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03.10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膽道閉鎖是兒童肝臟疾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早期診斷膽道閉鎖,早期接受葛西手術,對其長期存活率有重大影響。台灣於西元2004年將嬰兒顏色大便卡放入兒童健康手冊,促使膽道閉鎖病童在出生六十天內接受葛西手術的比率提升,獲得較佳的膽汁流通與長期存活率。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灣西元2004年起實行嬰兒大便卡後,影響膽道閉鎖兒接受手術之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採橫斷式觀察性研究設計,採立意取樣法,於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依據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所登錄資料,選取西元2004年起至2009年出生,接受葛西手術膽道閉鎖兒之母親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分成兩組,一組為膽道閉鎖兒出生六十天內接受葛西手術組共收案52人,另一組為出生大於六十天接受葛西手術組共收案26人,利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使用套裝軟體SPSS 17.0 for Windows及R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及影響因素分析。 研究結果: 1、比較兩組膽道閉鎖兒基本屬性之差異:性別(p=0.037)、出生四十天內有無發現異常大便(p=0.000)、發現異常大便顏色(p=0.000)、第一次發現不正常而就醫的年紀(p=0.000)、第一次住院作膽道閉鎖檢查的年紀(p=0.000),具有統計顯著差異;兩組膽道閉鎖兒母親基本屬性同質性高。 2、比較兩組膽道閉鎖兒母親之嬰兒大便卡篩檢流程經歷差異:醫護人員是否提供不正常黃疸相關指導(p=0.037)、是否帶您孩兒大便給醫護人員看(p=0.042),具有統計顯著的差異。 3、比較膽道閉鎖兒母親自信程度及相關護理指導認知能力與滿意度差異:大於六十天手術組在自信程度(p=0.001)、認知能力(p=0.020)、滿意度(p=0.000)得分較六十天內手術組低。 4、實施嬰兒大便卡篩檢後,預測膽道閉鎖兒出生六十天內能接受葛西手術因子包括:男嬰(p=0.015)、膽道閉鎖兒出生四十天內有發現異常大便顏色(p=0.033)、膽道閉鎖兒之母親知道嬰兒正常黃疸應該不超過兩星期(p=0.034)、有足夠信心尋找有關大便顏色異常醫療諮詢(p=0.003)、滿意醫護人員提供的嬰兒大便卡相關指導(p=0.026)。而預測膽道閉鎖兒出生大於六十天才接受葛西手術因子包括:膽道閉鎖兒第一次作膽道閉鎖檢查年紀愈大(p=0.013)、家庭結構為小家庭及單親家庭(p=0.018)、膽道閉鎖兒之母親自認有足夠信心判斷嬰兒大便異常顏色(p=0.036)。 結論:研究結果提供醫療團隊建構更良好且完整的嬰兒大便卡篩檢流程,同時建議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之大便卡諮詢中心,可與全省公共衛生醫護人員共同合作,定期針對一般民眾及基層院所(包括:婦幼醫院、作月子中心、診所托嬰中心)舉辦嬰兒大便卡相關指導講座,提升醫護人員及一般民眾嬰兒大便卡相關知識,落實嬰兒大便卡知識普及性。同時加強臨床護理人員,對於新生兒家屬需加強提供完整的嬰兒大便卡及不正常黃疸護理相關指導,幫助未來膽道閉鎖兒獲得更良好的治療品質。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台灣本土針扎通報系統多年來(中文版Exposure Preven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EPINet)累計之通報資料,以及國內針扎後後續處置(包括定期檢驗、預防性投藥及陽轉後續治療)所產生之相關費用,推估台灣因職業針扎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情形。 資料來源主要是來自網路通報為主,自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止,並以JUMP 5.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在所有參予通報的59家醫院中,醫療人員總人數為30,044人針扎通報為3,237件,總人年數為99,528.76人年。其中區域醫院占70.5%,其次為醫學中心(15.4%)、地區醫院(13.6%)與專科醫院及診所(0.5%)。因針扎事件所需花費之檢驗及投藥費用共為新台幣22,829,583元,而因針扎感染疾病之醫療人員後續治療費用為新台幣43,561,543元,平均每件針扎約耗費新台幣10,344元。依本研究之針扎發生率3.3%,可推估全台灣每年約發生7,007次針扎事件,調整低報率後,可推算台灣每年發生有感染風險的針扎事件為30,558件。故每年台灣因針扎所致之直接成本將為新台幣316,091,952元。而針扎所致之經濟衝擊除了直接成本外,尚有間接成本及難以計算的無形成本,本研究並未估算;事實上,針扎所帶來的非經濟層面的衝擊也是需要我們關心的。 後續相關研究建議加入計算工時、健康諮商及心理治療等其他間接成本之估算,使台灣針扎成本推估能更加全面化。另外,本研究並未詳細針對全台安全針具使用數目及費用進行效益分析,這也是未來研究的方向,藉由了解針扎所耗費之成本,再配合使用安全針具的成本分析,提供未來在預防針扎策略上有更確實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睡眠型態改變是癌症病童住院期間非常普遍的問題,是否影響癌症病童及主要照顧者住院期間的身心狀況,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癌症病童住院期間之睡眠品質及相關因素,比較住院期間與出院後的睡眠品質差異,並探討影響睡眠品質的預測因子。 本研究採縱貫式及相關性之研究調查,以立意取樣方式於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癌症兒童病房調查年齡為7-18歲住院中癌症病童,運用結構式問卷(包括「病童基本屬性資料表」、「睡眠衛生量表」、「兒童多向度疲憊量表」、「記憶症狀評估量表」、「睡眠品質量表」及睡眠日誌)、24小時活動監測器(腕動計)及病歷查閱來進行資料收集。分三個時間點進行資料收集,分別收集研究參與者住院接受化學治療中的第一天及第五天兩次資料及返家後五天的ㄧ次資料。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收得20位研究參與者、總計60次的資料,其年齡分布7-17歲,平均年齡12±0.67歲,75%為男童,此次住院天數平均35.8±6.9天,疾病診斷以白血病(35%)及神經母細胞瘤(35%)居多。相關性分析結果,有使用止痛藥的研究參與者在住院第五天及返家,睡眠品質是顯著較差的(住院第五天F=5.88,p=0.03;返家F=4.24,p=0.05),有使用安眠藥的研究參與者睡眠品質也是顯著較差的(F=5.09,p=0.04);在身心健康部分,住院第五天與返家期間,疲憊總分皆與睡眠品質總分呈顯著正相關,表示疲憊情形越高,睡眠品質越差(r=0.44-0.46,p=0.04-0.05);在記憶症狀部分,無論在住院第一天、第五天或返家,記憶症狀總分皆與睡眠品質總分呈顯著正相關(r=0.53-0.62,p=0.00-0.02),表示症狀發生的頻率、嚴重度及困擾程度越高,睡眠品質越差;而在睡眠衛生部分,無論在住院期間或返家後,睡眠衛生和睡眠品質之間並無明顯的相關性。 在住院期間與返家後睡眠品質的比較上,返家後的主觀睡眠品質比住院期間的主觀睡眠品質為佳(t=4.76,p<0.01);在睡眠日誌部分及腕動計的部份,研究參與者住院期間平均夜間醒來次數明顯高於返家期間夜間醒來次數,且在每日主觀的睡眠品質及精神上,也顯示返家期間的睡眠品質及精神皆比住院期間好。經由線性混合分析模式(mixed model)檢定,記憶症狀及有無使用止痛藥是預測睡眠品質的重要因子。 期能以此研究結果作為臨床照護之依據,加強醫護人員對癌症兒童住院期間睡眠問題的重視,進而提升照護品質並改善癌症病童及家屬住院品質。

  • 學位論文

各種術式中以心臟術後的譫妄發生機率最高,並伴隨短期和長期的認知功能改變,使得病患會明顯出現生理、認知及精神行為障礙等問題,因而會危害病患的身體日常生活功能獨立程度,增加照護需求。本研究自2010年7月1日起至同年11月30日止,依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冠狀動脈繞道術病患有效樣本數38位,以譫妄評估方法及加護病房譫妄表為工具,觀察病患手術後第1~7天譫妄發生情形,另以簡易心智狀態檢查表,測量病患入院時、出院時及出院後2~4週的認知功能情形,同時收集人口特性及臨床相關因素,初探與暸解病患術後7天譫妄發生情形、發生譫妄的相關因素以及認知功能的變化情形。結果分析以費雪爾正確概率檢定(Fisher’s exact test)、曼-惠特尼U檢定(Mann-Whitney U-test)及魏可遜配對組符號等級檢定(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s-rank test)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 術後譫妄發生率:整體發生率為18.0%。接受體外循環技術者譫妄發生率為45.5%(5/11),高於未接受體外循環技術者(7.4%),兩者譫妄首次發生時間與高峰發生時間同為術後第1天,譫妄發生持續天數方面,接受體外循環技術者可長達4天。≧65歲者接受體外循環技術譫妄發生率較高(20% v.s 13.3%)。(二) 易感性因素與促發因素對於譫妄發生的影響:以年齡(平均71.2 v.s 60.4歲)﹙Z=-2.2; P=0.03<0.05﹚、有無接受體外循環技術﹙X2=7.9; P=0.01<0.05﹚、術中及術後有無接受輸紅血球血品﹙X2=8.6; P=0.008<0.05﹚、術中平均血壓<60mmHg的時間﹙Z=-2.7; P=0.008<0.05﹚、及術中及術後輸紅血球血品總輸血量﹙Z=-3.5; P=0.000<0.05﹚,在術後有無譫妄發生達顯著差異。(三) 術後認知功能的變化:三個時間點認知功能得分,發生譫妄者的得分皆低於無譫妄發生者,並在出院時兩者間差異最大(5.3分),並達顯著差異(Z=-1.9,P=0.049<0.05)。這些結果顯示譫妄的發生常見於冠狀動脈繞道術後,對於具有易感性因素與促發因素的病患,可進一步進行介入措施之臨床試驗,以評估預防或治療譫妄的策略,是否可能降低譫妄發生率及持續天數,及術後認知功能的恢復。

  • 學位論文

肝癌對國人的威脅仍居高不下,目前是國人男性癌症死因之首位及女性癌症死因第二位,且肝癌易復發的特性,使病患在肝癌存活期間,始終伴隨著不確定感;然而,病患的人格特質可能影響其對不確定感之評價進而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肝癌病患之人格特質及不確定感現況及其相關性,並探討影響疾病不確定感之重要因素。本研究為橫斷式之相關性研究,採立意取樣於台北市某醫學中心肝膽腸胃內科及外科門診之肝癌存活者。研究工具以結構式問卷,包含個人基本屬性問卷、症狀困擾量表、Mishel疾病不確定感量表-社區版及D型人格量表進行資料收集,並以SPSS 18.0進行描述性及相關性分析及廣義概化推估方程式。收案時間自100年2月至5月,共收案163名。研究結果發現肝癌病患於存活期面臨輕度症狀困擾及中度之疾病不確定感,及輕度的負向情緒及社交壓抑。年齡愈輕、身體功能愈差、罹患C型肝炎、罹患C型肝炎時間愈長及接受治療次數愈少者,其負向情緒傾向愈高;社交壓抑傾向則與人口學變項及疾病特性間無相關。有19%的病患屬於D型人格,其感受症狀困擾也較非D型人格高,具有負向情緒及社交壓抑傾向的病患,其感受症狀困擾及疾病不確定感的程度也較高,同時年齡愈輕、身體功能狀態愈差、接受治療次數及復發次數愈多、距完成治療時間愈近、症狀困擾分數愈高者,其疾病不確定感程度愈高;且具備負向情緒傾向者(β = 0.283,p = 0.018)為疾病不確定感之最重要的影響因子。建議臨床護理人員,在照護年齡愈輕、身體功能狀態愈差、接受治療及復發次數較多、距治療時間愈近、症狀困擾較多及具備負向情緒及社交壓抑傾向之肝癌存活期患者時,需更深入了解其不確定感之來源,除身體症狀之照護外,也應評估心理層面及人格特質,並適當的給予衛教或支持、關心及協助,協助病患緩解其對疾病不確定感,以提升肝癌病患於存活期之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身體功能下降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常見的現象,影響病患日常活動的獨立,增加未來失能的機率,因此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前、後,病患身體功能改變的趨勢及其相關因素。本研究為結構性觀察研究,以北部某醫學中心預定施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住院病患為對象,自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共收案42位,使用結構式問卷收集其基本資料和疾病特性,並利用身體活動問卷、疼痛量表、巴氏量表、手握式肌力測量儀和六分鐘步行測試,分別於術前、出院前及出院後2-4週測量其日常活動功能、肌肉力量及行動能力等相關資料,經由三次之縱貫式資料收集,分析病患於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其身體功能改變的程度以及變化曲線。以曼惠尼U檢定(Manne Whitney U test)、Wilcoxon符號等級檢定(Wilcoxon signed-rank test)、史皮爾曼相關(Spearman’s correlation)及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s correlation)分析基本屬性及疾病特性與日常活動功能、肌肉力量及行動能力之差異及相關性,並以p<0.05為統計上顯著差異。結果顯示(1)日常活動功能方面,相較於II級,手術前NYHA(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Ⅲ級者,出院後2-4週的巴氏量表分數改善較明顯(p=0.009)。當病患存在共病症種類越多,或是共病症越嚴重(查爾森共病症量表得分高),其出院後2-4週的巴氏量表分數改善(T2-T1)更多(p=0.011, 0.034)。(2)行動能力部分,出院後2-4週的六分鐘步行距離顯著高於手術前(p=0.015),其中LVEF較高(≧60%)者,恢復越顯著(p=0.019),亦發現有從事家事活動與運動習慣者,步行距離進步越多。整體而言,日常活動功能及行動能力可在出院後2-4週恢復至術前水準,唯肌肉力量恢復時間較長,建議護理人員及復健師可針對此部分加強病患指導,亦提供未來臨床人員照護此類病患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運用標靶遊憩介入於學齡前期兒童接受靜脈注射治療程序時的行為反應、變化、相關及影響因素。 本研究為量性研究,採隨機分派之實驗性研究法,對象為3到未滿7足歲,需接受靜脈注射治療程序之病童。收案以縱貫式三個時間點來收集實驗組及對照組資料。每次的靜脈注射施打者為同一人(兒科靜脈注射治療師、醫師或專科護理師),實驗組之遊憩的介入措施及觀察皆為研究生本人進行,以控制研究的信度, 觀察時間每次約為5-10分鐘。 測量工具為「兒童行為反應量表」,總計四個面向,13個觀察項目。四個面向包括:1.聲音語言方面,2.臉部表情,3.動作反應及4.情緒依賴。每項行為反應依程度不同而給予0-3分,得分越高表示病童該行為表現的強度越強。觀察地點於北部一所醫學中心兒科病房注射室。每次觀察完成後,回饋主要照顧者其孩童行為反應之結果,同時給予紙本單張指導主要照顧者靜脈注射後的照護重點。共收得實驗組及對照組各22人的資料列入分析。 採用SPSS 15.0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Wilcoxon sign rank test檢定、Mann-Whitney檢定、一般線性模式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運用標靶遊憩介入於學齡前期兒童接受靜脈注射治療程序, 可以顯著減輕其行為反應。病童接受靜脈注射治療程序之行為反應與年齡、性別、在場陪伴者、陪伴者態度之變項顯著相關。並引用此發現來建立迴歸模式,實驗組實驗前其年齡與過去注射經驗有被告知有禮物對行為反應解釋力為40.7%;實驗後僅與過去注射經驗有被告知有禮物有關,行為反應模式解釋力為33.9%。此外,以聲音的分貝值為自變數所建立的模式顯示,不僅有好的解釋能力,即分貝與行為反應有顯著正相關,且能預測接受靜脈注射時行為反應。而且透過兩迴歸線檢定方法,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後的迴歸模式有顯著差異(p < 0.001),表示遊憩介入對病童的行為反應有明顯降低。 站在人性化及友善醫療照護的立場,本研究結果有助於減輕及安撫病童在接受靜脈注射時所感受到的不安及恐懼,以提供兒科臨床護理人員在照護上的重視及參考指引。

  • 學位論文

癌症自1982年起即位居國人死因之首位,影響國人健康甚鉅,然而現階段多數癌症的治療仍有其無法突破之瓶頸,癌症病人為了尋求治療與生存的機會,接觸臨床試驗藥物的機會越來越多。病人對臨床試驗的認知與態度將影響其參與臨床試驗的意願,以及後續的治療遵從性,尤其病人是否在相當的知情同意基礎下,充分衡量試驗的利弊風險,進而做出參加臨床試驗的決策,需要醫護團隊對此議題與族群進行關切。 本研究以橫斷式描述性相關性研究,採立意取樣,在2011年2月至2011年6期間針對半年內曾經受邀參加治療性臨床試驗並決策的癌症病人,以結構式問卷為訪談工具,探討病人對臨床試驗的認知、態度以及決策行為意向。本研究工具包含:基本屬性、隨機臨床試驗認知與態度量表、共享決策程度量表(SDM-Q-9)、以及決策滿意度(SWD-scale) 與決策反悔程度量表(DRS),經徵求量表原作者之授權同意後進行翻譯與回覆翻譯,五份量表皆具有良好信效度表現(Cronbach’s alpha, 0.82~0.89),並於北部某醫學中心申請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始於腫瘤科門診、內科門診、早期臨床試驗病房與化學治療室等進行資料收集。 結果共有117位肺癌與肝癌病人願意參加本研究,但6位因體力關係未完成問卷填寫,因此共111份個案資料進入本研究分析。整體而言癌症病人對於參與臨床試驗的行為意向偏高,約74.8%之受訪者表示可能或非常有可能考慮參加。整體癌症病人對臨床試驗的認知程度答對率僅達58%,在隨機臨床試驗相關的推論概念較薄弱,此外癌症病人對臨床試驗的態度整體為趨近正向(平均分數=3.55;S.D = 0.36),主要以「對醫師信任感」次概念量表得分最高(平均為4.07;SD = 0.41),且多數個案表示與試驗團隊共享決策程度良好(86.5%; S.D= 11.97)、對決策過程之滿意度感受良好(4.15, S.D = 0.54)、決策反悔程度屬於偏低(26.53%, S.D = 15.45)。而本研究進一步以多元線性迴歸分析探討影響病人參與臨床試驗行為意向的重要預測因子為:性別/男性、教育程度/大專學以上、決策滿意度以及對臨床試驗態度,可解釋癌症病人參與臨床試驗行為意向變異量達35.9% ( Adjusted R2 = 0.335, p < 0.000),臨床試驗認知程度與共享決策程度兩個變項對行為意向的預測力雖未達顯著,但經過中介變項之檢定,發現乃透過影響態度與決策滿意度進而間接影響病人對參與臨床試驗行為意向,其中影響態度與決策滿意度所共同存在的預測因子為共享決策程度,顯示試驗團隊在受試者同意書的溝通解釋議題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 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試驗醫療團隊可加強解釋受試者同意書過程中,針對病人的替代選擇治療作完整評估及說明,以及提升癌症病人對隨機分派的過程與目的或重要性的認知,藉以提升與病人之間的共享決策程度與決策滿意度,同時降低決策反悔的感受,使癌症病人於試驗期間能在自主意願的基礎下有更好的遵從性、滿意度等感受,同時對試驗人員來說也能期許使臨床試驗之推展工作更加順利。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探討創意教學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之月經知識、月經態度、女生經期保健自我效能、男生月經關懷行為自我效能及男生月經關懷行為之成效。 研究背景:月經是青春期女生身體成熟與具有生育能力的重要象徵,更是青春期女生認識自己身體、建立自尊與女性角色定位的重要過程,但研究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月經知識不正確,校園中最常見的月經事件為:男生拿月經/衛生棉開玩笑、女生用過的衛生棉沒包好就亂丟、女生常發生月經滲漏。然而,當前鮮少針對上述月經相關議題所設計之教學方案。 研究設計:本研究採類實驗研究之不對等前後測對照組設計,以「創意教學方案」為介入處置,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於教學前進行前測,教學介入後一週進行後測,教學後六個月進行後後測。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花蓮地區313位國小五年級學生為對象,以學校為隨機分派單位,實驗組接受創意教學方案,對照組接受傳統課室教學,成效測量指標為月經知識、月經態度、女生經期保健自我效能、男生月經關懷行為自我效能及男生月經關懷行為得分;過程評量則包括創意教學方案滿意度調查及焦點團體訪談結果。研究資料採用共變數分析、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研究對象四成以上從未主動和父母討論月經問題,近三成學生聽過同學拿月經開玩笑。過程評量結果,實驗組對創意教學方案之滿意度高,焦點團體訪談呈現三個主要概念:「上課幫助我…」、「上課好好玩」及「冏很大的課後作業」。創意教學方案介入後,實驗組月經知識、月經態度、女生經期保健自我效能、男生月經關懷行為自我效能、男生月經關懷行為後測、後後測得分均顯著高於前測。排除前測成績的影響效果後,創意教學方案介入後一週,實驗組之月經知識、前測持負向月經態度者、女生經期保健自我效能、男生月經關懷行為自我效能、男生月經關懷行為得分均高於對照組;創意教學方案介入後六個月,實驗組前測月經知識答對率低者、前測持負向月經態度者、女生經期保健自我效能得分均顯著高於對照組。 結 論:學校環境對學生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校園中同學對月經之態度、因月經事件衍生之互動行為對國小高年級女生將產生莫大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創意教學方案可顯著增進學生之月經知識,提升負向月經態度者之正向月經態度,促進女生之經期保健自我效能,男生之月經關懷行為自我效能,增進男生對月經事件之關懷行為。未來可將本研究結果作為學校月經教育執行之參考,並評估由學校老師進行創意教學方案之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中的四個基本概念來分析影響腎移植後病患執行正確服藥以及感染預防行為的影響因素,屬橫斷性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台北某醫學中心接受腎臟移植滿六個月,定期於腎移植門診追蹤之腎移植病患為對象,共收案122份有效問卷。以自擬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包括:「基本資料」、「排斥與感染之健康信念問卷」、「腎移植病友正確服藥及感染預防之行為問卷」三部分。所得資料將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複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正確服藥行為及排斥相關健康信念 研究對象自行報告的正確服藥行為平均得分4.52;其中以「我能服用正確劑量的抗排斥藥」得分最高,平均值4.91,而以「我曾忘記服用抗排斥藥」為執行較差的項目。研究對象之正確服藥行為與移植時間呈現統計顯著負向相關性。排斥相關健康信念影響因素方面:曾接受透析治療者及曾發生排斥經驗者於自覺排斥罹患性的信念較強;移植地點在台灣、藥物引起之症狀困擾數目越多、過去曾發生嚴重感染或非常嚴重感染的個案其正確服藥障礙性信念較大。預測因子方面,移植時間較長、藥物引起之症狀困擾數目較多、排斥罹患性信念較低、正確服藥利益性信念較低者,正確服藥行為較差。 二、 研究對象感染預防行為及感染相關健康信念 研究對象自行報告整體感染預防行為平均得分4.23;以「我會注意口腔保健及衛生」得分最高,而「出入公共場所時,我會記得戴口罩」為執行較差的項目;而「忘記」是多數個案感到不易執行感染預防行為的主要原因。女性於感染預防行為執行上顯著優於男性。個案過去透析時限水遵從度越高者其感染預防行為遵從度也越好。感染相關健康信念影響因素方面:當自覺感染預防障礙性信念越強則感染預防行為越差;年齡越高以及過去透析治療為期較短的個案其自覺感染罹患性信念較低;年齡越高者其自覺感染嚴重性信念較低;無工作者其自覺感染嚴重性大於兼職者又大於退休者,而全職工作者其自覺感染嚴重性大於退休者;在台灣接受移植者自覺感染預防行動障礙信念較強。預測因子方面,自覺感染預防障礙性越高、透析時限水遵從度越差者感染預防行為較差。 結論:腎移植個案的服藥行為及預防感染行為受到其健康信念等因素的影響。移植時間較久、藥物引起之症狀困擾數目較多、排斥罹患性信念較低、正確服藥利益性信念較低的腎移植個案,正確服藥行為相對較差。自覺感染預防障礙性較高、過去透析時限水遵從度較低的腎移植個案,感染預防行為相對較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