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58.230

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亞洲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學齡前兒童必須依附在家庭中生活,因此兒童生活品質狀況受到家庭影響甚鉅。為瞭解中低收入戶學齡前兒童的生活品質概況,並探討其相關影響因素,本研究採用橫斷式問卷調查,以彰化市縣中低收入戶學齡前兒童(0-6歲)為研究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714份。問卷內容包括:兒童、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基本資料,及兒童生活品質量表(TAPQOL)。收集資料編譯建檔後,將兒童依主要照顧者身份分為父母照顧組、祖父母照顧組和他人照顧組三組。以套裝軟體SPSS 12.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 中低收入戶學齡前兒童的父母婚姻關係以離婚(47.5%)居多,且父母教育程度偏低、工作處於勞動位階。 2. 本研究三組兒童之生活品質,以「祖父母照顧組」最好,「他人照顧組」之生活品質得分最低,且在「胃部問題」、「皮膚問題」、「行為問題」、「正向情緒」及「活力」部分達顯著差異。 3. 由迴歸分析發現,兒童為男孩、由他人照顧者生理功能較差;由他人照顧、主要照顧者有身障、父母婚姻狀況為已婚的兒童傾向有較多的行為問題和較差的社交功能、正向情緒、活力。 建議:1. 將中低收入戶主要照顧者為身障及非父母及祖父母照顧之兒童列為家庭關懷服務對象,定期追蹤觀察兒童的成長發育情況,增加兒童情緒及心理輔導,必要時安排保護安置,以維護兒童生活品質,俾使其身心正常發展。2. 社會福利政策的給付對象不應單以婚姻狀況為考量,應將主要照顧者及家庭狀況納入扶助條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的:了解國小學童體位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為促進學童健康體位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以彰化縣某鄉村國小98 學年1 至6 年級1673 名(男907 名,女766 名)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包含體位測量、收集學校政策及學童基本資料。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評估學童體位,以SPSS 12.0中文版視窗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以皮爾森相關分析BMI、腰圍及腰高圍之相關性。以多項式邏輯迴歸分析影響體位的因素。 結果: 1. 和1986-1988 年台灣地區膳食營養狀況調查(DNSIT II)結果比較,女學童及男學童平均身高增高約6.4 公分或5.0 %,體重增加約6.4 公斤和7.1 公斤或24.3 % 及26.9 % 。如果身高、體重和1993-1996 年第一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 I)結果比較,男女學童身高沒有太大差異,但是體重增加約9.1 % 及8.1 % 。再將身高體重與2005-2006 教育部全國學童資料比較則本研究身高體重皆與之相似。2. 學童過重、超重、過輕及適中盛行率分別為13%, 14% 20.9%,52.1%。女學童過重、超重、過輕及適中盛行率分別為12.8 %, 11.7%, 21.0%及54.4%。男學童過重、超重、過輕及適中盛行率分別為13.1%,16.0% ,20.7%及50.2%。3. 學童腰圍、腰高圍與身體質量指數呈高度相關(r =0.88, 0.82; P<0.01)。 結論:1.本研究國小學童身高及體重近16 年來增長減緩。男學童平均體重、BMI 、重高指數、腰圍及腰高圍顯著性大於女學童。2.學童體位與1986 至2005 年全國研究資料比較,體位適中比率下降,體重過輕及肥胖盛行率同時增加。3.本研究提供彰化縣國小學童按年齡、性別分類的腰圍及腰高圍平均值及百分位參考值。4. 社會人口學和學校政策因素對學童肥胖沒有影響。學校政策因素與體位相關的方向性需進一步釐清。 建議:增加腰圍測量可以確認腹部肥胖風險學童。以簡單的WHtR 0.5做為篩選肥胖指標,可以提供家長、導師及學童更方便了解自己的體位。雖然整體體重呈右偏趨勢,但學童體位過輕及超重比率增加,學校應同時注意過輕及超重等極端體位同時存在的問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獨居老年人為世界衛生組織定為健康照護之高危險人口群之ㄧ,我國近年家庭結構與功能的轉變,促使家庭照護人力的降低,獨居老人人口持續大幅度增加。當健康狀況佳時,老人獨居並不會產生問題;但是,當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不佳時,若無法得到任何照顧及協助,才是面臨危機。 研究目的:瞭解苗栗縣獨居老人的特性、健康情形及照顧需求,並探討健康狀況與照顧需求之關係。 研究設計:以苗栗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之「98年苗栗縣獨居老人慰訪問卷」資料庫,共有212名樣本,以SPSS 12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進行編碼建檔及統計分析,以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卡方檢定等進行統計分析。評估苗栗縣獨居老人之人口學資料、健康情形與照顧需求間關係。 研究結果:苗栗縣獨居老人以非中低收入戶、女性、客家人、離婚或喪偶、不識字、道教、平均獨居時間18.17年,平均年齡80.47歲。主要經濟來源為「老農年金」居多。休閒活動以「看電視聽音樂」占最多。自述慢性病數目平均2.45種,以「高血壓」最多,ADL平均分數79.88及IADL失能項數平均2.65項。自覺健康狀況在平均方面9.5分屬中偏向較差的情形。苗栗縣獨居老人對照顧政策之需求以免費健檢需求(48.6%)、免費疫苗注射需(47.6%)、健保補助費用(45.3%)及老人免費乘車(39.6%)為最需要前五名。 結論:本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社區獨居老人健康狀況及長期照護需求之現況,以提供對社區獨居老人照護服務政策及計畫之參考,確保社區獨居老人接受照顧服務之可近性,按當地資源特色提供獨居老人完整的全人照顧與在地服務模式之服務輸送網絡,以增進獨居老人的生活品質及社會參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前言:近年來因腦中風治療與照護的進步,使得腦中風死亡人數及死 亡率均有下降趨勢,由83年13,658人(每十萬人口死亡率64.77)降至97年10,663人(每十萬人口死亡率46.4);但因台灣社會快速高齡化,腦中風的盛行率並未隨之下降,醫療服務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大增。 本研究目的有二:(1)了解腦中風患者從急性發病期至發病六個月期間之機能損傷程度、活動功能及心理社會層面之情形。(2)探討腦中風失能者生活功能獨立程度、憂鬱情形、跌倒與否之預測因子,及衝擊主要照顧者的相關因素,以為醫療照護及衛生政策制定之參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之患者資料由【彰化縣─腦中風個案服務照護網】提供。評估變項包括(1)機能損傷程度:含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運動功能評估(Fugl-Meyer Score, FMS)及埃許瓦斯張力評估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2)活動功能:含計時起身行走測試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腦中風病人姿勢評估量表(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 PASS)、平衡及步態評分(Tinetti assessment tool:balance & gait)、跌倒信心評估表(Fall Efficacy scale, FES)與生活功能獨立程度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 FIM),(3)社會心理層面:簡易智能評估量表(Mini Mental Scale Examination, MMSE)、老人憂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與主要照顧者衝擊指數(Caregiver Strain Index, CSI)。上述量表,得分愈高,患者之損傷或失能愈明顯者包括NIHSS、MAS、TUGT及GDS。 研究結果:完訪樣本數為116人,年齡為71.3±10.4歲。雙變項分析顯示FIM與PASS、Tinetti score及FES呈高度正相關(r≧0.8),而與NIHSS呈高度負相關(r≦-0.8);PASS與FMS、MMSE及CSI變項間有中度正相關(r=0.6~0.8),而與NIHSS、Tinetti score、FES、FMS及CSI呈現中度負相關(r=-0.6~-0.8);身高與其他變項間無顯著相關性,年齡與PASS、Tinetti score、FES、NIHSS、MMSE及FIM呈現低度相關性(r≧-0.6或≦0.6)。多變項邏輯式迴歸分析患者復健照護情形,以生活功能獨立程度、患者的憂鬱情形、照顧者衝擊指數及跌倒與否當依變數,發現(1) Tinetti score及NIHSS為生活功能獨立量表之獨立預測因子,Tinetti score每增加一分FIM之調整後勝算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為1.17(1.01~1.34),即生活獨立性增加17%;NIHSS每增加一分則FIM之AOR為0.76(0.58~0.99),即生活獨立性降低25%;(2)患者之PASS得分較高者,其憂鬱程度較低,每增加一分PASS,GDS之AOR為0.38(0.03~0.41);(3)腦中風患者的失能程度對照顧者的衝擊具預測意義,每增加一個標準差(FMS為16分,FIM為26分),CSI之AOR分別為1.12(1.04~1.21)與5.66(1.39~23.09);(4)跌倒與否與NIHSS及GDS有顯著相關性,每增加一分NIHSS或GDS,則患者跌倒之AOR分別為1.64(1.20~2.25)與1.23(1.01~1.49)。 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腦中風失能者之後續相關問題相當嚴重,居家復健確有其重要性與急迫性,亦顯示目前彰化縣衛生局腦中風患者社區健康照護計畫之必要性,而政府推動十年大溫暖居家復健與長照保險等方案均為正確方向並值得大力支持。 關鍵字:腦中風(cerebrovascular accident)、復健照護(rehabilitation care)、功能獨立程度評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老人憂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照顧者衝擊指數(Caregiver Strain Index)、意外跌倒(accidental falls)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