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84.90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主要討論馬祖民居的特性是什麼,從中瞭解補助政策如何挽救馬祖民居文化,而文化、市場和個人需求如何影響民間詮釋風貌補助政策。文中以Nee和Ingram新社會學模式思索馬祖公部門(縣府)和民間(社區保存網絡、工匠和民眾)在民居修繕補助政策裡的相互關係。根據「風貌自治條例」施行的經驗,因為縣府和地方政治環境、府內缺乏整合機制、官僚執行不力等因素造成政府失靈時,民間行為模式儼然超越政策機制。尤其像馬祖家族政治下,民間規範更站了重要位置,而非Nee和Ingram單一組織的上下階層互動關係。 馬祖聚落保存和民居修繕補助政策重視外觀美學更勝於歷史脈絡,馬祖聚落保存的美學思維一來是繼承台灣古蹟保存專業脈絡,二者是政府期待整體聚落風貌來促進觀光,三者是強調改善居住機能,忽略保存議題,四者建構在RC建築材料和技巧基礎上之民間修繕市場裡工匠偏好。 馬祖當局並未清楚思考要傳給下一代什麼樣的文化資產,未進一步思考馬祖民居可變和不可變的特質。除了現今規定維持屋頂、石牆、福杉門窗語彙外,更應考量單體建築、雙重結構、物理調節與民間工匠營造模式的不可變特性,再者缺乏進一步的基礎資料調查和建立相關制度討論,我們也不知道有多少民居需要保存或改建。原本有理想的政策落入圖利民眾和例行公式化補助裡,造成各界多以「屋頂、石牆和福杉門窗」的符號解讀馬祖民居,簡化了民居文化脈絡,如此「風貌式保存」觀念是當前馬祖聚落保存政策和社區營造操作的限制。 從《威尼斯憲章(The Venice Charter)》和《奈良宣言(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瞭解各文化必須根據自己的社群共識,建立文化遺產的價值評估體系。限於過去物質條件缺乏,部份馬祖民居拆除重建是既定運作路徑,然而現行新修(或新建)民居又造成過去(漁業時期)歷史、工法和材料的消失,而量體改變又直指聚落空間秩序的轉變,換句話說,歷史和美學該怎麼去取捨與規劃,這似乎不是過去單一建築管制辦法或都市計畫法等正式法令可以完全掌控的問題(但它並非不重要),仍需考量民間(諸如社區營造)在此扮演的角色。 總而言之,現階段政府應健全修繕市場,修改發包制度,讓身為出資者的政府可掌握民居修繕市場良好的資訊,即是好的工匠和優良品質的材料,結合民間社區營造的力量,設法扶植發展出屬於馬祖的工匠體制。

  • 學位論文

一個歷史性場所的更新行動往往牽涉到該場所的歷史延續問題以及對未來願景的想像。所以,我們首先必須對該地長久以來的地景變遷有相當一定程度的了解,並考量當今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的條件,以勾勒出未來該地再發展的可能方向。經由前述分析確定方案後,接下來就是選擇執行方式以實現方案,以及最後追蹤評估以作為未來規劃的參考。而這整個空間再結構過程,都牽涉到公部門、開發商、專業者及市民的互動過程與成果,這些都將決定未來新地景的樣貌。 從台北市西門市場的更新再利用過程的經驗分析中發現:與西門市場息息相關的西門圓環的消失,使得彼此的歷史關係斷裂並弱化了西門町的整體意象,此乃週遭地景變遷中的一大憾事。依此,本文提出「更新保存再利用之三空間層次」,希望更新保存能夠從建築空間、人文空間的層次,再延伸到都市空間的層次,以抵抗簡化的交通改善策略對歷史都市空間的破壞。再者,本文並指出文化地景中「場所精神」的概念,其由建築、人文、都市空間三者以不同程度配比所組成,應由規劃者在更新行動過程中掌握,清楚辨析「空間馬賽克」單元,以作為更新的整體保存再利用基礎。 西門市場空間再結構過程的不同方案反映出三任市長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所做的不同更新決策。而其中最終的定案的實踐成果,至今尚未能令人滿意。本文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主導下的更新開發案時,由於官僚體系的特性與本質,容易在處理複雜的更新機能內容時,形成事權分散而不利於後續經營管理的決策;而在開發過程中,政治壓力下造成對表面性時效的重視,亦導致軟體尚未完備時而逕行完成硬體建設,最後使得想像的龐大商機,流失於地方角力之中,進而使整體更新工作停滯不前。 最後本文指出,在都市日漸全球化的環境下,政府更新策略應進一步思考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的屬性與關係,以為規劃決策的基礎。再者,現有的開發工具應進一步思考並建立完善的公私合夥機制,以增進更新工作的效率與整體性;社區規劃工具則應在人文網絡複雜的臺灣特有更新基地中,扮演長期的環境調查、整理工作,俾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無論運用何種工具,都應能彰顯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兩者的時代價值,使其和諧發展,共生共榮。

  • 學位論文

研究者認為所有的地景都是文化地景;所有的都市地景都有其不可被抹滅的公共性意義的存在。地景因為擁有了人的干預,有了所謂的「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也漸漸地創造與累積了地景的文化的厚度。當地景上的主體經驗、空間記憶成為一個個動人的文本(text),而複雜多樣的文本逐漸隨著時間形成了地方的不同脈絡(context),地方不同的脈絡卻也襯托了一個地方、一個空間、一個地景無以比擬的質感(texture)。 這是一本初步討論在台北不同文化地景類型之不同行塑歷程的論文。想要討論、輪廓的是在這些地景之中不同疊置、更替的文化性力量、社會性力量與政治性力量等不同作用力如何造就一個動態的地景樣貌。而這究竟是一個如何形成的過程?怎麼形成?牽涉了哪些的地景主體的生活、身體經驗與攸關於一個文化地景的階段性歷史形成過程。

  • 學位論文

隨著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台灣的老人問題逐漸浮現,過去台灣的老人照顧被認為是家庭的責任,只有缺乏家庭支持的老人才會接受政府的照顧,因此,台灣老人福利也只著重貧苦無依的老人,特別是居住福利議題,公部門以安排入住機構的方法解決貧苦老人的居住生活問題,但對於一般社區老人的居住問題的關切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在市場機制影響下,民間推出許多自費安養的老人機構,不過市場的安養機構入住門檻高且費用龐大,並非所有老人和家庭都能負擔;而多數老人也不喜歡入住機構,傾向留在原有社區居住環境中安養,未來居住在社區裡的老人會愈來愈多,「社區」的生活品質需要進一步關切。 究竟什麼樣的社區才能使老人安適的居住下去呢?本研究由過去相關研究論述整理社區老人的居住環境(包括實質環境、社會參與環境及社會支持體系)的需求,提出安全、機能、鄰里、支持、可及等五個老人社區居住環境基本指標,再將其轉化為評量項目,並以台北市南機場公寓社區環境為例,針對居住其中的一般社區老人,探討其對社區實質環境與社會支持環境的需求、問題及其應有的品質。整體而言,南機場社區老人居住環境有以下幾個問題:一、社區設施環境品不佳,影響老人外出的意願與生活起居安全,二、缺乏鄰里性活動場所,難以形成基本鄰里網絡而缺乏鄰里的社會支持,三、缺乏老人相關長期照顧設施,四、社區照顧工作以貧苦、獨居老人為主,社會大眾也未將老人需求、照顧視為社區共同的問題,一般居家老人所獲得的社會福利及社區照顧資源有限,在健康狀況下降後只能依賴家庭提供支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文化事件(cultural events)近年來成為台灣各地推動地方產業、觀光論述、文化治理的風行手段,以各式「節」、「季�祭」、「嘉年華」等繽紛形式降臨在充滿消費想望與異質文化的台北,文化事件成為一種城市的表面,倒映出模糊不清的文化生活意象。 本研究以2004年十月份的四項文化事件,多元族群嘉年華(文建會)、台北藝術節(台北文化局)、廣場藝術節(兩廳院)、流浪之歌音樂節(大大樹�文化局)為線索,由一個在城市中遊走的小市民觀點,企圖以文化事件的眾多小敘事(little narratives)呈現出台北在某段時空下的文化生活面貌,並探究文化事件背後的謀略(strategy),經個人觀察、文本分析及深度訪談等研究後發現所謂的謀略隱含著市民、文化作用者(agent)與主權者之間變動的權力關係,其中包括個人主體與城市空間的鏡射、文化代理者對於某種價值觀的建構、以及權力的監控等不同凝視的層層相疊,導致多數由公部門主辦的文化事件與市民生活韻律脫節、無法反應市民對於文化生活的真實需求,徒然落為消耗物資或某種意識型態的工具。這個龐大混雜的再現體系儼然成為台北市民的文化戰役,且戰且走。 文化事件扮演市民感知(perceive)城市的一種界面,市民在城市中刻畫佇足、遊走的軌跡、同時也操演著屬於個人的戰術(tactics),透過文化事件在空間中的書寫,參與的身體主體共同複寫、疊加著城市空間的意義。面對眾聲喧嘩的台北,本研究認為文化事件的操演應該置入市民生活、在地文化的想像當中,才能在停駐、遊走的目光與思維之間,與城市產生時間�空間性的連結;並回歸到小市民的視域與觸域,鏡射出一張張清晰的城市文化生活圖象。

  • 學位論文

信義計畫區的規劃概念從1980年代副都心的形成,到1990年代末期重新被定位為「台北曼哈頓」,經歷多次發展政策的改變與計畫內容的調整,發展至今已逾二十五年的光陰。而都市設計作為此區空間規劃上重要的理念與工具,本研究試圖在都市發展的政治、經濟脈絡下,探討此區實施都市設計管制過程中規劃部門建構整體空間想像,並回顧實際空間成形的情形。 研究發現信義計畫區都市設計管制的落實主要透過計畫管制與審議機制兩個執行層面來進行;計畫的變革則以1980年郭茂林建築事務所提出的台北市信義計畫都市設計研究為基礎,爾後歷經原始計畫公佈實施、第一次通盤檢討、第二次通盤檢討及第三次計畫調整的過程。實際上信義副都心的整體空間在發展過程中從一開始的市政中心,逐漸轉變成商業中心為主,再進一步形成企業總部會聚的國際金融中心。 此外,分析信義計畫區都市設計的實踐經驗發現,都市設計管制曾嘗試引導空間的生產以及建構對整體空間的想像,尤以KMG的都市設計提案為專業者與規劃部門最具企圖的階段,然而經過時空的變遷及面對區內開發的壓力,從此區的開發案例可看出,資本的力量往往使規劃內容與現實產生落差,計畫管制的內容逐漸傾向管制鬆綁的策略,並順應市場需求作調整。都市設計管制在操作上仍遭遇許多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問題,且在投機城市本質下的空間規劃,其規劃部門在折衝、管制資本運作主控都市形式過度決定力量的能力上,仍然有限。

  • 學位論文

到Motel「開房間」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流行,這個詞總是給人充滿情色的想像,但是在背後,是否僅有情色意涵而無其他? 為了深入探討開房間後面所有的的可能性,本研究用深入訪談20人的方式,以Motel空間為主,「休閒」「情欲」作為討論的主題,並且試圖連結Motel與家庭的親密隱私之間互相衝突矛盾。研究發現,Motel為了吸引顧客上門,裡面有許多家庭不常見的裝潢設備,除了情侶可在此做愛做的事,讓性變成一種休閒,朋友聚會可以免除家務的負擔,達到聯絡感情的目的。每個人在Motel中體會到休閒放鬆的樂趣。Motel刺激了現代人各種感官,利用主題式的房間,除了人們在其中享受到主題樂園般的快樂外,也享受到異國情調的氛圍,儘管這些主題可能是從印象中複製出,人們在其中卻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讓房間變成夢想的可能。 Motel除了設計出各種節日的商業促銷外,也販售一種概念:「愛情旅館」,營造出愛情的氣氛。情侶在裡面可以享受新鮮感,營造出羅曼蒂克的氣氛。進入Motel的這個過程,卻是一個跟性別有關的話題。結帳牽涉到彼此在這段關係中的金錢觀與身體賺賠邏輯的迷思。但從旅館的備品可得知,Motel空間似乎只為異性戀存在。在Motel房間儘管浪漫的,但本質上卻也必須改良彼此關係,花心思去經營,而不能完全靠外在環境因素。Motel跟家有類似的地方,能給人安全感;但卻跟家也是衝突的,個人的親密空間變成影響家庭空間的權力分配。而人們在Motel房間中,可以逃脫自己原生家庭的窠臼,尋找到自己未來家庭的想像,雖然這是短暫時間中的遐思,出了旅館大門還是必須去面對自己的現實生活,不管是愛情或是家人,Motel給人們一個容易躲藏,也可以讓自己放鬆的地方。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從1950年至2000年後冷凍鮪魚商品鏈的動態發展,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的秩序模式(mode of ordering)探討地方行動者如何參與建構商品鏈,理解農業食物系統(agro-food system)重構、全球化現象背後食物鏈中不同行動者如何組織自然、社會、經濟與文化不同面向的異質元素,形成商品鏈變化的關係結果。在農業食物領域的重構與全球化的衝擊下,農業課題在經濟地理的理論發展衍生不同的詮釋。受到經濟地理文化轉(cultural turn)的影響,文化、自然與社會關係在農業與食物系統被再發現,更關注食物系統生產至消費的文化社會鑲嵌特性及行動者的動態力量。在冷凍鮪魚商品鏈轉向全球外包的過程,在生產端或貿易、消費端位置的行動者以不同方式減低自然的不確定性,台灣行動者有效地組織勞動力、技術與生產網絡達成低成本與快速成長的實踐,影響商品鏈的發展,2000年後資源組織與日本對台灣的管制措施使得部分成本實踐的工具意義轉變,台灣業者與管制組織在逃避與管制之間不斷對抗、協調,面對日本單一消費市場的萎縮也試圖轉型與開拓新市場,台灣行動者網絡的穩定空間與協商空間的交融,由秩序模式變遷可見不同行動網絡互動如何建構商品鏈的動態發展。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文透過一個市中心的中上階層社區—台北市永康社區的建構與轉化,分析在當前的全球化脈絡下,地方政府對於社區營造與縉紳化的態度,以及,這兩個因素間的動態關係。作者一方面在台灣情境中接合縉紳化的理論概念,另一方面則試圖經由分析社區營造—縉紳化—全球化的動態關係,再理論化社會結構重置與空間轉化的過程,並藉此討論發展中國家剛浮現的市民社會,其所具有的資產階級性格。分析的路線有以下三條: (1)若對國家來說,縉紳化是扣連全球資本與文化網絡的重要策略,其是否亦為推動社區營造的預期目標之一?全球在地化是在地全球化的對策抑或手段? (2)在市民社會實為資產階級社會的認知下,若社區營造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於市民社會的浮現,其是否意同於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同化? (3)藉由空間的商品化、空間消費的精緻化,象徵/符號消費輕易滋長,於是社區營造成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前線? 此處之縉紳化被重新理論化為「空間融蝕(Space Etching)」,意指透過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同化,社會結構微妙轉化,生產相對應的新空間,造成空間消費的精緻化,蝕刻著地景。 最後,作者認為,社區營造與縉紳化成為資本主義空間擴展的一種重要形式:由積極式規劃所推動的市民社會,將具備資產階級性格,即使成功建立新的文化霸/領導權,也其實難以真正碰觸被遮掩的生產關係;在受消費主義穿透的社會空間中,階級的錯置雖可望消弭階級衝突,卻無益於改變階級結構,並將加速擴大貧富差距。

  • 學位論文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向來是個難以同時兼顧的公共政策難題,其對觀光產業影響尤鉅。缺乏有效管制的地方觀光發展,將破壞環境生態,致吸引力降低。唯有平衡發展,方可現觀光與生態永續之契機。「地方稅法通則」通過後, 綠島鄉政府積極研擬「生態維護費」之課徵,期管控觀光人數,增加地方觀光建設及維護的財源。此一措施在台灣係屬首次,其將對地方觀光市場帶來什麼樣的衝擊,為一值得研究的課題。 過去對於觀光地區生態或環境保護課題的研究及討論,大多偏重於生態旅遊效益或可行性評估,缺乏觀光市場或管理面的探討。本文則試圖了解遊客對觀光課稅的看法,並探討綠島遊客願意支付多少生態維護稅來維護當地環境資源。由於本研究的評估對象為綠島自然資源,故採取假設市場評估法中的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 Value Method,CVM )。透過CVM的運用,估計觀光客對生態維護費的願付價格(WTP)。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願付價格之決定與其遊憩意願是否不受生態稅金額影響(INT)、家戶所得高低(INC)、環保經驗之有無(EXP)密切相關;此外,應保育資源總項數(SAVE)、是否從事服務業(OCU2)、受教育年數(EDU)、居住區域(AREA)和稅收用途(USE)也將對願付價格造成影響。整體而言,受訪者對於生態維護稅的認知符合綠島鄉公所政策制定之原意。其中,多數遊客的願付價格分布於50~100之間,78%遊客的願付價格在50元以上;39%遊客的願付價格則在100元以上;僅有11%之遊客之願付價格200元以上。經由迴歸式(-117.04+72.353 INT+0.059 INC+58.197 EXP+9.996 SAVE+34.794 AREA-21.797 OCU2+4.819 EDU+ 21.543 USE),得出代表性個人願付價格為86.9472元。 綠島鄉公所規劃的50元生態維護稅,短期而言應不會造成觀光市場太大的衝擊。倘若確實有意經由課稅降低觀光人數以促進觀光永續發展,則有必要適度調高生態維護稅之金額,並且合理地管理及運用此項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