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11.66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網際網路這個媒體上有不同程度的資訊控制度(pull與push),不同控制程度的資訊呈現方式,對人類的搜尋資訊、處理資訊、判斷、決策等過程的影響為何?乃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 也是本研究的研究動機。過去一些文獻顯示互動式媒介有助於人類的資訊處理(例如記憶能力、問題解決),當人類擁有較多資訊控制自由時,資訊處理的表現較佳。然而,也有研究顯示:控制對人類的影響也有可能是負面的。因此,有必要針對此問題作進一步探討。許多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亦顯示:相對於新手,專家比較會注意相關的資訊,忽略不相關的資訊。因此我們假設,高控制度對於專家的決策較為有利,因為專家知道何為相關資訊,何為不相關資訊。專家可以利用高資訊控制度來搜尋與決策相關之資訊。低資訊控制度反而多所限制。但是,對新手而言,低控制度對決策較有幫助,新手個人知識不足以導引搜尋者主動尋找相關資訊,所以高控制度反而增加其壓力,並可能使其注意力分散到不相關的資訊上。若藉由低控制度得到與決策相關的資訊時,或許可以導引資訊搜尋者注意相關重要的資訊,決策品質可以因此提昇。本研究採用實驗法驗證上述假設,並獲得實證結果的支持。研究結果顯示:資訊控制必須與知識程度相配適才能提昇決策品質。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以模擬的方式,針對8名高齡受試者進行三水準地圖資訊階層、以及兩水準地圖導向方式的車用導航系統實驗,並藉此評估它們對於高齡駕駛員導航正確性以及錯誤回復能力的影響。本研究以受試者內重複性實驗的方式進行,因此每一位受試者必須接受所有處理水準的組合,總共六次的實驗;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所發生的導航錯誤次數,以及導航錯誤發生之後再回到錯誤發生點所經過的平均距離,則是本研究用以評估導航正確性與錯誤回復能力兩個量測標準的依據。研究結果發現,地圖資訊階層對於高齡駕駛員的路徑辨識正確性並不存在顯著的影響,但是不同的地圖導向方式之間卻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又以車行導向系統造成的錯誤最少,而主效果的交互作用對於導航正確性並無顯著的影響。在錯誤回復方面,地圖資訊階層與地圖導向方式同時都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其間卻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高地圖資訊階層的地圖搭配車行導向的顯示模式,應是高齡駕駛員執行錯誤回復駕車作業時最佳的介面組合。本研究亦針對各種地圖資訊階層與導向方式之間的介面組合進行更進一部的說明與討論。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之目地為了解駕駛時使用行動電話對駕駛行為的影響。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透過駕駛者對駕駛認知日誌之自我記錄,來瞭解駕駛者在自我知覺的情況下,認為使用行動電話對駕駛行為造成何種干擾與影響。第二階段則是進行實驗室的模擬駕駛測試,藉由對受測者的駕駛工作與偵測工作之績效量測,探究影響因子與駕駛行為間的關連,並進行更深入的解析。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在質性研究或是實驗室模擬,都指出受測者在駕駛中使用免持聽筒之行動電話仍會造成偵測作業的反應時間與反應正確率績效降低。對照於現實生活中的駕駛行為,本研究認為駕車時使用免持聽筒行動電話,仍然存在著潛在的危害。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從年齡差異的角度探討工作記憶與電腦態度在電腦技能學習上的預測性。共39位年齡從18至80歲的受試者參與一個以電子郵件操作程序為教學範本的實驗,隨後並接受一個測試訓練內容回憶正確性的紙筆填空測驗。開始參加該學習實驗之前,每位受試者接受一份工作記憶量表與一份電腦態度量表的衡鑑。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工作記憶能力與年齡差異依序是預測電子郵件學習績效最顯著的因子。年齡與工作記憶之間呈現顯著負相關,且高齡者其記憶廣度與文-數序列能力明顯低於年輕受試者。電腦態度對於學習效果並無顯著解釋能力,但高齡者卻比低齡者有較低的電腦焦慮。本文據此結果討論高齡化電腦技能學習與訓練之設計。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不同的系統測試教導模式對測試行為的影響。實驗一共有79個大學生被隨機分派至三個系統測試的教導情境(正向測試、正+負向測試、控制組)。其中正向測試是專家系統中所常用的以法則的正向描述為推論基礎的教導模式;正向+負向測試則是除了法則的正向測試之外還要進行負向(另有法則)測試;控制組則是沒有任何的教導。在經過三次練習後,受試者即按照學到的測試策略進行系統測試的作業。結果顯示,使用正向+負向測試的受試者所測試的法則涵蓋面較廣,且可由負向測試產生可削弱原先法則的負向測試案例;代價則是較長的解題時間、在進行負向測試時可能犯錯、以及對自己的測試正確性信心較低。相對上,正向測試組雖可以系統法則來引導測試,在測試涵蓋面上僅與控制組較相似,且主要都是正向的測試,控制組的測試活動則主要是在案例層次。此結果顯示,以正向法則為推理基礎的教導模式若能輔以負向法則測試的教導,則可以引導受試者在正向的證真測試之外也從事可以削弱系統法則的負向測試。實驗二修訂了實驗一的部分程序,並以新的受試者及實驗材料重現了實驗一的發現。

  • 期刊
  • OpenAccess

藉助現象學的還原思考,由檢討「研究者對心理現象的理解關係」出發,本文得以避開把心理現象實體化、對象化的主客分立研究關係,建構非實體論的心理學研究方法,提出「置身所在」(situatedness)做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可能的目標現象,並提供了通達此一目標現象的方法論。置身所在指的是某一個生活的涉入狀態(involvement)在其中某些特定的社會文化視框為人們所用,而事物也因此被朝著某些特定的方向來理解,人們並且依此而採取某些特定的處理行動。本文以詮釋現象學的思考徑路來規劃置身所在的特徵性質,並認為因為置身所在有作為生活行事中事物的意義來源(a source of meaning)這樣的本質,它必須被當成一種「現象學的現象(a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on)」來對待。現象學的現象指的即是那個使事物被如此這般照見但又同時隱匿其自身者,而置身所在正有著這種使事物在其中而得以被理解但又隱匿於我們的覺察之外的特質。因著這個瞭解,本文也進一步規劃了解明置身所在的詮釋學方法論,詳細描述了實際操作上的各個分析步驟,並以實際的研究例証說明。如此形構的心理學研究徑路,是嚐試在實証論心理學的知識論與方法論之外,開放出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與知識地帶。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的目的在驗證世代間工作價值是否有差異?以及性別、父母職責信念是否與工作價值觀有關連?研究者認為在價值傳遞過程中,傳統父子軸型的社會重視角色義務的特性會使子女因性別之不同而產生不同之性別角色期望,研究者預期性別角色中的父母職責信念會影響到工作價值觀的形成。研究者以在學大學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父母職責信念,仍受到上一代的影響,但已與上一代有差異存在,他們自覺比上一代強調關懷陪伴子女職責。兩性在父母職責信念上仍有差距;男性較為重視傳統父母職責信念。兩性的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間有不同組型的關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