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18.97.14.88

航測及遙測學刊/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正常發行

5-year IF 0.084
0.084 2024 年
Discipline Ranking
工程 2
Provided by Academic Citation Index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高解析度數值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可以利用三維立體或二維地形圖的方式展示。以立體模型展示DEM 雖然能直觀的反映地形起伏,卻難以與其他二維圖資進行疊圖等分析。本研究嘗試從高解析度DEM 推導出幾種常見的地形參數並以二維網格的形式來展圖。地形參數圖能展示不同的地形特徵,亦方便結合其他二維圖資進行各種分析。不同地形參數圖的特色會透過視覺調查作分析,參數的調整與地形圖的配色方式都會影響地形特徵的展示。此研究預期會對高解析度DEM 的應用帶來幫助,未來也期望能發展出自動化的展圖程序,提升製圖的品質與效率。

  • Journals

針對廣域崩塌潛勢模型空間分析,本研究於崩塌目錄中劃分崩塌源頭、拖曳帶與堆積區(後兩者稱之Run-out)等細緻類別,並利用隨機森林演算法和崩塌潛勢相關的空間資料建立廣域的崩塌潛勢模型。使用的空間資料圖層包含地形與植被等網格資料,以及斷層、水系、道路、地質和土壤等GIS 圖資。流程上,崩塌目錄的源頭與Run-out 區域轉換至像元型態後,與隨機取樣而得的非崩塌地樣本一起萃取對應的崩塌潛勢圖層,形成匯入隨機森林演算法的資料表。分析上,本研究探討不同樣本數、數值高程模型品質和演算法差異,對於崩塌潛勢模型的影響。藉由上述流程與分析,證明Run-out 獨立成單一類別的可行性,並作為Run-out 影響塌潛勢模型的先期成果。研究成果顯示,獨立Run-out 類別的整體精度可達85% ~95%,Kappa 值約介於0.8 至0.9 間;在樣本足夠的情形下,Run-out 類別的使用者精度及生產者精度甚至可高達0.9。本研究亦證實DEM 編修後配合隨機森林演算法,能得到較理想的模式化成果。藉由崩塌潛勢模型,本研究進而產生研究區域的崩塌潛勢圖,以期作為後續崩塌災害、風險等評估任務的基礎,並輔助崩塌災害相關的規劃和決策。

  • Journals

本研究旨在透過球形全景影像進行室內定位及導航分析,利用影像特徵匹配獲取連續影像重疊區共軛像點的資訊結合控制點解算相機之位置。研究分二階段,第一階段為建立控制影像資料庫,控制影像意指其外方位資訊已知,此部分可透過光束法區域平差完成,第二階段則是未知方位的球形全景影像(查詢影像)透過自動化搜尋控制影像資料庫,獲取含有重疊區的控制影像資訊,藉由影像特徵萃取及匹配技術求得共軛點資訊進而求解未知影像方位資訊。本研究使用兩種不同類型之共軛點進行室內定位實驗,並根據實驗結果對位置及姿態進行分析及討論。

  • Journals

多數歷史航照影像通常缺乏相機資訊無法直接進行影像對位,導致無法作為後續研究使用。而以往研究文獻為解決歷史影像匹配及接對位之問題,皆需透過較耗費人力與時間的方式進行手動影像拼接。有鑑於尺度不變特徵轉換演算法所提取的特徵點具有抗影像尺度、方向及亮度改變之特性,亦可得到大量匹配點,故本研究欲利用尺度不變特徵轉換(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作為影像特徵點提取,並對所有匹配點進行多重共軛點位偵測,再透過最小二乘整體平差,解算各張影像仿射轉換(Affine Transformation)參數來完成歷史航照影像對位。

  • Journals

本研究以無人飛行載具(UAV)及雷射掃描儀對同一砂石堆進行體積評估,藉以比較兩者在測量精度、設備成本及作業時間之差異,並探討地面控制點及UAV 拍攝方式對砂石堆體積評估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應用UAV 結合多視角建模技術與雷射掃描儀進行砂石堆體積評估,兩者分析結果差異在5%以內,但雷射掃描儀相較於UAV 航拍所需的設備經費高、資料蒐集時間長、資料後處理耗時且電腦設備需求極高,相較之下採用UAV 航拍方式,在無地面控制點的情況下,亦可獲得砂石堆的體積評估結果惟誤差較大,建議至少採用3 處控制點以獲得較佳之體積評估成果。而採用垂直航拍方式之作業時間短,航線規劃較容易,較適合於大面積砂石堆體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