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44.200.94.150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 OpenAccess

中華植物保護學會,刊名變更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 OpenAccess

本研究針對萵苣露菌(Bremia lactucae)核糖體轉錄區間DNA(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of the ribosomal DNA,ITS rDNA)之解序及偵測,設計專一性引子對,並探討引子對之靈敏度、田間罹病葉及臘葉標本之偵測應用與直接自罹病葉增幅露菌ITS之方法可行性,並依據ITS分析萵苣露菌菌株間之親緣性。以廣效引子對ITS1/ITS4解序之B. lactucae ITS特定片段,篩選設計引子對BL1 (5'-GTTGCATTGCCTTGAATTTG-3')及BL2(5'-AACCGAAGCTAAACTGCG-3'),BL1/BL2引子對專一性之靈敏度,每次反應中只要有10pg B.lactucae DNA即可增幅清楚之特定產物,即使在250ng萵苣DNA背景值情況下,也可增幅出萵苣露菌特定DNA片段。田間萵苣感染露菌後,不論葉片是否產生病徵,BL1/BI2引子對確實增幅出B. lactucae專一片段,證實其感染狀況;又以2006年苣露菌病臘葉標本為偵測對象,亦可增幅出萵苣露菌之特定片段。若於田間萵苣罹病葉直接增幅露菌ITS,易受萵苣及微生物干擾,然利用ITS1/BL2及BL1/ITS4兩組引子對直接擴增出2段萵苣露菌ITS片段,經解序組合成全長段之萵苣露菌ITS序列,本研究證實專一位及廣效性引子對之組合模式,可增幅並組合出全長段萵苣露菌ITS序列,此一引子對組合方法,可做為直接自罹病葉上增幅出絕對寄生菌ITS模式及鑑定工具。以ITS為萵苣露菌菌株親緣性之分析標的,其結果顯示大部分萵苣露菌被分成同群,不因區域而有差別,而同屬不同種之Bremia spp.則依菊科寄主植物而各自成群,顯示菊科露菌具有高寄主專一位,據此建議將來自同屬或鄰近種寄主之露菌菌株歸為同種較為妥適。

  • Journals
  • OpenAccess

植物的分根試驗中;芬滅松、毆殺滅、加保扶及阿巴汀處理組,其未施藥的分根根系所形成的根瘤數,以及100 g土壤中的二齡幼蟲皆遠較對照組為低。但是普伏松及滅線蟲處理組的未施藥分根根系則與對照組的數據無明顯差異。用一棵空心菜壓條五盆植株來測試殺線蟲藥劑移行距離,當藥劑施用於第1盆缽時,所有殺線蟲藥劑在盆缽1皆可降低南方根瘤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 White, 1919)Chitwood, 1949)的結瘤數及其二齡幼蟲數。其中芬滅松及阿巴汀的根瘤數及二齡幼蟲數在第五盆缽時仍然低於無施藥對照組;毆殺滅處理的殺蟲效果於盆缽3後下降極多;滅線蟲處理於盆缽2後的根瘤數與土壤中線蟲數則與對照組間並無明顯差異。以上兩試驗結果顯示芬滅松及阿巴汀可以於植物體中向上移行且移行距離較普伏松遠;滅線蟲則無系統性殺線蟲效果。調整土壤pH值但並不施用藥劑時,可看出葉芽線蟲(Aphelenchoides bessyi Christie, 1938)的生長情況在pH值8的土壤環境出現最多的線蟲數。供試十種土壤調整的七種pH值下線蟲皆可以存活,但唯有L4土壤在pH值3時,線蟲的族群數少於原本接種的數目,只有14隻。加保扶、芬滅松、滅線蟲及普伏松在pH值5至7時的殺線蟲效果皆良好,但超出此範圍則會開始因為土壤中其他因子的影響而使農藥效力下降的程度出現差別。將土壤有機質去除後,芬滅松、加保伏及普伏松的殺線蟲能力皆可提升;唯有醚類的滅線蟲殺蟲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