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18.97.9.168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正常發行

5-year IF 0.298
0.298 2023 年
Discipline Ranking
綜合 8
Provided by Academic Citation Index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為瞭解醫療機構中護理人員遭受職場暴力狀況,本文運用系統性文獻回顧,經納入與排除條件篩選後,共納入37篇符合條件之文章。分別就不同調查期間、不同臨床環境與不同地區進行探討職場暴力盛行率,測量時間以一年時期的盛行率,肢體暴力有6-74%,非肢體暴力-言語暴力15.2-97.6%,職場霸凌11.6-47.6%,性騷擾33.7-34.9%;言語暴力高於肢體暴力,肢體暴力較常發生於急診室及精神科,言語暴力與職場霸凌則普遍發生於各單位,常見施暴者依序為病人、家屬或訪客、工作人員,高風險因素可歸類為工作人員、工作環境與攻擊者,不僅對受暴者身心有負面影響,亦對機構與護理專業造成危害,結論為遭受暴力後之因應方式分為生理、心理掌控及提升自尊等。高達40-80%人員遭受暴力後未向管理者通報,主要是認為不需協助、自己能處理及認為通報是無用的。因此建議提供顧客有表達意見的管道,建構良好護理工作環境,安全有效的硬體設備,支持職場暴力零容忍政策,建立暴力事件處理通報流程,並依不同職場暴力類型、不同臨床情境,發展創新與系統性職場暴力防治課程及因應策略,藉由有效的在職教育,提升護理人員對職場暴力預防與處置技能,以期有效改善工作環境,留任第一線臨床護理人員。

  • Journals

目標:過去研究多以行政區或醫療分區的每萬人口醫療資源數作為評估就醫可近性之指標,但分區的概念簡化民眾就醫行為,與實際醫療利用情形有所落差。本研究將以實際就醫流動資料呈現各地區醫療可近性,並量化就醫距離與醫療資源分布對就醫流動的影響。方法:使用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2010年承保抽樣歸人檔,依居住地與就醫地建立流動起迄矩陣,計算各鄉鎮市區加權就醫距離作為可近性指標,再以引力模式估計影響就醫流動的因素。結果:加權就醫距離呈現出花東與雲嘉沿海等地有較差的醫療可近性。引力模式分析顯示,就醫距離與醫療資源皆顯著影響民眾的就醫流動。然而,相較於急診與住院的就醫流動,就醫距離對於門診就醫流動影響更為明顯。但於鄰近地區的就醫權衡,醫療機構一般病床數對於急診與住院就醫流動的吸引力,更重於就醫距離的效果。結論:加權就醫距離更能客觀反映一地醫療可近性。求近是台灣民眾就醫的首要考量,但民眾急診與住院就醫,則傾向在鄰近地區中尋求硬體規模最大者。

  • Journals

目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下的台灣高齡者照護連續性對高齡者急診及非緊急急診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採用縱向研究法,利用2008-2009年門診就醫資料推算照護連續性指數(COCI)做為自變項,探討高齡者之照護連續性強度對急診利用及非緊急急診之影響。統計分析方法包含負二項式迴歸分析、邏輯斯迴歸分析,及趨勢卡方檢驗。結果:研究結果顯示,照護連續性顯著影響高齡者急診利用及非緊急急診的發生。在控制其他變項後,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低度照護連續性高齡者,中度照護連續性及高度照護連續性的高齡者,其急診利用次數的相對風險分別減少25.17%及35.60%;中度照護連續性及高度照護連續性高齡者,非緊急急診發生風險的勝算比分別為低度照護連續性高齡者的0.87(95% C.I.=0.76-0.99)及0.81(95% C.I.=0.69-0.94)。結論:本研究證實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但缺乏轉診制度的台灣,高齡者照護連續性仍然顯著減少高齡者的急診利用,顯示提升高齡者照護連續性,對高齡者及健康照護系統都有助益。

  • Journals

目標:全民健保的首要目標就是保障公平就醫的權利,並減少因病而貧的狀況。本研究從收入面及支出面探討全民健保的減貧效果。方法:資料來源為1993年至2012年家庭收支調查。我們以全國家戶均等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一半作為貧窮線,計算家戶、兒童與老人貧窮率,並以醫療支出佔扣除生存所需的家戶消費的25%與40%為閾值,估計家戶、兒童與老人的醫療財務災難率。結果:1995年,台灣家戶貧窮率在加計社會移轉收支後由13.7%降為7.5%,減貧效果達6.2%,其中1.1%的效果為全民健保的貢獻,到了2012年全民健保貢獻則提高為3.7%。至於對兒童貧窮率及老人貧窮率,全民健保的貢獻在同一期間亦分別由0.5%及3.3%提高為2.0%及8.0%。其次,全民健保開辦後,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由1993年的7.0%驟降為1998年的1.3%,而兒童與老人的醫療財務災難率,亦分別由2.3%及17.7%降為0.3%及3.7%,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無論家戶、兒童或老人的醫療財務災難率,皆微幅上升。結論:自從開辦以來,全民健保對於減輕台灣的貧窮現象有重要的貢獻。

  • Journals

目標:本研究旨在評價「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介入,對有參與該方案的病人在精神科門診、住院、急診醫療利用之影響。方法: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某精神專科醫院於2009-2013年參與「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共2,236人,本研究資料來源為該醫院「醫療資訊系統」及「思覺失調症個案管理系統」等資料庫,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方法進行成效檢定。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介入顯著減少病人強制住院年發生次數、精神科急性病房年住院天數、精神科急性病房年住院次數、急診年使用次數;參與該方案的病人其門診年就診次數有稍下降然仍維持12次以上;然方案介入對病人六個月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次數無顯著影響。結論:建議持續推動「思覺失調症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長期追蹤思覺失調症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情形,以更積極提升精神醫療照護服務的品質,並預防病人疾病惡化。

  • Journals

目標:探討台灣民眾對雲端照護服務願意付費使用意願與醫療服務利用行為及雲端照護需求(系統品質、服務品質和資訊品質)之相關性。方法:研究對象為20歲以上台灣民眾,樣本分配以中選機率與人數等比例方式進行抽樣,並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 CATI)進行資料收集,進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與居住地區等資料統計加權後,有效樣本數為1,132位。結果:(1)願意付費者使用雲端照護服務佔68.6%,以男性、20-29歲、無婚姻、獨居、高收入和整體健康較差者意願較高。(2)願意付費者認為雲端照護服務以系統品質最重要,其次為服務品質和資訊品質。(3)願意付費者對於雲端照護服務的預測因子為婚姻狀態、都市化程度、健康狀況、教育程度以及性別,預測率為69.4%。結論:本結果有助於了解使用雲端照護服務的人的經驗和開發能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的服務。首應考量資料分享,如電腦化健康紀錄的機密性和安全性,未來可研究探討。

  • Journals

目標:探討近年來全台灣0-6歲兒童氣喘首次發生率,與環境監測之空氣汙染物濃度的關係。方法:以2007年至2011年之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承保抽樣歸人檔40萬人,依據國際疾病分類法第九版(ICD-9-CM)診斷碼,篩選6歲以下第一次發生氣喘兒童為研究對象,並使用2006與2011年間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數據PM_(10)、SO_2、NO_X(NO及NO_2)、CO及O_3之濃度資料,探究首發氣喘與空氣汙染物之相關性。結果:室外的空氣汙染物,以NO_X、CO與學齡前兒童首次氣喘發病關聯性顯著(ρ > 0.5),而此二者間相關性也高於其他任何汙染物種間的關聯(ρ = 0.892),推測NO_X及CO主要來源為交通排放。進一步以多變項邏輯斯迴歸分析,發現暴露於高濃度NOX(> 16.3 ppb)導致氣喘發病比低濃度具有顯著勝算比,最高可達1.45(95%CI: 1.13- 1.86)。由於並無直接證據顯示NO_X、CO可導致氣喘,因此推論台灣學齡前兒童的氣喘首發率,應與交通排放汙染物相關。結論:交通排放汙染物與氣喘發病相關性高,建議民眾做好個人防護,並時時注意空氣品質資訊,以降低學齡前兒童氣喘發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