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195.110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護理人員為台灣高疲勞職業之一,政府相關當局欲藉由改善護病比來降低護理人員疲勞程度,但職場留任率仍不佳。自2008年開始有醫院試行12小時輪班制度來改善減少延遲下班及離職率等問題,但延長工時對護理人員疲勞程度影響實為一大隱憂,更有研究指出12小時輪班制上班日睡眠不足,而檢視國內外研究針對12小時輪班制度對於疲勞之影響至今尚無定論,實需更多研究深入探討。 【研究目的】 了解8小時與12小時輪班制度中護理人員的職業疲勞與睡眠情形,比較兩種輪班制度中職業疲勞與睡眠品質的差異,並找出相關因子。同時檢視8小時與12小時輪班制度中超時工時的情形與差異。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橫斷式研究設計,採立意取樣法,於2016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在北部某醫學中心以結構性問卷進行收集資料,本研究工具包含:工作特質量表、職場疲勞量表、職業性疲憊耗竭復原量表、成人版睡眠型態偏好量表、匹茲堡睡眠量表與睡眠日誌。統計分析以IBM SPSS 19.0統計軟體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呈現基本屬性、超時工時、職業疲勞、睡眠品質的分布情形,再以輪班制度分組進行護理人員於職業疲勞及睡眠品質的差異檢定。 【研究結果】 本研究案共納入223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29.8±6.5歲,介於22~51歲,平均工作年資為6.7±6.0年。睡眠品質方面,輪班護理人員的年齡(p=0.03)與年資(p=0.02)越大其睡眠品質較差;有喝咖啡習慣者睡眠品質也較無喝咖啡習慣者差(p=0.02);個人晨昏時型(chronotype)若能與輪班班別相配合能有更好的睡眠品質(p=0.03)。在不同輪班制當中,8小時輪班護理人員上班日睡眠時數平均為6.93±1.62小時,較12小時輪班護理人員的6.14±1.72小時長且達統計上顯著差異(p=0.00),但整體睡眠品質在不同輪班制度上並無統計顯著差異。 在職業疲勞方面,輪班護理人員的年齡(p=0.03)、年資(p=0.04)與工作疲勞呈現負相關;住宿舍者其對服務對象疲勞與工作過度投入的程度較高;在家需照顧子女或老人者在工作疲勞、對服務對象疲勞和工作過度投入程度較低;有喝咖啡習慣者對服務對象疲勞得分較高,其急性疲勞程度也較高。而在不同輪班制度中,8小時與12小時輪班護理人員在各疲勞面向上無統計上顯著差異,但12小時輪班護理人員有較好的班間恢復程度(p=0.00)。 超時工時方面,本研究對象中超過九成護理人員有延遲下班的問題,平均延遲下班時數為53.8±48.1分鐘,8小時輪班護理人員平均超時工時為56.4±48.4分鐘,12小時輪班制護理人員平均超時工時為49.5±45.2分鐘,兩組間無統計上顯著差異。 【結論】 12小時與8小時輪班制度護理人員的職場疲勞與睡眠品質沒有明顯差異,且12小時輪班制度護理人員可藉由較長且連續的休假日來規劃休閒生活以利疲勞恢復,在工作流程上也有減少交班干擾的優點,可作為護理人員另一種輪班選擇。未來研究建議針對延遲下班進一步探討,以減少超時工時對於護理人員疲勞之影響,並同時監測病人照護相關指標,以了解延長工時對病人安全之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幾乎有一半的癌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表示他們經歷睡眠障礙,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身心的健康以及對生病家人的照護品質。過去研究發現憂鬱和生活品質分別為影響睡眠障礙的主要因素。目前研究尚缺乏釐清正念程度(mindfulness traitlevels)於憂鬱和生活品質與睡眠障礙關係之間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目的:1. 了解癌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其睡眠障礙的現況,2. 癌症病患主要照顧者的睡眠障礙與照顧者憂鬱症狀、生活品質以及整體正念程度(觀察、描述、注意力覺察、不評價、不回應)之相關,3. 探討正念程度作為主要照顧者憂鬱及睡眠障礙相關之中介因素, 4正念程度作為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及睡眠障礙相關之中介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橫斷式描述性相關之研究設計,藉由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研究對象為腫瘤科病房住院的癌症住院病患的之主要照顧者。藉由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研究工具包含Taiwanese version of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Taiwanese version of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Care Giver Oncology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病患及照顧者人口學之基本資料。 研究結果:200位癌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中超過七成出現經歷睡眠障礙,照顧者有工作、合併有慢性疾病有使用精神科藥物,以及照顧時間較長者睡眠障礙程度較高。20.5%的照顧者出現憂鬱傾向,42%的照顧者生活品質滿意度偏低。在控制人口學下,憂鬱和生活品質可同時預測睡眠障礙,憂鬱程度越高、生活品質越差者,睡眠障礙的程度越高。當憂鬱程度越高,生活品質越低時,睡眠障礙越嚴重;整體正念程度無法直接預測睡眠障礙,但依據Bootstrap regression analysis,正念程度層面中的正念覺察力顯著的影響了憂鬱、生活品質對睡眠障礙的關係,產生部分中介效果,憂鬱和不良的生活品質經由影響正念覺察力的能力,而導致睡眠障礙。 結論: 睡眠障礙是癌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不僅承受睡眠障礙常見的困擾,憂鬱症狀和生活品質為照顧者睡眠障礙的直接影響因子。正念覺察力扮演憂鬱、生活品質與睡眠障礙之間的部分中介因子,也深受憂鬱影響,不佳的生活品質讓照顧者暴露在生心理疾病的風險下,本文統計與文獻查證支持受憂鬱困擾及生活品質不佳的照顧者在面對負荷或壓力等事件時,影響傾向會以「病理性」的正念覺察的能力方式,反芻負面的思考或情緒路,而導致睡眠障礙。結果建議顯示,也許能藉由以提升正念的覺察能力的介入方案方式,能而減少於癌症住院病患的主要照顧者的睡眠障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