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雖然在1987年開始實施第一個品質報告卡,但是因為成效不彰,2010年即開始改革及宣示公開民眾真正需要且容易了解的資訊。反觀國內,報告卡雖已實施10年左右,但公布的資訊仍以專業的技術品質資訊為主,這類型的資訊雖然也很重要,但不完全是民眾就醫選擇主要參考的資訊,因此,本文提出品質報告卡成功之鏈,第一步即是要客製化病人需求的資訊,本文從報告卡成功設計的架構出發,然後詳細描述客製化病人需求資訊的重要性,以及萃取病人需求資訊的一些考量,期望能給主管機關應用參考,以及引發相關學者進一步的研究。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量不足為全球第四位的死亡危險因子,而宜走性環境為促進身體活動、步行行為;減少肥胖、慢性疾病風險的重要決定因子之一。Walk Score^®網站為公開且能快速測量宜走性環境的新興工具,本文將系統性回顧2007年後與Walk Score^®網站及身體活動、步行行為、慢性疾病風險有關的發表研究。本文使用PubMed與華藝線上資料庫搜尋2007至2017年間,以中、英文發表的探討Walk Score^®網站與身體健康相關之文獻,經系統性地篩選後,一共納入28篇符合標準之文獻。現有研究多為橫斷性設計,且集中於加拿大與美國。我們根據健康結果將其歸納成「身體活動/步行行為」、「身體質量指數」、與「慢性疾病/醫療費用」三大範疇。納入回顧的文獻顯示,Walk Score分數與身體活動/步行行為呈正相關,但與慢性疾病的風險呈負相關。建議未來研究採用大數據,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並採取縱貫性設計,建立因果關係之推論,作為由環境層面的介入,有利提升民眾參與身體活動的重要參考。
目標:運用計劃行為理論之構念(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及自覺行為控制),以台灣北部女性護理人員為例,比較分析有無子女者之懷孕意圖及相關因素。方法:針對北部某區域醫院、20-40歲、非懷孕中之女性護理人員進行網路匿名問卷調查(N=624),使用多變項羅吉斯迴歸進行分析。結果:無子女者,其對懷孕之正面、負面「行為結果評價」態度(AOR=20.43、2.35)、「主觀規範」(AOR=2.93、13.78)以及有利情境下之「自覺行為控制」(AOR=4.95),與其懷孕意圖具顯著關聯。反觀有子女者,其對懷孕之正面「行為結果評價」態度(AOR=23.87、40.50)、「主觀規範」(AOR=7.32)、有利情境(AOR=0.16、0.12)及阻礙情境(AOR=0.19)下之「自覺行為控制」,與其懷孕意圖具顯著關聯。結論:計劃行為理論之五類因素,於有無子女者,對其懷孕意圖之影響程度與方向不同。若欲提升懷孕意圖,針對無子女者,應提升其懷孕之正向態度、加強其重要他人之支持程度,並提供生育有利因素;對有子女者,則應強調懷孕生育之正面結果、加強其非長輩重要他人之支持程度,及改善阻礙因素。
目標:本研究旨在建構食品素養自陳量表,並進一步探討大學生食品素養與飲食行為之關係。方法:採取分層取樣的方式,資料蒐集時間自2017年5月至6月,正式樣本共394位大學生。結果:經預試(n=202)分析,食品素養自陳量表可區分為「互動性」、「功能性」及「批判性」三構面,各構面Cronbach's α介於.76至.87,全量表信度為.89,可解釋總變異量為66.08%。再以正式樣本(n=394)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量表個別項目的信度介於.40至.66;因素負荷量介於.63至.81(p<.001);潛在變項的組合信度為.80至.86之間;平均變異抽取量為.50至.61之間。模式的各項指標顯示本研究的適配度佳。結論:本研究所建構之食品素養自陳量表具有不錯的信效度。大學生自認為具有中等程度以上的食品素養能力,且有較好的消費者健康和飲食控制行為,但均衡飲食的習慣較差,相對的,偏差飲食行為則較高。此外,大學生的批判性食品素養比功能性和互動性食品素養更能正向預測其飲食行為。
目標:本研究澄清各種糖的計算方式,並探討母親與兒童飲料及糕餅點心游離糖(freesugar)的攝取狀況及相關性。方法:本次研究參考食品標示及文獻建立游離糖資料庫,並使用24小時飲食回憶法,評估來自世代研究中57對6歲及40對9歲的兒童及其母親游離糖攝取量。游離糖分成純果汁本身的糖及添加至飲料及食物中的糖,為果汁糖、飲料糖與糕餅點心糖的總和。結果:兒童游離糖平均攝取量及佔總熱量百分比,六歲為22.5±14.8g(6.4±4.3%),九歲為31.6±20.1g(8.0±4.6%),主要來自茶飲料及麵包類,九歲兒童飲料糖與游離糖的攝取量顯著高於六歲兒童(p<0.05)。分析也發現兒童六歲時與母親攝取飲料糖(r_s=0.28, p<0.05)跟果汁糖(r_s=0.38, p<0.01)有顯著相關,但九歲並無顯著相關。結論:本次研究提供了台灣國人游離糖攝取量、食物來源與親子間食物攝取相關性的初步資料。發現兒童六歲時與母親飲食攝取有顯著相關,兒童六歲至九歲游離糖攝取隨年齡增加,雖皆符合國際建議(佔總熱量10%以下),但仍有進步空間。
目標:室外空氣汙染物被證明會導致健康危害,如何透過健康資訊傳播有效提升民眾的風險認知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討民眾空氣污染的風險認知程度、對政府解決能力的信心,是否與資訊的傳播方式、資訊來源的信賴度、或本身的健康狀態等因素有關係。方法:資料使用2016年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五次的調查結果,以邏輯斯迴歸進行統計分析,主要探討哪些個人因素、資訊傳播方式、資訊的信任程度、地區差異等會與民眾對空氣汙染的風險認知有關。結果:58.1%受訪者覺得空汙很可能影響自己的健康,而對於政府改善空汙狀況的信心很低(36.7%)。民眾居住地區、教育程度、個人健康狀態或快樂程度、資訊蒐集的管道、資訊的信賴程度等都對於空氣污染的風險認知或政府處理空汙能力的信心上產生顯著的影響。結論:針對不同地區、特定族群提升電視與網路所提供健康訊息的信賴感及提升對政府處理空污問題的信心,並加強男性、單身、中老年族群對於空污的風險認知。
目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家庭接納對同性戀及雙性戀者生理及心理健康之影響。方法:透過問卷調查法蒐集620份有效樣本,包括300份同性戀樣本、125份雙性戀樣本及195份異性戀樣本資料。本研究以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檢驗研究對象自評的生理健康、心理困擾及自殺意念是否因性傾向而存在差異,並以廣義線性模型分析家庭接納對個體生理健康、心理困擾及自殺意念的影響是否因性傾向而有不同。結果: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同性戀及雙性戀者之心理困擾及自殺意念均顯著高於異性戀者。不論性傾向為何,家庭接納和身心健康以及自殺意念皆有顯著的相關。此外,家人的接納對同性戀及雙性戀者心理困擾的影響程度顯著高於家庭接納對異性戀者心理困擾的影響。結論:相關機構應針對同性戀及雙性戀者之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服務,並致力於促進家人對同性戀及雙性戀者之接納,以提升同性戀及雙性戀者之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