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30.250

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家族企業對過度自信經理人是否具有影響。過去研究發現家族企業欲將公司留給後代,故對投資較保守,以期公司未來穩定發展;而過度自信經理人因其高估計畫之報酬、低估風險,易過度投資。故本研究欲探討家族企業持股數對於過度自信經理人過度投資之行為是否有影響。本研究針對2001年至2010年S&P 1500之公司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過度自信經理人在資本支出及研發支出皆會受到家族企業保守特性之影響而減少過度投資傾向,其投資對現金流量之敏感度亦會顯著減少。家族企業特性會弱化過度自信經理人對風險喜好之傾向,使總風險下降。過度自信經理人在家族企業中雖會減少過度投資、降低風險喜好,但其決策品質會因受到家族企業限制而下降,進而降低公司績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組織變革已成為組織為了維持競爭性與永續發展下的重要手段與策略之一,管理者期許透過這些改變,能使組織順應內部與外部的競爭環境,並改善組織的效率及效益,而對於人力資源管理而言,便是要去思考如何幫助組織內的員工去順應組織變革,因為在組織變革下,員工皆會有不同的知覺、感受與行為,如員工會產生對於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感,在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感之下,自我效能對於個體而言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我效能對於個體行為設定的選擇有很大的影響自我效能的高低便是驅使員工去知覺其能力是否能去應對組織所帶來的變革,因此,在變革的環境下瞭解員工知覺與感受的變化是很重要的,故本篇研究便是在探討,在員工經歷了組織變革的不確定感後,個體對於其自身執行任務能力之信心程度,也就是自我效能,是否會影響到其個體對組織的認同感,除此之外,本篇研究亦檢驗任務依賴性在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間的調節效果。 本篇研究以臺灣電信產業為樣本發放公司,回收有效樣本共234份,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對組織認同間有正向的影響,自發性任務依賴則在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間具有正向調節的影響;而誘發性任務依賴則在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間具有負向調節的效果;惟報酬性任務依賴在自我效能與組織認同間不具有調節的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資訊,在此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吸引使用者目光與注意,已成為許多網站與企業的重要課題,許多內容農場(Content Farm)網站為了吸引點擊以賺取廣告收入,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誘餌式(Clickbait)下標法,讓讀者對未揭露的資訊產生好奇,致使讀者點擊。研究一將針對誘餌式標題進行研究,參考現有對於誘餌式標題的討論,整理出誘餌式標題的11類樣態,並給予每個樣態定義與說明。研究二則參考研究一之誘餌樣態,進行實驗設計,以檢驗誘餌標題對讀者之點擊意願與惱怒。 本研究一蒐集排名前三大內容農場網站所刊登的文章,隨機抽取共240則標題,使用內容分析法針對其標題的下標方式進行分類整理及編碼,以了解常見的誘餌式標題的類型分布。本研究之研究結果顯示,「前項指涉」的誘餌式標題是最常出現的誘餌式標題,使用「一般名詞作為前項指涉」的用法最常出現,計有207則,約佔86%,也就是大多數的誘餌式標題幾乎都會使用到這類對於前述所出現的名詞再次提及,為比例最高之用法;使用「引號作為前項指涉」共出現則數133則,約佔55%;而使用「刪節號作為前項指涉」出現91則,約佔38%。第二常出現的下標手法為「引發情緒用詞」與「違背預期」的樣態,分別為105則和97則,約佔44%與佔40%;而「他人態度」的樣態有93則,約佔39%。其他的「清單體」、「誇飾句法」、「讀者喊話」各出現了40則以上,約各占兩成的。而「對比」手法、「命令語氣」、「提式語句」、「專家權威」則是較少出現的下標方式,但最少也有15則,達6%。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許多標題中往往同時混合多種下標方法,平均每一標題使用約三到四種。 研究二則針對標題以及內文做實驗設計,檢驗讀者對於誘餌貼文之點擊意願以及惱怒程度。檢驗後發現,內文與標題對於惱怒交互作用不顯著,但誘餌標題以及簡短內文對於讀者之惱怒反應相較於直述標題與豐富內文來得更強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國際氣候變遷,國內工業廢水排放與食安問題頻頻發生,企業社會責任(CSR)成為社會大眾檢視企業經營實績的指標。早期廠商多認為CSR僅是公司的責任規範,現今許多企業發現,執行CSR的同時,也能為其回饋正向經營價值。中小企業面臨資源與能力受限,如何在CSR構面中選擇投入面向與執行內容,又如何利用外部網絡關係的連結與活動,使執行企業活動的過程中,帶動利益關係人一同響應,由累積社會網絡所形成的社會資本,使其善盡CSR且創造永續價值。 本研究回溯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文獻,以適用企業型態的CSR構面與社會資本作為成果分析,藉由個案研究法,探討廠商為何會執行CSR,以及在能力受限情況下,從初步到發展的歷程是如何依序選擇CSR構面,再者如何運用外部網絡培養社會責任認知,形成社會資本,創造關係人永續共享價值。因此,本研究個案選取為與國內議題相關,且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營運具有顯著成效之廠商,分別為「2015CSR天下企業公民獎」中小企業組第一名及第五名的廠商「歐萊德」和「歐都納」;歷經食安風暴,並未產生任何問題的早餐連鎖業板田(萬佳鄉);跳脫傳統人工代操維護,研發智慧化電子監控系統的環境工程業富鈞作為分析對象,探究四家公司執行CSR的發展歷程與成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通常是由創辦人自發性主導,主要受親友和同業關係人影響,而執行方式因受資源限制,所以會由改善本身的產品展開,且會不斷透過外部網絡關係的學習,連結價值鍊上下游,進而擴張至推動社會大眾一同參與活動,廠商長期經由社會網絡所形成的社會資本會從認知性、結構性和關係性構面形成,最後演變出企業永續價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有二,首先探討機構投資人是否會參照過去個股報酬或者歷史市場報 酬進行趨勢交易,以及機構投資人交易對於後續個股日報酬是否存在預測能力。 接著,參考Williams(2014),使用波動度指數的變化衡量市場模糊程度,探討市 場模糊是否影響機構投資人趨勢交易的力道以及機構投資人交易對後續股票報 酬的預測能力。主要實證結果有三,首先,我們發現未考慮市場模糊時,機構投 資人會參照過去個股報酬與市場報酬進行後續投資行為,但是在參照的方向性上, 整體市場報酬為外資交易的正向指標,個股報酬為外資交易的反向指標,但是投 信卻呈現完全相反的結果。其次,機構投資人的歷史交易資訊對後續股票報酬具 有預測能力,預測能力強弱依序為外資、投信、自營商。第三,市場模糊程度越 高,機構投資人越不會參考前期個股與整體市場報酬進行後續交易;市場模糊程 度增加自營商與投信預測未來股價的能力。最後,當將研究天數從一天延長至連 續一周交易日,發現市場模糊對於整體法人與外資進行趨勢交易之影響力隨衡量 期間之延長而減少,並且不論何種機構投資人,市場模糊確實降低連續買賣超的 資訊效果。整體而言,市場模糊對於機構投資人交易、股票報酬與市場報酬有顯 著的影響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快速時尚如春筍般出現於台灣,而台灣人一窩蜂的趨之若鶩,近年來,快速時尚2011年進入台灣開始,便成了年輕人口中的熱門話題及購物必逛之地,本研究主要欲探討流行涉入、物質主義是否影響快速時尚的購買意圖。 本研究先後進行質性訪談以及量化研究。透過質性方法訪談了6位受訪者,深入了解其對快速時尚進駐台灣的態度以及國際快速時尚帶給台灣消費者的保證為何,了解消費者想從購買快速時尚獲得的價值,同時,本研究透過網路及社群網站,發放600份問卷,最後回收423份,有效樣本為296,有效率為70%。炫耀性消費與時尚消費都會提高快速時尚的購買意願;,同時,物質主義的三個構面-成功、擁有、快樂,對於炫耀性消費有正向影響流行涉入對時尚消費有正向影響。 在台灣的消費者,對於現今時尚流行品牌如:ZARA、FOREVER21等等,不僅僅是一種跟隨流行與時尚的概念,同時,受到物質主義的雙重影響。而增加對於這些品牌的購買意圖。由此可知,快速時尚在受測者多為年輕人的眼中,亦是身分與擁有快樂的表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投資人在台灣股票市場的從眾行為及投資人的不對稱反應,使用 Chang, Cheng, & Khorana (2000)及 Yao, Ma, & He (2014)兩個研究方法探討市場模糊程度(VIX)對從眾行為的影響。首先,我們檢驗投資人在台灣上市股票市場在極端報酬之下是否有從眾行為,接著,檢驗從眾行為是否會因為市場模糊程度而有所差異。我們使用 Fu (2010)的研究方法檢視模糊程度是否會影響台灣投資人的從眾行為。實證結果顯示,在極端報酬下,台灣股市投資人有從眾行為,但市場模糊程度越高,從眾行為越不明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消費者進行實體或網路購物時,不難發現琳瑯滿目的商品呈現眼前,在選購時刻,越能展現吸引力的產品,越能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故本篇研究欲了解在零售現場要如何提升產品吸引力。 產品吸引力受其擺放的環境所左右,此指的環境為其視覺複雜程度,由物品的不規則性、細節、不相似性、多樣性、色彩對比、形狀、陳列不對稱等構成,當環境越複雜,消費者則會認為目標產品變得比較不具有吸引力,而此種效果也透過處理流暢度中介影響,因為當環境的視覺複雜性高,消費者需花費較多的心力與時間去處理,形成低流暢度,便降低了目標產品的吸引力。產品的水平位置亦會對處理流暢度造成影響,過去研究指出擺在中間位置的產品會獲得更多注目。不僅如此,包裝設計也是行銷人員不容忽視的部分,因為被視為有吸引力的包裝就能夠提升其產品的吸引力,且環境視覺複雜度與包裝本身的吸引力具有交互作用的效果。另外,產品稀有性也常被應用至行銷策略上,採用限量包裝的方式,可增進產品吸引力。 本研究執行兩個實驗來驗證以上所述效果,實驗一採取2 (環境視覺複雜度:高 vs. 低) × 2 (產品水平位置:中間 vs. 旁邊) 組間實驗設計,結果符合假說,實驗二增加包裝本身吸引力和產品稀有性兩變數,觀察其對產品吸引力的影響,採用2 (環境視覺複雜度:高 vs. 低) × 2 (包裝本身吸引力:高 vs. 低)× 2 (產品稀有性:稀有 vs. 不稀有) 組間實驗設計,結果發現包裝本身的吸引力與環境視覺複雜度不具有交互作用效果,故再輔以焦點團體法探討原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個體的積極主動性格(proactive personality)與其積極主動社會化行為(proactive behavior)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組織變革的情境下,兩者之間的關係受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behavior)的調節影響會如何反應。本研究以立意抽樣選取台灣某電信業公司之員工作為研究對象,總計發放225份問卷,回收187份,其中167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4.2%。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積極主動性格會正向影響積極主動社會化行為、團隊學習會正向調節積極主動性格與積極主動社會化行為之間的關係。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本研究之結論、建議與限制提供學術界與業界作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全球化的時代,人們來往於各個國家、城市間已是相當普遍的行為。在旅途中,人們總會被當地獨特的氛圍所深深吸引,而留下美好且令人著迷的心裡印象。然而,這些感知往往需要當地特定樣貌的真實呈現以及人們親身參與並尋覓箇中之美,才能為此感動不已並懷著能再度踏訪此地的心情。   本研究以日本文化觀光為例,旨在探討人們在遊歷日本,返台後是否對當地仍保有美好印象,而願意再次前往。因此,本文針對當地分別探討目的地意象、地方依附、行為意圖、知覺價值、仿實性,這五項變數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影響關係,同時,加入從眾行為及關東與近畿地方作為調節變數。此外,採用便利性抽樣的方式,針對曾赴日本的臺灣旅客進行問卷調查,以蒐集研究所需要的資料,期許現今觀光產業逐漸興起的臺灣,能對讓人們引起共鳴之文化風情做進一步的體悟與保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