營構面之迴歸分析」的R2 平均值 為.1844,而「企業文化構面VS 永續經營構面之迴歸分析」的R2 平均值為則為.1882,顯見「經營績效對永續經營之影響」與「企業文化對永續經營之影響」程度相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提要內容: 不同行業間,會有不同的行業特性,對於具有不同屬性的企業和人員,例如;企業國別,人員的性別、年齡、工作年資、婚姻狀況…等,也會產生不同的吸引力。機電工程業管理人員在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間也會有關聯,其中離職傾向更攸關於組織成員的離職行為,而安定員工的心與使員工能夠有ㄧ個滿意與安心的工作環境,以專心投入工作則將能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機電工程業從業員工係屬於專業性產業之員工,人才屬於本行業重要資源與競爭力來源之ㄧ,員工是否能夠持續專心投入在工作上,並且發揮所長而能夠幫助組織達成目標,是影響每個企業是否能夠提昇績效的重要因素之ㄧ,而機電工程業各階管理人員為本行業各項管理工作的關鍵執行者,企業主若能針對管理人員相關人資議題持續發覺與改善,相信對企業整體工作滿足與工作投入及穩定員工有所助益。 機電建設從業管理人員對工作的滿足感受和工作投入對其離職傾向間之關係是本研究將探討的問題。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方式,對特定機電行業從業管理人員,進行以離職傾向為依變數,對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的直接,或間接關係進行探討,並以個人屬性為控制變項,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下列結論: 一、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有負向影響。 二、工作滿足對工作投入有中介效果對離職傾向有負向效果。 三、個人屬性的不同在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的影響有顯著差異。 透過本研究針對台灣機電工程行業中,管理人員的工作滿足和工作投入對離職傾向間之關連性研究結果,希望能作為機電產業對於人資管理面與未來其他行業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工作滿足、工作投入、離職傾向、機電工程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變革」是二十一世紀組織運作所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富爸爸理論盛行於今日的經濟體系,台灣中小企業在這大者恆大的競爭策略下,不斷地被購併或因為生存空間的被壓縮而逐漸退出市場,企業因「生存」而需不斷地進行變革。 台灣半導體通路代理業者為因應全球環境劇烈變遷及競爭,透過組織不斷地進行變革,才得以保有市場競爭力,在產業供應鏈中保有一席之地。本研究以半導體零組件通路產業的個案公司為研究對象,透過全面性問卷方式進行,經效度、信度、多元廻歸及變異數等統計分析驗證,驗證結果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組織在進行變革的過程中,員工對自身權益的認知與其對組織的承諾呈現正向影響。組織變革結果員工對自身權益的認知,對員工持續性承諾有著負向影響,而對員工規範性承諾則影響不顯著,另對情感性承諾則有著正向影響。 二、員工對組織的情感性承諾及規範性承諾與離職意圖的研究結果呈現負向影響,但員工組織持續性承諾對離職意圖影響不顯著。 三、組織變革過程中員工權益認知對離職意圖有著負向影響,而組織變革結果員工權益認知則對離職意圖影響不顯著。 四、本研究發現,員工組織承諾具有中介效果,也就是,組織變革中員工權益認知對離職意圖的影響,會因為員工組織承諾的三個構面,分別為情感性、規範性及持續性,導致組織變革員工權益認知對離職意圖的影響,由負向影響減弱,轉為影響不顯著。 研究結論發現,組織變革中員工權益的滿足程度會影響員工離職意願高低,而員工持續性承諾對離職意願影響程度不高,顯示著個案公司人力資源政策應著重在「留才」,故提出管理實務上的建議,在「留才」策略上應聚焦在兩個議題: 一、治標,變革中公司目標達成及員工的權益並重。 二、治本,重新審視公司薪資政策及福利制度的適宜度,達到獎懲分明及時激勵的目的,同時讓成員在思考離職時有所牽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提要內容: 我國於2004年12月28財政部賦稅署公佈實施移轉訂價查核準則以來,在移轉訂價的法規方面,已跟上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脚步。隨著我國企業逐步國際化,本研究欲瞭解我國企業在不同的國際化程度下,其國際化與移轉訂價策略是否有所差異。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灣地區上市、上櫃電子類股跨國企業為對象,探討我國跨國企業於正式實施移轉訂價規範後之對應策略。研究之變數包括「國際化程度」、「國際化策略」、「移轉訂價策略」(移轉訂價策略包括「移轉訂價主導權」、「營業費用分攤方式」及「市場性無形資產之所有權」)等三項,並以「公司規模」為共變數。各變數之衡量以Przysuski et al. (2005) 所提出之國際化策略與移轉訂價因應對策模式來發展量表,並以「組間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ANCOVA) 分析共變數對變數之干擾,再以ANOVA進行是否有差異之分析。 研究發現,在海外銷售額佔總銷售額比例(Foreign Sales/Total Sales)方面,針對不同區域子公司因地制宜來調整其全球移轉訂價控管模式,而非授權子公司自行決定,會有比較大的海外銷售比;在海外淨利佔總淨利比例(Foreign Income/Total Iicome)方面,當控制權較為因地制宜的跨國企業,其海外利潤比例較高。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跨國企業之「營業費用的分攤」以及「市場性無形資產的控管」分別與國際化程度及公司規模之差異檢定大部份不顯著。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台商相較於歐美大廠而言投入國際化市場的時間較短、台商的國際營運與據點之佈局仍不若歐美大廠(如IBM、HP)綿密,加上我國自2004年始公佈移轉訂價相關規範,不若歐美大廠早已將移轉訂價視為公司決策必須考慮的議題。我國企業仍應借鏡國際品牌大廠的寶貴經驗,並在控制權方面適度控管,才能在企業追成長與移轉訂價稅賦風險中取得平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1991年統計分析出,因飛航組員的失誤而導致人員傷亡的意外事件,百分之五十三是決策錯誤引起的 (Diehl, 1991)。為何飛行技術純熟、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仍會因為判斷錯誤和決策失當而發生意外事故?這是本研究研究動機。 本研究,第一階段質化研究是先以深入訪談的方法,藉由16位不同身分的飛行員受訪者之角度看相同的問題─「飛行員易犯的錯誤決策」與「飛行員應具備的判斷能力」。經收集、分析受訪者之間的差異及相同觀點,綜整後產生140項問題。依法規、知識、經驗三種決策類型來進行關連性之統計,結果為:經驗佔42.14%、知識34.29%及法規23.57%,可知在飛行情境九個情況下,經驗仍為最重要,是最須重視的訓練課目。之後再以這140項觀點對原受訪的16位飛行員進行二次的同意度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各問項同意度其分數平均值大於4,表示對題項的認知達「同意」以上。階段進行實證分析,以質性研究所得的140項觀點為問卷調查資料,發放給104位飛行員。針對年齡、工作年資、機別、職稱、飛行時數、飛行背景等詳細資料,不同組別對實際與應具備能力的觀點差異,比較題項間顯著性,考驗組員對重要性差異強弱,來做顯著差異分析,結果顯示組員間是有差異。研判各組間組員對量表題項的差異看法,分析其差異性的原因,以做為日後飛行訓練的改善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的量販店市場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市場百家爭鳴競爭激烈,低成本策略只是生存的必要條件。開發自有品牌商品策略成為差異化的競爭手段。多年來國內量販店自有品牌商品品類約兩千項,業績僅占其營業額5-10%,並未如預期自有品牌業績占總營業額的30-40%。台灣量販店業自有品牌策略未達預期目標,其中的關鍵因素值得探討。 本研究以台灣三大百貨量販系統(大潤發、家樂福、愛買)的紡織服飾部門為研究範圍。第一階段採質化研究方法,經由文獻探討整理出六點品牌發展的關鍵因素:通路規模、品牌經營負責人的權責、公司的研發、公司的財務能力、產品品質、通路行銷能力。據此本研究透過對業者的深度訪談,以瞭解各該量販店的品牌經營策略及其過程,並評估其自有品牌商品策略。第二階段以三大量販店服飾部門之已消費者為研究對象,以問卷發放方式,探究影響消費者購買自有品牌之三大因素經濟、社會心理、成本因素,及其與自有品牌商品不如預期贏得消費者的購買之相關原因。 本研究經深度訪談調查結果:(1)全台百貨量販店家數在130家左右,而三大量販系統即佔據大多數,大潤發有24家、家樂福有48家、愛買有14家,因此就台灣地區而言這三大量販店具有較強的通路力量及行銷能力,有利於發展自有品牌商品。(2)在自有品牌經營管理團隊因其權責有限,無法做整體的品牌策略規劃。(3)自有品牌的產品研發設計,缺乏統籌管理及彰顯自有品牌商品特色,無法吸引消費者。(4)量販店對OEM製造廠商提供之自有品牌商品,難以有效管控及確保商品品質的穩定性。(5)量販店經營自有品牌,未能投以大量且持續資金發展品牌。因此量販店在發展自有品牌策略上,除擁有通路優勢外,其他關鍵因素仍待加強,才能有效經營自有品牌商品。 本研究問卷調查結果:(1)研究樣本取自三大量販系統的12家店舖,共蒐集到已購買服飾的有效樣本253份。(2)本研究以迴歸分析法分析三大因素對自有品牌購買者購買意圖之影響,研究結果經濟因素的省錢及品質因素與自有品牌購買有關。(3)本研究再以ANONA分析影響因素在自有品牌商品購買者與製造商品牌購買者之差異,分析結果自有品牌只有經濟因素的省錢因素優於製造商品牌。(4)研究的結論為消費者對量販店自有品牌商品,在品質、便利性及社會心理因素等諸多不如製造商品牌商品,因此造成量販店的自有品牌商品策略未如歐美零售商般成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亞洲已經變成全球工業生產的重鎮。台灣在工業品產業的供應鍊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台灣工業產品中的機械業,更是居於全球領先的地位。鑄造產業(Foundry Industry)是機械產業的基石,若能透過良好通路環境取得性能良好的鑄造特用化學品(Foundry Specific Chemical),將更容易生產品質優良的鑄造品,進而提高工業的品質水平。因此,鑄造特用化學品產業是提升整個機械業品質的重要推手。 鑄造產業屬於高度競爭市場,該產業的行銷致勝關鍵,已由原來的產品、價格、服務及品質等基本要素,演變為整體通路成員間的互動關係,是否可以維持長期且互利的狀態。因此,本研究期藉由建立『影響特用化學品通路關係維繫關鍵因素』的行銷模型,來解釋通路商功能、關係品質與關係維繫意圖之關係。 本研究將以鑄造特用化學品產業的供應鍊廠商做為實證樣本,使用問卷訪查方式蒐集分析資料,以LISREL結構方程式模式驗證本研究建立之假說模型,期待以本研究之結果,可作為鑄造特用化學品產業的夥伴關係管理之參考依據,以及作為未來相議題之參考。 本研究藉由通路商及顧客觀點,共發出241份問卷,有效回收124份,有效之問卷回收率51.4%,而後將所得資料進行信度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以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設。 研究發現: 一、 鑄造材料通路商功能會對顧客關係品質產生正向的影響。 二、 顧客關係品質會對顧客的關係維繫意圖產生正向的影響。 三、 顧客關係品質在鑄造材料通路商功能與顧客關係維繫意圖之間具有中介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企業主管人員為其發展的主要人員,近年來因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個微利的時代,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工作績效,將背負著越來越沉重的工作壓力,對企業的主管人員而言,如何在工作中面對各種壓力,找到工作的滿足感,進而讓工作績效目標得以順利達成,都是一個新的課題與新的挑戰。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針對不同人格特質的企業主管人員,對於面臨工作壓力時,所產生工作滿足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將主管人員之個人屬性除依照基本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擔任主管年資外,增列工作職級、工作性質及產業別之人口統計變項,期望能更進一步瞭解企業主管因背景不同,對於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是否會有顯著之差異,以及工作壓力造成工作滿足及工作績效之影響為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進行研究,共發出235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188份,採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針對樣本資料作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t檢定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因子多變量分析及複迴歸分析等方法。彙整各種分析模式能得到下列發現或結論: 一、 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呈顯著負相關。 二、 工作滿足對工作績效有顯著正相關。 三、 工作壓力對工作績效呈顯著負相關。 四、 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工作績效之部份構面會因部份人口統計變項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Pine II and Gilmore(1998)指出經濟演進已進入「體驗經濟」時代。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已不能滿足消費者趨向渴望體驗的消費型態;企業應藉由消費情境氛圍的塑造,讓消費者有較好的消費體驗,進而對產品或品牌產生體驗價值,達到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 Schmitt(1999)提出「體驗行銷」的概念,即是藉由情境的塑造,讓消費者有著美好的使用經驗,進而產生有價值的體驗。且認為體驗行銷與傳統行銷最大差異是,傳統行銷著重於產品功能與效益,體驗行銷則將其焦點擴大到整體的消費情境與品牌經驗,將品牌訴求與顧客體驗相結合。然而最常與體驗相結合的研究為餐飲服務業,目前尚未有流行產業結合體驗行銷方面的研究,精品服飾業為流行產業之一環,消費情境的塑造與顧客體驗價值的提升對精品服飾業者是相當重要的競爭策略,因此本研究以國際精品服飾業為例,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EM)驗證體驗行銷、顧客價值與顧客忠誠的關聯與影響性,期望能達到下列四項目的: 1. 探討體驗行銷對顧客忠誠之影響。 2. 探討顧客價值是否能透過體驗行銷的進行而產生。 3. 探討顧客價值對顧客忠誠之影響。 4. 驗證體驗行銷、顧客價值與顧客忠誠之理論架構與關聯模式。 研究結果證實,體驗行銷對顧客忠誠並未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體驗行銷對顧客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顧客價值對顧客忠誠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體驗行銷會透過顧客價值對顧客忠誠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國際精品服飾業在進行體驗行銷之經營策略時,若對顧客忠誠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必須有顧客價值做為中介變數導引方可成立。同時研究發現五個策略體驗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為關聯體驗,顧客價值中最為顯著的為社會性價值,因此精品服飾業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首重關聯體驗的塑造及加強社會性價值的建立,以獲得顧客滿意及忠誠,進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