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64.66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消費者對於環保購物意識逐年提升,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的環保產品,然而,並非所有宣稱自己是環保的產品能讓消費者買單。Gershoff & Frels (2015)將環保特性區分為核心與非核心兩類,探究了產品本身的環保特性如何影響消費者判斷產品環保與否。在他的研究中提及,當環保特性越接近產品的核心,消費者會認為該產品越環保,也就是說,核心的環保特性會比非核心的環保特性更能帶給消費者對於產品的環保感受。本篇研究延續該脈絡,延伸出產品類別、產品的認同感如何影響消費者判斷一個產品的環保與否的過程,最後探討當消費者認知到越多的環保是否會影響其購買行為。本篇總共實施了四個實驗,實驗一探討環保特性的核心與否(核心、非核心)與消費者認知到的環保多寡之間的關係。實驗二是2(核心、非核心)x 2(認同感高、認同感低)的實驗設計,探討消費者對產品認同的高低是否會影響消費者該產品環保與否。實驗三是2(核心、非核心)x 2(認同感高、認同感低)x 2(實用性產品、享樂性產品),探究產品類別對消費者判斷產品環保與否的影響。實驗四將消費者認知到的環保作為中介變數,探討消費者對於綠色產品的購買意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的 ─ 如今,有愈來愈多企業透過社群網站和消費者互動,然而,卻沒有足夠的研究了解 為何消費者會想要使用品牌粉絲專頁以及是否粉絲頁能增加品牌忠誠度。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調 查消費者想要從品牌粉絲頁得到的價值,探討價值和價值共創如何導致粉絲頁的互動、更好的體 驗及更高的忠誠度。 研究設計/研究方法 ─ 本研究架構由使用與滿足理論發展,並依據價值共創、消費者涉入程 度和忠誠度的概念建立而成。首先,我們透過階梯訪談法,發掘出會令消費者使用粉絲頁的價值; 再利用網路問卷蒐集相關數據,檢測推論假說。 發現 ─ 本研究發現消費者想要從品牌粉絲頁得到的關鍵價值,包含:「自尊」、「受到他人尊 重」、「安全感」、「與他人的溫暖關係」、「成就感」、「自我實現」、「歸屬感」、「生活的樂趣與享受」、「方便」和「更好的服務」,共十項價值。此外,我們也發現,價值和價值共創會正向促使消費者和粉絲頁互動,甚至進而產生更好的體驗及滿意度,而滿意度也會透過信任度,間接提升忠誠度。 研究限制/意涵 ─ 本研究結果受限於使用的數據無法涵蓋所有的產業。本研究提出一個概念 模型其能解釋自消費者成為粉絲,進而變成會互動的粉絲及具有忠誠度的粉絲的完整過程。同時, 我們發現能促使這項行為過程的核心價值,以及能達成這些價值的粉絲頁屬性。實務貢獻上,本 研究結果能協助企業經營其粉絲頁,並讓經營者深入了解如何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使消費者成為 忠實顧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蒐集台南市區某房仲業者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之實際交易資料共189筆,主旨在於分析影響台南市房地產價格因素。與過往研究不同者,本研究認為,鄰里特徵影響房價甚巨,如就學學區因明星學校及其升學率、學校教學策略等因素,使之成為部分家庭選擇居所之重要考量;又如住宅四周之環境與建設特徵影響居住民眾之生活品質與便利性,亦成為國人購屋的重要考量。 本研究除傳統房地產價格因素如:地坪、衛浴、屋況、樓層等戶棟特徵外,另加入環境變數與學區變數等鄰里特徵用以分析房地產價格,透過最小平方迴歸、分量迴歸、與Cubist迴歸樹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比較,並建立台南地區房價預測模型。結果顯示,Cubist迴歸樹模型整體準確度表現為最佳。影像房地產價格變數的重要程度依序為建坪數、嫌惡設施距離、屋齡、百貨距離、衛浴數、地坪數、廟宇距離,其中嫌惡設施距離、百貨距離、廟宇距離為鄰里環境變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旨在分析影響續集電影票房績效的因素,由於續集電影是近幾年來竄紅的議題,不論是作為前集電影產品延伸或是訊號的傳遞,續集電影相較於市場上其他電影一直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我們以普通最小平方法與分量迴歸法,來分析電影相關變數與續集票房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使用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來計算實質票房,避免通貨膨脹對票房的影響,以訊號理論為假說基礎,探討續集電影的一致性是否會受到前集電影的導演、編劇、主要演員等傳遞電影製作團隊的熟悉度而影響票房,以及消費者是否會受到前集電影的口碑與評價發揮信號作用,影響對續集電影票房的關係。 結果發現:演員一致性越高能夠提升續集電影票房;導演一致性則是在高票房時,才能夠正向影響票房。在口碑評分中,前集觀眾評分越高能夠提升消費者進場觀看續集電影的意願,但前集影評的評分高低則是對續集票房沒有影響。而在前集觀眾口碑叫好的情況下,導演的一致性越高,對於續集票房的正向影響更為明顯。而演員的一致性越高,不論在前集電影觀眾或影評口碑叫好的情況下,對於續集電影票房都有正向調節的效果。此外,我們也發現「前集有得奧斯卡獎或被提名一項以上」、「PG分級」、「PG-13分級」、「總放映廳數越多」、「暑期上映期間」等因素會正向影響續集電影票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透過觀察推薦評等改變所產生的買進持有異常報酬,探討市場模糊情況是否影響證券商的從眾行為。實證結果顯示,在市場模糊之際,證券商的確存在從眾現象,表示證券商為了避免出錯而有相互模仿的情況。而從眾行為主要發生在證券商發佈降等的投資推薦時,但在市場極端模糊之際,則越不容易有從眾行為。證券商對小型股的投資推薦在極端模糊之際,從眾現象非常明顯;證券商對大型股的投資推薦在低度模糊之際,較不會有從眾行為;規模較大的證券商在市場極端模糊之際,從眾現象較不明顯;對單一個股越頻繁發佈投資推薦修正的證券商在市場極端不模糊之際越會發生從眾行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咖啡產業在臺灣蓬勃發展,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走進咖啡店品嚐咖啡的風氣盛行,有意投入咖啡店創業的經營者亦愈來愈多。在連鎖咖啡店林立之競爭環境下,個性咖啡店(Individual Coffee Shop)也以其獨有的風格吸引了特定顧客。在咖啡店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中,又以「店址選擇」為首要決策,良好的店面位址對於一間店的經營成敗,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過去餐飲業者在選址決策上,通常僅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做考量,目的為降低營運成本及獲取利潤,容易忽略到顧客的感受。店址區位條件是顧客走進店家之前,對其的第一印象,對於經營者而言,了解哪些店址區位因素與感受為顧客所重視的,並擬定相關選址策略,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感性工學(Kansei Engineering)是一種顧客導向的產品開發技術,能將顧客對產品的感受轉化為設計要素。本研究應用此技術來輔助店址選擇決策,並以臺北市個性咖啡店為探討對象,在相關顧客感性與區位特性蒐集完成後,結合專家意見與量化方法定義出候選感性,亦利用特徵疲勞(Feature Fatigue)的概念進一步找出能影響顧客感受並為顧客所重視的有效特性。接著利用偏最小平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分析感性與特性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兩者與來店意願之關聯性,綜合上述分析結果形成最能滿足顧客感受之選址組合。最後整合顧客感性與經營者觀點加以權衡,提出一套創新店址評選模式,給予業者選址策略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醫療與科技日益進步、網際網路普及,智慧行動裝置隨處可見。然而在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現今,台灣已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要如何運用這些智慧行動裝置與樂齡族的生活作結合,建構一個更安全、舒適、便利與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研究發展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過去已有學者針對樂齡族照護的政策、產業與技術發展(Wang et al., 2012) 進行相關的探討,而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針對年齡50歲以上的樂齡族,以蘋果公司所新推出的Apple Watch此穿戴式智慧型裝置為研究工具,探討樂齡族對於新興的智慧型隨身裝置的使用意向,期望能瞭解影響樂齡族意向的關鍵因素。 過去研究顯示,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或選擇產品時,常常會取決於產品帶給消費者怎樣的價值感受,而產品所產生不同的價值感受亦會影響使用者的知覺反應。在參考過去科技接受理論中的知覺反應,瞭解知覺有用性以及知覺易用性是主要影響使用者態度的關鍵因素,知覺反應也與往後的使用行為有著相關影響。因此本研究參考產品消費價值構念,綜合歸納出三大消費價值類型─功利性、享樂性、社交性價值,探討不同的價值來源對知覺有用性的影響程度,並納入使用者特質與知覺易用性作為干擾變數,一同探究樂齡族對穿戴式智慧型裝置的使用意向。 於研究實證的部分,本研究係以台灣地區50歲以上之樂齡人口為研究母體,以簡單抽樣方式於街頭發放紙本問卷,並要求受試者於觀賞影片與實體操作後再進行問卷填答。回收問卷經過濾刪減後,最終有效問卷為283份,接著以SmartPLS3.0進行量化分析。研究發現:產品消費價值中的功利性與社交性價值正向影響知覺有用性,其中功利性價值影響程度最大;而開放性人格特質會正向加強樂齡族對於穿戴式智慧型裝置的使用意向,但在知覺易用性的部分,其對於使用意向並沒有顯著的干擾效果。本研究重要的貢獻在於以穿戴式智慧型裝置這樣新穎的科技產品,探討影響樂齡族使用意向的關係過程,並發現享樂性產品消費價值以及產品知覺易用性並不會於本研究情境間產生正向顯著的影響,這項結果為過去的研究發現創立了一個新的觀點。本研究結果對於廠商及政府而言,具有深遠且重要的管理意涵及參考依據,能協助他們找出影響樂齡族使用意向的主要影響力,進一步提供產品設計與行銷策略制定未來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行為財務學的興起,使得傳統財務學受到諸多挑戰。本研究以投資人情緒與經理人過度自信探討不理性市場下的股利訊號發射假說。並以西元2000年區分子樣本,探討股利訊號發射動機的變化。   本研究參照Li and Zhao (2008)之OLS迴歸模型進行研究。本研究發現,當僅討論投資人為不理性時,投資人情緒在2000年之前的子樣本中,將會強化公司的股利訊號發射動機。然而,在2000年之後之子樣本則會弱化公司的股利訊號發射動機。而當僅討論經理人不理性時,在西元2000年前,經理人過度自信亦會強化股利訊號發射動機,但在2000年後則無顯著之影響。最後,在同時討論投資人情緒與經理人過度自信時,在2000年以前,股利訊號發射動機將受到投資人與經理人之不理性行為影響而上升。而在2000年以後,則會有相反之結果。 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2000年以前,若考慮投資人與經理人的不理性行為,則股利訊號發射假說將可能成立。但在2000年以後,股利訊號發射假說已不復存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過去文獻指出或發現經理人持有內部負債(退休金與遞延薪酬)會使經理人變得保守與風險趨避,本研究探討經理人持有內部負債與過度自信的關係,過度自信經理人由於高估現金流量與低估風險會有過度投資行為,本研究探討內部負債的持有是否可以有效地修正過度自信經理人的投資行為。研究結果發現,內部負債的持有並不會有效的降低過度自信經理人的資本支出和公司風險;在研發投資方面,雖然研發投資具高度風險,但持有內部負債仍然不會使得過度自信經理人變得更為謹慎,並且減少研發費用的投入。總結上述,我們發現內部負債持有並無法有效地改善過度自信經理人的決策行為。因此,過去相關文獻當中內部負債對於減少經理人投資及降低風險的效果只存在於非過度自信經理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促銷是行銷業者經常用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手法,而近年來針對彩妝品與保養品相比較的促銷研究似乎有限,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不同產品類型下(享樂性商品-彩妝品及功能性商品-保養品)消費者對不同促銷形式的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之關係。本研究透過2 (產品類型:享樂性商品、功能性商品) × 2 (促銷形式:價格折扣、增量促銷)的實驗設計,並對有使用彩妝品及保養品的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共541份,以SPSS 22及SmartPLS 3進行量化分析。實證結果證實了消費者對於享樂性商品(彩妝品)的金錢促銷方案在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方面皆會優於數量促銷方案,反之,功能性商品(保養品)在數量促銷方案上皆會優於金錢促銷方案,亦即代表不同產品類型會有不同促銷偏好的產生。本研究除了探討消費者對於不同產品類型(享樂性及功能性)的促銷偏好對於知覺價值、知覺品質及購買意願之關係外,也證實了知覺價值、知覺品質與購買意願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不會受產品類型的影響而改變,不論在享樂性產品還是功能性產品上三者皆維持正向影響關係,且知覺價值皆在知覺品質與購買意願間扮演著部分中介的角色。本研究的實證發現提供彩妝品及保養品業者在行銷相關實務上發展策略的應用及作為後續學者研究相關議題時的參考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