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63.236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雜誌/The Journal of Taiwa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腮腺脂肪瘤在臨床上相當罕見,所以通常不被列爲術前鑑別診斷之一。臨床上,電腦斷層掃瞄與核磁共振掃瞄具有診斷價值,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則可做爲診斷參考但僞陰性高。上述檢查皆無法完全排除脂防肉瘤(liposarcoma)的可能。最好的治療方式是完整切除以確定診斷並且避免復發。本科於2008年9月經歷1名44歲男性病患,主述左上頸部一漸進性腫塊已有兩個月。理學檢查發現左側腮腺有一約3.0×2.0×3.0cm軟性腫塊。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左側腮腺內有一低密度訊號腫瘤,大小約爲2.2×1.6×25cm。在腮腺脂肪瘤的臆測之下,遂安排左側淺葉腮腺切除術。病理診斷證實爲腮腺內脂防瘤。術後追蹤迄今無明顯復發。由於此病例罕見特提出報告並回顧相關文獻。

  • 期刊

菊地氏病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疾病,又稱爲組織球壞死性淋巴結炎,通常容易與淋巴瘟、結核性林巴結炎、紅斑性狼瘡或嗜血球症候群箏疾病混淆。菊地氏病可能爲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細胞自動凋亡,或是淋巴結壞死。有許多的研究結果認爲自體兔疫及病毒感染就是引起菊地氏病的原因。甲狀腺炎的症狀若有紅腫、疼痛及壓痛感,常是因感染、輻射和創傷所引起的;若無疼痛等急性發炎症狀,則多因自體免疫、藥物控制、或自發性纖維化引發之。有研究報告指出這與腎絲球腎炎、懷孕、輻射及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結締組織疾病都有相關聯性。本個案爲1名25歲男性病人右頭罹患多處林巴結腫大,依病理報告診斷爲菊地氏病。其初始症狀只有急性甲狀腺疼痛、腫大,初步被認爲是亞急性肉芽腫甲狀腺炎。病毒感染通常被認爲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亞急性肉芽腫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及菊地氏病的原因,本個素爲上呼吸道感染後併發之菊地氏病和短暫性甲狀腺炎支持上述由病毒感染引發的說法。

  • 期刊

顱顏切除術(craniofacial resection)是切除鼻腔副鼻竇及前顱底腫瘤之手術方法。傳統上需做臉部切開,術後之臉部疤痕會有美觀上之問題且面神經麻痺是另一可能之併發症。以卸面具皮瓣作顱顏面切除術,因臉部只做眼瞼周圍之小切口,術後不致形成明顯可見之臉部疤痕,導致面神經麻痺之機會也低。1名38歲女性罹患鼻腔副鼻竇扁平細胞癌第4期,主腫瘤位於鼻腔並擴展至蝶竇及前顱骨,於2000年7月經卸面具皮瓣,以顱顏切除術將腫瘤整體切除後並輔以放射線治療,術後無臉部疤痕或面神經麻痺,病人對其外觀滿意,追蹤2年半無腫瘤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