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92.241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自學生文學獎出道後,被網羅為「希代小說族」的成員。儘管她後來擔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從事各種文藝閱讀的推廣,卻仍然被視為通俗女性作家。然而,她個人在創作上不斷努力,小說、散文的相關生產不停,因而逐漸收割了2004年所出版的《平安》一書,獲得論者不同的評價,可謂是告別希代時期的作品。 本文以《平安》為分水嶺,闡述林黛嫚創作生涯的轉折,指出林黛嫚在此已確立其小說家的自覺意識,並成功從通俗女性小說家向嚴肅女性小說轉型,跳脫昔日制式言情窠臼,對於人生百態有更深入的描繪。2012年出版的《粉紅色男孩》的短篇小說集則更細膩探究家庭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筆觸更為成熟。 本文從主題、敘事、修辭等角度梳理兩書之敘事特色,說明其含蘊於作品中的各種特色。期能以較公平、客觀的角度,為林黛嫚重新尋找文學史定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歌手江蕙一向被視為臺灣女性心聲的代言人。她於八〇年代出道,正是臺灣女性文學繁盛開展的時代。當女性文學——特別是小說,堅決地宣示了「自己的天空」,而不少研究也指出女性主義在流行歌曲中愛情意識的消長,有趣的是,本文以江蕙所演唱的歌詞為例,探討女人在情感關係中的接受、回應,並非呈單一方向的進化結構,自然也不是女性主義所能完全解釋。 本文分析江蕙的演唱歌詞,討論其多種女性角色性格與形貌的描繪,並指出其中雖然也不乏女性堅強的形象,但大部分卻是以歌詠孤弱女子的處境為主。誠然,江蕙的大受歡迎,是文化工業打造的結果,但消費者的熱烈回應,或許也可以說是他們在她的歌裡,找到自己的社會形象、價值意識與情感投射。本文致力於說明此一現象是如何達成的,它所代表的,又是何種意義,相信可以補寫臺灣女性文化被忽略的一片空白,即女性歌手的聲音、歌調與演唱的歌詞內容所塑造出孤弱的女性形象,與女性主義之菁英文學之間極其不同的表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狩獵展現出原住民族深刻的思維與宇宙觀,更是形塑族群圖騰的文化資本,經過時空變遷後,轉而成為記憶懷想的聯繫。對身為「原運世代」原住民族文學書寫梯隊之一的霍斯陸曼‧伐伐來說,透過主體動能的書寫,擁抱母體文化,將布農族最純樸真實的狩獵文化開展於世人面前,儼然是文化回歸的契機。是以,本論文將以「狩獵文化」作為切入主軸,主要以伐伐之文學作品《那年我們祭拜祖靈》、《黥面》、《玉山魂》及田野調查為輔的《玉山的生命精靈》、《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為文本分析對象,試圖進一步剖析伐伐如何藉著狩獵書寫展現沛然的布農族文化。 在伐伐尋溯重構我族記憶與認同的作品中,對獵人圖像的書寫,主要是養成過程中的期待與注重,進而成就自我及族群存在價值的符碼;同時作品中保存的布農神話蘊含生態旨趣,展現與族群、土地連結的厚度,從而揭示布農獵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本論文總結出霍斯陸曼‧伐伐在族群主體建構過程中,正因為省視自我身分認同,故文本醞釀出狩獵文化的特殊調性,可以視為在強化、重構族群未來的一種努力,並確立由文學成就彰顯生命的意義;另外,更或許會是一個契機,吸引族人回到原鄉,達成文化回歸面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鷗社藝苑》研究 摘要 本文以《鷗社藝苑》為研究對象。首先,先自文獻回顧確認《鷗社藝苑》的研究價值。 由於《鷗社藝苑》是鷗社之機關刊物,是以先探討《鷗社》的結社、創刊,與文學環境,卽《鷗社藝苑》之外部研究。鷗社成立於1918年,距離台灣割日已23年,其發展時程始自日治,以迄於戰後。當時的環境,因為經歷乙未割臺的歷史巨變,部分文人仍活躍於歷史舞台,沿襲傳統,進行其文學創作,集結成社,互相切磋、觀摩,嘉義地區成立的詩社先後有二十餘社之多,為詩社的高峰期,鷗社可以說是其中之佼佼者。當白話文學浪潮來襲,引發新舊文學論爭,文壇呈現新舊爭勝的局面。鷗社的吟詠酬唱,受惠於現代傳媒之發達得以印製、集結、流傳下來,得以刊行《鷗社藝苑》,對其知識之生產背景、編輯形制等的探討,可以教吾人深觀促成文學史興微的因素。 在此之後,再談鷗社的創作主題,為內部研究,概括為三大主題:人事物的感慨、酬贈與器用,時代的詠史敘事,以及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描寫。透過詩作逐一的縷析,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言其志,詠其言,或喜喪賀弔,或觀月賞菊,或回顧前朝史蹟,感慨系之,不僅可以看到詩作於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更可以看到詩人被壓抑的民族感情,或與當局者協力的軌跡。 《鷗社藝苑》的發刊意義重大,從集刊的編輯看,動機一空政治依傍,可以說是當時台灣最具規模、最有意義的詩刊之一,係嘉義當時之首善者。最終,卻因為現實困難不得不於1953年停刊。此後,嘉義地區未能再出現任何一具同等分量之定期性集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土地」是人們的衣食父母,人類生活的一切資源都和土地息息相關,舉凡食、衣、住、行,乃至於人們汲汲營營追求的「財富」,都源自於它。因此,土地公信仰從最初掌管土地的至高神「后土」、「社神」,逐漸「人格化」,更貼近人民的生活,以至於舉凡有功於社稷,有良好德性、修為,對地方有貢獻,熱心助人、行善,造福鄉里者,皆有可能成為土地公。 台灣的先民,歷經重重苦難從大陸渡海來台,為了生存,將原鄉的土地公帶來,求其保佑生命、財產的安全。雖說,土地公的神格不若往昔崇高,卻更得民心,在與民互動的過程中,不斷的發生土地公顯靈的事蹟。這些靈驗的事蹟,透過人們口耳相傳,形成一則則豐富地方色彩的故事,流傳於民間。 每一則故事的背後都有其深遠的寓意,希望透過這些故事文本的解讀,了解土地公在民間故事中的形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已逾六十年,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對於台灣被日本殖 民的歷史採取抹除的態度,而歷史的大敘事也因而破碎、錯亂,甚而不得不被「虛 構」、被「創作」。在這些「創作」底下,又同時照映當權者的史觀及意識型態, 例如在主流的歷史敘事中,台灣原住民、女性經常被邊緣化,甚或被對立、鏡射 成相對於擁有敘事權力族群的他者。 既然史料可被虛構而歷史也可能被創作,最為純粹的史料不可能存在,那麼 藉由文學反映歷史,亦不失為一種補足不斷失落的台灣日治史及被邊緣化的台灣 原住民史的方式。本論試圖從經常被邊緣化為他者的「原住民」、「女性」作為視 角,探討台日當代文學對於台日殖民史的關照,以及對於台灣原住民的書寫方式 及其差異。具體而言,本論藉由相對於原住民主體的他者之文本─津島佑子《太 過野蠻的》、施叔青《風前塵埃》來探討上述問題,並聚焦於兩位當代女性作家 對歷史以及族群的照看,進而比較二人在創作上的關懷主題與書寫策略之差異。 兩個文本的主題在於「暴力」,父權暴力之於女性、家國暴力之於人民、帝 國暴力之於殖民地,皆有著相近的心理機制。而相對於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 施叔青《風前塵埃》強烈地展現對台日殖民史的歷史意識,刻意運用史料、史實 進行事件的「再重述」;而津島佑子則以幻境描寫殖民史中的帝國與父權壓迫, 刻意將日/台、男/女、母/子、父/女等關係模糊化並進行各角色間的連結錯置, 進而達成解殖,台日殖民史的傷痛記憶隱喻著各種邊緣族群的受迫和困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