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20.109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長期以來學校對霸凌者的處置常採取譴責、處罰、轉學等措施,卻殊少透過諮商來協助他們矯正行為,顯然有需要正視此議題;再者,目前常以外顯行為進行霸凌者分類,此容易忽略霸凌者的內在需求與外在行為之關聯,以致於影響到對霸凌者介入的效率。故而筆者嘗試從諮商的角度出發,思索霸凌者的矯正之道,以做為介入校園霸凌的措施之一。筆者假設:霸凌行為的產生,乃是因為霸凌者使用不當的認知行為歷程來滿足內心的需求。因此欲透過諮商來改善霸凌行為,宜先協助案主覺察霸凌行為背後的需求,再透過信念的澄清、情緒的管理、需求滿足的替代性行為之探究與實踐,達到內在自我管理霸凌行為的目標。此外,考量霸凌具有侵犯他人的性質,必須搭配外在監控,以抑制霸凌的機會及其再犯;因此諮商師在校園中協助霸凌者需要團隊合作。本文所提概念仍屬初探性質,有待進一步實徵性研究與實務工作的精鍊、修正,也期待專家學者指正,使諮商專業在霸凌事件的處理上發揮應有的功能。

  • 期刊
  • OpenAccess

之於本文,我既是博物館館員,也為鑲嵌於主流博物館體制裡試圖創造變革並有所想望的行動者,相對而言,無論是蘆荻社大學員與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移工,都是長期受主流博物館體制所排除的「潛在觀眾」,而不是「非觀眾」。透過本文,反映博物館作為主流社會體制之一,其內部策展機制與組織分工,以及面對外部相對非主流觀眾的不參與,乃是如何有意或無意排除不同社會位置的觀眾,而非創造其參與體制運作且成為潛在觀眾的條件,文末,揭露我以自身博物館實作進入街頭,邀請不同社會位置觀眾參與策展行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