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3.193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臨床試驗需仰賴一群訓練有素的團隊成員共同執行,常見的試驗團隊成員包含試驗主持人、臨床研究護理師、臨床研究專員等。臨床研究護理師常被試驗主持人授權執行大部分的事務,奠定其在臨床試驗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全世界卻少有臨床研究護理師的培訓機構。過去文獻多以臨床研究護理師之角度探討其應具備之專業知識與技能,較缺乏實務上與臨床研究護理師密切合作之試驗主持人與臨床研究專員的意見。 【目的】藉由建立中文版Australian cancer clinical trials nurse knowledge and skills questionnaire (Australian cancer CTN questionnaire)之信效度,了解並整合試驗團隊成員對臨床研究護理師專業知識與技能之認知與差異,以供未來設計臨床研究護理師培訓課程之參考。 【方法】以橫斷式研究設計採滾雪球取樣,收集323位個案之資料以SPSS 22.0套裝軟體進行分析;以內在一致性信度、專家效度、區辨效度建立量表之信效度,再以描述性與推論性統計探討研究變項間的差異與相關性。 【結果】本研究於2016年6至8月共收集試驗主持人63位、臨床研究護理師200位、臨床研究專員60位。中文版Australian cancer CTN questionnaire之Cronbach’s alpha為0.87~0.95,專家效度CVI值為0.99~1,區辨效度結果顯示本量表具良好之建構效度。研究發現,臨床研究護理師最重要及實用的知識為「知情同意過程」、「受試者篩選與招募」、「藥物安全與藥品安全性監視」;最重要及實用的技能為「溝通」與「時間管理」。 【結論】中文版Australian cancer CTN questionnaire具良好信效度,透過此量表得知「知情同意過程」、「受試者篩選與招募」、「藥物安全與藥品安全性監視」、「溝通」、「時間管理」為臨床研究護理師應具備之最重要及實用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故應納入臨床研究護理師之培訓課程。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護理人員對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認知與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 DNR)態度,會影響病患及其家屬的決策及善終照護,現有研究多侷限於成人單位之探討,少有新生兒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之相關研究。本研究目的:(1) 探討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認知;(2) 探討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顧DNR病嬰之態度;(3) 分析影響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認知之相關因素;(4) 分析影響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顧DNR病嬰態度之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研究為橫斷式描述相關性研究,於2015年5月至6月間,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的收集。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選取符合收案條件之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共計43人,分別是北部某醫學中心30人及某區域教學醫院13人。問卷包括:基本資料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知識量表(新生兒版)、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照顧DNR病嬰之態度量表三部分,量表題目針對新生兒適用性予以修改,聘請5位安寧緩和照護專家進行專家內容效度審查,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知識量表(新生兒版)量表 CVI值0.93,量表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0.547,新生兒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對照顧DNR病嬰之態度量表CVI值0.92,量表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0.96,問卷資料收集完畢後,使用SPSS for windows 22 之統計軟體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知識量表(新生兒版)平均得分11.74分,顯示不論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之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對於新生兒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認知皆有一定之水準,但在辨別病嬰是否適用於安緩和醫療條例、DNR政策執行方面,高達88.4%及62.8%答錯,多數的護理人員在此方面有困難。認為自己的宗教信仰對照顧DNR病嬰有幫助者,其在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認知程度較高,且p = 0.011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在照顧DNR病嬰態度上,以生理態度的平均分數最高,平均值為4.7(SD0.4);年齡與心理態度有相關性,p = 0.05達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年齡較大者,心理態度較為正向;照顧DNR病人的經驗則與照顧DNR病嬰態度上有顯著相關p = 0.005,有經驗者,在照護態度上趨於正向。在本研究中,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認知程度與照顧DNR病嬰之態度並無顯著相關(p = 0.187),可能與研究個案數樣本較少有關。 本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臨床護理人員、決策者、教育者制定照護政策、教學計畫、訓練課程之參考,建立臨床DNR相關政策及規範、更充足的教育、臨床人員諮詢管道、經驗的分享。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護理品質的提升,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死亡率逐年的下降,面對存活率的提高,兒童的生長及發展可能受到疾病以及環境等相關因素影響。「生長」及「發展」為兒童成長的兩大面向,其生長特性及發展任務隨著各個階段而有所不同,持續性的改變影響兒童成長至成人的發展。大動脈轉位為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疾病,目前鮮少其生長與發展的相關研究,故本研究目的為評估大動脈轉位兒童之生長及發展,並分析大動脈轉位兒童與一般兒童生長及發展之差異性,以及探討影響大動脈轉位兒童生長及發展的相關因子。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兩種研究方法探討大動脈轉位兒童之生長趨勢及發展特性,首先以回溯性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15年9月出生診斷為大動脈轉位兒童的基本屬性、家庭環境特性、疾病治療特性以及生長幅度資料,共127位。再以病例對照研究評估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出生診斷為大動脈轉位兒童之發展特性,採用病例對照法,共28位為病例組;依性別以及年齡配對選取健康兒童28位為對照組,進行病例回顧、問卷調查以及實際發展評估收集資料。分析方法使用統計軟體SPSS 20.0,類別變項運用皮爾森卡方檢測(Pearson chi-square)以及費雪精確性檢定(Fisher’s exact test);連續性變項運用T檢定以及無母數二獨立樣本檢定(Mann-Whitney U),並利用ROC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s)分析影響發展之加護病房住院天數的敏感度及特異度。 研究結果:分為兩大面向─生長及發展,大動脈轉位兒童生長幅度較緩慢,但體重於六個月後逐漸正常化,身高於一歲後逐漸正常化,其中一歲以下體重小於3百分位與加護病房住院超過28.5天有顯著性關係( p = 0.015),兩歲及三歲體重小於3百分位與大動脈轉位類型有顯著關係(p = 0.047)(p = 0.018),以 TGA with VSD、Taussig-Bing syndrome以及Single ventricle診斷需特別注意其生長趨勢。0-4歲大動脈轉位兒童在整體發展評估(p = 0.001)較一般兒童緩慢,特別是粗動作發展(p = 0.01)以及語言發展(p = 0.01)。影響大動脈轉位兒童粗動作發展遲緩之可能危險因子為住院期間需要葉克膜治療(p = 0.011);影響大動脈轉位兒童語言發展遲緩之可能危險因子為加護病房住院天數(p = 0.004)、加護病房總住院天數(p = 0.012)、出院前鼻胃管存留(p = 0.039)、手術矯正年齡(p = 0.042)以及家庭結構(p = 0.042);由ROC曲線分析,加護病房住院天數超過23.5天,可預測大動脈轉位兒童需要物理治療介入 (sensitivity = 90.3%, specificity = 67.1%, AUC = 0.835),加護病房住院天數超過28.5天,可預測需要語言治療(sensitivity = 88.9%, specificity = 71.6%, AUC = 0.845)及職能治療介入 (sensitivity = 100%, specificity = 67.3%, AUC = 0.857)。 討論及結論:大動脈轉位兒童生長趨勢不穩定且發展遲緩比例較高,應提高醫護人員及家屬對於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生長及發展的重視,於手術後恢復期,提早照會營養師及復健師進行評估,以預防及減少生長及發展的問題,於門診定期追蹤時,醫護人員應特別注意高危險性生長發展遲緩的兒童,適時轉介早期療育並長期追蹤。積極鼓勵家屬儘早學習居家照護,以增加病童於住院期間的語言及動作刺激並減少住院天數,並衛教兒童生長及發展的相關知識及定期返診追蹤的重要性。建議未來探討大動脈轉位兒童於學齡期至成人期的生長發展變化,以及早期療育對於大動脈轉位兒童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隨著停經階段的進展,婦女的性功能或性生活有減少的趨勢,衝擊到生活品質及伴侶的關係。臺灣過去的研究,缺乏從不同停經階段,深入探討及比較婦女的性功能,而且停經婦女性功能的研究幾乎是從婦女的觀點分析,若能同時納入伴侶的因素,將有助於我們更多元的了解停經婦女的性功能。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比較停經前期、停經中期、停經後期階段婦女性功能的差異,並探討不同停經階段婦女在停經症狀、尿失禁、膀胱過動症、伴侶關係的分布與差異,最後確認停經前、中、後三期每一期婦女性功能的影響因子。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方式於北部一所醫學中心的婦產科、家庭醫學科門診及北部一所五年制專科學校,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當面邀請停經婦女或請學生轉交邀請函給家長,若停經婦女同意參與研究,便邀請其異性伴侶參與問卷填寫,問卷填完放入回郵信封郵寄回來,總計收案1926位(963位停經婦女、963位異性伴侶)。 研究工具包含:女性性功能指數(FSFI)、更年期症狀量表(The Greene Climacteric Scale)、尿失禁量表(ICIQ-UI SF)、膀胱過動症量表(ICIQ-OAB)、關係評估量表(RAS)等。運用SPSS / PC 20.0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相關係數、獨立樣本t檢定、配對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或Kruskal - Wallis分析,以及多元迴歸。 【研究結果】 停經前期、停經中期及停經後期婦女的停經症狀,皆以性趣喪失最嚴重,而停經期間婦女尿失禁及膀胱過動症的分布,在不同停經階段沒有顯著差異性;全體停經婦女在伴侶關係的平均分數(3.73 ± 0.80),顯著低於異性伴侶在伴侶關係的平均分數(3.82 ± 0.76)(p < 0.001)。 不同停經階段婦女的整體性功能分數,以停經前期明顯最高(24.11 ± 7.44),其次是停經中期(21.92 ± 8.31),停經後期(18.71 ± 8.97)最低。性慾 / 性交構面的分數,則以停經前期婦女(16.61 ± 5.65),明顯高於停經中期婦女(15.00 ± 6.44)及停經後期婦女(12.50 ± 6.97)。同樣地,性交疼痛構面分數,由高至低依序為:停經前期(4.47 ± 1.67)、停經中期(3.97 ± 1.87)、停經後期(3.37 ± 2.05)。另一構面性滿意的分數,以停經前期(3.03 ± 0.81)明顯高於停經後期(2.85 ± 0.91)。 在控制了各停經階段婦女與異性伴侶的基本屬性後,停經前期婦女整體性功能的影響因子,包含:其他型尿失禁(β = -0.08, p = 0.043)、停經婦女的伴侶關係(β = 0.32, p < 0.001)、異性伴侶的伴侶關係(β = 0.21 , p < 0.001);停經中期婦女整體性功能的影響因子,為停經婦女的伴侶關係(β = 0.43, p < 0.001);停經後期婦女整體性功能的影響因子,包含:停經婦女的伴侶關係(β = 0.23, p= 0.001)、異性伴侶的伴侶關係(β = 0.29, p < 0.001)。 【結論與建議】 停經婦女的伴侶關係、異性伴侶的伴侶關係,是停經前期、停經中期及停經後期婦女性功能的重要影響因素;而罹患其他型尿失禁是影響停經前期婦女性功能的另外一個因素。建議未來可以探討影響性慾 / 性交、性滿意及性交疼痛構面的因素。另外,可以考慮檢視例如婦女的身體心像、憂鬱狀況等,與停經階段性功能的關係性;或是採縱貫性的研究方法,從婦女停經前期開始持續追蹤其性功能之變化。

  • 學位論文

肝癌居台灣癌症死因第二位,其復發率及致死率偏高,致不斷地研發新藥,讓癌症病人有機會參與臨床試驗,故本研究旨在探討肝癌病人參與臨床試驗意願的主要預測因素。 本研究為橫斷式調查研究,以臺灣北部某醫學中心之一般外科及胃腸肝膽科之門診肝癌病人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訪談,有效樣本共 195人。參與臨床試驗的意願以二分法(有意願/無意願)以及以李克氏七分法做為評估意願的主為指標。研究工具包括「生活品質-EORTC QLQ-C30及McGill QOL、Mishel疾病不確定感、赫氏希望、社會支持、臨床試驗認知態度以及害怕復發」量表,以IBM SPSS Statistics Grad Pack 23.0及IBM Amos 23.0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1.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 54.5歲,男性居多(81.5%),肝癌第I期(42.6%)及第II期(30.8%)為多數;2. 肝癌病人有參與試驗的意願為66.2% (二分法),意願程度為5.83±1.66分(李克氏七分法);3.多元邏輯斯回歸分析發現,影響「參與臨床試驗意願」的重要預測因素為「臨床試驗態度(OR=43.456)、EORTC QLQ-C30功能層面(OR=6.771)、有口服標靶治療(OR=3.205)以及有臨床試驗經驗(OR=6.144)」;4.逐步回歸分析發現,影響肝癌病人「參與臨床試驗意願程度」的主要預測因素,包括「臨床試驗態度、有臨床試驗經驗、有口服標靶治療以及臨床試驗認知」,有效解釋變異量為25.3%;5.路徑分析發現,肝癌病人參與臨床試驗意願程度之直接正向影響因素為「臨床試驗態度 (γ=0.257)、有臨床試驗經驗 (γ=0.224)、臨床試驗認知 (γ=0.148)以及有口服標靶治療(γ=0.135) 」,間接正向影響因素為「有臨床試驗經驗、臨床試驗認知、未喝酒、社會支持、有配偶、McGill QOL、希望感以及癌症症狀困擾」,間接負向影響因素則為「疾病不確定感、經濟來源他人以及EORTC QLQ-C30症狀層面」。 本研究藉由找出肝癌病人參與臨床試驗意願程度之重要預測因素、直接及間接影響因素,據以發展臨床實務照護指引,做為臨床研究護理師訂定具體且切合受試者需求的照護計畫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植入體內去顫器被公認為致命性心室心律不整標準治療,經由電擊傳導即時矯正心律,減少心因性猝死的風險。但研究顯示季節月份伴隨不同的心室心律不整發生率(以體內去顫器電擊為指標)。本研究目的,在描述518位體內去顫器病人,在各季節月份適當電擊的發生率;次系統分析不同病人基本屬性【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適應症初級預防及二級預防、結構性心臟病及非結構性心臟病、有無冠狀動脈疾病、有無糖尿病、左心室射出率、有無發生電風暴】,是否呈現不同的季節月份適當電擊的發生率。以民國84年2月16日開始的第一例體內去顫器病人至103年12月31日止所有在本院裝體內去顫器為收案個案,總共收案518人,經兩位心臟科專家仔細審查,登錄體內去顫器發生電擊時間,篩選出適當電擊次數。另外,扣除死亡、接受心臟移植及流失個案的追蹤年月截止月,算出真正在本院的追蹤月份數。所有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1)台灣某醫學中心裝置體內去顫器518人,追蹤平均月數為50±44月,平均年齡55.7±18.6歲;男性占70.8%,追蹤期間有發生VT/VF的171人(33%)無發生過VT/VF有347人(67%);發生VT/VF的171人與無發生過VT/VF有347人,在追蹤平均月份數,兩者有明顯差異(P<.001)。整體而言,VT/VF平均月發生率為5.6%,季節月份的VT/VF發生率以秋季與初冬(9-12月)最低,平均發生率落在2.2-3.6%;最高為晚春(5月)及早夏(6月)其VT/VF發生率為8.4%-8.5%。(2)次系統顯示有電風暴的病人,平均VT/VF的月發生率(44.7%)顯著高於其他樣本,季節差異也類似;呈現秋季及初冬VT/VF發生率(13.7-19.1%)最低,晚春(5月)及早夏(6月)其VT/VF發生率(87.4%-98.7%)仍為高峰。 總結,觀察到體內去顫器病人VT/VF發生率在季節有明顯變化,次系統中不同病人基本屬性其VT/VF發生率在季節也有明顯變化,秋季和初冬的VT/VF發生率多為最低。未來研究應針對體內去顫器病人,進一步釐清台灣季節變化伴隨不同VT/VF發生率的機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癌症與慢性病對人類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早期篩檢可以達到降低罹病率與死亡率的目的。然而,無法提高民眾的篩檢涵蓋率及意願,是社區護理師所面臨最大的問題。而建立於1999年至2009年的「基隆社區整合式篩檢世代(Keelung Community-based Integrated Screening Cohort, KCIS)」強調以家庭為基礎整合六項癌症與六項慢性病一次完成的篩檢,相較於過去的單一疾病高危險群篩檢,強調能整合多項疾病篩檢及提供衛生教育、與篩檢後直接轉介的優勢,正是一項創新的健康促進策略。 目的:本論文研究主旨在應用創新擴散理論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DOI Theory)探討KCIS創新之擴散經歷。創新擴散理論是從宏觀的角度以社區政策推廣的立場來達到行為改變的理論,因此透過本研究可以瞭解此創新服務的擴散過程。所以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創新的KCIS策略在十年間如何被民眾接受與擴散;透過篩檢世代資料分析,探討影響社區民眾對於接受此健康創新篩檢模式的時間屬性因素、個人因素與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的疾病因素間之關係。 方法:本研究共計納入79,489位社區民眾進行分析,透過創新擴散理論的S型時間曲線,將民眾首次接受KCIS篩檢世代時間進行分組,就篩檢世代之各項問卷資料、篩檢結果與生理數據為依據進行研究。將以各種統計分析模式進行流行病學分析,包括:連續變項的描述性統計,並應用迴歸模式分析各種變數與社區整合式創新篩檢間之關係,以及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估計不同時間點接受篩檢民眾的特質差異,再以Kaplan-Meier method估計不同的接受時間點分組的差異,此外在應用以加速失敗時間模式(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model , AFT Model)之Weibull分佈模式估算參加篩檢時間中位數,調整其他相關因素後估計首次參加社區篩檢之中位數時間(median time)。 結果:此創新擴散在十年間篩檢涵蓋率由1999年的4.2%逐年上升至2009年的84.3%。女性(aHR = 1.23, 95% CI:1.21-1.25)接受早於男性、年長者(aHR = 1.012, 95% CI:1.012-1.013)接受早於年輕者,已婚者(aHR = 1.33, 95% CI:1.30-1.36)、低教育程度者(aHR = 1.15, 95% CI:1.12-1.18)早於高教育程度者,健康生活型態健康者,包括:不吸菸(aHR = 1.16, 95% CI:1.14-1.17)、不喝酒(aHR =1.10, 95% CI:1.08-1.12)、有規律運動(aHR = 1.36, 95% CI:1.29-1.35)者早於沒有者。罹患代謝症候群(aHR = 1.34, 95% CI: 1.31-1.36)、糖尿病(aHR = 1.16, 95% CI: 1.12-1.21)等疾病會阻礙民眾接受創新篩檢服務。沒有罹患代謝症候群者會提早0.82年接受創新篩檢,疾病嚴重度最高者與健康者平均接受創新時間差距有高達2.25年。 結論:創新的KCIS整合式篩檢計畫成功的在十年內擴散,促進了民眾對於自身健康的重視,個人因素、不良生活型態與罹患慢性病會影響民眾接受創新。在進行健康政策的創新擴散時,本結果建議護理師可以應用此理論擴散創新的健康促進策略,應針對不同時程介入、從個人逐步擴散到家庭及至社區、關懷不同性別年齡的受檢者的需求進行篩檢,建檔管理有健康問題的群眾,優先邀請規律篩檢並提供疾病相關衛生教育,達到社區民眾行為改變之目的。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的】 目前,研究證據顯示目前臨床因某些因素,造成台灣安寧-緩和照護的服務落實於長照機構情形並不理想;因此,學者們提出在長照機構執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以下簡稱ACP)和預立醫療指示文件(Advanced directives, 以下簡稱ADs)的簽署,不但可增加機構住民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的機會以減少他們不適症狀,也可進一步達善終目的。然而,目前研究結果,卻呈現機構高齡住民對於ADs文件的簽署都呈現高意願低簽署率的矛盾現象。因此,本研究目的期能在長照機構,瞭解或發展以下相關議題和照護指引:1.瞭解機構高齡住民和其家屬難以啟齒或關注的議題;2.瞭解高齡住民和家屬面對生命晚年簽署預立醫療指示文件時,所遭遇的簽署難題;3.發展出提昇高齡住民對ADs的自主簽署率和/或家屬代理簽署率之ACP訪談指引與照護模式。 【方法】 本研究分兩階段進行資料收集,第一階段:採立意取樣,於東部長照機構,進行資料收集。首先以「圓滿人生-預立醫療自主計畫:給自己選擇最好的照護」讓高齡住民回顧其生命歷程,了解住民關於生命末期關注的議題、無法說出口的原因、以及簽署文件時所遇到的難題後,再給予介紹ADs與安寧療護的照護的內容。待住民訪談結束後,再與其家屬進行會談,了解家屬對生命末期難以啟齒之議題、無法啟齒的原因、以及簽署文件時所遇到的難題後,告知家屬其家人(高齡住民)對自身生命末期照護想法,最後介紹ADs與安寧療護的照護的內容。第二階段:以行動研究建立照護模式。接下來研究者與機構人員開會,根據行動研究法的四階段:確認問題、計劃、行動、和評值,確認每一對住民和家屬陳述關注之議題、說不出口的原因、及簽署文件遇到的難題為何,進行確認與討論,並決定如何修改照護指引模式之內容,以實施於下一對的住民與家屬,最後予以評值;而上述這種反覆回饋與修正的行動研究過程,共執行十次。此外,本研究也針對機構另一群意識不清住民之家屬,進行會談,以了解他們在面對意識不清高齡住民之生命末期時,難以啟齒之議題、原因、及簽署文件所遇到的難題;最後將這些會談資料轉成逐字稿,以內容分析法進行整理與分析。 【結果】 研究參與者包括長照機構高齡住民及家屬共30人。第一階段研究結果歸納出:1.預立照護諮詢過程中關注的議題:(1)高齡住民呈現五個主題為:賴活不如好死、想要好走、放下、擺脫或依循傳統文化、住民抉擇臨終地點。(2)意識清楚住民之家屬則呈現六個主題:終須一別、給他她/好走、順服住民決定、順從孝道文化與過去醫療經驗、心有餘而力不足、臨終地點家屬隨機緣選擇。(3)意識不清楚住民之家屬呈現五個主題為:終須一別、給他她/好走、擺脫孝道文化的枷鎖、心有餘而力不足、臨終地點家屬有所考量。2.預立照護諮詢過程中無法說出口的原因:(1) 高齡住民呈現四個主題:有所顧忌、不願碰觸生死議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徬徨。(2) 意識清楚住民之家屬呈現六個主題為:顧慮開啟死亡話題、時機未到,靜候適當時機、順從住民的步調、對未來無法做假設性決定、大局(家族)為重、自認無權討論。(3) 意識不清楚住民之家屬呈現五個主題為:無法溝通、有所顧慮、長期奮戰的打算、大局(家族)為重、自認無權討論。3.簽署預立醫療指示文件所遭遇的難題:(1) 高齡住民呈現五個主題為:不祥之兆、無能力、傳統文化的羈絆、不想面對簽署事實、個別需求未得到滿足。(2) 意識清楚住民之家屬呈現四主題為:住民決策、團體決策、無權決策、隨機決策。(3) 意識不清楚住民之家屬呈現三個主題為:團體決策、無權決策、隨機決策。 第二階段透過行動研究過程,機構人員與研究者在彼此平等關係下,共同討論與分享,行動中隨時反思。藉由與住民和家屬十次的反覆評值,以修正預立醫療照護諮詢過程步驟和指引內容。住民方面:1. 以生命回顧訪談指引「圓滿人生:預立醫療自主計畫」開啟話題;2. 以善終角度介紹ADs文件及安寧照護;3.協助住民完成ADs相關文件的簽署,並於每半年進行回顧,以確認住民生命末期照護意願。家屬方面:家屬方面:1. 以醫院安寧共照模式向家屬解釋住民目前疾病狀況以及對未來生活品質的影響,並向家屬說明住民對自己生命末期治療選擇的看法;2. 向家屬介紹預立指示文件與安寧療護相關生命末期照護的主題;3.協助家屬簽署住民ADs文件,並於簽署後每半年進行回顧,再次確認家屬意願有無改變。 【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從機構高齡住民與家屬的角度了解他們在討論生命末期照護的問題、難以說出口的理由以及簽署文件的困難點後,透過行動研究,在長照機構,改善並隨時調整預立醫療諮商照護指引的內容。此指引不但可成為機構人員未來在機構執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實務指引,也可促使高齡住民和家屬共同參與預立醫療諮商的過程,以提升機構高齡住民生命末期的生活與照護品質。

  • 學位論文

背景:心衰竭是一個致死率高的症候群。患者常因體液容積過量症狀而再住院。有研究以鈉攝取量為介入措施,探討低鈉飲食對心衰竭體液滯留的效果,但少有文獻報告患者的鈉攝取量。目前也尚未蒐集到國內患者的這方面資料。 目的:本研究擬探討心衰竭住院患者鈉攝取量、體液滯留嚴重度;鈉攝取量和體液滯留嚴重度的相關性;患者分別在不同飲食來源、不同病情嚴重度下,鈉攝取量的差異性。 設計:本研究採非實驗性研究設計。 方法:本研究在北部某醫學中心,以便利取樣方式選取患者。收案條件為意識清;能以國、台語溝通;最近一星期內血清肌酐酸值:男性患者 ≦ 2.54 mg/dL,女性患者 ≦ 2.06 mg/dL。排除條件為醫師診斷有失智症、肝臟疾病、週邊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發燒、腹瀉;無法配合收集小便;目前正接受以下治療:呼吸器、需定期洗腎、輸血、靜脈滴注食鹽水或禁食。最後共邀請116位患者參加研究,其中有5位在參加研究期間出院,11位拒絕邀請,故最後100位患者進入資料分析。主要研究工具為體液滯留嚴重度量表和生化分析儀。以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描述性資料採全距、平均值、標準差、百分比分析;推論性資料採Pearson correlation, Spearman rho, t-test和單因子變異分析。 結果:患者平均年齡為73 ± 14歲,以男性(63%)、教育程度在小學或以下(66%)、有偶(86%)、NYHA 功能等級Ⅲ(36%)居多。資料顯示:1. 患者平均鈉攝取量2.97 ± 2.56克/天。2. 不同病情嚴重度患者的鈉攝取量,無顯著差異(p = .31)。3. 患者的體液滯留嚴重度,得分範圍0~18分,平均得分為6.62 ± 4.97分(滿分28分)。4. 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者的體液滯留嚴重程度,有顯著差異(p = .00)。5. 鈉攝取量與體液滯留嚴重度,無顯著相關(p = .70)。6. 不同飲食來源的鈉攝取量,無顯著差異(p = .54)。7. 患者的鈉攝取量超過護理指導的建議(p = .03)。 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結果顯示住院患者平均鈉攝取量為2.97克/天。雖然鈉攝取量與體液滯留嚴重度沒有顯著相關,但患者平均鈉攝取量,仍高於護理指導的建議。表示鈉攝取量在心衰竭照護,仍是值得重視的議題。本研究結果同時發展出體液滯留嚴重度量表,不僅驗證其信效度,同時顯示其量測值與病情嚴重度有顯著相關。此量表為特定性量表,運用於測量心衰竭的體液滯留症狀,方便未來運用於臨床護理心衰竭患者之自我監測體液滯留情形,或研究類似議題上的工具選擇。

  • 學位論文

頭頸癌為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之一,而癌症病人在診斷時即造成生理與心理上極大的壓力與衝擊,頭頸癌病人在經歷積極癌症治療後,造成外觀、體力、進食等功能上的改變外,病人整體生活也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其中心理困擾對於頭頸癌病人的影響更甚於多數其他癌症病人,由於大部分研究皆已證明生理因素,如:疾病診斷、期別、症狀等會影響疾病預後及存活,雖然部分研究指出心理因素也可能有所影響,但對於心理困擾是否影響疾病復發、甚至影響存活,相關研究相對有限,也缺乏長期追蹤及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為 (1) 探討頭頸癌病人其心理困擾、症狀嚴重度、疾病復發與存活之特質;(2) 探討頭頸癌病人人口學特性、疾病特性、症狀嚴重度、心理困擾各變項對疾病復發與存活之關係及差異;(3) 探討在控制疾病期別與症狀後,頭頸癌病人疾病復發與存活之預測因子為何;(4) 探討頭頸癌病人心理困擾之影響因子。本研究期間為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採用前瞻性世代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於病人接受治療後六個月以結構式問卷,包含醫院焦慮憂鬱量表、症狀嚴重度量表、人口學基本資料等進行訪談,並以癌症登記資料追蹤其疾病復發與存活情形,並以邏輯式迴歸及存活分析了解其心理困擾及疾病預後;本研究結果發現,270位病人中有137位(50.7%)病人復發或因病程進展而死亡,76位(28.1%)病人死亡,在復發的顯著預測因子部分,包含淋巴分期為有淋巴侵犯者(HR=1.67, p=0.035)、症狀嚴重度較高者(HR=1.12, p=0.015)、診斷後有持續使用菸、酒、檳榔者(HR=1.84, p=0.043)、有憂鬱問題者(HR=2.82, p=0.031)之復發風險較高。存活顯著預測因子部分,包含淋巴分期為有淋巴侵犯者(HR=3.95, p=0.000),症狀嚴重度較高者(HR=1.06, p=0.011),婚姻狀態為單身者(HR=1.79, p=0.041),有復發情形者(HR=4.63, p=0.000),及有憂鬱問題者(HR=2.67, p=0.007)之死亡風險較高。心理困擾部分,本研究約有32%病人確定有焦慮或憂鬱問題,其顯著預測因子包含,持續使用菸、酒、檳榔者有較高的焦慮風險(OR=10.56, p=0.002)及憂鬱風險(OR=9.09, p=0.004),婚姻狀態為單身者亦有較高的焦慮風險(OR=2.53, p=0.023)及憂鬱風險(OR=2.48, p=0.023),腫瘤分期為早期者有較高的焦慮風險(OR=3.72, p=0.002),而腫瘤分期為晚期者有較高的憂鬱風險(OR=3.65, p=0.002),症狀嚴重度較高者也有較高的焦慮風險(OR=1.02, p=0.020),而男性則有較高的憂鬱風險(OR=5.04, p=0.040)。由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控制疾病期別與症狀後,頭頸癌存活者持續有相當程度的心理困擾,且顯著的影響病人的疾病預後與存活,因此頭頸癌病人之心理健康仍是值得重視之議題,建議臨床醫護人員應規律的評估病人心理狀態,適時提供心理輔導或轉介,以促進病人治療後的心理調適,並進而改善疾病復發與存活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