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18.207.255.67

科技醫療與社會/Taiwanese Journal for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Ahead-of-Prin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正常發行

5-year IF 0.128
0.128 2023 年
Discipline Ranking
綜合 26
Provided by Academic Citation Index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本文論證實驗室中動物的「痛苦」不只是高度主觀的感覺,更是不同科技、價值與生理組裝而成的不確定結果。以Putra Malaysia大學清真研究所為主角,我探討科學家如何與為何在特定時刻將「痛」與「苦」脫鉤,並與主流肉類科學所隱蔽的價值預設協商。在一連串人—非人動物互動中,動物與人類一樣,成為特定的「生物文化共養物種」:牠們的特性呈現在由科學與宗教中介的實驗反應之上;牠們的身體一方面是長時期橫跨數洲的人類育種結果,另一方面則由不同的技術與價值組裝而有了Mol所謂的「多重身體」。接著,動物的實驗反應將決定科學家提供宗教法學者何種科學建議,後者將因此暫停或重啟與紐澳之間的肉品貿易,甚至改變紐澳業者屠宰作業流程的實質內容。如此,「痛苦」的研究提醒我們,多重本體論與社會建構論未必互斥;我們甚至可能追隨不同物種在持續變遷的科學知識與文化脈絡下與人互動的長期共變,並將市場、農場與實驗室,都視為是動物的「生物文化棲息地」(biocultural habitat)。

  • Journals

近年來「動物溝通」興起,宣稱可運用直覺感知,跨越物種和語言障礙,來了解「毛小孩」的主觀感受,獲得許多動物飼主青睞。本研究嘗試理解動物溝通這樣的「技藝」為何興起、相信溝通的人如何在認知中調和靈性直覺與科學理性間的矛盾,以及它如何介入形塑當代人和伴侶動物關係。研究分析資料包括媒體報導、大眾書籍、網路社群討論,以及對動物溝通師和「毛家長」的訪談。研究發現動物溝通可被理解為溝通師介入調整人和動物關係的一項技藝,但它能否促動毛家長和毛小孩關係的改變,主要取決於溝通師所展現出的動物主體,能否受毛家長和動物「互為主體」的相處經驗印證,以及過程中各方如何共同促動、展現、與實作出毛小孩和毛家長的互為主體。本研究凸顯出當代跨物種親密關係的變遷和多樣性,指出唯有分析實作過程中人和動物關係的動態變化,方能跳脫個人特質或迷信等簡化解釋,理解各方主體如何在過程中被展現、認識和反思,及它對深化跨物種關係的影響和限制。

  • Journals

燕窩為一種中華傳統美食,儘管人類「養」燕取其窩,實為在半開放的生產空間並仰賴燕音技術誘燕,屬「半野生-半畜牧」的養殖模式。本文藉由分析燕窩生產技術中的鳥鳴錄製與播放,探討金絲燕在馬來西亞燕窩產業中的能動性,及人燕互動的「聲景」如何重構「自然-文化」空間的重要性。有效的燕屋得以從依賴技術的人造空間,漸成為不需播放燕音的「自然棲地」。金絲燕的喜好決定燕屋成敗,人燕權力關係證成了扁平本體論的特定適用之處,而非普同的應用性。同時,燕音播放在不同脈絡中被人感知為「技術」或「噪音」,均涉及多重「聲景調度地景」的能動性及人類對「文化都市中的自然」的特定想像。本文強調非人能動性與聲景的概念,解釋「聲景」如何調度人與非人行動者,創造非二元的「自然文化」空間。燕窩產業曾是檳城喬治遺產城最棘手的議題,文化遺產的論述繼續鞏固自然與文化的二元對立,忽視兩者實為動態交織的狀態。此案例顯示在空間再創造的過程中,聲景的重要性不亞於地景,應是未來跨物種研究值得關注的面向。

  • Journals

陸龜科動物在臺灣是外來的保育類動物。臺灣沒有原生種陸龜,飼養者如何獲得養殖知識?本研究紀要透過資料蒐集與深度訪談臺灣的陸龜飼養者與政府部門相關人員,探討陸龜知識在地化的來龍去脈。研究發現,臺灣陸龜飼養者的照養知識,是在缺乏專家協助的社會脈絡下,由飼養者社群密集交流而發展出的知識技術。飼養者將國外專家知識轉換為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資訊「實驗」於所飼養的個體身上。這些實驗型飼養者結合國外知識與在地飼養經驗,發展出養活與養賺兩類知識。養活知識具有社群性特質,是飼養者彼此交換嘗試錯誤的經驗,逐漸累積成文字化的飼養通則;養賺知識則是尚未標準化的經驗知識,僅在飼養者間結點式交流,成為受訪者口中的商業機密。這群積極實驗的飼養者,一方面挑戰常民和科學家的分類,顯示理解動物的生物性往往需要經驗累積;另一方面,也凸顯出知識的性質可能受經濟理性影響,當知識從社群性轉變為經濟性,飼養知識的內涵和交流方式也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