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29.253

台灣醫學/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ine

臺灣醫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焦慮、憂鬱、強迫、身體化等症狀在青少年十分常見,其中身體化症狀是指醫學上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患者常因此四處求醫,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本文將介紹此症之在兒童青少年階段的臨床表現、流行病學、以及臨床處理原則。此症在兒童青少年典型的臨床表現可以有多種樣貌,包括:(一)以疼痛為主要表現:嚴重腹痛、頭痛等;(二)以疲倦為主要表現:嚴重倦怠,至少三個月;(三)無法執行正常動作、失去感覺、或假性癲癇等。身體化症狀在兒童青少年均十分常見,尤其是女性。整體而言,此症在較大兒童與青少年發生比例較高,女生比男生常見。大多可在短時間內復原,只有少部分人症狀持續,症狀持續者嚴重度可能逐漸減輕,也可能發展出其他精神科診斷,例如鬱症或恐慌症。適當支持與介入,將能改善成年階段的身心健康。

  • 期刊

青少年藥物濫用在現今台灣社會已是相當重要的議題,由於青少年階段為腦部發展的黃金時期,負責成瘾的邊緣系統(內含酬償中樞)快速發育,易於嘗試新奇事物,但掌管衝動控制與理性判斷的前額葉尚未成熟,較難判斷危險或傷害健康,在此時期容易出現藥物濫用(包括菸、酒、非法物質)的問題,將造成後續深遠之影響,在成年後也具較高風險出現成癮疾患。本文回顧國內青少年藥物濫用流行病學資料出發,並參考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出版之青少年物質使用疾患治療實證準則,探討青少年發展階段腦部變化、描述藥物濫用可能症狀及表徵、檢視成癮之機轉、建議家長在介入過程中可扮演之角色、並且提供治療準則和實證治療模式等,由各種面相去了解各類相關議題,以期於臨床與政策制定上有效幫助青少年藥物濫用個案,建立一個良好健康的生活模式。

  • 期刊

壓瘡是常見的照護問題,本單位於2015年壓瘡盛行率為2.69%,高於醫學中心平均值0.50%。其中頭頸癌顯微皮瓣重建術後壓瘡盛行率高達19.8%。主要原因有:未積極參與教育訓練、未執行皮膚完整性檢查、未保持病人身體清潔及乾燥、頭部置中完全臥床、未使用支撐物/壓瘡輔具且未添購預防性敷料、病人未保持其移動。本專案藉由制定多項準則:擬定每年每位在職壓瘡課程時數、制定術後皮膚檢查流程、修訂術後照護事項:圓滾木翻身準則、更換頸下看護墊準則、使用壓瘡輔具。降低頭頸癌顯微皮瓣重建術後壓瘡至8.99%。護理照護完整率由70%提升至96.1%。希望藉由此專案分享至相關單位,提升護理照護品質。

  • 期刊

病歷導向小組討論會(Chart-based Group Discussion,CbGD)是以病歷刺激回憶(Chart Stimulated Recall,CSR)及病例導向討論(Case-based Discussion,CbD)為藍本,由一位臨床教師帶領4-6位實習醫學生,隨機抽出醫學生親自書寫的一份病歷做為討論的範例,藉由實物投影機將病歷投映至螢幕,再由參與者一齊逐字逐句討論範例病歷內容之創新的教學方法。討論過程中,除了可發現醫學生書寫病歷常見的缺失外,在討論基本資料之主訴及病史、身體診查、檢驗時,可教導臨床推理之直覺式及分析式思考;在討論診斷及治療時,更可藉著問題導向的病歷(Problem-Oriented Medical Record,POMR)之编號的問題(numbered problem)及主觀-客觀-評估-計畫(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s,SOAP)系統性的分析病人所有的不適。病歷導向小組討論會在某大學兒童醫院已經連續實施7年,並獲得醫學生正向的回饋,值得推廣至其他學科及醫院。

  • 期刊

「敘事」(Narrative)不但在人類的歷史中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也在醫學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敘事可以將事件的樣貌完整且按順序的呈現,並且協助學生們對於事件發生的背景、角色和情節有更充分的理解。因此,敘事也被廣泛的運用在臨床情境教學中。敘事探究則是質性研究中的一種研究方法。它已被應用於許多醫療保健相關學科。相較於其他的護理Q研究方式,敘事探究仍然是的一種較新的護理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紹以哲學詮釋學為取向的護理敘事探究。此外,本文也簡要討論在護理專業中應用敘事探究的優勢和挑戰。

  • 期刊

過去研究顯示焦慮是女性乳癌病人,化學治療期間影響其生活品質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發現彩繪曼陀羅能作為緩解焦慮情緒的輔助療法。因此,本研究採實驗性隨機分配研究設計法,針對台灣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接受化療的女性乳癌病患,探討介入彩繪藝術活動對緩解其焦慮和影響生理反應之成效。於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間,隨機分為彩繪受陀羅組12名、格子畫組11名、自由畫組12名及對照組12名完成前後測實驗。結果發現彩繪曼陀羅能顯著降低病人焦慮量表得分由44.9降至33.7分(p = 0.034),但格子畫及自由畫則不能有效改善,各組試驗前後之血壓與心跳並未因彩繪活動而受影響。本研究顯示彩繪曼陀羅能有效降低乳癌病患在接受化學治療期間的焦慮困擾。證實彩繪曼陀羅能做為乳癌病患降低焦慮之照護措施。未來將可進行研究評估彩繪曼陀羅應用於緩解接受臨床治療的癌症病患,降低焦慮情緒之效應。

  • 期刊

本研究目的乃探討中年婦女不同背景下工作活力、職業倦怠、生命凝聚感、憂鬱狀況之探討,並提出具體且有益身心健康之社會支持。採橫斷式研究及立意抽樣方法,調查對象為299位臺灣地區40至65歲的中年婦女,研究期間為2018年9月至11月份。研究結果顯示,中年婦女生命凝聚感在55歲(含)以上為最低,教育程度較高者自覺健康狀況好、生命凝聚感也較佳,自覺健康狀況不佳者職業倦怠與憂鬱狀況較高;職業倦怠與憂鬱狀況呈正相關,但與工作活力及生命凝聚感呈負相關,生命凝聚感與工作活力呈正相關,但與憂鬱狀況呈負相關,工作活力則與憂鬱狀況呈現負相關,以及提供社會支持及降低職業倦怠策略。未來研究建議可採縱貫型研究,與職場、醫療院所合作更進一步監測中年婦女職業倦怠。

  • 期刊

本研究目的為翻譯並評估中文簡版反芻反應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brief 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 C-B-RRS)於憂鬱症患者上的心理計量屬性。受試者為77位憂鬱症患者,來自於台灣北部兩所醫院精神科門診。結果顯示因素分析獲得苦惱自責與深思反省二個因素,其分別由四題項目所組成,此兩因素具有適當的內部一致性、四個月再測信度,苦惱自責與中文版貝克憂鬱問卷第二版(Chinese version of the Beck Depressive Inventory-second edition, C-BDI-II)具有中度相關,深思反省與C-BDI-II僅有低度相關。ROC曲線分析指出,苦惱自責對於C-BDI-II輕度憂鬱分組的最佳切點為7/8分,對於中度憂鬱分組的最佳切點為9/10分。C-B-RRS二因素模式具有適當的信效度,其中苦惱自責分量表可作為區辨輕度與中度憂鬱傾向的反芻篩選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