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90.11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本土化心理學的「化」如何發生。本文根據楊國樞的理解,當今的全球化運動,全世界的心理學群都面臨西方強勢心理學的影響,因此,所有在地性的心理學群都必須面臨將外生性的心理學「內化」。本研究將論述的重點置於在地文化生成的過程,如何一方面能將外生性心理學內化為生產機制,另一方面又能使在地心理學獲得發展。本文首先揭櫫文化本身必須是非實體的概念,是一種因時因地制宜的物象化或設定條件,關乎「為我性」的掌握而無關乎是否有一實體存在,在一定的程度是詮解的、功能的、以及「在手」的。但唯其在地性流於封閉,因此,若欲促進在地文化的開放生成,在地研究者需透過他者文化的心理學作為與在地心理學相應。因為兩者不一致,兩者之間會有交錯的空間,研究者即是善於利用這不一致造成的空隙,保持自身文化的差異,進行攻錯,如交互問題化或交互參引,使得「心理學陳述」在不同文化脈絡獲得其自身的網絡化、交叉化。最後,為了使外生性的差異內化,我們主張透過修辭行動,讓心理學陳述的本生義轉義為在地文化,透過實踐的運作獲得本土生根的資質。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運用質性深度訪談方式,探索個體自我呈現背後之服飾穿著態度的概念本質、面向與其可能運行機制。質性訪談共有16名參與者,來自台灣北、中、南部三地區,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本土穿著態度是由外在環境層面、人際層面與個人層面三部份所組成的意念,為一個具有社會性與個體性心理傾向的複合概念,當中看到不少華人心理機制的運作情形,如關係取向、面子、家庭影響等。本研究亦就穿著態度概念及各面向,發展出一個穿著態度三階層動態關係圖,說明個體穿著態度之場合、人際與個人三階層之動態關係。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採敘說的方式,整理我近五年輔導家庭領域中「被認定的施虐者」的實務經驗,而鋪陳出對於「被認定的施虐者」的心理輔導工作,在看待問題的「眼光」上需要增加文化與知識權力的反思以及意見政治的觀點。而在處理問題的「方法」則需要有比以「自願性案主」為主的傳統心理諮商工作更敏感於「權力與控制」的互動,而發展出不同的治療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