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7.172

中醫藥研究論叢/Taip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目的:經痛(dysmenorrhea)是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不僅影響女性的生理質量,還影響生理層面,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兩個基本特點,和體質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本研究乃針對青少女進行經痛與中醫體質的關係探討,進一步分析是否與個案之人口學資料、疾病狀況、家族病史、疾病治療等有所關聯,希望能夠提供中西醫師在臨床上之參考。方法:本研究採取結構式問卷調查,以立意取樣為原則,對象為國立蘭陽女中學生進行隨機抽籤,問卷第一部份為個人基本資料,第二部份為經期相關資料,第三部份是中醫體質量表。結果:共收案483人,足歲年齡15歲110人(22.8%),16歲147人(30.4%),17歲168人(34.8%),初經年齡11歲90人(18.6%),12歲173人(35.8%),13歲121人(25.1%),BMI過輕124人(25.7%),BMI過重33人(6.8%),BMI屬肥胖21人(4.3%)。其中有經痛經驗者283人(58.6%),無經痛經驗者188人(38.9%),經痛最主要的不適症狀為下腹疼痛,經期各類疼痛與程度則以輕度陣陣的抽痛與難受最多;經痛程度與中醫體質具有顯著相關性(X^2=14.06,p=.03<.05),相反的經痛有無與中醫體質則無顯著相關性。結論:經痛嚴重度或嚴重經痛和中醫體質具有關係。

  • 期刊

前言:良好的阻力訓練對競技體操選手的體能狀態一直扮演著關鍵運動勝出關鍵,因此建立客觀科學方法來評估競技體操訓練在生理功能表現的有效性顯得格外重要。本研究致力於六週不同強度之慣性式阻力訓練(modified Flywheel-based Inertial Training Session, mFITS),來探討競技體操選手下肢神經肌肉和運動表現的關係,藉以驗證mFITS在運動體操訓練模式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於110年11月至112年5月期間招募16名體操選手當試驗對象年齡介於20-24歲。研究設計採取2階段混和交叉和平衡次序法的分配方式來進行運動強度分組;mFITS運動訓練課程是為期六週的阻力強化訓練,收集前後測量選手最大肌力、爆發力、速度、敏捷及平衡測驗數值,並在爆發力測驗同步進行神經肌肉檢測等數據紀錄,來分析階段性慣性式阻力訓練過程對選手肌肉與神經反應的用動表現。結果:研究分析中發現(1)最大肌力表現在中高強度與高強度組均顯著優於訓練前狀態,兩組都優於低強度組;(2)爆發力表現於中高強度與高強度組明顯優於訓練前狀態;(3)神經肌肉表現則無任何訓練前後差異;(4)速度表現在10-30公尺加速爆發力方面,中高強度與高強度組皆明顯優於訓練前狀態。(5)敏捷表現上,中高強度組明顯優於訓練前狀態。(6)平衡表現則低強度與高強度組顯著優於訓練前。結論:藉由六週中高強度(0.050 kg.m^2)mFITS台灣訓練模式,能明顯有效提升國內體操選手下肢最大肌力、爆發力、速度和敏捷表現;而六週的高強度(0.075 kg.m^2)mFITS台灣訓練模式則更能有效提升體操選手下肢最大肌力、爆發力和平衡等的運動表現。

  • 期刊

前言:中醫藥副作用低具治療特定疾病的潛力,過去研究發現紫草萃取成份紫草素對於癌症有治療的效果,但對於口腔癌研究仍不足,口腔癌一旦轉為惡性腫瘤將嚴重威脅患者性命,本研究深入探索紫草素應用於口腔癌細胞治療的治療價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紫草素Shikonin和人類口腔癌的細胞株(SCC-4&SAS),分別進行細胞生長和毒性分析(CCK-8 assay);另外使用In Situ Cell Apoptosis檢測套組應用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biotin nick end-labelling(TUNEL)原理偵測腫瘤檢體中細胞凋亡;在腫瘤動物實驗中將細胞培養液200μl皮下注射至每一隻老鼠的下腹部,待腫瘤長至100 mm^3,即開始給藥,接著觀察每一隻老鼠的腫瘤變化情形及體重共28天;所有實驗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mean±S.E.M)表示,兩組之間的比較以Student's t-test分析,p<0.05視為有統計上的意義。結果:實驗結果發現外給予紫草素能專一的對口腔癌細胞產生作用而非一般細胞,並呈現藥物濃度梯度抑制其生長,利用非致死劑量也發現紫草素能有效藉由抑制細胞中細胞金屬螯合酶的產生,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爬行與癒合能力,同時也會降低腫瘤惡化因子,如癌細胞血管新生與淋巴管新生前期所釋放的VEGF-A與VEGF-G,同時隨著劑量加劇誘發細胞自嗜作用,活化ATG-5、LC-3B、Beclin-1等蛋白質表達量,達到致死劑量後進一步造成粒線體模電位的下降,增加鈣離子的釋放誘發細胞凋亡的途徑,而給予鈣離子螯合劑(BAPTA-AM)可以抑制紫草素產生的細胞凋亡,由上述結果顯示紫草素會誘發口腔癌細胞的自嗜作用與活化凋亡途徑,在小鼠模式上也同樣觀察到紫草素顯著抑制口腔癌生長及造成凋亡的作用。結論:綜述以上發現紫草素能有效抑制口腔癌細胞的生長、轉移以及降低癌症惡化的相關蛋白質,考量口腔癌的患處可直接投藥,未來臨床應用深具價值,更盼能改善患者的癒後與提升治癒率。

  • 期刊

背景:女勞疸之闡述歷代醫家說法不一,或有大勞大熱而成,或有因房勞之說,因其詮釋紛亂,進而影響後世取方理法之臨床實用性。目的與方法:藉由經文之間對校以及各典籍校勘,釐訂經文的缺漏和錯簡,並對照現代醫學概念使條文能貼近臨床。結果與結論:釐定後經文,經文1:「……。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小便不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經文2:「黃家,身盡黃,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膀胱急,少腹滿,額上黑,足下熱,此女勞之病,腹脹如水狀難治。大便必黑,時溏,因作黑疸。硝石礬石散主之。」經釐訂後,作者認為:1.《金匱要略》「女勞疸」經文不屬黃疸篇,理當回歸婦人雜病篇。2.融合現代醫學重新詮釋女勞疸,可意指女子因為過度勞損,導致卵巢提早功能不全或衰竭,誘發頭面部色素過度沉積,身體出現潮熱、出汗,並且伴隨泌尿生殖系統等一系列症狀,以澄清「女勞疸」應非指女子房事過度或沉溺色慾而造成黃疸。

  • 期刊

人類史上曾發生多次流感大流行,若聚焦於近一兩個世紀,1918年世界大流感可謂從未失去焦點,一再的被提及,尤其每當世界又出現流感疫情時。1918年流感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大約造成了全球3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超越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成為人類史上僅次於黑死病的致命流行病,可見其嚴重程度足以讓此次疫情成為近代疫病史的主角。後續經歷了一世紀,期間仍斷斷續續有規模不等的全球性流感疫情之紀載,如20世紀1957年的亞洲流感及1968年的香港流感,至21世紀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等,即使現今醫療持續在進步,台灣及世界仍為COVID-19疫情所苦。故藉由回顧1918年大流感爆發時,台灣正逢日治時代,當下的中醫環境及針對流行性感冒的中醫書籍記載,來省思中醫在流感疫病下的介入,具有什麼樣的角色及可能的發展。

  • 期刊

自閉症是一種以社交功能障礙與重複刻板行為為症狀表現的廣泛性發展障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世界上每100個兒童中有1位患有自閉症,隨著診斷標準的確立以及社會對此病的意識提升,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已知自閉症的病因與環境及遺傳因素有關,而具體病因病機尚未明確,且此病具高度異質性,目前治療方式根據患者多變的症狀而有所不同,其中包括行為治療、藥物以及另類療法,雖能改善部分的症狀,臨床上卻仍未發展出最有效治療核心症狀的方法。中醫認為自閉症屬於「童昏」、「語遲」等範疇,是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腎精虧虛,心竅不通,神失所養,肝失調達,升發不利所致;其病位在腦,與心、肝、腎三臟有密切關係。根據不同的臨床症狀,以補腎填精、清心平肝、豁痰開竅,或益氣健脾、養心安神為治則,亦能併用針灸或推拿手法刺激穴位以開竅益智、醒神啟閉,達到標本同治。本文藉由文獻探討中西醫對自閉症病因病機與治療方式的觀點,提供更多治療想法,以期提升整體療效,幫助自閉症兒童之未來發展。

  • 期刊

因疫苗接種造成相關的肩部損傷(SIRVA)是一種更嚴重的疫苗接種後併發症,與肌肉注射疫苗後常見的局部痠痛相比,SIRVA會出現肩部持續嚴重的疼痛和活動範圍受限。目前的理論是,疫苗注射到肩關節或三角肌下會導致發炎反應,並影響包括滑囊、肌腱和韌帶在內的周圍結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疫情嚴峻下,疫苗施打是每位人民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重要措施,疫苗接種政策盛行同時也使SIRVA的全球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本案例是一名50歲男性,於110年12月接種covid-19疫苗後,開始右手上舉困難,上舉約60度三角肌處痛,影響肩關節活動度受限,症狀持續三個月未好轉,於111年3月前往北榮傳統醫學部針灸治療後,肩關節活動度增加許多,恢復度明顯進步。希望這一有效案例能夠提供給中醫界作為臨床實踐的參考,並且在這全球疫情下,我們可以證明中醫能幫助且改善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 期刊

36歲男性患有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患者於2020年02月10日至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門診就診,主要症狀為腰背痠痛、俯仰不利、晨僵。中醫辨證為痰溼熱瘀阻筋脈、胃失和降、肝鬱化火、肝腎虧虛,治則為清熱除溼、活血通絡、和胃降逆、疏肝清熱、滋養肝腎。持續追蹤治療11次後,患者腰部痠痛、俯仰不利、晨僵、全身麻木、善太息等症狀均顯著改善。患者於就診傳統醫學部門診後未服用西藥治療,本病例報告顯示使用中藥治療可有效緩解僵直性脊椎炎之複雜症狀,可提供中藥治療相關疾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