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9.177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退燒處置為臨床常見且重要的護理處置,近年來許多研究已逐漸形成共識,認為發燒為人體對抗感染之自然防禦機轉,發燒症狀的處理應以增進舒適為主,非以降低體溫為目標,然而此觀念的轉變並未著實改變目前臨床準則與護理措施。故本研究目的為了解醫護人員對發燒概念與退燒藥物處置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以及比較醫護間知識、態度與處置之異同。 研究設計採橫斷、描述性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針對北部某醫學中心醫師與護理師為對象,使用自擬結構式問卷收集人口學資料及發燒與退燒藥物處置相關資料。本研究收案期間為2012年2月至4月,共收案78位醫師、251位護理師,總共329位醫護人員。 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醫師發燒知識題總分答對率達80.09%,護理師為67.02%。醫護人員對發燒認知與退燒藥物處置的自信程度最高,醫護人員視發燒定義與開始給退燒藥的體溫中位數皆為38℃,其中以acetaminophen類使用頻率最高。醫護人員認為退燒目的是預防病患無法負荷體溫升高引起的身體代謝率的增加,而認為發燒會導致熱痙攣及腦部受損的擔憂雖然較低,但仍持續存在。 在影響因素方面,醫師的進階層級越高,工作年資越久,對自己的發燒認知與退燒藥物處置信心越高,而資淺醫師的退燒藥物處置易受同事與家屬要求所影響;以及認為不用退燒藥的高燒,會使病患出現腦部受損的比率較資深醫師高。而護理師的進階層級越高、越資深,其發燒知識總分越高,對發燒認知與退燒處置的信心越高,對發燒反應的焦慮感越低,會待病患發燒溫度較高時才給予解熱劑處置;且認為退燒目的是為緩解病患與家屬的焦慮、預防病患無法負荷身體代謝率的增加,較少為了避免造成腦部或重要器官細胞受損;並且資深護理師依實證文獻為給藥依據的頻率較高,及較少受同事壓力影響。 而與護理師相較下,醫師的發燒知識較高,對退燒藥物處置的自信較高、對發燒反應的焦慮感較低、對面對病患家屬之外在壓力感受較低;且認為退燒目的主要為預防病患無法負荷身體代謝率的增加,與緩解家屬與病患的焦慮不安較護理師高,而預防體溫再上升與降溫為退燒目的比率較護理師低。此外,醫師依實證文獻結果與同事壓力而給藥的頻率較護理師高。 因此醫護人員對發燒的態度雖已較過去的研究結果更接近實證研究的建議,認為發燒對病人可能有益,且認為退燒主要目的在於增進病人舒適而非降溫,但對發燒與熱痙攣、腦部受損的關係仍感到擔憂,尤以進階層級低、資淺人員對發燒處置較沒有信心,退燒藥物處置較易受外在壓力所影響。且本研究發現醫師與護理師於發燒知識、態度與行為有差異,故此結果可做為未來主管規劃醫護共同繼續教育、發燒個案討論,以及研擬發燒處置準則之參考,強化醫護人員對發燒處置的共識,讓發燒病人得到最適當的處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腦下垂體腫瘤(pituitary tumor)約佔所有顱內腫瘤病人的10-15%,立體定位放射手術(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主要運用在手術後殘餘病灶或是腫瘤復發病人。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相關併發症,目前研究常探討新產生的視野及內分泌功能缺損症狀。這些持續存在的症狀困擾及接受治療後的相關合併症,均與病人不同層面的生活品質有相關。 目的:本研究旨在暸解腦下垂體腫瘤病人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後的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並探討個人特性、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及差異性。 方法:本研究以橫斷式調查研究法,採立意取樣方式。收案來源為臺北市某醫學中心電腦刀放射手術治療中心,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之腦下垂體腫瘤病人名單。研究工具包括:研究對象個人特性資料表、腦下垂體腫瘤術後病人之症狀困擾量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臺灣簡明版。 結果:共有60位個案參與本研究,平均年齡為51.17歲,功能性及無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病人分別佔49%及51%。研究結果顯示,腦下垂體腫瘤病人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後,目前平均有5.95±5.05項症狀困擾,最常見的五項症狀困擾為「記憶變差」、「容易感覺疲倦」、「視力模糊」、「停經」和「頭痛」。生活品質得分最低為心理範疇,得分最高為環境範疇。若與國內一般人常模數據相比,腦下垂體腫瘤病人在生活品質─生理健康範疇得分顯著較低(t=-2.81, p=0.01)。在症狀困擾方面,平均症狀困擾程度總分為7.62±9.96分,症狀困擾程度與年齡為顯著負相關(Spearman ρ= -0.36, p=0.00);藥物使用數目與症狀困擾程度為顯著正相關(Spearman ρ= 0.32, p=0.01);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病人,症狀困擾程度顯著高於無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病人(Z=-2.73, p=0.01)。在生活品質方面,年齡與綜合健康(Spearman ρ=0.51, p=0.00)、心理範疇(Spearman ρ=0.33, p=0.01)為顯著正相關;症狀困擾程度與生活品質─綜合生活品質(Spearman ρ=-0.57, p=0.00)、綜合健康(Spearman ρ=-0.69, p=0.00)、生理健康(Spearman ρ= -0.55, p=0.00)、心理(Spearman ρ= -0.54, p=0.00)、社會關係(Spearman ρ= -0.43, p=0.00)為顯著負相關;男性病人在心理(Z=-2.33, p=0.02)、環境範疇(Z=-2.08, p=0.04)得分顯著高於女性。症狀困擾總數≦6項的病人其綜合生活品質(Z=-4.06, p=0.00)、綜合健康(Z=-4.69, p=0.00)、生理健康(Z=-5.33, p=0.00)、心理(Z=-4.69, p=0.00)、社會關係(Z=-3.11, p=0.00)範疇得分顯著高於症狀困擾總數>6項的病人。 結論:腦下垂體腫瘤病人在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後,可能會有持續存在或新發生的症狀困擾,且症狀困擾與病人不同層面的生活品質有相關。建議未來可針對腦下垂體腫瘤病人常見之症狀困擾,進行症狀管理,以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了解護理之家護理人員執業環境及其可能接觸之職業危害因子,並提出改善其執業環境之建議。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自擬式之結構性問卷,內容包含生物性、物理化學性、心理社會及人因工程等危害評估護理之家護理人員之執業環境,以中文版工作內容量表(Chinese 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中文版哥本哈根量表(Chinese 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及中文版挪威肌肉骨骼傷害問卷(Chinese 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評估其健康狀況;研究對象為全台登記聘用註冊護士/護理師10人以上之70所護理之家,每家機構至少請十位實際執行護理業務之護理人員填答執業環境調查之問卷;此外,亦召開專家會議及選取兩種不同型態的護理之家進行實際工作現場訪視,了解護理之家工作環境。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477份問卷進入最後分析,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37.7歲,其中註冊護士/護理師為31.6歲、照顧服務員為45.3歲;在執業危害暴露方面,生物性危害:過去一年共29位(10.9%)護理人員發生針扎事件,86位(18.0%)發生血液體液暴觸、274(57.4%)位需接觸高傳染性的工作,而在控制基本資料與執業環境等變項後發現,註冊護士/護理師最近一年曾發生針扎事件與其發生高工作壓力相關。在物理化學危害方面:大多數護理人員不需接觸具輻射線、血管攝影或斷層掃瞄之個案,也不需要接觸致癌藥品或照顧化學治療個案,半數以上護理人員均需要接觸消毒溶液(n=367;76.9%),其中有9.4% (n=45)過去一年曾因為接觸消毒溶液發生不適。在心理社會危害部分:本研究56.6% (n=270)的受訪對象需輪班,低工作控制者佔33.3% (n=159)、高工作心理負荷者佔39.4% (n=188)、高工作壓力者佔15.1% (n=72)、低就業安全者佔32.5% (n=155)、低組織管理正義者佔44.4% (n=212),在控制其他變項後發現,低工作控制與註冊護士/護理師發生高個人疲勞及服務對象疲勞相關;高工作心理負荷與註冊護士/護理師發生高個人疲勞相關、與註冊護士/護理師及照顧服務員發生高工作疲勞及工作相關之肌肉骨骼不適相關;低就業安全與註冊護士/護理師發生高個人疲勞相關,與照顧服務員發生高個人疲勞、工作疲勞及服務對象疲勞相關;低組織管理正義與註冊護士/護理師及照顧服務員發生高工作壓力、高個人疲勞及工作疲勞相關,與照顧服務員發生高服務對象疲勞顯著相關。在人因工程危害方面:最近一年發生肌肉骨骼不適的護理人員高達九成以上(n=452;94.8%),肌肉骨骼不適部位前三名分別為肩膀、脖子、下背/腰部,而控制其他變項後,註冊護士/護理師上班站立時數超過6小時與其發生高工作壓力相關,上班扭腰轉身次數超過20次與其過去一年發生肌肉骨骼不適相關。 結 論:研究調查結果發現護理之家執業環境中的生物性、心理社會性及人因工程危害將可能影響護理人員的健康狀況,因此,為了減少各項執業危害對其健康狀況所造成的影響,改善職場環境中的各項危害為刻不容緩的工作,除了實際改善工作環境外,亦建議針對各項危害改善進行定期評值,提供各項教育訓練活動,以改善護理之家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減少執業環境所可能帶來之危害。

  • 學位論文

背景:中風在2010年為國人死因的第三位,也是造成失能的主因,衛生署在2002年開始核准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若缺血性中風病人在症狀發生4.5小時內接受上述治療,對於其中風後失能情形有顯著的改善,但目前國內使用率低,主要原因為病人對於中風症狀與因應方面的知識不足,造成延遲就醫,而無法接受rt-PA治療。病人在初次中風後,再中風發生率仍高,故了解中風病人與家屬對於中風症狀的認知與預期因應行為是重要的,並可做為臨床中風病人與家屬衛教的參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人口學變項、中風病史、中風嚴重度、中風易感性、中風相關學習經驗與中風症狀的認知與預期因應行為之間的關係;並調查城鄉地區中風病人與家屬病人立即就醫狀況、中風症狀的認知與預期因應行為之現況。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採立意取樣,以自填式問卷,在臺北某醫學中心及其斗六與虎尾分院的神經內科與外科病房,收集20歲(含)的中風病人與家屬。 結果:資料符合收案條件的個案共120位:其中病人有69人(57.5%),家屬有51人(42.5%);居住城市者有80人(66.67%),鄉村者有40人(33.33%)。將本研究重要發現歸納如下: 1.病人立即就醫狀況方面: 在三小時內求醫中風病人比率為40.58%,大於三小時為21.74%,不知道者佔 37.68%;居住城市的中風病人,在三小時內求醫中風比率為50%,大於三小時為26.09%,不知道者佔23.91%;居住鄉村的中風病人,在三小時內求醫中風比率為21.74%,大於三小時為13.04%,不知道者佔65.22%。 2.中風症狀認知方面: 所有個案的中風症狀認知平均正確率為64.08%;病人的中風症狀認知平均正確率為64.08%,家屬的中風症狀認知平均正確率64.08%;居住城市者的中風症狀認知平均正確率為68.28%,居住鄉村者的的中風症狀認知平均正確率為56.07%。 3.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方面: 所有個案的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平均正確率為56.37%;病人的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平均正確率為60.09%,家屬的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平均正確率51.33%;居住城市者的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平均正確率為59.06%,居住鄉村者的的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平均正確率為50.98%。 4.針對21題中風症狀的預期因應行為方面: 所有個案在65.16%中風症狀情境下,選擇至急診或打119,而中風病人為70.39%,家屬為58.08%,居住城市者為68.69%,居住鄉村者為58.1%。 5.影響中風症狀認知的因素: 以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知,居住城市、教育程度大專以上 ,中風症狀認知較高,檢定值分別為2.88與5.18,而p值分別為0.006與0.007。 6.影響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的因素: 以皮爾森相關係數值為0.393,在統計上呈現顯著,p值小於0.01,若中風症 狀認知越高者,其因應行為越正確。另外,中風病人與其配對家屬的中風症狀預期因應行為也存在正相關,相關係數為0.638,p值小於0.01,亦即中風病人因應行為正確率越高者,其配對家屬也越高。 透過本研究結果,可幫助護理人員了解目前中風病人與家屬對中風症狀與預期因應行為的現況,以作為臨床中風相關衛教的參考。此外,在做衛教前評估病人狀況時,可根據影響中風症狀認知與預期因應行為因素,提供具個別性的衛教,以發揮護理獨特的功能,以增進中風病人與家屬對中風症狀與適切因應行為的認知。

  • 學位論文

憂鬱症、癌症及愛滋病並駕齊驅,被公認是新世紀的三大疾病。而愛滋病的照護、醫療倫理和心理衛生則面臨更大的挑戰,不只在醫學上,更是社會文化裡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本計劃將呈現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對愛滋病真相告知與家庭關係的現象文化描述,剖析所可能遭遇的困境、詮釋、和應對之情境脈絡。研究計劃將採用質性研究中之深度訪談法,實施策略是由感染者及已知病情家屬的觀點,於門診或病房諮商室以開放式問題來收集資料。研究中共對愛滋感染者7位和家屬3位進行個別深度訪談,收集其目前對疾病醫療和照護的處境及生命經驗,並鼓勵其抒發對愛滋真相告知的期望、擔憂、應對及可能發生的倫理困境等,發表多重的聲音及觀點。完成資料之逐字稿後,以ATLAS.ti 6.2質性分析軟體協助整理逐字稿內容,研究結果呈現出愛滋病毒感染者的告知經驗共包含了五個範疇:「初知愛滋診斷內心的衝擊」、「不能說的秘密」、「告知疾病診斷的理由」、「因疾病而轉變的家庭關係」、「接受疾病,人生旅程再出發」。從中分析得知感染者告知家屬病情的瓶頸在於「無法預期父母之反應」以及「愛滋社會烙印」為兩大主因,故進一步建議由醫院實務、法令政策、新聞媒體及有力人士的參與等四個層面著手來協助愛滋之去烙印,並促使臨床醫療專業人員對感染者之病情告知有更深入的瞭解,進而提供適當的方法及所需的資源,協助感染者及家屬因應疾病帶來的衝擊,使感染者及其家屬彼此達到的最大支持功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讓許多低體重早產兒的存活率大幅提昇。對於出生後住在加護病房的早產兒,父親是第一個月最常接觸早產兒的重要關係人。本研究旨在了解早產兒父親在面臨此壓力事件時,其父親人格特質、心理狀態與父子依附關係之相關性,並分析影響父子依附關係之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取縱貫式研究設計(Longitudinal Design),以結構式問卷重複測量方式收集資料。分別於早產兒出生後進入新生兒加護病房一週內與出生滿一個月後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對象取自台灣北部某兩家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資料收集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期間,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共收得50位新生兒加護病房之早產兒父親。有效樣本數為37位,回收率達74%。 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結構式問卷與病歷查閱的方式來收集資料,依研究架構中的概念分為三大部分:包括研究對象人口學資料包括:基本資料表、華人健康量表(CHQ-12)以及艾氏人格量表中文版(EPQ) ; 心理狀態部份包括雙親不確定感認知量表(PPUS)、 情境焦慮量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CES-D) ;以及測量父子依附關係之父子依附關係量表。經整理編碼後,採SPSS 17.0進行統計。 研究結果:研究參與的早產兒父親介於21~52歲,平均年齡為35.06歲(SD=5.24),教育程度為大學/學院共21人(42%)佔最多數,人格特質有八成以上皆為外傾性高者。在早產兒部份以女生為多數,大部分都是第一胎,平均週數則為29週又6天,平均出生體重則為1238.3公克,疾病嚴重程度平均為16.44分。 在基本屬性中,父親的宗教信仰和出生滿一個月後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感等心理狀態因素分別達顯著差異(F=3.54, p<0.05; F=4.95, p<0.05);父親人格特質在出生一週內和早產兒父親之不確定感、焦慮感達顯著差異(t=2.10, p<0.05; t=3.29, p<0.05) ,而在出生滿一個月後和早產兒父親之人格特質和焦慮感及憂鬱情形等心理狀態因素有達顯著差異(t=2.55, p<0.05; t=2.25, p<0.05);早產兒出生體重和出生一週內的早產兒父親之不確定感、焦慮感分別達顯著差異(F=3.55, p<0.05; F=3.24, p<0.05);父親教育程度和出生滿一個月後的父子依附關係達顯著差異(F=3.85, p<0.05);早產兒出生週數和出生一週內及出生滿一個月後的父子依附關係分別達顯著差異(t=2.42, p<0.05;t=2.08, p<0.05),且早產兒疾病嚴重度和出生一週內及出生滿一個月後的父子依附關係分別達顯著差異(F=3.45, p<0.05; F=2.66, p<0.05) 。 在早產兒父親心理狀態變化中,不確定感、焦慮感皆隨著時間不同而有降低之趨勢,且不確定感的變化情形有顯著差異(t=4.09, p<0.001);而父子依附關係之變化情形則隨著時間而有顯著增加(t=-8.30, p<0.001)。在心理狀態中,以不確定感和父子依附關係間有負相關(γ= -0.39, p<0.05),且父親的人格特質外傾性程度和不同時期的父子依附關係皆有達顯著正相關(γ=0.28, p<0.05; γ=0.38, p<0.05) ,父親人格特值外傾性傾向愈明顯者會有較好的父子依附關係。出生一週內以及出生滿一個月後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感分別達統計顯著正相關(γ=0.51, p<0.01; γ=0.33, p<0.05);且焦慮感和憂鬱情形亦分別達統計顯著正相關(γ=0.67, p<0.01; γ=0.70, p<0.01)。 不論出生一週內或是出生滿一個月後的父子依附關係,其重要預測變項為(1)早產兒出生時的疾病嚴重程度愈低,可預測其父子依附關係愈佳;(2)早產兒父親的外傾性人格特質傾向愈大者,可預測其父子依附關係愈佳(F=0.51, p<0.001; F=0.33, p<0.001)。 討論及臨床應用:由研究結果可得知早產兒的狀況好壞以及病況的不確定感對父親的影響程度之大,甚而影響至出生一個月後的父子依附關係的建立。臨床醫護人員更應主動提供資訊並給予支持,將早產兒父親納入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中,以協助獲得較佳的心理壓力調適和父子依附關係的建立。

  • 學位論文

目的:國外心臟手術後1-4年內有18-56% 病人發生手術後慢性疼痛,國內護理人員與研究者對國人心臟手術後急性疼痛如何發展成慢性疼痛的議題瞭解卻是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瞭解1) 手術後三個月時慢性疼痛的發生率,2)手術後三個月期間休息狀態下的次類型疼痛軌跡,3)手術後三個月期間活動狀態下的次類型疼痛軌跡,4)手術後三個月期間休息狀態疼痛之預測因素,5)手術後三個月期間活動狀態疼痛之預測因素。 方法:本研究採前瞻性縱貫性研究(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以病歷查閱、中文版疼痛自我效能問卷與口頭疼痛數字評量表,分別收集病人個人背景、治療性、心理性資料和手術後七個時間點的最大疼痛強度,七個時間點分別為手術後第三、四、七、三十、四十五、六十與第九十天。心理性資料則是在手術前與手術後第七天收集。研究資料以折線式成長模式(Piecewise Growth Model)描述手術後三個月期間兩個時段(手術後一週到四週)(手術後四週到十二週)疼痛軌跡的變化,且以邏輯斯廣義估計方程式(logistic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analysis)以逐步迴歸的向後法,分析手術後三個月期間疼痛變化的預測因素。 結果:符合收案條件者130位,完成調查者99位,有效樣本77位。手術後三個月時,休息狀態和活動狀態中重度疼痛的發生率分別為12%與4%。資料顯示個人的疼痛軌跡具有個別性變異,依手術後第三天疼痛與第七天疼痛間疼痛改變率的關係,分出四個次類型,為低升型(53%)、高降型(27%)、低降型(9%)與高升型(8%)。低升型是指術後第三天為輕度疼痛,但手術後第七天疼痛高於第三天;高降型是指術後第三天為中重度疼痛,但第七天疼痛低於第三天。低降型是指術後第三天為輕度疼痛,但第七天比第三天的疼痛更低。高升型是指手術後第三天為中重度疼痛,但第七天比第三天的疼痛更高。 休息狀態與活動狀態之次類型疼痛軌跡都分別顯示手術後疼痛隨時間下降的趨勢,並以手術後第四週做為疼痛變化之轉折點。休息狀態下之次類型疼痛軌跡:除高降型外,其它三個次類型都呈現有個體間疼痛變化的差異性。低降型在手術後一週內輕微疼痛,但在一週到一個月間疼痛上升,高升型在手術一週內有較多的疼痛,在一週到一個月疼痛快速下降。低升型與高降型呈現手術一週後疼痛持續、緩慢的下降。 活動狀態之次類型疼痛軌跡:除低降型外,其它三個次類型都呈現個體間疼痛變化具有差異性,主要表徵是手術後一週到一個月間疼痛快速下降,在手術一個月後疼痛緩慢的下降。低降型在手術後八週為輕度疼痛,緩慢的下降。性別與手術後疼痛自我效能是手術後三個月期間發生休息狀態疼痛的影響因素;手術後四到七天麻痛藥使用量與時間變項則是手術後三個月期間發生活動狀態疼痛的影響因素。 結論:研究內顯示,心臟手術後三個月期間的四個次類型疼痛軌跡都有隨時間下降的趨勢。然而,手術後三個月時休息和活動狀態仍分別有12%與4%的病人有中重度疼痛的發生率,手術後一個月疼痛是手術後疼痛變化的轉折點,而且出院前疼痛強度與手術後三個月期間疼痛變化有關。因此,在照顧心臟手術病人時,護理人員可在手術後不同時段(如手術前、手術後七天、手術後一個月與三個月),評估病人的疼痛狀態,依需要提供合適的建議與照護。未來研究可發展與測試提升手術後疼痛自我效能的護理措施,以利於病人更能有效處理疼痛,減少疼痛的發生,提升照顧品質。 關鍵字: 手術後疼痛軌跡、急性手術後疼痛、持續性疼痛、手術後慢性疼痛、影響因素、疼痛護理

  • 學位論文

癌症蟬連台灣十大死因第一位已經長達三十年,存活無疑是病人及其家屬最關心的議題。而近來在許多大型研究發現,握力可以有效預測老年人的死亡率;老年人因為賀爾蒙改變、慢性發炎、生活型態改變及營養等問題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質量下降,而癌症病人因為營養吸收及藥物副作用等問題更會加重肌肉質量下降的情形,因此老年癌症病人肌肉質量下降的情形必然更為嚴重,進而使肌肉力量快速下降。美國AJCC癌症分期是目前用於癌症病人存活預測最通用的方法,但在老年族群的預測力仍待被證實。故本篇主要探討握力與AJCC癌症分期是否能有效預測老年癌症病人的存活時間,研究中使用自96年8月至98年4月止於台北某醫學中心一般外科普通病房65歲以上老年癌症病人共95人之腫瘤切除手術前、手術後以及術後三個月的握力,並收集其癌症病理分期及存活情形,最後控制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癌症別、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使用藥物數量及是否有介入措施作存活分析,結果顯示AJCC癌症分期雖然仍是最強大的存活預後因子(p<0.01),然而術前握力亦可做為獨立預測存活的因子(p<0.05),研究結果為每增加一公斤的術前握力可以降低約5%的死亡機率。由於握力是一個簡單、即時且非侵入性的測量數值,建議未來可以將術前握力放入老年癌症病人之術前評估項目,增加臨床人員及病人和家屬一個簡單有效的存活預後指標。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背景 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常因較專注於照顧病情不穩定的病人,忽略或低估家 屬的需求及感受,進而影響家屬與護理人員之關係;神經外科加護病房的 病人家屬多少都有不等程度的焦慮情緒。 目的 探討腦神經外科加護病房術後病人家屬的需求與焦慮程度之相關性。 方法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採横斷式描述性相關研究,選取北部某醫學中心 神經外科加護病房122位病人家屬為施測對象。結構性問卷內容包含「病 人的基本屬性」、「家屬的基本屬性」、「腦神經外科重症病人的家屬需求量 表」及「家屬情境焦慮量表」等,將所得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 計分析。 結果 腦神經外科加護病房病人家屬認為重要,但沒有充分被滿無足的需求依序為「有人提供我有關長期照護的資訊」、「每天可以有機會與醫師談話」、「有人教我如何和溝通有困難的病人溝通」、「瞭解照顧病人的工作人員的專業經歷」、「能有人關心我的健康」。家屬整體需求重要程度與焦慮程度呈正相關,家屬整體需求被滿足程度與焦慮程度無顯著相關。巴氏量表指數為家屬整體需求被滿足程度、保證需求被滿足程度、支持需求被滿足程度等之重要預測因子。焦慮程度的重要預測因子依序為保證需求被滿足程度、接近病人需求重要程度及病人昏迷指數,共可解釋17%之變異量。 結論 所以醫療團隊在滿足家屬需求方面仍有待努力的,可藉由適時的舉辦相關在職教育與家屬討論會,確切瞭解腦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家屬的需求,增進家屬需求被滿足程度,進而降低家屬焦慮。面對昏迷指數低及巴氏量表指數低的病人家屬時,須給予家屬接受病況的時間,引導其了解病人實際狀況,幫助家屬將重心轉移到未來如何幫忙病人復原,使家屬有效地調適及有能力去面對並處理親人生病所帶來的家庭危機,減輕家屬的焦慮。

  • 學位論文

髖部骨折是導致老年人活動失能及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但造成老年人生活相當大的負向衝擊,更耗費龐大醫療成本,對於後續照護之醫療資源亦不可小覷。目前手術是治療髖部骨折的主要方法,但由於影響髖部骨折手術後存活之危險因子相當多元,因之本研究藉由探討影響髖部骨折老年病人,手術後存活之預測因子,希能提供提供臨床照護之參考。 本研究採二次資料分析,研究資料收集期間為2004年4月至2006年1月,收案標準為≧60歲,初次發生低能量性創傷導致之髖部骨折,且無入住機構之老年人,於骨折後求治於臺北市某醫學中心,並接受髖部手術治療。本研究共收集217位符合條件之對象,同時配合2008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之死亡統計資料,利用Kaplan- Meier method分析髖部骨折老年人手術後存活時間,並以Log-Rank test分析各變項與存活率間之關係,再以Cox迴歸模式分析影響手術後存活之預後因子。 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發生髖部骨折以年紀大於80歲的女性居多,手術後一年之存活率為87.6%,男性不論在手術後一年或手術後4.8年,其死亡率相較高於女性。經多變項Cox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影響手術後一年存活之重要預測因子,為男性、不識字者與身體質量指數≦20; 而在影響手術後4.8年存活之重要預測因子則為男性、不識字者、身體質量指數≦20、骨質密度T≦-2.16和ADLs有困難者等五個變項。 另外在存活率之分析結果方面,研究結果也發現教育程度與MMSE之時間定向感構面,對於手術後一年及4.8年之存活率影響具顯著意義,但在手術後死亡風險之影響則不具統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