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76.78

中外文學/CHUNG WAI LITERARY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121
0.121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中文 14
外文 4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這篇論文探討全球化兩個基本的發展面向:第一,全球化會激發本土化的抗拒本能。這種反作用力會促成文化國族主義的興起。全球化越強的地方,本土化的欲求也相對越高。第二,全球化會朝一種開放、多元、雜化的方向發展。全球與地方互為主體:全球化立足於多元的本土文化,沒有多元的在地文化就沒有全球文化;而本土文化唯有開放自我,迎向全球文化的衝擊才能更生。文末並指出,全球化是個不可抗拒的潮流,但我們必須維持批判的態度,謹慎接納它的到來。

  • 期刊

有關於全球化的討論常拘泥於由上至下的權力這樣的一種崇高論述,因此可能忽略了全球化一個較為平凡的面向。本文所要強調的是,全球化除了是社會重組的一個現象之外,還一直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擁抱的一個繪圖假想。為此,本文討論駱斐博(Henri Lefebvre)的空間論述。他的最大貢獻之一是指出人們所瞭解的社會空間正朝著全球化的方向,因為他們在全世界都正在規劃著日常生活,意圖要使這樣的繪圖法看來能夠代表「全體」(totality)。

  • 期刊

在奈波爾眾多作品中明顯的主題之一是對於家的追尋,縱然有挫敗、遷徙、移民、甚至「踐踏過去」,主人翁對於追尋仍保有一貫的堅持。本文呼籲揚棄後殖民與第三世界國家在開發上所遵循的「歐洲中心時間軸」,並指出在全球化的脈絡之下,奈波爾的旅行紀事不僅展現在地的困境,亦質疑家的概念且隱含對西方合理性的棄絕。本文經由奈波爾文本分析提出另類策略,將時間視為「懸空的流動」,彷彿吊懸在半空中,擺盪的過去與未來之間;相對於現在,過去與未來的意義驟滅,現在則不斷地擴張與延伸。「現在的遺產」提供在地一種面對全球化嶄新的力量。

  • 期刊

本論文藉著探討亞美酷兒藝術家曾廣智的系列攝影作品和曾筱竹的悼亡舞劇,我們可以討論:(1)在文化再製的過程中,亞美酷兒藝術家如何游離穿梭於真實和虛構之間,和商業機制形成弔詭的互動,來編造建構(fabricate)身份認同;(2)亞美藝術家如何藉由藝術的泛現(overpresence)、溢現(excess)和隱現(absence)的手法,追溯生命和記憶的斷層,拼貼模擬自畫像(self-portrait)和異畫(化)像(portrait of other);(3)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軌跡和地域性事物的交疊地帶,酷兒攝影家如何藉由服裝和攝影的戀物投射,疊映出愛慾和死亡;尤有甚者,藉由旅行攝影的時空切片,漫遊閒逛,帶著酷兒私密慾望,如異形般潛入文化疆界的曖昧歪斜地帶,玩弄翻轉文化符號,揉雜資本主義消費文化與表演形塑,來建構酷兒情慾地圖(queer cartography)。論文分兩部份,第一部份討論曾廣智的自/異畫像,第二部份討論曾筱竹的悼亡舞劇。

  • 期刊

本文處理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自傳小說《情人》(Lover, 1986)及其續作《中國情人》(North China Lover, 1992),採用克里絲蒂娃(Julia Kristeva)、布蘭蕭(Maurice Blanchot)、傅柯(Michel Foucault)等人理論,說明其作品為越界的文學(a literature of transgression)。其作在內容、形式與語言上不斷沖擊、挑戰、跨越一切的界限,尤以情慾為甚。莒哈絲書寫小女孩的極限經驗,由操縱及享受性慾而超越各種界線,將女性主體推向極限。易言之,本文認為莒哈絲將情慾的書寫成功地轉化成越界的文學。

  • 期刊

在近期PMLA(Jan. 2001)裡,Said再次敦促我們正視文學研究全球化時應注意研究歷史,尤其是殖民史的歷史情境的再脈絡化。基本上,本文即為呼應Said對於「全球化」歷史情境脈絡化之召喚。本文想要關注探討的是帝國的中心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空對邊緣的複雜反應:亦即,就地理位置而言,是大英帝國的中心,思索她與中國地理位置的關係;就時間意義而言,這個歷史情境正是帝國殖民主義的高峰期開始衰竭、又與現代主義興起時間上重疊交錯的時期。在此,我採用Eric Hobsbawm對於一八七五至一九一四年間稱之為「帝國的年代」("The Age of Empire")的說法,而一般論者是以二十世紀初作為現代主義的顛峰(詳後)。因此,以歷史脈絡化而言,現代主義出現的時機與帝國殖民主義之崩解重疊交錯,不是沒有道理的。

  • 期刊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區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舒瓦伯(Gabriele Schwab),一九九八年暑期在國際人文理論學院(lnternational School of Theory in the Humanities)講授「想像人種誌:文學研究中的人類學傾向」專題研究。三位來自台灣的學者,也在西班牙聖地牙哥大學(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la)參加這項研習會,對於舒瓦伯教授講述的以人類學重新定位文學研究,頗為傾倒,因此做了一次專訪。訪談中討論的議題,包括民族誌作為因應人文學科危機之基礎,乃基於回歸文學之文化功能,把文學作為文化接觸的媒介。其次談論從不同理論尋找工作靈感,並從中組合適用的理論。文學移轉(literary transference)被視為在移轉性空間中連作,這個空間存在於文化編碼方式和無意識的世界之間。舒瓦伯教授也說明自己理論之人文傾向,並比較其所持模式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及李歐塔(J-F Lyotard)等非人文模式之異同。

  • 期刊

《哈姆雷》(Hamlet)的劇中人物從國王、廷臣,到演員、掘墓人都有;主線以外另設副線,大戲之中涵括小戲。結構多元,語言層次複雜,《哈姆雷》正是劇中角色波龍尼(Polonius)戲劇分類中那「無所不包的戲文」(“poem unlimited")。本文首先簡單介紹莎士比亞擅長的無韻詩(blank verse),再選出《哈姆雷》劇中若干片段,檢視莎士比亞這齣戲在語言方面的成就,特別著意於語言與戲劇的緊密結合。討論的內容包括戲劇氣氛的建立、人物刻劃與修辭、主題的呈現、著名的獨自、文字遊戲、對比的詩歌形式、繁複的散文風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