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19.185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文探討漂綠對綠色聲譽的影響、論述綠色滿意度和綠色的認知價值的調解作用。結果表明漂綠與綠色聲譽負相關。因此,這項研究表明公司必須降低他們漂綠行為,提高其公司的綠色聲譽。此外,本研究發現綠色滿意度和綠色認知價值正向調解綠色聲譽。試驗結果也表明綠色滿意和綠色認知價值會積極影響綠色聲譽。它意味著綠色的聲譽並不僅直接受漂綠影響,但也間接通過綠色滿意度和綠色的認知價值的影響。因此,如果公司想要減少漂綠與綠色信譽的負面關係,他們需要增加消費者綠色滿意度和綠色的認知價值。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以下五點:(1) 探討漂綠對綠色滿意度對之影響;(2) 探討漂綠對綠色聲譽之影響;(3) 探討漂綠對綠色認知價值之影響;(4) 探討綠色滿意度之中介效果;(5) 探討綠色認知價值之中介效果。 本研究以隨機發放問卷方式,共蒐集有效問卷505份,問卷所得調查結果採用SPSS 21.0為主要分析工具。並且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進行信度檢測及假說確證。 實證結果顯示:(1) 漂綠會負向影響綠色滿意度;(2) 漂綠會負向影響綠色聲譽;(3) 漂綠會負向影響綠色認知價值;(4) 綠色滿意度會正向影響綠色聲譽;(5) 綠色認知價值會正向影響綠色聲譽。本研究發現綠色滿意度、綠色認知價值具有完全中介效果,顯示綠色滿意度亦是驅使消費者進行綠色聲譽的重要因素,於是本研究的最後將提出管理策略意涵提供企業推行綠色行銷之具體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二十一世紀是個全球競爭的社會,也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因為網路以及資訊科技發達的關係,大幅縮短資訊交流的時間以及距離,讓各產業彷彿身處於一個地球村,與世界各國公司互相競爭,不再只是與國內的公司競爭。以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為例,企業常受迫於整體產業環境的高度競爭,必須在技術上不斷地創新與競爭者抗衡,但整體的公司經營績效是否有顯著的提升或改善,在公司經營績效的眾多研究裡面,卻甚少著墨於產業環境競爭的相互關係。 在本研究中,以台灣地區的企業之各部門員工為研究對象,探討員工認知到的產業環境競爭以及技術創新是否會影響公司經營的績效。當產業環境競爭越激烈時,公司是否會因為高度的競爭壓力下,不得不在公司的經營策略上作調整來求生存,進而改善公司經營績效。 本研究證實了,產業環境競爭與公司經營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關係,技術創新與公司經營績效存在顯著的正向關係,產業競爭壓力與技術創新存在顯著的正向關係;而技術創新在產業環境競爭以及公司經營績效之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許多的城市中,公車廣告都是城市最美的裝飾,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無法計算公車廣告的效益。此次所研發的App就是為了要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藉由現在人手一支的智慧手機來計算每一個廣告的接觸率,讓公車廣告有較精確的數據資料,並讓公車廣告可以和消費者做互動,增加廣告的銷售率及成約金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企業經營實務中財務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環,能充分的管理好營運資金可以健全企業經營的體質,並評估資金動能做為投資規劃或者是企業資金借貸的重要指標,也是評估企業獲利最佳依據。本研究以台灣飲料產業中的黑松和台鹽二家具代表性的飲料公司於2008至2014年每季之營收淨額、營運資金供給金額、營運資金需求金額以及營運資金缺口金額作為研究變數,使用X-11古典時間模型分析二家公司其研究變數之季節指數波動是否有顯著性的季節穩定性及移動性的變化效果,並建構預測未來一年季節指數之模型,以MAPE指標進行預測績效準確度之評估。所得結論如下: 一、 在淡旺季指數的差異方面(即穩定性測試):黑松與台鹽,某些研究變數達顯著差異。 二、 在淡旺季指數是否會隨不同年度而改變或移動方面(即移動性測試):黑松與台鹽,某些研究變數達顯著差異。 三、 以二家公司之四項研究變數所建構之季節指數預測模型,外部效度檢測MAPE預測誤差率皆在2%以下,顯示預測模型已相當精準,具實務應用之意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競爭激烈之飲料產業進行探討,為滿足消費者需求,各企業皆投入大量成本不斷推出新產品,以擴大整體銷售規模。但於飽和市場中,新品牌與舊品牌面臨彼此競爭態勢,如何從中脫穎而出,實為重要課題。廣告為品牌與消費者間重要溝通橋樑,代言人廣告型態是普遍的行銷操作方式,能短時間內迅速強化消費者廣告印象。本研究將請受訪者以觀看廣告方式探討新品牌、舊品牌,有無使用代言人之廣告效果,對其購買意願之影響。每支廣告有效問卷共50份,有效樣本共為200份。研究發現不論新品牌、舊品牌,有無使用代言人,受訪者觀看廣告後,品牌態度對購買意願皆呈顯著影響;但僅只有舊品牌有使用代言人之廣告,其廣告態度與品牌態度對購買意願呈顯著影響。單就廣告態度進行探討,則發現新品牌有代言人廣告,其廣告態度之平均數顯著高於舊品牌沒有代言人廣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講求美學經濟的時代,多數人認為透過美學內化企業進行轉型改造後,可以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又能積極透過公司治理,克盡企業社會責任,滿足各種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本研究嘗試探討這樣的論述是否朝正向發展。本研究採取實證方法,向上市櫃公司與一般企業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股東、顧客、供應商、社區、政府、投資大眾、會計師、律師等)進行採樣;此外,本研究採用立意抽樣。除受限於地理位置而改用一對一電子郵件問卷之外,餘皆發放實體問卷採集意見。共計回收有效問卷483份,試圖建構較具推論能力的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研究,並聚焦於管理階層透過美學領導對組織文化的改變所營造的組織氛圍,解析它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和組織文化之間的關係,意即以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為控制變項,以組織文化為干擾變項,採取變異數、相關分析與階層迴歸分析等方法驗證假設。結果發現(一)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有顯著相關性、(二)組織文化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呈顯著的正向關係、(三)組織文化對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有部分干擾作用。進一步檢視各項因素時,本研究亦發現公司治理美學資本知覺中的「誠信經營和溝通透明」、「產品創新和品牌價值」與「溫暖互動和美感氛圍」,三個因素均對利害關係人認同度之「美學智慧和美學能耐的支持」、「美學領導和資訊透明的信任」呈現顯著的正向關係;組織文化中的「支持性組織文化」因素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有顯著的正向關係;最後,在干擾效果方面,結果顯示當「產品創新和品牌價值」及「誠信經營和溝通透明」與「支持性組織文化」發生交互作用時,組織文化便出現干擾效果;而且當「產品創新和品牌價值」投入程度較高時,「支持性組織文化」落實度低者與利害關係人認同度之間的正向關係反而顯著地減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資訊處理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的實證研究探討發現,對採購中心增加對品牌資訊敏感度的強度,會因為採購產品的重要性及複雜性呈現不同的敏感現象。本研究根據資訊處理理論以研究採購中心對醫療產品採購的重要性及複雜性、品牌資訊與成本導向對品牌敏感度的影響。研究發放 220 份問卷,針對醫療產品專業採購人員及一般消費醫療產品採購,分為專業醫療採購與消費醫療採購,共回收186 份有效問卷。專業醫療採購為99份,消費醫療採購為87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在專業醫療採購中,採購重要性對品牌敏感度之間有顯著的負向關係,品牌資訊對品牌敏感度有顯著的正向關係;消費醫療採購顯示,採購重要性與品牌資訊對品牌敏感度之間有顯著的正向關係,成本導向對品牌敏感度有顯著的負向關係。在兩群組間,採購的複雜性對品牌敏感度均沒有看到顯著的影響關係。研究結果將能夠供行銷人員在B2B與B2C的醫療產品品牌行銷策略上有實質的參考意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運用顧客體驗品質(EXQ)的觀點檢驗郵輪式列車遊客之旅遊體驗品質,並探討遊客體驗品質與滿意度、忠誠意圖、口碑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同時討論品牌形象在其相互關係中是否產生調節效果。 本研究採便利抽樣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搭乘過郵輪式列車之遊客;共發放349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14份,回收率達89.9%。資料分析採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FA)進行信效度分析,並透過迴歸分析以驗證本研究之假說。研究結果顯示:(1) 遊客體驗品質對滿意度、忠誠意圖、口碑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2) 滿意度對忠誠意圖、口碑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3) 品牌形象在遊客體驗品質對滿意度具有影響,且存在調節效果;而遊客體驗品質對忠誠意圖與口碑行為之間則無關聯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早期對衝突的看法是假設所有的衝突是壞的且應該避免的。這種衝突的觀點失寵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研究人員瞭解到,一定程度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後來西方學者的研究提出了衝突的交互作用觀點,即鼓勵衝突的發生。理由是因為一個寧靜、平和、和諧及合作的團隊最後容易對變革和創新的需求傾向靜懿,冷淡和感覺遲鈍的態度。而適量的衝突可以為團隊帶來刺激,激發出不同以往的新思維。 儘管不少研究把焦點放在衝突對團隊績效的影響,但針對團隊溝通過程調節衝突對團隊績效的研究卻是不多。學者基於媒體豐富理論的觀點擴充提出的媒體同步理論提到媒體能力跟工作上的溝通需的配適可以影響溝通媒體的選用,跟著影響溝通績效,進而影響工作績效。而工作績效則跟團隊績效息息相關,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因此本研究假定不同的溝通媒體所帶來的媒體能力可以適度調節衝突對團隊績效的影響。以溝通過程及媒體能力做為調節變項,透過不同溝通媒體所帶出來的傳達及整合溝通過程的操作,來了解溝通過程對職場衝突的調節作用。 本研究意欲探索現代溝通媒體的使用並想了解其在組織中的表現。這項研究的結果打算找出來(1)不同性質的衝突是否影響團隊績效,(2)不同溝通過程是否會調節衝突和團隊績效之間的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自由化、國際化、以及全球競爭者的策略性競爭階段,「顧客關係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成為企業重視的議題之一。本研究主要針對 B2B 顧客做探討,藉由文獻回顧及修正式德菲法 (Modified Delphi Method, MDM) 專家訪談,篩選出電子製造業顧客評選模式之五大構面及12項衡量指標,並以層級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建立評估模式,由問卷調查求取各衡量指標之權重,協助企業評選最適顧客以利企業內部資源分配,同時亦可針對其長期的客戶進行分析,作為提供服務及資源分配的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