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93.20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 臨床試驗是新藥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口高齡化加劇,醫藥需求增加,全球藥品研發市場持續穩定增長,臨床試驗複雜度日益增進,因此業界與醫療機構(site)對臨床研究護理師(clinical research nurses, CRNs)的人才需求也不斷地提升。臺灣臨床試驗發展已逐步邁向國際水準,而臺灣雖近年來臨床試驗案件蓬勃發展,也受到國際肯定,CRNs的需求持續增加且工作挑戰持續增加,卻少有探討CRNs相關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CRNs工作壓力現況與相關因素,包含CRNs性格特質、身心健康、工作情境感受等,期能提高對CRNs職業壓力相關因素的重視與了解,持續改善CRNs專業執業環境的困境,以提升我國在臨床試驗國際舞台的競爭力。 【方法】 本研究為採橫斷式研究,以紙本與線上問卷兩種方法進行資料收集,以滾雪球方式在2020年4月至7月期間於台灣北、中、南各臨床試驗醫院、臨床試驗機構管理公司(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MO)、臨床試驗委辦公司(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邀請CRNs填答問卷。問卷包括基本屬性、臨床研究護理師壓力源量表(Stressor Scale for 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SSCRC)、華人健康量表與簡式性格量表。所得資料以統計軟體 SPSS 22.0版進行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分析。 【結果】 本研究有效問卷193份(有效反應率96.5%)。研究發現:(1)中文版SSCRC量表具良好信效度(Cronbach’s Alpha=0.917,CVI為0.83以上)(2)CRNs工作壓力來源在SSCRC量表六面向中,以「工作負荷」與「模糊不清的工作項目」兩層面壓力最高,而最高的單項壓力則是「工作角色太廣泛」、「很多工作要完成」及「執行臨床試驗時沒有充分權限」。CRNs感受工作情境壓力高的為「臨床試驗執行過程發生試驗偏差(protocol deviation)」、「臨床試驗設計與執行越來越複雜」及「研究團隊成員流動高」。(3)多元線性迴歸分析發現CRNs工作壓力高與「焦慮憂鬱」、「工作情境壓力」、「神經質性格」、「睡眠品質」及「臨床試驗為腫瘤或血液腫瘤科別」成顯著正相關;而與「薪資滿意度」及「生活品質」則是存在顯著負相關,另外本研究也發現(4)「近兩週睡眠品質」、「未來一年續任率」、「臨床護理師年資」及「CRN工作壓力」為CRN生活品質重要的影響因素。 【結論】 本研究顯示中文版臨床研究護理師壓力源量表具有極佳信效度,適用於台灣本圖研究。CRNs身心健康確實與工作壓力有顯著相關,而神經質性格、癌症科別臨床試驗及薪資福利滿意度也都是CRNs工作壓力重要關鍵因素,未來改善CRNs職場壓力可從上述各面向進行強化。CRNs工作負荷大與角色職責模糊是兩大重要壓力源,未來CRNs教育訓練的重要主題可針對處理試驗偏差以及複雜的臨床試驗研究設計,期待政府與試驗機構與雇主能持續改善CRNs工作量、明定專業角色內涵及發展CRNs專業訓練策略,這些努力將對台灣投身國際化臨床試驗品質提升與受試者安全保障具重要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由症狀診斷而不是客觀測量,因此,患者的主觀感受在OAB患者之嚴重度評估很重要。症狀之感受會影響情感層面和因應措施,進一步影響症狀困擾程度,並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綜合過去國內外研究發現造成膀胱過動症患者症狀困擾包含許多因素,但其情緒反應與問題取向因應行為對於膀胱狀況之感受及症狀困擾程度之間所扮演的角色則未有研究探討。本研究目的為比較膀胱過動症患者問題取向因應行為與情緒反應對於膀胱狀況之感受與症狀困擾程度之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設計,自2019年07月至2020年04月於某北部區域教學醫院泌尿科和婦產科門診進行收案,針對年齡為20 歲以上之膀胱過動症個案進行資料蒐集,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包括個人基本屬性資料表、疾病相關資料、膀胱過動症症狀問卷(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病人對膀胱狀況之感受、膀胱過動症調查問卷(Overactive Bladder Questionnaire)。資料分析中使用描述性統計個案之個人基本屬性、疾病相關資料;以t-test及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相關統計方式分析研究研究變項之相關性;再將上述與症狀困擾相關之變項投入階層迴歸分析模式分析,找出影響症狀困擾之重要因素及進一步分析問題取向因應行為和情緒反應是否扮演中介變項的角色。共完成86位個案,研究結果顯示:(1)膀胱過動症患者對膀胱狀況之感受以輕微困擾問題居多,而最常見的症狀困擾為頻尿;(2)影響膀胱過動症患者症狀困擾之重要預測因素為情緒反應和膀胱過動症之嚴重度;(3)膀胱過動症患者最常採取的問題取向因應行為是「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便立即尋找最近的廁所」,而情緒反應居首的為「感到苦惱」;(4)問題取向因應行為與情緒反應於患者對膀胱狀況之感受及症狀困擾之間皆扮演中介變項的角色;然而,情緒反應完全中介兩者之關係,而問題取向因應行為則為部分中介。此研究結果顯示情緒反應在OAB患者的症狀困擾上扮演更重要的中介角色,臨床上膀胱過動症治療措施常以症狀改善為主要目標,而忽略心理層面照顧。因此,建議臨床醫護人員需要觀察和評估患者心理層面的情緒反應,並適時提供心理照護,降低症狀困擾,進而提升膀胱過動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症狀,此症狀不會危及生命,但卻會因症狀愈嚴重進而影響身體活動、心理健康及社交功能,顯示膀胱過動症造成女性患者生活困窘影響之重要性。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針對一般婦女或40歲以上婦女進行膀胱過動症之盛行率及影響因素的調查,但針對孕期婦女的研究國外僅有少數,且國內亦缺乏相關研究,故本研究主要目的為調查懷孕初期至後期婦女膀胱過動症(OAB)、乾式膀胱過動症(OAB dry)及濕式膀胱過動症(OAB wet)之盛行率、發生率、症狀嚴重程度及困擾程度的變化,並探討懷孕期婦女膀胱過動症之影響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一縱貫性研究設計,於北部某醫學中心產科門診採方便取樣選取符合納入條件者進行收案,以問卷收集個案人口學基本資料、產科學變項、中文版膀胱過動症量表(ICIQ-OAB)評估,並分別於個案懷孕中期及後期返回產科門診產檢時進行兩階段之問卷調查,以收集個案膀胱過動症之資料。所得資料採用SPSS for Mac v25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呈現人口學基本資料、產科學變項及膀胱過動症之盛行率、發生率、症狀嚴重程度及症狀困擾程度,其中連續性變項以平均值、標準差呈現,非連續性變項則以次數及百分比呈現。運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於重複測量資料分析,推論三個孕期之盛行率、發生率、症狀嚴重程度及症狀困擾程度在三個時間點之變化。影響因素分析使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中二元鏈結函數分析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發生率之影響因素,並以線性鏈結函數分析膀胱過動症症狀嚴重程度、症狀困擾程度之影響因素。另以多元邏輯斯回歸(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分別進行三個孕期之乾式膀胱過動症及濕式膀胱過動症影響因素比較。 研究結果:研究結果顯示懷孕婦女膀胱過動症及濕式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及發生率均會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顯著上升,乾式膀胱過動症盛行率於懷孕後期時顯著下降,發生率則是在懷孕中期時顯著上升;孕期膀胱過動症盛行率及發生率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懷孕週數。懷孕婦女之膀胱過動症症狀嚴重程度及困擾程度均會隨著懷孕週數增加顯著增加,症狀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為懷孕週數及孕期增加BMI,困擾程度的影響因素則為懷孕週數。懷孕期濕式膀胱過動症之主要影響因素為孕期增加BMI;乾式膀胱過動症之主要影響因素則為生產次數。對於懷孕期膀胱過動症(包含乾式、濕式膀胱過動症)之盛行率、嚴重程度皆與懷孕前是否有膀胱過動症、症狀嚴重程度及困擾程度等因素顯著相關。 結論:研究發現膀胱過動症之盛行率、發生率、症狀嚴重程度及困擾程度均會隨著週數增加顯著上升,且懷孕期膀胱過動症之重要影響因素包括懷孕週數、孕期BMI變化及生產次數。本研究結果有助於醫療人員了解膀胱過動症在懷孕期間的變化及其對於懷孕婦女的之影響程度,若能及早提供護理指導或介入措施,可使婦女在懷孕過程中降低因膀胱過動症所造成生活影響的程度。

本文將於2025/07/0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妊娠紋為孕期常見的似萎縮型疤痕之線狀皮膚變化,發生率約落在50%至90%,因似乎不會直接造成健康威脅,較少被健康照護人員關注。研究指出,妊娠紋可間接預測婦女的生產相關傷害;妊娠紋也會直接影響婦女之身體心像、生活品質,值得注意。現有研究顯示,妊娠霜等妊娠紋局部預防方式的效果有限;轉而探討妊娠紋的相關因素,可以避免或預測妊娠紋的發生。然而,現存文獻報告的妊娠紋相關風險因子仍有矛盾,國內亦缺少相關調查,仍值得進行探討。 研究目的 探討妊娠紋的發生率,及婦女的人口學、產科學因素、妊娠紋史等特性,以了解妊娠紋的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 採用橫斷式研究設計,於北部某醫學中心之門診、產後病房進行收案。收案對象為單胞胎懷孕婦女,以自擬結構式問卷蒐集資料,問卷內容包含「人口學特性」、「產科學因素」、「妊娠紋調查」三部分,所得資料以統計軟體SPSS 19.0版本進行分析。將有、無妊娠紋兩群婦女之差異,以卡方檢定及獨立T檢定進行比較;另分組檢視全體個案、初產婦個案、經產婦個案,使用羅吉斯迴歸法檢定人口學特性、產科學屬性、妊娠紋史等因素,以確認妊娠紋之預測因子。 研究結果 全體妊娠紋發生率為66.0%,年齡、孕期體重增加是否過多、新生兒體重、新生兒性別,是孕期產生妊娠紋的預測因子。孕期體重增加過多(OR=1.951,95% CI=1.099~3.464)、新生兒體重較大(OR=1.001,95% CI=1.000~1.001),是妊娠紋的危險因子;年齡較大(OR=0.936,95% CI=0.894~0.979)、新生兒性別為男性(OR=0.637,95% CI=0.448~0.905),發生妊娠紋的風險較低。若將妊娠紋家族史納入考量,「母親妊娠紋史」是妊娠紋的唯一預測因子。母親孕期曾發生妊娠紋,自己發生妊娠紋的風險也會提升(OR=2.394,95% CI=1.516~3.780)。 在初產婦組中,年齡、新生兒體重是妊娠紋的預測因子。新生兒體重較大(OR=1.001,95% CI=1.000~1.001)是妊娠紋的危險因子;年齡較大(OR=0.909,95% CI=0.854~0.966)發生妊娠紋的風險較低。在經產婦組中,前胎妊娠紋史、孕期體重增加是否過多、新生兒性別,是妊娠紋的預測因子。前胎曾發生妊娠紋(OR=11.632,95% CI=6.045~22.384)、孕期體重增加過多(OR=5.856,95% CI=1.570~21.849),為此胎妊娠紋的危險因子;新生兒性別為男性(OR=0.381,95% CI=0.196~0.743),發生妊娠紋的風險較低。 結論 妊娠紋是孕期常見的皮膚變化,總體來說,年齡、孕期體重增加是否過多、新生兒體重、新生兒性別,是孕期產生妊娠紋的預測因子。對於初產婦,年齡、新生兒體重是妊娠紋的預測因子;對於經產婦,前胎妊娠紋史、孕期體重增加是否過多、新生兒性別,是妊娠紋的預測因子。臨床照護上,專業人員應協助婦女了解妊娠紋的可能因素,以減少不確定感,並將妊娠紋去疾病化,以促進孕產婦女心理健康。

本文將於2025/07/2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加護病房存活病人常見有身體活動功能下降的問題,加護病房治療期間所發生的肌肉乏力或重症系統性乏力可能是主因,而坐到站動作是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第一步,從坐到站的表現可以反映出身體活動功能的程度,因此本研究目的欲探討在轉出加護病房三個月後,病人獨立坐到站能力的現況、恢復時間,以及重症系統性乏力的發生是否影響病人坐到站功能恢復。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前瞻性觀察研究,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以內科加護病房住院時間≧24小時之病人為對象,轉出加護病房48小時內進行重症系統性乏力篩檢、坐到站及身體活動功能的基準值評估,於轉出加護病房後第1、2、3個月,追蹤坐到站及身體活動功能等主要結果指標,所得資料以有無重症系統性乏力進行分組,以Independent T-test、Chi-Square test、Fisher’s exact test及Wilcoxon rank-sum test檢定兩組的基本屬性,考量樣本有重複測量的相依性,故以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比較兩組之坐到站及身體活動功能的差異,並以Survival analysis分析坐到站的恢復時間點以及兩組之坐到站恢復時間的差異。 研究結果:本研究分析共納入79位病人,其中患有重症系統性乏力共14位,無重症系統性乏力共65位。病人平均年齡67±12.9歲,其中男性居多(59.5%)。以有無重症系統性乏力進行分組,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住院前日常生活活動獨立性、加護病房天數、坐到站獨立性及身體活動功能等均有顯著差異。轉出加護病房三個月內,62%的加護病房存活病人能獨立坐到站,其中50%的病人會在轉出後的一個月發生獨立坐到站,整體而言,轉出加護病房前兩個月是病人恢復獨立坐到站的關鍵期。重症系統性乏力的發生會降低加護病房存活病人的獨立坐到站比率,一旦罹患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獨立坐到站的勝算會降低81%(p=.04)。轉出加護病房三個月內,50%沒有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會在轉出的第一個月會發生獨立坐到站,而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則未觀察到此現象,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發生獨立坐到站的風險率是沒有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的0.177倍(p=.0038, HR=0.177)。相對於沒有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重症系統性乏力病人較不容易發生獨立坐到站。在轉出加護病房的第三個月,即便有八成的加護病房存活病人的上下肢肌力已完全恢復,但近三成病人仍無法獨立執行坐到站及原地踏步等功能性活動。 結論:轉出加護病房後,加護病房存活病人無法獨立坐到站的比率並不低,轉出加護病房的前二個月是病人恢復獨立坐到站的關鍵期,重症系統性乏力會增加病人無法獨立坐到站的風險,即便沒有發生重症系統性乏力,在轉出的第一個月,病人的坐到站等功能性活動仍需要額外協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極低體重及超低體重早產兒是罹病率最高、合併症最多且最脆弱的一群新生命,隨著生殖及醫療科技進步,台灣近年來造成較高死亡率與罹病率的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活產人數的1.82%-1.94%。他們的誕生往往帶給父母親龐大的壓力,父母親害怕自己沒有辦法好好照顧他們,也害怕無法兼顧維持家庭運作。然而,國內外少有文獻針對極低體重及超低體重早產兒族群討論父母親職壓力及照顧需求進行探討。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探討1.極低體重及超低體重早產兒父母親職壓力及照顧需求於時間序上之變化、2.分析影響親職壓力與照顧需求之因素及3.探究早產兒父母親職壓力及照顧需求間之關係。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縱貫性、描述性相關性研究進行,採立意取樣法,收案對象包括極低體重及超低體重早產兒及早產兒父母,以自填式結構式問卷配合病歷回溯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工具包括:自擬之早產兒基本資料表及父母親基本資料表、健康狀況自我評量尺度(EQ-5D VAS)、親職壓力量表簡式版、早產兒照顧需求量表、家屬需求量表及社會支持量表。於北部某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及新生兒中重度病房進行收案。每位早產兒父母各收案三次,分別於轉入新生兒病房後第 一天進行第一次收案,出院前一天進行第二次收案,並於出院後一個月完成第三次收案。以統計套裝軟體The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第22版 (SPSS 22.0)進行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呈現父母親親職壓力及父母親照顧需求;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及Kruskal-Wallis test、Mann-Whitney U test、逐步迴歸分析等推論性統計方法,檢測早產兒父母親親職壓力及照顧需求之相關及預測因子。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納入30位早產兒及其父母親進行分析統計,結果發現,極低體重與超低體重早產兒父母親之居家照顧需求及家屬需求隨時間及病童返家後一個月逐漸降低,然而,極低體重與超低體重早產兒父母親親職壓力則呈不同的變化趨勢,母親的親職壓力於病童出院前最低,且早產兒母親親職壓力於病童出院後一個月來到最高,與轉入新生兒病房時相比有顯著差異(p= 0.022),然而,父親則於病童轉入新生兒病房時親職壓力最小,經時間變化後逐漸升高,於病童出院後一個月達到最高,與轉入新生兒病房時相比有顯著差異(p= 0.026)。影響父母親照顧需求與親職壓力最主要的決定因素為前次需求或壓力。除此之外,不同時間點母親的早產兒居家照顧需求也受家庭型態、父親早產居家照顧需求及父親社會支持所影響,整體模型解釋力介於18.1%至65.6%間;父親的早產兒居家照顧需求則也為病童出生第一分鐘Apgar Score、手術史及出院醫療器材使用所影響,整體模型解釋力介於40.2%至55.1%;母親需求還為自覺健康及社會支持所影響,整體模型解釋力介於20.5%至70.8%;父親需求則亦為自覺健康、母親需求、社會支持及前次早產居家照顧需求所影響,整體模型解釋力介於13.9%至58.4%;母親親職壓力也受病童治療項目及自覺健康所影響,整體模型解釋力介於42.1%至49.1%;父親親職壓力亦為病童住院天數、母親需求及社會支持所影響,整體模型解釋力介於50.3%至61.7%。 結論:極低體重及超低體重早產兒父母親於不同時間點有不同的照顧需求及親職壓力內容改變,父母間早產兒居家照顧需求及父母需求變化趨勢大致相同,但父親親職壓力隨時間而逐漸上升。然而,影響父母親需求及親職壓力的決定因素時,父母親雖有不同預測模型,但前次所測得之需求或壓力常為影響下一次需求或壓力之決定因素,因此,無論是轉入病房時的第一次評估,或是出院前的再次評估皆很重要,若已發現早產兒父母親有照顧上需求或壓力時,應轉介個管師尋求幫助,不僅如此,研究發現父親需求及壓力皆不亞於母親,所以,必須個別考慮及評估父母親,給予適切的協助幫助降低其需求及壓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目前針對產後哺乳婦女的相關文獻大多著重於如何成功哺乳及社會支持等研究,對於產後哺乳婦女的身體改變經驗,例如身體心像或性生活經驗等尚未充分揭露。 研究目的: 透過哺乳婦女的表達描述,探討及解釋哺乳婦女對其產後身體改變及性生活經驗之感受,使哺乳婦女產後主觀感受與經驗得以揭露。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Merleau-Ponty的理論作為方法論的基礎,採質性研究的方法,立意取樣臺灣北部醫學中心產後三個月左右之產後婦女,進行深入訪談,並以現象學研究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 共收案18位產後婦女,包含14位初產婦,4位經產婦。研究結果呈現兩個核心主題,核心主題一:「產後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此主題呈現產後婦女的身體不完全屬於她自己;產後身體改變以及新生兒的誕生也讓婦女經歷性生活衝突,許多的改變使婦女的身體不完全掌握在她自己身上。核心主題二:「重新認識產後的身體」,此主題描述婦女在產後身體及性生活轉變過程中,她們如何適應、接納、認識這樣的改變,並賦予新的意義。 結論: 婦女的產後身體經驗描述過程中,反映出產後婦女是如何成為他人觀看下的「客體」,產後婦女經由他人的視覺而認同自己的主體存在,她們在社會規訓、男性觀看中喪失主體性,但她們在這樣的衝突下找回「客體」與「主體」間的平衡,她們既是主體也是客體。 產後婦女身體經驗廣受生理、心理、社會角色、伴侶關係所影響,本研究結果使哺乳婦女產後主觀感受與經驗得以傳達,促使專業照顧人員更能了解產後哺乳婦女的身體與性生活經驗,期望產後指導不僅是專業人員給予指導,能透過尊重傾聽產後婦女的想法,兩者互為主體,使產後婦女更能在主客體間達到安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加護病房大量使用維生醫療來延長病人生命,但每年仍有20%的病人最終於加護病房往生。近年來重症單位的末期照護也開始受到重視,而末期照護需考量病人、家屬及醫療團隊的三方意見,增加其複雜性。由國內外研究中發現,護理師對於末期實務照護看法與臨床指引不一致,也較少針對華人社會,有關儒家思想孝道的觀點做進一步探討,因此期能藉此研究了解我國護理師對於加護病房病人末期照護之看法及影響因素。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加護病房護理師對於已決定不予或撤除維生醫療的重症病人需接受的末期實務照護之看法及影響因素(包含決策過程的態度、參與末期決策及家庭會議的經驗)。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直接參與病人照護之護理師,包括護理長、專科護理師及臨床護理師,收案期間為20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收案場所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之加護病房。研究工具採英國學者Latour所設計之問卷VENICE(Views of European Nurses in Intensive Care on End-of-life-care),問卷包含決策過程的態度、參與末期決策的經驗及末期實務照護的看法。 研究結果:共有211位護理師參與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末期實務照護的看法上,大部分的護理師都認為應該提供有效的疼痛緩解(99.1%)、宗教及靈性支持(97.2%)及具有隱私的單人病室(88.1%),此與臨床指引看法較一致的。部分護理師認為不應該執行以下處置: 繼續接受靜脈輸液來保持水分(42.7%)及使用呼吸器的病人氧氣濃度應該調降到大氣濃度(21.9%)。超過一半(64.5%)的護理師認為應該繼續給予營養支持,此與臨床指引看法較不同。影響末期實務經驗的因素包含,醫護人員的宗教觀點、護理師考量加護病房佔床率、生命末期決策的討論時機、主動參與生命末期討論的積極度等因素有關。 結論:為使病人能有更好的生命末期照護品質,達到良好的善終,建議未來可多著墨於護理師看法與臨床指引差異較大之臨床討論,如是否提供人工營養與水分、調降氧氣濃度等,以達成如何於加護病房提供良好的生命末期照護品質之共識和發展相關在職教育。醫療團隊能邀請護理師及早制訂家庭會議流程機制,儘早啟動家庭會議,提升末期照護決策之討論效率。

本文將於2025/08/18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接受化學治療前與治療三個月時之:(1)身體活動量、疲憊(平均疲憊及疲憊干擾)與身體功能量(6分鐘走路距離及ECOG-PS身體功能狀態)的改變;(2)身體活動量、疲憊和身體功能量改變的相關因素;(3)身體活動量、疲憊和身體功能量改變的相關分析。 方法 本研究為二個時間點的描述性相關研究,於台灣中部某醫學中心之胸腔內科病房收案,以連續取樣方式針對住院之晚期肺癌接受住院化學治療病人收案二次,包括住院接受化學治療前及化學治療3個月後,評估病人人口學特質、疾病與過去治療特質、身體活動自我效能、身體活動障礙、身體活動量(Godin休閒時間運動問卷)、平均疲憊程度與干擾(簡明疲憊量表)、身體功能量(ECOG-PS身體功能評估與6分鐘走路距離)。因過去之治療亦會影響病人目前身體狀況,因此,本研究依據受試者過去癌症治療狀況分為4組:初診斷無任何治療過、過去僅接受化療、過去接受多重治療及化療及過去接受多重治療但無化療。以描述性統計、無母數分析及廣義廻歸方程模式(GEE)分析資料。 結果 本研究納入124位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共102位病人完成兩次測量,完成率為82.3%。住院化療到三個月再測其改變,整體病人身體活動量未顯著改變(Z= -1.39, p= .164),平均疲憊程度變差(Z= -2.01, p= .045),六分鐘走路距離下降,趨近於顯著(P=0.09)。從5個GEE模式中,確認身體活動自我效能信念是改善身體活動量、疲憊干擾程度、6分鐘走路距離及ECOG-PS身體功能狀態改變的重要因素,而影響身體活動的轉移部位數目則是平均疲憊程度、疲憊干擾程度、6分鐘走路距離及ECOG-PS身體功能狀態變差的相關因素。再者,3個月的後測結果也呈現身體活動量與疲憊呈現顯著的中度負相關,疲憊與身體功能量改變呈現顯著的高度負相關,顯示出身體活動量、疲憊程度及身體功能量的改變均有顯著相關。 結論 化學治療是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常見的治療,尤其是過去已接受過多種治療組合的狀況,對身體活動、疲憊及身體功能量造成顯著的改變。然而,身體活動自我效能是協助病人在化學治療期間執行身體活動,改善疲憊及身體功能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建議健康照護人員考量身體活動介入措施時,可併用病人自我效能信念策略,協助病人能掌握體能及接受治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及目的: 在臺灣,自1981年開始癌症就高居十大死因之首,害怕疾病惡化是癌症病人最嚴重且備受關注的心理困擾。本研究目的為:(1) 翻譯害怕疾病惡化簡明量表之中文版,評估其表面效度及內容效度,(2) 進行信效度評估,(3) 運用害怕疾病惡化簡明量表進行臺灣完成治療門診追蹤以及住院正在治療的頭頸癌病人現狀探討。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橫斷式研究設計以及連續取樣,以頭頸癌病人為研究對象,於臺灣北區某醫學中心分成兩階段進行研究。第一階段:進行量表之翻譯以及進行表面效度、內容效度以及可行性評估。第二階段:運用量表進行完成治療於門診追蹤(121人)及住院治療中(62人)兩組病人的收案,並進行效度分析,評估建構效度以及區別效度,最後由門診病人隨機取樣45人,在兩週後進行量表再測信度測試。收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斯皮爾曼相關係數檢定、無母數統計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 (1) 害怕疾病惡化簡明版中文量表具良好的內在一致信度 (Cronbach’s alpha=0.91) 及穩定的兩週後再測信度 (ICC=0.78),(2)經由以下理論概念支持假設的相關性驗證,具有良好建構效度:害怕疾病惡化量表與生活品質概念 (r = -0.63)、身體功能狀態 (r = -0.50)呈現中度負相關;與整體生理症狀嚴重度 (r = 0.50)、焦慮程度 (r = 0.57)、憂鬱程度 (r = 0.49) 成中度正相關。完成治療門診追蹤的病人與住院正在治療的病人相比,兩族群間具有區別效度。經探索性因素分析,檢測具有兩項因素結構。(3) 害怕疾病惡化的程度在有無工作、有無復發或轉移及不同治療方式的病人間具顯著差異,其他人口學特質與疾病特質與害怕疾病惡化的程度不具顯著差異或相關性。 結論與實務運用: 本研究結果建立具有信效度之害怕疾病惡化簡明量表施測工具,可提供臨床工作者能夠利用此量表評估臨床病人害怕疾病惡化的程度,更深入害怕疾病惡化之盛行率,有利於提供介入措施,提升癌症病人心理社會層面的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