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18.122

漢學研究集刊/Yuntech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漢語辨似是訓詁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文字形音的辨似,可以有助於文獻的釋讀,而語義的區別則是影響文義正確與否的重要關鍵。藉由同義詞的辨析,可以了解每個同義詞的區別,讓語言的使用可以更加精確有層次。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透過《爾雅.釋詁》中同義詞組的分析,觀察其中所具有的漢語辨似觀念,並將《爾雅》及《爾雅注疏》辨析同義詞的方式,應用在現代漢語語義辨似,讓傳統字書中的辨似觀念及方式能為今日所用。

  • 期刊

荀子名理思想奠基於名、墨二家基礎之上,因而躋登先秦名學的高峰;卻是入室操其戈而伐之,深嫉二家為「亂名改作」,以此歸罪之。然而,荀子以其經驗的理智思維,以破除名、墨二家純粹思辨之弊,在名理之學卓有建樹;而其得、其失,卻仍有商榷的餘地。本論文著意在此,擬探究荀子批判名、墨二家名理之說處,藉以揭示荀子名理學之得失。

  • 期刊

「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一語出自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篇。其中,「道」、「聖」、「垂文」、「明道」這些語詞的定義是什麼?它們各自代表怎樣的意涵?這是本篇所要探討的。如果不是透過所謂的「聖」,那麼,所垂的文將可能是怎樣的面貌或造成甚麼後果?如果沒有透過所謂的「聖」,是否「道」就不得其「明」?劉勰在「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一句中,說明「聖」所扮演的媒介和轉化角色,並且強調其重要性。至於「經」,則是反映古代中國先聖們的智慧,不僅與個人修身、政治教化等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劉勰建立文論的重要準則。本篇主要運用先秦儒家、道家文獻和《文心雕龍》本身,並以若干秦漢以降、劉勰之前的學者相關言論為旁證,研究「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的實質內涵,把「道」、「聖」、「經」、「文」之間相因相成的關係聯貫起來,論證劉勰實有卓絕的睿智和獨到的眼光。

  • 期刊

陶淵明的田園詩歌是其人生觀和文學觀的展現,成為後代田園詩歌的典型。唐代王維閒居輞溪,孟浩然長駐鹿門,儲光羲歸隱終南,劉長卿結廬嵩山,他們遙遙承繼了魏晉陶淵明的田園詩派。北宋南宋俱受江西詩派籠罩,南宋晚期詩人紛紛覺悟走出江西詩派籠罩,先有永嘉四靈,後來江湖詩派,方岳處其中而積極從事文體革新,走出江西詩派又出走江湖詩派,建構田園詩歌典型,此一現象值得探討,疑其影響遠及晚明公安竟陵和清代性靈派。方岳的思想自由不拘往往能打破格律、其創作風格清、新、鮮、雅獨樹一幟,以及他的田園詩歌傳承地位皆值得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