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63.145

體育學報/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 Ahead-of-Print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public of China,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有二,(一)探討由同一受試者同時提供偏好領導行為、知覺領導行為、與領導行為的差異等三組資料時,領導行為的差異是否能像偏好領導行為、知覺領導行為對效標變項(選手的內在動機)解釋相等的變異量;(二)瞭解高中手球教練之領導行為與選手內在動機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162名來自國內13所高中手球校隊選手(男選手=96名;女選手=66名),平均年齡為16.80歲(SD=0.73歲),完成填寫四種研究量表,經由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高中男女手球選手的知覺領導行為對選手內在動機之總解釋變異量都高於偏好領導行為與領導行為的差異;知覺領導行為與選手內在動機間的關係具有性別差異,高中男子手球選手的知覺訓練與指導與知覺獎勵行為均能顯著預測選手的內在動機,相較於高中女子手球選手則只有知覺民主行為能顯著預測選手的內在動機。

  • 期刊

本研究目的在比較各國政府涉入運動事務之動機、涉入模式及分工型態。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方法,以運動政治學及比較體育之觀點,從國家研究途徑,以澳洲、加拿大、英國、美國、愛爾蘭等國之體育行政組織之變遷過程為分析對象。本研究之結論如下:一、各國政府涉入運動的動機常因時代而變遷,現今各國政府涉入運動有日趨穩定成長之趨勢;二、各國政府體育行政分工或組織設置,與各國政府涉入運動之動機有密切關係;三、各國政府涉入運動的運作模式,與各國政治制度、社會、文化與政黨關注有密切關係,其中可歸納為五種不同的涉入模式;四、各國政府對體育的關注焦點,通常會充分反映政府的權責分工與政策變遷。經由本研究之分析,對於我國體育行政組織改造、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期刊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專優秀網球選手與訓練滿意度之現況內涵。本研究對象為八十九學年度參與大專運動會所錄取網球團體甲、乙組之男、女前三名選手,共107位,並以「網球選手訓練滿意度量表」做為研究工具,實施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一、選手在整體訓練滿意度達中等程度,在不同訓練構面上,以「教練專業」感到最為滿意,而以「場地及設備」滿意程度最低。二、不同背景變項的選手在訓練滿意度上,只有球齡達顯著差異,其球齡1-5年較6-10年在整體訓練滿意度高。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選手在不同構面之訓練滿意度,除在球齡背景變項外,其餘皆達顯著差異。其中甲組較乙組在「訓練場地及設備」構面的訓練滿意度高,而乙組較甲組在「教練領導」、「教練的專業能力」及「隊友關係」構面的訓練滿意度高;男子較女子在「個人表現」、「訓練整體感受」及「訓練內容」構面的訓練滿意度高;雙打較單打在「教練的專業能力」與「訓練計劃」構面的訓練滿意度高。由研究結果得知,學校應提供較優質的訓練環境讓選手使用。

  • 期刊

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之一是在於培養學子成為未來積極的公民,多元文化教育被視為兼負著為年輕學子和來自不同的文化、社會背景的人,建立起溝通的橋樑為目標,而於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將多元文化的內容融入一般學科中的整合教學,則被冀予為完成預期的教育目標。自1990年初至今,臺灣經歷了一波波教育改革,以期課程、教學內容更能反映社會多元的價值觀。然而,在體育的改革中,針對將文化的內容整合入課程中的議題來探討,則未受到廣大重視,同時,執教者在包括臺灣在內的許多國家,均對如何將多元文化的內容整合入一般的課程教學中的存疑。因此,本研究由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探討體育的課程內容,以期對師資培訓中的學生和在職任教的老師有所助益。

  • 期刊

本研究旨在瞭解網球迷的閱聽動機與傳播行為對職網球員形象之關聯,進而探討其背景變項、閱聽動機及傳播行為對職網球員形象評估及預測,本研究受試對象為宜蘭縣轄內各網球俱樂部會員及在從事網球運動之球友或觀眾球迷,計發出18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60份,並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所述:一、網球迷在閱聽職網訊息的動機上,首重比賽的戲劇性與競爭性。二、男性球迷對職網訊息的閱聽動機著重在賽球的樂趣,女性球迷則偏重於豐富休閒生活的閱聽動機。三、網球迷對職網訊息的閱聽動機會隨年齡的增加而降低。四、網球迷對職網訊息的閱聽動機增加,則接觸大眾傳播的頻率就越頻繁。五、網球迷接觸大眾傳播越頻繁對職網球員「個人屬性」形象評估就越正面,當網球迷對媒介的評價越高時,就會提高對職網球員整體形象的正面評價。六、形象評估可由「豐富休閒生活的閱聽動機」、「人際傳播行為」及「消遣與人際互動的閱聽動機」等三項來預測。

  • 期刊

易經強調以人為自然界的中心,不主張一昧向外追求,以達到征服自然為唯一目標。反而一再強調人要常自省,要注重修身養性。易經某些卦象、卦辭、爻辭是借人體部位來闡明。例如咸卦,以陰陽二氣交感,比喻男女互親互助,此卦之爻辭是以身體各部位的感受為喻,由腳趾開始感應,經小腿、大腿上至臉頰,由下至上徐徐進行。艮卦亦以人體為喻,說明人體背部為最靜止部分,因不受眼、耳、口、舌之干擾。而太極導引強調身體自覺,以人體為開發的中心,鼓勵人們向身體內部的小宇宙去追求,藉著這種向身體內部深層的探索,而能與外在的大宇宙合而為一。繫辭傳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而太極導引功法設計,唯變所適和天道相合。頗適合各年齡階層的人修練,其身體體現和易經思維的身體觀是相符的。

  • 期刊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瞭解青少年休閒滿意度概況,及探討休閒滿意度與休閒參與行為之關係,並分析性別在青少年休閒滿意度之差異情形,以及探討青少年休閒滿意度對休閒參與行為之預測情形。研究者以台北市國、高中、高職學生為研究樣本,共發出800份問卷。使用「休閒滿意度量表」、「休閒態度量表之參與行為分量表」等工具進行資料蒐集。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青少年休閒輔導工作之參考。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青少年整體休閒滿意度於中高程度,其中以「放鬆層面」之休閒滿意度分數最高;「美感層面」之休閒滿意度分數最低。二、 性別在青少年休閒滿意度上有差異存在。三、 青少年休閒滿意度與休閒參與行為有正相關存在。四、 本研究以休閒滿意度之「心理」、「教育」、「社會」、「放鬆」、「生理」、「美感」等層面來預測青少年休閒參與行為。結果顯示,休閒滿意度之「心理」、「社會」、「生理」等層面能有效預測休閒參與行為;而「教育」、「放鬆」、「美感」不能有效預測休閒參與行為。

  • 期刊

本研究以探討中央國術館(1928-1943)發揚本土體育之歷史經驗為目的,擬以該館的創館精神與主要的事業為基礎,進而進行該館的歷史評價,乃赴該館原址所在城市-南京蒐集史料,採用歷史研究法進行研究,獲得以下結論:一、 中央國術館創館之際,正值西洋體育最為蓬勃發展之時,該館以國術救國的口號,開啟了國人對國術乙項運動的重視,也是本土體育的代表性運動項目,導正了體育只有西洋才有的錯誤印象;而該館創見的國術國考制度以及國體專校所造就的專業人才均有一定的歷史地位與貢獻。二、 由於中央國術館的官民屬性與定位不明,因此在推動事業上諸多束縛,這包括政府主導「國術」所產生的失真現象、「國術」與「國防」之間的混淆、以及國術現代化之後所產生的一些後遺症,均是該館推展事業上之限制。三、 中央國術館所引發的「國術」與「體育」之論爭、國術國考引發的「對試」論爭以及該館採用新式教育的體制,均值得吾人在推動「國術」與「體育」事業上的鑑戒。

  • 期刊

研讀金剛經時發現,整部金剛經所要傳達的主要問題所在,「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而佛的答覆是「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這當中的「如是」二字,似乎就是解答一切疑難的萬能鑰匙。本研究引述「如是」、「三般若」和「離言般若」的觀念,作為印證和分享個人對習練太極拳和讀金剛經的體悟,依此「四種般若」歸納出太極拳具有這四種準「般若」內涵的具體內容。 根據文獻敘述和討論,本研究歸納獲得下列四點心得:一、太極拳具有「實相般若」的理體,人們可以透過修煉而達到太極拳的實質內涵。二、修煉太極拳時,要有「觀照般若」的觀念,在每一個階段和過程都要「用心」修煉,有正當的思維才能將太極拳練好。三、就太極拳而言,與「文字般若」相對應的部分,是指前賢留下來的練拳文獻精華,這些文章依修煉的階段,而各有其修煉的工法要義,而這些內容均存散在諸傳統性文獻中。四、修煉太極拳遇到深刻的道理,通常不容易用言語解說清楚,就如同「離言般若」一樣,它是「言語道斷」,必須靠個人親自去體會,透過揣思摩像,才能體會融通。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應用共變結構模式(CSM)編製肌力和肌耐力實地測驗,試受者為六百八十名國中男生,原始資料是紀錄每五秒鐘時段仰臥起坐的成績,最長至兩分鐘為止。資料分析利用 SAS的 CALIS 程式,然後應用Rasch評分量尺模式,建立常模參照評量。從結果分析得到下述的結論:「國中男生的兩分鐘仰臥起坐測驗,肌力之成績表現為十至三十秒、肌耐力的成績表現為是七十至一百一十秒;並且具有良好的組合信度、收斂效度、區別效度和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