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35.224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文分析經濟轉制以及城鄉二元的制度脈絡,深圳快速的城市發展,短時間吸納大量湧入外來人口的居住機制,說明深圳的城市發展模式解決外來人口居住需求的特殊性,以理解深圳有別於產生貧民窟或住房不足的城市發展模式。 本研究首先從經濟發展模式、城市的外來人口治理策略,說明外來勞動者在城市被吸納到「工廠宿舍」,以及非正式的租房市場--「居民房」,包含大部分的外來勞動人口,一方面以宿舍勞動體制(Dormitory Labor Regime)的方式被納入企業的生產體制中,另一方面,外來勞動者被視為城市暫時停留的人口,排除在城市資源分配之外。勞動力被壓制的再生產成本,成為推動深圳城市發展及產業成長的動力之一。 本研究進一步以三個案例描述外來人口居住供給的型態,分別以「集中式的工廠宿舍」、「混合式工廠宿舍」與「城中村租賃房」說明(1)完全集中的勞動控制與居住關係(2)勞動控制對工作與居住的鬆綁(3)脫離勞動控制的租賃私房市場的居住模式。最後分析這三種模式,在社區中建立關係、產生停留的機會。

  • 學位論文

研究者透過旅遊的空間生產與其相關的社會文化理論之閱讀,視其為生產空間與文化的力量。即,旅遊休閒具有創生性的角色、它創造社會現實(牽涉到不同事物的安排方式,如「觀光客的凝視」、人們的世界觀、對它地的想像與認識),是地方改變與轉化的力量;然而,這個角色當中蘊含著權力的作用,需看到是誰的知識所創造,產生了什麼樣的作用。 論文的田野坐落於台灣東北角一背山面海的漁村外澳。研究者從2005到2010年間,紀錄了它的空間與社會文化變遷。透過參與觀察與訪談,試圖從本地居民的立場出發,去了解在過程中,人們怎麼看待、如何回應旅遊發展的力量。 一開始,旅遊發展傾向以一種外生的、具主導性的力量發生在地方。民宿業者、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旅遊部門,透過旅遊文字、節慶活動與建設旅遊設施,使的環境被賦予了旅遊意象。原本的漁村逐漸成為吸引人們前來衝浪、渡假的觀光休閒地點。然而,旅遊發展亦夾帶著衝擊與衝突,地方環境成了一塊塊與地方脈絡脫離、封閉與排外的「觀光客的領域」;伴隨著外來移入者者購買面海處土地、本地人移往他地的現象。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地方帶給地方人們「故鄉變異鄉」的感嘆。 但是,旅遊還意味著不同的事物在空間中之「相遇」,外來者與本地人、不同的知識與觀點在空間中互動。因而促使了在地人們在過程中產生反思。 逐漸地,在地元素被有意識的選擇、改編與組織,用於新的觀光脈絡中,人們生產出以下的實踐:以對於自身環境資源的認識、向遊客進行生態解說;為自己命名、建構地方的旅遊休閒意象;以竹子為材料聯繫周圍社區居民、重新在海灘上搭建提供「主-客」共同使用的「觀光場景」;並且,將傳統魚法「牽鮕」轉化(re-vitalize),一方面維繫漁民身份、一方面提供遊客體驗的觀光活動。 從「故鄉變異鄉」到「新故鄉」所指的是,旅遊內-外力量互動下、空間與社會關係轉變過程中,地方意義的折衝與浮現。在地的旅遊實踐吸吶了旅遊進入地方脈絡,過程裡,地方轉化了自己,生成了所謂「新故鄉」之意義。它意味著新的地方經驗、新的地方詮釋邏輯,以及朝向新的「主-客」關係為基礎、具開放性的旅遊空間。

  • 學位論文

資訊力為城市競爭力之一環,尤其是對都市經濟活動與生活服務的影響。全球化及產業結構的變遷使產業邁入低價格、低利潤的「微利時代」,而資訊產業為了因應這樣的時代轉變,政府和廠商不再是以產品的銷售量或降低成本為考量,而是透過產品的應用及其附加價值,或提供客戶所需要的客製化產品作為市場上的區隔,在此契機下,資訊服務業逐漸成為產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本研究目的係探討臺灣地區資訊服務業產業空間群聚情形,以及建立資訊服務業產業空間發展指標系統。 資訊服務業的定義為『依客戶的實際需求,以資訊技術結合專業領域知識提供組織或個人的資訊系統及相關服務』,其產業範疇包括『電腦系統設計服務業』及『資料處理及資訊供應服務業』兩大項。資訊服務業產業空間發展指標系統的建構是透過文獻回顧及整理作為基礎,整個指標體系可包括六大構面:IT基礎建設(4指標)、人力資源(4指標)、商業環境(5指標)、研發環境(6指標)、知識密集程度(3指標)市場需求(3指標),並利用因素分析法計算各構面指標的權重值。 經由本研究可得出臺灣地區資訊服務業產業發展具有以下特性:1. 臺灣地區資訊服務業發展順序先以台北市為發展核心,次為台中市及高雄市發展條件較為健全之縣市,再來才是以台北市為中心之相鄰縣市為發展的據點。2. 臺灣地區資訊服務業廠商的資本額較低,大型的資訊服務業廠商會選擇在北部地區設立據點;而中南部地區的資訊服務業幾乎為中小型企業。3. 直轄市資訊服務業之發展要素與資源均高於其他縣市。4. 北部地區縣市資訊服務業的產業競爭力高於其他地區縣市。最後本研究建議北部地區縣市較適合資訊服務業作為主要發展的空間,以利整合各種要素及資源;而中、南部地區縣市則適合以地區型產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累積產業的領域知識以強化其競爭優勢。

  • 學位論文

隨著經濟發展變遷,新的消費型態將重新體驗。過往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的重心也轉變至今日的體驗經濟、文化經濟。各行各業漸漸體悟到除了產品和服務本身的品質,還必須加上「創意」與「美」的元素來經營,並且朝著體驗化與精緻化之路轉型。潮流文化產業在此時似乎走出自己一片天,在金融海嘯衝擊精品銷售時,卻逆勢竄起,在美、日、歐等全球主要奢侈品消費市場至少下滑一O%以上,潮牌卻不斷展店,並且活動不絕。潮流風格(trendy style)產業既為全球性流行風潮與消費風格化下順應而生,並塑造其特有生活態度明確訴求為主要經營理念,滿足消費者多元選擇與表達自我的需求。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藉由Bourdieu的理論工具,來看待潮流圈的文化生產場域是如何開展,以及潮流圈的文化設計者的慣習與實踐、潮流產業運作的象徵鬥爭,以及產業創新的作為等問題。研究方法對於潮流設計者的社交生活進行田野訪查,透過實際觀察與深度訪談,以Pierre Bourdieu的概念工具,就台北市個案潮流設計者之慣習、場域實踐、象徵鬥爭加以分析。 研究發現,潮流源於美日外來街頭文化,西門町為台北市原創街頭潮流的起源,潮流圈場域的開展始於對於街頭文化喜愛的消費者,爾後亦表現自我,成為潮流圈的主理人,潮流圈是以主理人為中心的品牌操作模式,藉由主理人慣習與實踐影響品牌操作;開始是由原創街頭潮牌制定潮流圈的遊戲規則,主要是對於街頭文化精神的信仰以及建構於以朋友為根基的社交生活基礎。在潮流圈內分類與追求文化正當性時,在風格與運作面向產生象徵鬥爭;另新加入潮流圈的參與者,則也會透過創新的作為試圖改變既有遊戲規則,主要是與在地文化的應用進行老牌翻新以及透過藝術提昇價值。創新的作為亦產生象徵鬥爭,卻也造就潮流圈豐富多元的面貌。

  • 學位論文

「高齡化」與「少子化」成為台灣近年社會關注之議題,本研究針對此兩大社會現象所帶來之高齡者照顧與照護問題作為探討,並且特別關注於因為教育或工作機會,年輕一代族群多選擇都市移居,進而造成高齡父母獨留家鄉的台灣非都會地區;再加上時代的變遷,此世代之父母不再認為與子女同住為最佳之老後生活選擇,因此非都會地區高齡者選擇留在原居住地度過老齡生活將逐漸成為未來社會態勢。 本研究從「在地老化」概念出發,以台東糖廠光明社區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其「職住型社區」之特殊背景作為考量,針對光明社區高齡者之生活環境、日常活動及居住樣態來探討在地老化實踐之可能因素;並由研究分析得出三大重點:一、透過實質環境設定,有助形塑出珍貴之非正式支持網絡以及具在地情感連結之社會環境;二、在地資源可朝向「多元」、「共享」和「微調」之應用模式發展,有助於建構俱全之在地老化生活需求;三、降低高齡者在地老化期望與真實執行之落差,可從強化社區功能開始。 此外社會政策之制定,應考量後續所產生之社會價值的影響,政策不僅要創造「眾人的福利」,更需要關心到「全民的福祉」;而以社區規劃角度反思在地老化之概念,其背後應思考:如何建立一個在不同生命週期皆有容受力的社區?如此才能真正達成生活環境及在地資源之永續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照明技術、政治型態與生活型態的轉變,夜間活動的時間不斷地延伸,加上休閒生活的意識抬頭,使得夜間遊憩在現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在都市,夜間活動豐富度已列入城市觀光競爭力的評選指標。 陽明山地區遊憩資源豐富,在區位上緊鄰台北都會區,地形地勢亦深入人口密集地區,加上擁有高度的交通可及性,長久以來都是北台灣重要的觀光據點及台北都會區居民的不可或缺的休閒活動去處。又因為台北都會區為盆地地形,高度的落差加上城市燈火讓陽明山成為台北地區知名的夜景觀賞據點,加上溫泉等遊憩資源,讓夜間上陽明山成為台北市著名且別具特色的夜間活動。 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輔以現地踏勘的研究方法,分析陽明山地區夜間遊憩的遊客組成、遊憩行為特性、活動項目及空間分布等特性。希望對日後陽明山地區夜間遊憩的規劃與策略研究,提供基礎資料與建議。根據現地踏勘與問卷調查的結果,陽明山地區夜間遊憩的遊客屬性有以下幾點特質:18~29歲的學生族群為主要的遊客組成、遊客的來源現階段仍以大台北都會區為主。男女比雖然在遊客總數的相近,但性別在遊憩活動的地點和項目選擇有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也反應在遊憩行為如抵達時間、停留時間與消費金額的影響。在日夜間的比較遊客屬性的比較,夜間遊客的組成中學生比例較日間大幅提昇,而同遊對象中,夜間遊客中情侶組合所佔比例也較日間高,遊客的年齡分布趨勢較日間集中,高達92%的遊客落在18~29歲,因此整體遊客平均年齡較日間遊客低。 在活動內容方面,日間遊客以登山健行、踏青賞景為主要的活動項目,夜間遊客則以散步談心、觀賞夜景、驅車兜風等為主要活動,在活動地點的分佈上夜間較日間有明顯集中於特定地點的趨勢,且活動空間分布的屬性也因活動項目的差異也所不同。 關於夜間到訪陽明山地區的遊憩動機,增加夜間休閒活動的選擇獲得約94%的認同率,其次針對夜間環境特性的動機:氣候涼爽宜人、夜間環境的特殊氛圍及從事夜間限定活動均獲得80%以上的認同度。避開人潮、車潮與受限於可支配時間兩項則有60%左右的認同度,而學習夜間知識這項動機僅獲得約19%的認同度,顯示夜間環境特性為吸引遊客從事夜間遊憩活動的主要動機。 在遊憩設施服務經驗的調查諸顯示,休閒活動場所與餐飲商店的服務時間獲得80%以上的認同,但關於夜間活動空間照明、安全維護與管理、廁所設置及大眾運輸接駁等項目皆有佔約50%以上的遊客採取不認同的態度。顯示陽明山地夜間遊憩規劃有著必須改善的項目。 管理單位可參考研究結果中夜間遊客的族群、活動項目和空間分布特性,以及上述待改善的設施服務,針對陽明山地區夜間的遊憩發展的環境與策略做進一步的規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彰化縣二林鎮是傳統的農業小鎮。自197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期,因菸酒公賣局推動釀酒葡萄契作,因而有一波發展的榮景。但自90年代中期公賣局終止釀酒葡萄契作後,榮景不再,釀酒葡萄生產關係從計畫經濟轉變為自由經濟,迫使釀酒葡萄農進行生產調節。而2009年二林中科四期開發案,代表工業資本及土地投機資本向農村擴張,以國家作為中介掠奪農地、水源等農業生產資源,使二林農民面對直接的生存危機。 2008年起我開始在二林地區進行參與觀察,並自2009年起開始介入相思寮聚落反迫遷的社會行動當中。我透過參與觀察以及與協同農民行動的過程,啟發我思考農民主體性為何的問題,因而提出以下三點問題意識:一、農民的營生邏輯為何?二、農民起而反抗的原因為何?三、農民如何參與共同集體行動?希望從農民行動的這三個面向,綜合性地提出對於農民主體性的理解。 在第三章我指出在釀酒葡萄契作中止後,二林農民展現生產的避險配置與多元的兼業等彈性的生計策略、並且不排除擴大生產規模以及增加資本投入等方式進生產調節,但仍然維持家庭經濟的營生邏輯。形成一個適應市場經濟,但仍維持家庭經濟原則的日常經濟抵抗。在第五章我反省自己與相思寮人的社會行動,發現農民的行動是立基於以鄉村人我關係、反抗殖民與國家資本的身體經驗、地方勢力關係之拿捏等生命經驗,並且以家庭生存作為主要行動邏輯。總的來說,我理解到的台灣農民主體性,是以家庭勞動消費及家庭生存作為主要行動邏輯,並且具有彈性多元的謀生與抵抗策略的行動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區域再結構(regional restructuring)意味著集居模式在全國層次上轉化,它們與現有的空間模式截然不同。區域發展的傳統觀點為人口、活動、服務等都向都會區集中。這種區域性過程(regional process)是生產與社會結構所決定的社會過程,它持續不斷地因經濟的成長而在空間上造成人口的集中與不均等發展(uneven development)。然而,當這樣的改變卻發生了,然後,支持了空間經濟上(spatial economic)的根本改變,我們稱為都市—區域再結構(urban-regional restructuring)。全世界現在都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我們的假說是:空間轉化是高科技崛起與基本的經濟轉化的結果。在台灣區域結構的改變過程中,人口流動的方向代表著競爭力與城市活力的來源,目前我們觀察到與以往的南北兩極增長模式不同,台灣選舉政治上習見的南北差距提法已不足以解釋目前台灣的區域再結構趨勢。我們可以說,當前台灣區域結構的改變,或許是全球經濟競爭下國家政策支持的高科技崛起與城際間運輸政策所造成的經濟轉化的結果,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台灣的發展型國家已逐漸失去原本帶領產業與重分配的腳色,其產業發展政策造成的空間效果,在區域間形成更大的編納與排除效果,土地開發效果往往大於實際的產業領導效果,經濟成長也不能直接代表整體社會受益,因此本文將之稱為形式主義發展型國家。

  • 學位論文

校園空間整建是現今校園無法避免的議題,校園的周邊環境、內部空間設施、空間角色隨著時間不停的改變。在此趨勢下,校園空間面臨內外部的整建壓力與必要性。使用者的期望透過校園空間整建的空間規劃設計實踐,期望建構使用者與規劃設計者理想中的校園空間場所。台灣大學—舟山路,經歷長時間的空間整建過程,舟山路從原本台北市市區道路的交通要角,轉變成為台大校園內部的連結通道與活動空間,同時發展成為台北市民的休憩活動場所。此現況空間樣貌,承襲舟山路空間整建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空間規劃設計目標與實踐,並與其自身環境環環相扣,相互作用形成現況的舟山路校園空間。 本研究以臺灣大學舟山路空間整建作為校園空間規劃對象,且從使用者角度探討校園空間規劃設計,瞭解不同使用者對於校園空間的評價與看法,同時評估舟山路空間整建的目標達成與否,以及空間目標達成與否的因素探討。研究內容涵蓋兩層面,一方面是舟山路空間的規劃設計構想與空間的預期成果;另一方面為使用者對於整建後的舟山路空間回應。前者從文獻資料和舟山路空間整建之參與者的訪談,瞭解舟山路空間整建的目標與預期成果,成為探討目標與項目基礎;後者則從現況舟山路的現地觀察、使用者問卷以及深入訪談,瞭解使用者活動行為與舟山路空間之關係和空間評價。從舟山路空間整建瞭解校園空間整建,不僅是空間形式的改變,伴隨校園空間角色的轉變,不只擁有原先的學術研究機能,同時成為都市中的休閒綠地空間。此外,舟山路空間整建不論其成敗,其提供校園空間整建的經驗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地區在九二一地震過後,有不少山區每遇豪雨,就會引發規模大小不一的土石流災害,有鑑於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為強化各地方自主防災能力,桃芝風災過後,開始推動村里的土石流疏散避難規劃與自主防災社區,並製作土石流社區防災地圖。理想上防災地圖為風險溝通的工具,不僅由政府或專家單向的傳遞資訊給民眾,還強調彼此間的互動與交流,希望藉此提升社區與居民的自主防災能力。本研究以防災地圖的接收者—居民為出發點,透過訪談為主、問卷為輔的方式,針對土石流潛勢地區—上安、花園、桃山三個社區,在確立探討社區防災地圖的分析架構後,瞭解各社區與居民特性,以及他們對防災地圖的回應,並且釐清影響居民對防災地圖回應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發現,三個社區雖有各自的特性,對防災地圖也有不同的回應內容,但從回應內容的背後卻可歸納找到相同的影響因素。居民看過防災地圖與否,受到訊息管道和教育訓練的影響;瞭解防災地圖與否,受到訊息內容、教育訓練、防災知識的影響;相信防災地圖與否,受到訊息內容、訊息信賴、災害管理、教育訓練的影響;居民對防災地圖的需求,受到災害經驗、環境熟悉、災害管理、訊息內容、訊息管道的影響;居民對防災地圖製作與宣導的建議與意見,受到教育訓練、訊息管道、訊息信賴的影響。 最後,從風險溝通再思考社區防災地圖後發現,當以防災地圖作為風險溝通的工具時,防災地圖常淪為政策宣導,直接由發佈者向接收者丟出訊息,沒有按部就班照著防災社區的推動流程進行。如果從居民對社區防災地圖的回應檢視風險溝通,有無參與防災地圖的討論與製作顯得很重要,因為那影響居民是否看過防災地圖以及對防災地圖的瞭解與相信程度。另外,因為忽略防災地圖製作前與製作後的風險溝通,所以居民多半找不到社區防災地圖的使用時機與重要內涵。而關於居民對製作防災地圖的建議與意見,也該列入風險溝通的討論範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