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69.152

臺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乃探討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薄膜的化學結構、物理形態、水和分子在高分子聚電解質內的形態與分布情形,對於甲醇燃料電池中質子、甲醇分子、水分子在質子交換薄膜內傳導速率的影響,係其能藉由這些基礎參數的探討,以開發出容易製備、較商業化Nafion®薄膜便宜,且有較佳甲醇燃料電池效能之質子交換膜。而在甲醇燃料電池系統中,質子交換膜除了須具備有高質子傳導率外,亦須保有適當的水含量及低甲醇滲透率,而這些性質均與質子交換膜本身的化學結構及親磺酸根含量有關。因此,本論文乃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乃是以分子設計觀點,利用臭氧導入離子團基於聚偏二氟乙烯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高分子鏈上,同時分別利用自由基聚合法(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及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法(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於PVDF主鏈上接枝出線性及分歧狀結構的磺酸根團基,比較兩種不同結構側鏈的高分子聚電解質對於其應用及性質的影響。發現在相似離子交換容積( Ion exchange capacity,IEC)值下,具有分歧狀結構之親水側鏈的PVDF對水吸收量及鍵結水含量(bound water content)與具線性結構之親水側鏈的PVDF相近,但具有分歧狀結構之親水側鏈的PVDF有較高的質子傳導率、較低的甲醇滲透率及較高的C/P 選擇比。主要乃是因親水性分歧狀側鏈之離子團基較大,容易因與PVDF主鏈本身的親疏水性差異較大,而產生微相分離,而形成質子傳導的通道,因而有較高的質子傳導率,且有較低的甲醇滲透率。 第二部分乃是直接將奈米矽粒子(silica nanoparticles,SNP)導入到高磺酸化度(即高IEC值)的二氮萘聯苯聚醚酮(sulfonated poly(phthalazinone ether ketone, sPPEK),以抑制磺酸化度為1.23的sPPEK在80℃下之水溶性及高甲醇滲透率。實驗中發現,奈米粒子可均勻分散在高分子間,且所有的奈米複合膜之膨潤行為及甲醇滲透率均被抑制,且有較高的熱穩定性值。複合膜中含有5 phr SNP,其在3M甲醇水溶液中之單電池效能較未改質的sPPEK及商業化Nafion®薄膜高。其開路電壓為0.6 V、最佳之電功率密度為52.9 mW/cm2,且其最佳之電流密度為 264.6 mA/cm2。 然而,在sPPEK薄膜中添加7.5 phr 磺酸化奈米矽粒子(SA-SNP),可抑制甲醇滲透、提升鍵結水含量且其質子傳導率為未改質sPPEK薄膜的3.6倍。為了進一步地了解SA-SNP在質子交換膜中所扮演的角色,乃將SA-SNP導入到部分氟化的聚電解質中-聚芳香烴醚醚酮酮(poly(arylene ether ether ketone ketone), SPAEEKK),觀察是否會提升其薄膜之質子傳導率。發現SA-SNP導入到高磺酸化度之聚電解質中,不僅會抑制薄膜的甲醇滲透率,同時也提升薄膜之質子傳導率。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圖發現,SA-SNP上的磺酸根與SPAEEKK上的磺酸根有強的交互作用,容易聚集成較大的離子聚集集團,同時因為SPAEEKK本身具有較疏水C-F鍵,容易因其親疏水性的差異,而導致在薄膜內產生微相分離,其親水的ionic domain即提供質子傳導所需的通道,因而增加複合膜之質子傳導率。因此,SPAEEKK/SA-SNP奈米複合薄膜有較高的C/P選擇比,且其值較Nafion®薄膜的2.79倍。故藉由具磺酸根之奈米矽粒子的添加,不僅可抑制薄膜之甲醇滲透率,更可進一步地提升其質子傳導率,若將此應用於甲醇燃料電池中,預期將可提升其電池效能。

  • 學位論文

高規整度的聚(3-己烷基噻吩)(P3HT)由於其應用在有機場效電晶體時,具有可達0.1 cm2/Vsec的高載子遷移率而受到廣泛的注意及研究。本研究希望以理論模擬的角度對P3HT系統內的電荷傳遞機制進行探討,並嘗試計算其系統之電洞遷移率。研究藉由跳躍模型為基礎,針對P3HT系統內的延鏈上及延鏈間維度,分別改變相鄰兩片段間的旋鈕角及片段間距,以量子計算(QM)進行延鏈上及延鏈間兩不同維度之電荷傳遞速率及遷移率之計算。另外並藉由分子動力模擬(MD)技術計算各個不同溫度及規整度環境下的P3HT系統,以得到其分子結構的細部資訊。 結合QM及MD的結果顯示在規整排列區的延鏈上傳遞速率會大於延鏈間傳遞約百倍,鏈上傳遞應是規則區內的主要傳遞路徑。計算結果並顯示延鏈間方向的電洞遷移率為10-2 cm2/Vs,此結果與P3HT的單纖維束實驗結果一致,顯示此方法在共軛高分子遷移率計算上的適用性。此外,對於紊亂區間我們提出交點/橋接鏈模型,此模型可以正確解釋對於P3HT遷移率與分子量以及聚集區塊尺寸間相關變化的實驗結果。最後,在平均遷移率的估算顯示紊亂區由於其較慢的遷移率會限制/拖慢整個系統的遷移率。因此對於提升紊亂區間的遷移率會是提升整體遷移率所必須考慮的一個方向。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染料共敏化現象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影響。 以DSSC而言,光電轉換效率取決於染料可吸收的光波長範圍以及電子轉移速率。一般DSSC使用的染料主要光吸收範圍約在400nm-600nm,在紅光區的吸收表現便已呈疲態。因此本研究欲利用混摻染料以達到延伸吸收光波長範圍,進而提昇DSSC的效率。 實驗上選用了常見的聯吡啶釕錯合物染料N3(cis-di(thiocyanato)-bis (2,2'-bipyridyl-4,4'-dicarboxylic acid)-ruthenium(II),Ru(dcbpy)2(SCN)2)以及主要吸收波段為紅光區的酞花青染料(bis(3,4-dicarboxypyridine)-(phthalocyanato) ruthenium(II),PcRu(dcpy)2)混摻製作共敏化DSSC。合成N3與PcRu(dcpy)2兩種染料並在其中加一層Al2O3薄膜以期增加染料吸附量,兼顧延伸吸收光波段與染料吸附量。 然而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PcRu(dcpy)2與N3的能階並不合適,前者的EHOMO過高使得電洞的傳遞受到阻礙而無法形成迴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反電極之製備,以熱噴霧法作成之多層奈米碳管反電極取代白金反電極。 本研究利用酸化與未酸化之多層奈米碳管,以熱噴霧法製備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反電極,並以SEM以及電導度計分析不同反電極之表面結構及電性。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組裝部份由二氧化鈦薄膜浸泡於3 x 10-4M之N3染料作為工作電極,電解液是0.05M I2,0.5M LiI以及0.5M 4-tert butyl Pyridine (4-TBP)之Acetonitrile溶液,並與改變透光率為參數不同奈米碳管反電極做組裝,測量其光電轉化效率。 最後以奈米碳管添加CMC調配溶液所製作成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在透光率為0%之情形下,亦即其厚度最厚,在100mW/cm2,AM 1.5G之光照條件下得到了6.349 x 10-2%之光電轉化效率為最佳反電極之選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幾丁聚醣(Chitosan)是近年來極具發展潛力的生醫材料,具有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且其在酸性環境下會形成帶正電的聚電解質,可以很容易的和其他帶負電的聚電解質或藥物(如生長因子等)形成錯合物,藉而增進材料的性質,因此應用極為廣泛,常被用在骨組織再造、藥物釋放、創傷敷料等應用。而聚麩胺酸(γ-PGA)則為近幾年開發成功,全天然生物可分解性高分子,具有高度之親水、保水能力,有生物凝膠及保健食品等應用。 本研究即利用不同比例的幾丁聚醣在酸性環境下,與聚麩胺酸形成聚錯合物(polyelectrolyte complex),在冷凍乾燥後得到具有孔洞的支架材料,對此材料做機械性質、熱性質、生物性質等的測試,最後做動物實驗將此生醫材料應用在創傷敷料上。由傷口的巨觀上來看,跟對照組相比,此幾丁聚醣/聚麩胺酸複合支架對於傷口的癒合有顯著的幫助。由傷口的組織切片來看,幾丁聚醣對發炎細胞有抑制的作用,且對於纖維母細胞的增生有刺激的效果,而聚麩胺酸則是能增進上皮細胞的生長。綜合以上,本幾丁聚醣/聚麩胺酸複合支架是極具潛力的創傷敷料。

  • 學位論文

鋰離子二次電池主要研發目標為使用時數長、電池性能佳、製造成本低等;近年來在高容量負極材料開發上, 許多研究均著重於石墨或碳材料表面之金屬修飾,進而提高負極材料之電容量及循環壽命。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藉由奈米尺度的錫球和多壁奈米碳管混摻,並且經由高溫退火的製程後,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經由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與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分析,奈米尺度的錫球在奈米碳管的網狀結構之間,以及管內壁形成高度且隨機的分布。 為了檢驗充放電特性、循環壽命、以及鋰離子二次電池的相關電化學行為,我們使用連續循環充放電儀,以及循環伏安儀來對電極材料做相關的檢測。經過實驗證實,混參後負極材料的電化學行為相對單純的錫球或是奈米碳管,都有顯著的提升。另外在經過高溫退火製程的改善後,錫/奈米碳管複合材料的電容可以明顯增高到948.4 mAh/g,這個結果遠高於單純的錫球或是奈米碳管的電極材料,也大於未經過退火製程的錫/奈米碳管複合材料。此外在2C-rate 的高放電速率操作下,錫/奈米碳管複合材料仍然維持91.44%的高電容維持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共軛高分子由於具有非常顯著的電子及光電特性,已廣泛地應用於多元的電子及光電元件上。共軛高分子的光物理性質可以經由合適的高分子共聚物或高分子混摻之方法調控。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以共軛高分子薄膜的形態為主。由於靜電紡絲低成本優勢、可撓式形態調控以及高連續生產率過程,使得靜電紡絲成為一種新的技術生產各式各樣的功能性奈米纖維。共軛高分子奈米纖維的導電度、場效遷移率或光致發光等性質相較於共軛高分子薄膜而言具有非常顯著的不同,此乃因不同的幾何侷限所導致。在此論文中利用聚對位苯基乙烯衍生物及其摻合物製備出不同樣式的共軛高分子靜電紡絲奈米纖維(包含不織布、核殼型及定向性),研究靜電紡絲纖維的形態與光物理特性以及靜電紡絲纖維與混摻成分之關連性,概括如下: 在第二章,我們證實DB-PPV奈米纖維可以利用同軸靜電紡絲方式製造出來,其中DB-PPV(核層)溶於氯苯或氯仿中;而PVP(殼層)溶於水與酒精的混合溶劑中。由於溶劑的擴散速率明顯比靜電紡絲過程慢,因而這類核-殼形態的奈米纖維可以經由同軸靜電紡絲方式成功地保存下來。當洗去外層的PVP之後,就可以得到具有定向ribbon-like皺紋表面的純DB-PPV奈米纖維,而定向性ribbon-like皺紋表面是因為萃洗過程所致。調控內部DB-PPV溶液的流速從0.15到0.6 ml/h,會導致整個核-殼纖維的平均尺寸的增加,使得DB-PPV/PVP纖維平均尺寸從580 nm微幅增加至633 nm,而內層DB-PPV的體積分率亦會隨著流速增加而有相同增大趨勢。此外可由Rayleigh 方程式和Fowler-Nordheim 理論搭配靜電紡絲不同製程參數之調控來預測纖維尺寸大小。純DB-PPV靜電紡絲奈米纖維的UV-vis最大吸收峰位置會因為由氯苯或氯仿溶劑系統製備而有所不同。在氯苯最大吸收峰位置在454 nm (λabsmax = 454 nm),而在氯仿系統最大吸收峰位置則些微紅移至458 nm (λabsmax = 458 nm)。這可以用氯仿、氯苯及DB-PPV的溶解度參數不同來解釋。從氯仿及氯苯溶劑系統所製備出的DB-PPV靜電紡絲奈米纖維的PL光譜與UV-vis吸收光譜具有相同的趨勢。此外,不論是由氯苯或氯仿溶劑系統所製備的DB-PPV靜電紡絲奈米纖維都比其相對應條件下的薄膜來的紅移。此意味著DB-PPV靜電紡絲纖維內部的分子鏈具有較佳的順向性排列並導致π-共軛程度的改善。研究結果顯示經由同軸靜電紡絲方式可以成功地製備共軛高分子靜電紡絲纖維包含核-殼型奈米纖維。 在第三章,利用單軸靜電紡絲系統,成功地製備出DB-PPV混摻非共軛高分子(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之二元混摻靜電紡絲纖維。DB-PPV/PMMA混摻發光靜電紡絲纖維的形態及光物理性質可以經由調控不同的溶劑及DB-PPV之含量而有非常顯著的不同。由於氯仿、四氫呋喃及氯苯三種溶劑沸點不同導致DB-PPV/PMMA混摻纖維表面呈現孔洞、皺紋及平滑三種形態,並且致使纖維內部DB-PPV不同程度的聚集形態。經由TEM觀察在氯仿及四氫呋喃的溶劑系統中,發現二元混摻纖維中的DB-PPV組成傾向以核-殼型結構方式自我聚集(core-shell structure, 60-70 nm);相較於氯苯溶劑系統中,纖維中的DB-PPV傾向以線狀結構自我聚集(wire-like structure, 10-20 nm)。UV-vis吸收波長或光激發光波長的最大峰(absorption or luminescence spectra)會隨著較多的DB-PPV聚集尺寸或DB-PPV混摻比例增加而發生紅移現象,但發光量子效率則呈現相反趨勢。此外,搭配自製的矩形收集器,可以得到定向性靜電紡絲奈米纖維。高度定向性的發光DB-PPV/PMMA混摻靜電紡絲纖維於氯苯溶劑系統再搭配自製的矩形收集器成功地製造。隨著DB-PPV/PMMA混摻比例從1 wt%增加至30 wt%會使偏極綠光效果 (dichroic ratio) 從1.58倍提升至3.20倍之多。除此之外,定向性纖維的偏極光強度比不織布及薄膜更勝許多。因此可以藉由溶劑種類選擇及共軛高分子混摻比例不同來調控靜電紡絲奈米纖維的形態及光物理特性。 在第四章,利用單軸靜電紡絲方法將PFO/MEH-PPV/PMMA於氯仿溶劑系統中,製備三元混摻發光靜電紡絲奈米纖維。將PMMA重量百分率固定在90 wt%,探討PFO/MEH-PPV混摻比率變化對纖維形態及光物理特性之影響。使用場發射電子顯微鏡與螢光顯微鏡觀察靜電紡絲纖維的形態,發現所得的靜電紡絲纖維平均尺寸大約是數百個奈米左右,且纖維表面具有30-35 nm大小的孔洞。調控PFO/MEH-PPV混摻比率,更可進一步製備出新穎的全彩發光靜電紡絲奈米纖維。PFO/MEH-PPV/PMMA三元混摻奈米纖維發光顏色隨著MEH-PPV組成增加而從藍色變成白色、黃綠色、綠黃色、橘色最後轉變成黃色。與相同混摻組成比率的薄膜進行比較,發現其發光顏色隨著MEH-PPV組成增加而從藍色變成橘色、粉紅色、紅色、最後轉變成深紅色。根據溶解度參數,PFO和MEH-PPV彼此可以互溶並且被侷限在PMMA母相中。因此在這兩個高分子間的能量轉移是有機會發生的。相較於薄膜而言,靜電紡絲奈米纖維中較小尺度的聚集會降低能量轉移效率而導致纖維具有不同光色的變化。另外,靜電紡絲奈米纖維相較於薄膜而言具有更高的發光量子效率。當PFO/MEH-PPV/PMMA三元混摻比例調控在9.5/0.5/90時,可以得到純白發光靜電紡絲奈米纖維,其CIE座標在(0.33, 0.31)。我們的結果顯示經由調控PFO和MEH-PPV兩者共軛高分子在透明基材PMMA中的混摻組成比率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發光靜電紡絲纖維。 本論文研究結果證實經由操控混摻成分、溶劑種類以及收集器不同可以得到不同形態的共軛高分子靜電紡絲纖維。此外,發光特性可以經由能量轉移及不同共軛官能基混摻比例而有效地改變。這類的靜電紡絲奈米纖維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應用於新型光源或智慧型紡織品的感測材料之領域。

  • 學位論文

複合材料是指將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性質更好的新材料,已經被廣泛使用在軍事、航空、建築、運動器材等相關領域。本論文為研究以迷你乳化聚合合成奈米複合乳膠顆粒及高分子團聯共聚物,並探討反應機制及其功能應用。論文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使用oil in water (O/W) 迷你乳化聚合製備 聚(苯乙烯)/四氧化三鐵 複合乳膠顆粒。第二部份使用water in oil (W/O) 迷你乳化聚合製備 聚(丙烯酸-丙烯酸鈉)/氧化鋅 複合乳膠顆粒。第三部分以活性自由基聚合製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 團聯共聚物。 第一部份包含第二、三章。第二章中的合成方法分兩步驟。首先使用共沈澱法合成四氧化三鐵奈米粒子,再以月桂酸進行表面處理,使得改質後的四氧化三鐵表面為疏水。在第二步驟,將含四氧化三鐵及共同安定劑的單體液滴以均質乳化程序分散於水相後,再藉著水溶性的起始劑(KPS)或油溶性的起始劑(AIBN)起始反應,進行迷你乳化聚合反應,最後得到一磁性複合顆粒。過程中將討論反應組成對反應動力、複合顆粒粒徑分佈、成核機制及形態的影響。 第三章的合成方法分成三步驟。先利用共沈澱法合成四氧化三鐵奈米粒子,接著進行月桂酸與十二烷基硫酸鈉的雙重處理,以得到帶負電的穩定的四氧化三鐵懸浮水溶液。在第二步驟則是先以低均質能量製備不安定的迷你乳液,靜置一天使單體的交換到達平衡。再取下層較安定的迷你乳液進行反應,此時得到的乳膠粒子將完全是從單體液滴原位聚合而來,且其粒徑分佈相當狹窄。最後一步驟將上述四氧化三鐵懸浮水溶液與乳膠顆粒混合,利用異質凝聚法即可得到磁性複合顆粒。過程中將討論各項反應組成,對此種此種新型迷你乳液之成核機制及粒徑分佈的影響。除此,也將使用全分子模擬探討有機、無機粒子大小及其表面電性對複合顆粒形態的影響,並與實驗結果相互驗證。 第二部份包含第四、五章。第四章中以W/O迷你乳化聚合法,利用環己烷為溶劑。過硫酸銨(APS)和偏亞硫酸鈉(SMBS)當作氧化還原起始劑在0-5oC下進行聚合反應合成 聚(丙烯酸-丙烯酸鈉) 乳膠顆粒,以減少單體溶在環己烷的比例。並探討共同介面安定劑的種類及量對迷你乳液的安定性、乳膠顆粒形態、乳膠顆粒成核機制的影響。所合成乳膠顆粒的pKa及其在酸鹼緩衝上的應用也在此研究中做深度探討。第五章則是第四章的延續實驗,引入了經油酸改質的奈米氧化鋅粒子,使其與聚(丙烯酸-丙烯酸鈉)形成複合顆粒。氧化鋅不但是兩性物質也具有光觸媒及紫外光遮蔽的效果,除了原本的酸鹼緩衝功能,此複合顆粒的應用面將更加廣泛。本章中探討了聚(丙烯酸-丙烯酸鈉)/氧化鋅 的合成機制、形態、酸鹼緩衝及紫外光吸收性質。 第三部份包含第六章。1,1-二苯基乙烯(DPE) 被利用來控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活性自由基聚合,但是不論改變1,1-二苯基乙烯的量、起始劑的量、反應溫度(但小於95oC),分子量都不隨單體轉化率提高而增加,反而都幾乎維持著定值。於是我們提出了一個活性聚合反應動力模型嘗試去解釋此種現象,並與實驗數據比較以估計相關的速率常數,發現這是因為k2的速率常數太小,也就是DPE capped dormant chains重新活化的反應速率太慢,造成分子量無法繼續成長。為了增加k2,聚合反應溫度提高至135oC,證實了高分子鏈的分子量可以隨轉化率增加而繼續成長,表現出活性聚合反應的特性,再輔以預熱處理,讓所有的起始劑都在預熱階段分解,就可以成功製備窄分子量分佈的高分子,並在反應的過程中都只觀察到單峰的分子量分佈,而不會有過渡的雙峰分子量分佈GPC圖譜。最後利用DPE-containing PMMA當巨起始劑,成功的用兩種聚合方法(均相聚合及迷你乳化聚合)製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 團聯共聚物,並探討引入溶劑的量及聚合方法對反應速率、活性自由基聚合控制效果、分子量及其分佈之影響。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合成出帶有苯並噻雙唑(Benzothiadiazole)側鏈的卡唑單體,再透過Yamamoto反應聚合均聚物(Homopolymer) P1,以及利用Stille反應與雙錫官能機的噻吩共聚成共聚物(Copolymer)P2。由凝膠滲透層析儀(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分析結果,P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3775 g/mol而P2之Mw分佈在1000~2000 g/mol左右。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結果則顯示P1和P2足以耐熱至200 oC以上,具有很好的熱穩定性。由光學性質的測試,P1和P2由於都帶有分子內的電子予體/電子施體(Donor/Acceptor)結構,所以在紫外-可見光(UV-visible)吸收光譜皆有兩個特性吸收峰,從光譜上可得出P1及P2之能隙(Band gap)分別為2.33 eV及2.38 eV。經循環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CV)測試電化學性質,P2比P1擁有更高的氧化電位(1.3 eV),表示引入噻吩共聚可以有效提升分子的抗氧化性質,同時具有較低的最高電子填滿軌域(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能階,較有機會作為高效率的高分子太陽能電池材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們利用自洽平均場理論,探討ABn星狀共聚物在添加選擇性溶劑下,觀察A鏈段組成f、共聚合物體積分率以及溶劑選擇性如何影響微結構衍變。當添加少量溶劑時,微結構衍變仍由組成f所控制;被溶劑討厭的那一方,隨著溶劑逐漸添加該成分會被包覆在曲面之內形成圓柱或球,若該成分組成較小,形成的是正常微結構;若該成分組成較大,則會形成反轉微結構。當我們添加對B鏈段具有選擇性的溶劑時,我們發現A鏈段被包覆在內形成之正常微結構與反轉微結構系統,皆會因為溶劑選擇性增加而穩定了A15微結構的存在;但是當我們添加對A鏈段具有選擇性的溶劑時,由於接點不完全在AB界面上的緣故,B鏈段被包覆在內的正常或反轉微結構系統皆沒有A15微結構存在。組成較大的A鏈段或B鏈段被包覆在內形成之反轉微結構,在高選擇性溶劑下,體心立方堆積球狀排列區塊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A15微結構或是面心立方堆積球狀排列。當我們增加B鏈段分支數目n時,發現對於A鏈段被包覆在內之反轉微結構、B鏈段被包覆在內之正常或反轉微結構,其微結構衍變並無太大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