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library access?
IP:18.97.14.80

危機管理學刊/Journal of Crisis Management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危機管理學會,正常發行

5-year IF 0.021
0.021 2024 年
Discipline Ranking
管理 63
Provided by Academic Citation Index

Choose issue


0 selected
  • Journals

旅館產業特性為人力與資本密集產業,自2019年底起疫情因素影響,會增加旅館投資經營與破產之風險。故本研究在智慧資本架構下,探討固定資產持有與公司治理機制對企業經營風險之效應。研究資料主要選自臺灣經濟新報資料庫,樣本期間為2015年第一季至2023年第三季,共計35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智慧資本架構中的人力資本、流程資本對企業經營風險呈顯著影響。在考慮固定資產持有比重與公司治理機制的調節效果方面,透過較高的固定資產持有比重、增加獨立董監席次、減少總經理異動次數是可以調節市場環境的波動帶來的經營與破產風險。故在旅館產業經營當中,面對市場環境波動時,智慧資本變數能有效衡量企業的風險,亦可藉由固定資產持有比重及公司治理之機制,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 Journals

風險辨識是風險管理流程中的基礎,確保組織能夠全面、系統地應對潛在的不確定性。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和實地勘查,結合HOLES理論,建立風險因子層級架構,包括第一層的五個風險構面和第二層二十個評估準則。業界專家和學者認為五個機場經營者之責任風險構面的重要程度依序為硬體(H)、人員(L)、軟體(S)、組織(O)、環境(E),都在「重要」等級以上。二十個評估準則除了因環境污染(E4)所致的責任風險介於「重要」及「普通」之間,其他的都介於「非常重要」及「重要」之間,且由t檢定發現業界專家和學者對本研究所辨識出來的風險因素的看法相當一致,在0.01的顯著水準下,兩者無顯著差異,表示本研究所辨識出的風險因素有可信度。最後,研擬風險管理建議供機場經營者參考。

  • Journals

堆高機為各行各業常見之運搬機械,更為作業中不可或缺的幫手,但是因為管理不易,往往在作業環境未辨識及安全設施未完善之下,導致職業災害層出不窮。本研究彙整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發布之歷年度「重大職災實例摘要」,針對2011至2021年間發生之堆高機91件重大職災案例,首先依災害類型進行分類統計,再配合失誤樹(Fault Tree Analysis, FTA)方法由上而下式(Top-down)對各種災害類型進行風險分析,得出引起罹災事件要因;後續再輔以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is, FMEA)方法,釐清各要因發生之關鍵因子。藉由深究堆高機發生事故的樣貌與原因,提出具體改善策略和建議。

  • Journals

本研究聚焦於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成立後對印太地區情勢影響之研究,研究方法採取文獻探討法。本文聚焦於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與印太區域戰略之關聯性;並進行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對印太地區情勢影響之評估,當中提出九點可能之影響:一、引發美、中核潛艦戰力的軍備競賽;二、對中共產生相當程度之軍事嚇阻力;三、衝擊國際法上之相關限核條約;四、可能會引發核武擴散;五、對海洋生態造成潛在性之巨大危害;六、美國仍持續維持全球霸主地位;七、促發歐盟提出印太戰略報告;八、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對維護臺海安全具重大指標意義;九、更加強化臺灣與美國、英國、澳洲之軍事同盟合作關係。本研究希冀促進臺灣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共同合作,共同守護自由、開放和蓬勃的印太地區。

  • Journals

臺灣鐵路發展史從清末開始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從開始的貨物運輸到軍事發展再到經濟需求,解嚴後,伴隨經濟快速發展,火車交通運輸漸漸為普羅大眾往返南北臺灣的主要交通工具,近幾年政府推動鐵路電氣化,然在鐵路運輸建設的更新過程中,需在不影響鐵路正常行駛及交通要塞下進行改建,並且要符合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及歷史遺構審查,工程所使用工法、受限於時間及地理環境限制極大,遭遇工程困難及現況障礙甚多,在運安意識抬頭,一個施工環節不注意可能釀成事故發生,因此,本研究係探討臨軌側工程所發生的事件始末分析並將臺南車站地下化計畫臨軌側施工防範作為整理歸納,未來如有其他類似軌道工程可做為借鏡,減少工安意外發生的可能性,進而達成零災害目標。

  • Journals

本研究檢視災例、緊急應變相關指引及實務做法,彙整出「應變整備」、「應變作為」及「災後檢討」三個面向,據以探討應變機制之影響因子,以修正式德爾菲法及層級分析法分析因子影響權重,並輔以專家深度訪談,找出強化企業緊急應變機制的關鍵因子。研究發現:企業文化與價值觀對應變能力的影響最為深遠,其次是透明化管理與信任機制的建立,而當責與賦權的觀念,更需全面的落實,以進一步提升決策效率,藉以作為石化產業改善工安文化、強化人員應變訓練及政策推展之參考。

  • Journals

餐飲業邁入數位轉型,虛實整合的商業模式興起,結合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社群媒體、共享經濟平台,顧客體驗為核心幫助業者創造龐大價值的生態系已是方興未艾。僅管如此,若上述顧客體驗、共享經濟平台介面不良或外送人員管理不當,就會衍生出更多風險,對業者而言,這些投資形同浪費,將會流失更多顧客群。經營致勝關鍵之道應是以少數資源,創造多數效益,維繫好一位既有顧客,會主動推薦四位客戶群,唯有忠誠顧客會主動推薦業者所推出的產品與服務。本研究先整理相關文獻,透過質性研究(訪談),整理出受訪者相關語幹後,建立9大命題。再調查方式,回收有效問卷99份,藉由羅吉斯迴歸分析,研究發現指出數位體驗活動、共享經濟平台的易用性及外送員儀容是有效預測消費者推薦意願的要素。

  • Journals

本研究旨在以田口方法對繞線電感製程效率與品質改善,進行全面且深入的探討。透過特性要因圖分析繞線電感製程的可能影響因子,與專案團隊討論確定關鍵因子,再以田口方法對製程參數的關鍵因子進行最佳化,接續將最佳參數導入量產實驗測試再現性,結果製程能力Cpk由1.35上升到2.11,符合車用客戶要求標準。繞線電感收成直通良率(感值命中率)由平均72.72%上升到平均95%以上,接續使用樣本平均數和全距管制圖協助監控製程變異。個案公司製程能力與感值命中率提升而節省整體作業工時,經團隊評估訂單交期從25工作天縮短到20工作天。透過本研究為個案公司提升車用市場競爭能力。

  • Journals

製造業在應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等重大挑戰時,受到了最嚴重的影響。齒輪製造業在台灣經濟體系佔有重要地位,為齒輪製造業進行詳細碳盤查分析並提出有效減碳策略實已刻不容緩。本研究以高雄某齒輪製造企業為研究對象,依據ISO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盤查標準,對該企業的碳排放情況進行了盤查和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有效的減碳策略。本研究設計了一份包含20種不同減碳策略的問卷,並請企業總經理依據可行性、減碳效果和實施成本等三個評估指標對策略進行評分。最後,應用優劣解距離法(TOPSIS)作為決策分析工具,對這20種減碳策略進行排序,以找出最適合該企業的減碳策略。本研究的結果不僅為齒輪製造業提供了具體的減碳路徑,還為整體製造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實證支持。透過本研究,台灣齒輪製造業將能夠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環境保護目標,並適應全球碳排放成本時代的來臨,從而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 Journals

由於我國人口大多往都會區集中,而都會區是否能順利發展與繼續成長,往往受區內交通動線規劃完善與否的影響頗巨,目前國內各都會區的主要交通動線,常與鐵路線路相互交錯,臺南都會區亦有同樣交錯的情況。基於鐵路具有專用路權,其交會處須設鐵路平交道,因而當鐵路列車經過時常造成都會區交通阻塞甚至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為求確保都會區內交通順暢,提昇都市生活機能的品質,將都會區內的鐵路地下化,是有其必要性且成為都市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係以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連續壁為研究對象,從連續壁工法施工前置作業之地質、地下水位調查分析、施工過程及防水材料之運用等資料,從施工實務面來探討地下結構外牆滲水之原因,找出影響結構牆滲水之因素,一一克服,累積施工經驗,將施工及滲水防治工法優劣成效做歸類比較,可作為未來規劃設計及施工之參考,減少結構體滲水之施工爭議,以達成施工管理之最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