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236.72

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亞洲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紙積木具有可拆開重覆使用的特性,不僅經濟、環保,而且可以讓所有的使用者在摺黏與拆開的過程中促進思考,啓發想像。近年來,隨著組合數學理論的引進,使得紙積木的建構更有系統,且產生更多元的發展。 首屆沃爾夫數學獎 得主、俄國數學家蓋爾芳德 曾預言,組合數學與幾何學將是二十一世紀數學研究的前沿領域,由於個人電腦軟體的開發與進步,使得組合數學成為數學的主流分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組合數學的問題,例如大型的專案計劃中,怎樣安排各種人員的工作,以及各種工序之間的銜接,從而使整個工作時程儘可能縮短?還有城市中的交通規劃,哪些地方應該建橋樑?哪些地方該設單行道?凡此種種,皆涉及到組合數學。 本論文之研究是以拿破崙三角面多邊形為例,探索32面三角面多邊形所有的合法摺黏模型,研究的第一個步驟是透過動態規劃演算,協助研究者完整搜尋32面三角面多邊形的可摺黏路徑。雖說動態規劃並不是尋求合法摺黏的唯一方法,任何人皆能隨意用拿破崙紙積木摺出模型,但是動態規劃卻是求解此問題的最佳方案。 研究者運用動態規劃中的遞迴關係與列表式運算技巧,共搜尋得拿破崙三角面多邊形的可摺黏路徑652個,然後為這些路徑做了初步的篩選:在剔除了相同的路徑333個、同形的模型156個、不合法路徑17個後,只餘146個路徑。接著研究者依照146個路徑將拿破崙紙積木摺黏成模型後,又剔除同胚的模型58個、具有多重邊線的模型38個,最終得到50個合法且具獨特性的模型,而其中屬於對稱的模型則有15個。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以動態規劃的演算最關鍵也最複雜,假若未來能夠運用計算機程式運算,將可大大的減少研究的時間與研究的複雜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生電腦素養之現況及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電腦素養的差異性、國小學生網路素養之現況及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網路素養的差異性。測驗內容是參照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中所制訂的「學生資訊分段能力指標」為標準,並參考相關試題後,修改、編制成「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與網路素養測驗量表」。 本研究對象為臺中市東勢區國小五、六年級學生,藉由測驗方式來探討國小學生電腦與網路素養之現況。總計發出問卷470 份,回收 442 份,回收率 94%,可用有效問卷為 435 份,可用率 98%。並將資料以 SPSS 12.0進行資料分析。 歸納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所獲致的結果如下: 一、國小學生電腦素養層面 (一)國小學生電腦素養屬於中上程度。 (二)男生與女生的電腦素養表現無顯著差異。 (三)六年級學生在電腦素養整體表現優於五年級。 (四)家中有電腦的學生,電腦素養優於家中沒有電腦的學生。 二、國小學生網路素養層面 (一)國小學生網路素養屬於中上程度。 (二)女生的網路素養表現優於男生。 (三)五年級與六年級學生在網路素養表現無顯著差異。 (四)家中電腦可連上網路的學生,網路素養優於家中無法連上網的學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科技的精進以及電腦、寬頻網路人口數持續地增加,線上遊戲已成為國小學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閒娛樂。而其中,又以國小高年級學童,更是容易接觸到線上遊戲,因此也造成線上遊戲成癮的現象越來越多。正值青春期開端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身心逐漸產生微妙變化的同時,線上遊戲的成癮是否會更容易產生親子衝突。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成癮與親子衝突之相關。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中市九十八學年度某國小所有高年級的學童為研究對象,回收之有效樣本為550份。所收集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Pearson積差相關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臺中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 一、87.5%有玩過線上遊戲,12.5%沒有玩過線上遊戲,比例大約是9:1。有玩過線上遊戲的學童之中,接觸線上遊戲的時間,以四年以上的最多。平時日和週末的上線的時間,都是以不到二小時最多。家人也在玩線上遊戲之中,以兄弟姊妹也有在玩的最多。家中電腦擺放位置以在客廳或餐廳的最多。 二、線上遊戲成癮程度為中等程度偏低;親子衝突程度為中等程度偏低。 三、不同背景的學童在線上遊戲參與情形、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及親子衝突程度有部份顯著差異。 四、不同線上遊戲參與情形的學童在線上遊戲成癮程度及親子衝突有部份顯著差異。 五、線上遊戲成癮程度與親子衝突程度呈現正相關,亦即國小學童的線上遊戲成癮程度越高,親子衝突也越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南投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數位落差現況,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南投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在數位落差各層面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取之研究方法為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法,共發出302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98份,有效比率為95.4%。所得資料分別採以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南投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數位落差現況達中上水準。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年級、性別、居住地、每週使用資訊設備時間)之新住民子女在數位落差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家庭背景變項(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月收入、父母支持態度、資訊設備)之新住民子女在數位落差各層面有顯著差異。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學生為對象,用互動式Hot Potatoes軟體融入教學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以分組方式講述教學融入電腦擬題教學法與被動式學習之傳統講述教學法,兩者教學成效之比較。 本研究擬以輔助學生學習、繼而提升學習興趣、最終改進學習方式的Hot Potatoes教學軟體,培養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態度;並且藉由學生對電腦學習動機與興趣,提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之成效。研究結果將學童依照不同的學習成就與性別分組,將資料以SPSS12.0統計分析,以假設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詮釋,以了解學童學習成就的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不同教學模式下,全組學童之學習成就,實驗組學童學習成效優於控制組的學童。 二、以高分組學童之學習成效,實驗組學童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的學童。 三、以中分組學童之學習成效,實驗組學童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的學童。 四、以低分組學童之學習成效,實驗組學童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的學童。 五、以男性學童之學習成效,實驗組學童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的學童。 六、以女性學童之學習成效,實驗組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七、就實驗組的男性學童與女性學童之學習成效比較,無顯著差異。 最後,研究者分別對教師教學方面、教學設計者、未來研究者分別提出建議及後續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一般的停車場,除了要有排很長隊伍與漫長時間的等待進場,並且離開停車場時的等候排隊結帳的時間很長,以至於浪費很多的寶貴時間。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縮寫,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可用於各種應用領域,如:交通運輸、票務、付費、門禁、連接能力、廣告、資訊下載、健康照護與社會關懷,在連接所有類型的消費性裝置時,近距離無線通訊提供了便利性,實現快速、簡易的通訊。NFC操作,讓使用者覺得非常友善,配合上獨立的安全晶片,搭配電子錢包也讓這項技術非常適合用於付費與金融應用。 本文的貢獻在於利用NFC技術於停車場車輛進出與付費管理系統上,比起傳統收費方式可以減少大量的等待時間,讓使用者更快速的進出、縮短進場登記與出場結帳的時間,同時增加停車場的使用效率。本系統模擬NFC技術應用在停車場管理的實用與可行性,同時將來也可以使用在居家安全、人員進出管理、資材倉儲管理…等,使得NFC技術能有更大、更有效的應用範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後,面對國內醫療環境的變遷,醫療院所除了提升服務品質,增加病患回診率之外,還要思考如何撙節成本的具體作為。藥品成本在醫院營運成本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管理藥品庫存,進而降低庫存成本、提高藥品週轉率,儼然為亟需受重視的議題之一。本研究以2006至2009年藥品消耗量資料作為分析數據,並探討目前醫院藥品訂購系統的現況,進而改善現行藥品需求量預測機制。 據過去研究顯示,藥品消耗態樣,不應以齊頭式的方法計算。因此,本研究按醫院的藥品消耗數據,透過5種預測方法及4種檢測預測方法,探討出五種消耗型態的藥品訂購預測模式,並整合支援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及決策樹,規劃出一套智慧型藥品需求量預測專家系統,提供作為醫院藥品訂購量預測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以國中數學領域『一元一次不等式』單元為例,依據貝氏網路與單元知識結構來編製測驗題目及學習之數位教材,並於國中進行實驗以驗證其成效。教學實驗將受試者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以自編數位教材實施資訊融入教學及依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之錯誤類型與迷思概念進行資訊融入補救教學;對照組以坊間教材實施傳統教學及考卷檢討方式進行補救教學,兩組在教學後進行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以測驗結果檢視兩組學習與補救教學成效,以及評估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之效果。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學習回饋單分析中,有九成以上的學生認為資訊融入教學使學習更加生動及活潑、增加學習動機;有八成的學生認為電腦化診斷測驗是有幫助的。 二、資訊融入教學之實驗組教學成效明顯優於傳統教學之對照組,表示此套數位教材能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三、數位教材之實驗組補救教學成效明顯優於傳統補救教學之對照組,表示此補救教材及補救教學模式較傳統補救教學更有益於學生學習。 四、不同教學模式下,實驗組之延後測平均略高於對照組,但並未達到顯著差異。 五、以貝氏網路為基礎之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可以讓師生了解錯誤類型及迷思概念所在,進而實施適性補救教學。 六、「一元一次不等式」單元之最佳動態分類決斷值平均辨識率為88.73%,顯示此單元有不錯之貝氏網路推論準確度。 七、「一元一次不等式」單元之電腦適性測驗前測、後測及延後測省題率平均為30.63%,且能達到平均93.76%以上的預測精準度。 八、「一元一次不等式」單元在每次測驗之一致性平均為95.18%,顯示對錯誤類型、子技能及能力指標方面的電腦適性選題與全測診斷具有高一致性。 關鍵字:一元一次不等式、資訊融入教學、貝氏網路、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資訊融入補救教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用貝氏網路適性診斷測驗系統編製一套國中英語時態診斷測驗試題,分析學生在英語時態方面常犯的錯誤類型,以此編製電腦輔助教學與補救教學媒體,並應用於教學實驗中。研究結果發現: 1. 貝氏網路的錯誤類型及子技能的辨識率平均值為92.32%,進行電腦化適性測驗後,試題的省題率平均值為16.5%,且縮短了施測時間。在試題預測精準度上,其預測精準度平均值為94.4%,顯示其預測精準度相當不錯。 2. 在教學成效比較分析方面,在電腦輔助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下,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的成績未達顯著差異。 3. 在電腦化補救教學方面,不論高分組、中分組或低分組學生都有進步,尤其以低分組學生進步幅度最大,顯示電腦化補救教學有助提高學習效果。 4. 根據學生學習回饋意見統計表發現,學生認為電腦輔助教學及補救教學的教材及模式對他們的學習有幫助,而在英語時態的難度認知方面,學生認為現在完成式是困難的,只有少數人認為現在進行式是困難的,研究者從這些意見中獲得相當大的回饋,可作為日後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修正依據。 關鍵詞:貝氏網路、時態、子技能、錯誤類型、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編製一套數位數學教材及電腦適性測驗運用於教學實驗研究。首先以國小五年級數學「體積與容積」為範圍,結合九年一貫能力指標「5-n-18」、「5-n-19」和「5-a-05」,經過教授指導及同儕討論分析出子技能與錯誤類型,並建立知識結構及貝式網路,進而設計出一套電腦適性測驗及數位數學教材。接著以數位數學教材進行教學,並用電腦適性測驗作為診斷工具,來檢測教學成效及測驗成效。 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經過單元教學後,實驗組前測的平均分數為81.851分,控制組平均則為77.409分,經檢定達顯著差異,因此可以判斷自編數位教材具有學習成效。 二、而在補救教學之後,實驗組後測平均分數為87.424分,控制組平均則為81.763分,且達顯著差異,證明實驗組的補救教學效果優於控制組。 三、在單元教學結束後一個月進行延後測,實驗組延後測平均分數為80.669分,控制組平均為75.331分,經過檢定後亦達顯著差異,因此在延宕成效的表現上,也是實驗組較為優異。 四、電腦適性測驗能有效節省64%的題目,並能達到92%的預測精準度。 五、以貝氏網路推論電腦適性測驗,在適性和完整作答情況下,對錯誤類型與子技能的一致性,前測達90.47%、後測達94.27%,延後測達95.36%。 關鍵詞:體積與容積、電腦化適性測驗、知識結構、貝氏網路、補救教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