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142.146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2009年,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造成多數原鄉部落家園毀損,屏東縣來義部落亦無法倖免。除家園毀損外,風災亦重創來義部落的文化傳承,部分族人收藏多年的文物,於八八風災時被土石長埋地底。同時,災後政府推行永久屋政策,協助受災族人遷離原鄉、另地重建。最終,來義有一半族人因考量居住安全,選擇遷居新來義永久屋,另一半族人則選擇留居原鄉重建。但一個部落分隔兩地,未來文化該如何延續?加上新來義永久屋鄰近漢文化,引發族人對排灣文化滅絕的擔憂。 由於每個部落的社會制度和文化脈絡不同,災後文化重建政策執行和外來團體協助,必須考量部落的社會制度。本報導以來義部落為例,觀察排灣社會傳統的階序制度,對部落災前文化保存和災後文化重建造成哪些影響?並以排灣婚禮、泛靈信仰、木雕、石板屋為例,結合相關災後重建議題,討論頭目和平民的災後文化重建歷程和困境。 報導發現,頭目和平民災前皆有文化保存的行動,但以頭目家族為主,頭目保存多種排灣文化,平民雖有保存,但多保存單項排灣文化;在災後文化重建上,頭目持續保存行動,災後提倡興建文物館、關心祖靈屋遷移、文化語彙失序等議題,頭目為傳承家族或部落歷史,無論風災與否,依舊保存文化。平民保存多屬興趣,有時受天災影響,不得不暫停保存。但災後平民可透過政府重建計畫、外來團體協助,有更多機會參與保存。 此外保存文化時,頭目和平民遭遇之困難亦有差異。「頭目」身分可促進保存動機、有利頭目保存的正當性。而頭目也因過去家族文化傳承和文物累積,較能獨力保存文化。但頭目勢力式微後,頭目的保存行動能否獲得族人支持,則受往日殖民政權、西方宗教傳入、以及頭目保存文化的方式影響。報導亦發現,階序看似式微,但平民保存文化仍受身分限制、必須尊重貴族專屬特權。也因過去平民較不了解部落歷史,平民蒐集部落歷史時,常與頭目合作、請教頭目部落歷史。 如今,階序雖已逐漸式微,但頭目是最了解部落文化的人、最熱衷保存文化者,因此災後文化重建,仍有必要請益頭目。而頭目保存文化時,可多讓族人接近保存的文物、和族人分享歷史。同時災後重建政策執行、外來團體協助,也需考慮階序制度的影響,避免無意中加速排灣階序的崩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索當代臺灣報紙對人才議題的新聞報導,以「有用�無用」為主要概念,分析新聞論述反映與建構的意識形態。以2010年的臺大Show Girl與2012年的清大澳洲臺勞事件的四大報新聞為分析對象,借用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模型,進行三向度分析。     研究發現,臺大Show Girl事件的新聞論述呈現「臺大生有用論」、「拋頭露面無用論」與「Show Girl�藝人有用論」三大意識形態。前二者指出臺大生應學以致用、貢獻社會,而show girl不具此特質,並舉出國家投資與學以致用等觀點,突顯出「臺大生有用」的人才觀與父權意識形態。由從業女性提出的論述則高舉自身市場價值,並肯定外貌的重要性,展現新自由主義經濟人思維,具與社會論述協商的積極意義。然而,她們仍宣稱自己不負所學,且迴避show girl工作的情慾聯想,顯示臺大生有用的人才觀與父權意識形態的共同壓迫,讓市場價值與情慾論述的反抗力道出現侷限。   清大澳洲臺勞事件的新聞論述呈現「勞工無用論」、「國家無用論」與「打工度假有用論」三大意識形態。前二者將體力勞動與逐利的跨國遷移視為無用之舉,彰顯臺灣社會對人才無用與外流的焦慮。「打工度假有用論」藉淡化打工度假的體力勞動工作內容、排斥以賺錢為目的的參與者,與突顯其他效益,使打工度假躋身有用之列。由於臺灣對澳洲的地緣想像及其許諾的文化資本,新聞論述亦呈現新自由主義經濟人思維:讓可能獲利之事,都納入有用範疇,如此恐讓打工度假成為人才不可或缺的生命選擇,且無助提昇體力勞動與海外淘金的價值。反抗論述「化無用為有用」的翻轉企圖,反而拓展有用的意義,潛藏更多危機。   本研究二則案例的新聞論述皆呈現關於「有用」的不同意識形態互相協商的結果,卻都彰顯以人力資本論為邏輯的人才有用論述對人才的壓迫。新聞應開創多元論述空間,提供人才議題更複雜的思考。

  • 學位論文

在這個以聽人為主的社會,聾人孩童從呱呱落地那刻起,成長、學習之路遠比一般孩童艱難。本報導以兩名同年齡、同樣聽障程度的男孩為主角,探討不同家庭經濟背景、成長環境,以及城鄉差距所帶來的社會資源差異,如何影響這兩名男孩的未來發展。   本報導發現,聾人孩童的出生家庭環境的良好與否,通常已經決定他們大半的人生發展。家庭中撫養者的能力、經濟情況、知識水準以及社經地位,往往左右這些聾人孩童能否在學齡前黃金時期,接受合適早期療育,順利發展屬於自己的手語、口語或其他語言能力。 而聾人孩童身處的社會資源,則進一步決定他們未來是否有翻身機會。對這些失聰孩童而言,如果在學齡前已錯過黃金學習時期,合適的教育制度原本可以彌補他們先天家庭資源的不足,但如果因為城鄉差距等因素而無法接受適當教育,他們的未來將更令人憂心。   本報導認為,在台灣聽人主流文化中,聽障人士其實是語言弱勢者。我們社會如果只圖聽人自己的方便,一味訓練他們利用聽力損失的耳朵接收資訊,則無法理解到:眼睛,才是他們和這個世界互動的主要窗口。聽人必須拋下成見,理解、尊重、接納他們的生活經驗,才是平等、友善、尊重差異的無障礙文明社會。

  • 學位論文

隨著兩岸交流愈趨密切,我們需要認識更透明的中國,但中國的威權體制習慣隱匿真相,便有賴於調查記者為公眾挖掘真相。隨著兩岸交流愈趨密切,台灣需要對中國有更深入、全面、真實的認知。但在威權體制籠罩下的中國,真相就如奢侈品般稀少而代價高昂,發掘真相還有賴於有勇有謀的調查記者。 在自由之家發佈的《2013年全球新聞自由度報告》中,中國排第179名,是全球最大的新聞不自由國家。自2012年中共領導層權力交接以來,以習近平為主的領導班子顯著加大了對媒體的管控,不僅平面媒體的限制增多,甚至有記者因觸犯宣傳條規而遭到調職。 其實,中國自胡錦濤於2004年提出和諧社會以來,新聞空間就被不斷收緊。相反地,中國的網路產業卻在十年間快速成長,許多調查記者菁英便轉戰網路,順理成章地將新聞專業主義帶往入口網站(中國稱「門戶網站」),在新聞頻道繼續實踐調查報導精神。 本文使用傅柯的「倫理主體」和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建構一理論框架以瞭解中國調查記者如何在政治與資本的雙重結構困境下,援引自身資本並巧設策略,令揭露黑幕的調查報導得以發表。此外,作者也試圖闡述中國調查記者所採用之突圍策略的機會與限制。 此篇深度報導論文合計採訪33位記者與學者,從外在壓力、個人主體和政治機會等面向勾勒中國調查記者的突圍經驗。他們嫻熟地使用網路科技,突破政治壓力下的新聞管制;平面媒體的調查記者能使用微博這類線上社交工具,找到關鍵的深喉為他們的報導提供證據;另外,部分記者則看重手機通訊軟體的私密性與其相對寬鬆的審查制度,選擇在微信等公共平台經營自媒體。 中國調查記者從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已對邊界的計算,即使新聞空間持續限縮,他們仍保持信心,伺機而動,準備用調查報導來拓寬中國的言論邊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起始於對英國質報《衛報》所採用的信託所有權模式之好奇──不自外於商業市場競爭的新聞媒體,在外部環境劇烈變遷甚至愈趨嚴峻的情況下,如何維持獨立和公共性,保有對新聞社會責任的堅持。然而,由於國內尚無新聞媒體信託案例,學術討論也少討論該之報所有權結構內涵及治理模式,本研究因此欲回答:《衛報》信託所有權的治理模式為何?又,在時代變遷下如何調整其治理? 為回答研究問題,本研究首先檢析信託本質與新聞媒體信託模式,試圖釐清《衛報》所有者史考特信託之性質,並探索新聞媒體信託模式依照所有權結構上的差異之類型。另一方面,爬梳治理研究文獻後,有研究指出,新聞媒體公司治理會反映在媒體內容上;而雙元治理──公司治理和新聞治理並行以保障新聞品質在公司的地位,則為確保新聞品質地位之機制。依照史考特信託治理模式在不同時期所展現的不同樣貌及治理特色,本研究將治理模式分為三期,並採用歷史研究途徑,分析一手與二手文獻資料以探求《衛報》信託所有權的治理模式,以及在時代變遷下其治理模式如何調整。 研究結果指出,《衛報》是信託模式與雙元治理的珍貴結晶。該報亮眼表現可歸功於其信託模式成功地捍衛其設立目標,而此目標又延續《衛報》尊重總編輯的傳統,展現出在新聞媒體世界裡,營利和公益並非水火不容。對一向哀號因為「生存至上」所以放棄關心公益的台灣新聞媒體主管和老闆而言,本案例研究指出前述另一種觀點與可能。而《衛報》未來將如何面對充斥複雜科技以及高度競爭的世界,如何能在人事變動之下保有公司文化和確保中心價值不致流失,也都值得繼續觀察。

  • 學位論文

當今社會美感意識抬頭,生活風格雜誌相繼創刊,美感生活趨勢興起,強調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個人幸福感。美感生活是一種人人皆可達成的生活態度,已經跳脫過去以消費文化為主的品味追求,因此本研究以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創作「相片書」為研究對象,探討大眾創造美感和體驗美感的過程。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訪問22位具有美感意識的相片書創作者,了解其創作相片書的審美過程、從中獲得的美感體驗以及從相片書延伸出的美感生活樣貌。另外,在數位時代的今天,攝影與相片的本質已有轉變,而結合數位技術的「新科技」與印刷紙本的「舊科技」而成的相片書也企圖改變大眾利用相片的行為,因此本研究也從科技角度檢視相片書的文化意義。 研究發現,第一,相片書是活化記憶的媒介,人們透過相片書以說故事的方式訴說生命,相片和記憶都獲得再創造。第二,相片書重塑日常生活並展現另類的自我實現,大眾在數位相機、數位相片、修圖軟體、相片書編輯軟體等新科技共同影響之下,獲得更強的能力去重塑日常生活經驗,建構理想的生命故事。「真實」的意義已經改變,我們從新的真實中獲得滿足,也發展出新的自我概念。 第三,數位浪潮之下實體仍然無可取代,數位時代之下舊科技能夠以和新科技結合的方式佔有一席之地,而相片書的興起顯示實體、紙張、書本的情感價值無可取代。第四,達成自我實現就是實現美感生活,相片書的創作激發受訪者對生活意義的思考,加強對人生信念的認同,更加認識內在的自己,而越接近真正的自我就越有機會達成美感生活。 本研究期望啟發大眾對「美感生活」概念的理解,使人人都有追求美感生活的能力。同時,希望豐富傳播學界對美感和日常生活領域的研究,並藉由相片書啟發大眾對新科技影響之下自我概念的省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十年來,馬來西亞政府干預媒體,不少年輕的媒體改革運動者挺身而出。根據觀察,這群年輕輩的運動者來自不同的教育背景,有些是在馬來西亞接受高等教育的學者,也有到英國、澳洲求學的運動者。本文關注的是一群曾在臺灣求學的運動者,因為他們表示在求學階段受到臺灣民主氛圍的影響。 過去研究馬來西亞媒體的論述都著重在事件的分析與探討,忽略了運動者的角色。因此,本文採用生命史研究方法,將焦點放在運動者的生命歷程,探討這幾位運動者在求學過程中是如何受到臺灣社會氛圍的影響,以及他們如何培養媒體改革的理念並實踐在馬來西亞媒體改革運動中。 本文發現運動者在臺灣求學期間是重要階段,讓他們瞭解媒體自由的重要,以及培養改革理念。同時影響他們未來的規劃,也就是他們日後返回馬來西亞積極參與國內的媒體改革運動,同時也將在臺灣所學運用在國內的媒體改革運動策略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