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53.161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臺灣2017年精神疾病人數統計為2,638,382人,占總人口數約11.18%,2018年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為1,173,978人,占總人口數約4.98%,其中慢性精神病患者共127,591人,占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總人口數約10.87%,過去應用電玩遊戲為介入措施的研究陸續發現有其成效,但國內外精神醫學或照護領域,未有短期互動式電玩遊戲運用於社區慢性精神障礙病人的相關研究,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短期互動式電玩遊戲應用於社區慢性精神障礙病人之成效,瞭解短期互動式電玩遊戲對於社區精神障礙病人的可行性,以及該短期介入措施對病人的成效,包含:身心健康、生活品質、身體體能指標等,希望藉由本研究來探討互動式電玩遊戲對於社區精神障礙病人的效果,以供從事社區精神領域相關從業人員之參考。 方法:採前瞻性類實驗前後測設計,取樣於北部地區社區康復之家(全日型復健機構)之精神疾病病人,針對收案對象透過訪談、身體量測、體能評估、結構性問卷收集基本資料,進行三次之資料收集,分別是基準期(baseline, T0)、間隔兩週後的前測(pre-program, T1),提供為期三週,每週兩次的互動式電玩活動介入,之後進行後測(post-program, T2),於上述共六次,每次60分鐘互動電玩遊戲介入後,病人完成活動回饋表及電玩適應評估,反映參加活動之感受與意見回饋。 結果:共48位社區精神障礙病人成功收案,男性及女性比例相當,平均年齡52.1±8.2歲,背景以未婚狀態與高中職/五專教育程度者最多,比起前測(pre-program, T1),病人在後測(post-program, T2)表現於身體組成方面發現: 腰圍顯著下降2.22±4.3公分(Cohen’s d=-0.52,p<0.001);身體活動方面發現: 10公尺快速行走速度減少0.58秒(Cohen's d=-0.33,p=0.005);椅子起身走3公尺後坐回速度減少1.02秒(Cohen's d=-0.45,p<0.001);椅子站起來及坐下5次速度減少0.86秒(Cohen's d=-0.31,p=0.008)。互動電玩介入三週後,病人自述的生活品質改變有疼痛感受增加0.4±1.1分(Cohen's d=0.42,p=0.011)、醫療使用滿意度增加(0.2±0.7分,Cohen's d=0.25,p=0.031)以及滿意想吃的食物都能吃得到(增加0.3±0.9分,Cohen's d=0.31,p=0.033)。病人對此介入活動的回饋顯示在最高四分的滿意度中,平均分數為3.3到3.6分,屬於極佳正向回饋分數,支持此介入活動是病人給予高度可行性及成效性的肯定,最後使用互動式電動遊戲滿意度與可行性中文版問卷評估發現,病人對於此介入活動,顯示良好的滿意度與可行性。 結論:經由互動式電玩活動介入三週後,看見有其成效之處為促使病人腰圍變小;在身體活動方面的成效為10公尺快速行走速度、椅子起身走3公尺後坐回速度及椅子站起來及坐下5次速度皆顯著減少;在生活品質方面,對於身體疼痛的感知能力提升、對於醫療保健服務的方便程度滿意度增加及對於想吃的食物通常都能吃到滿意程度提升,每次互動式電玩活動後正向回饋分數極高,且不論是以四個面向(操作方式、運動舒適度、運動持續度及滿意度)或兩個構面(滿意度及可行性)來看,均擁有良好的滿意度與可行性,值得未來擴大互動電玩到更多不同全日住宿型慢性精神障礙復健機構康復之家,期盼能促進慢性精神障礙病人,重拾生活的樂趣,改善身體活動,提高病後生活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乳癌檢測和治療的進步,第零至二期乳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89%以上。當面對癌症診斷的衝擊,又因癌症治療誘發了卵巢功能早衰和引起不孕,讓他們再次面臨生殖保留治療的決策,對育齡期乳癌婦女與其家人不外乎是再度的打擊。基於對生育的渴望,她們承擔著復發或延遲治療的風險,選擇生殖保留治療來捍衛自身的生育能力,治療過程中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經驗,治療後如何評價治療結果,這中間的心境轉折仍不清楚,故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育齡期乳癌婦女接受生殖保留術的抉擇和治療歷程之經驗感受與評價,以了解她們接受生殖保留術的動機、感受經驗,和照護需求。 本研究以前瞻性研究設計並以質性訪談的方式以了解接受生殖保留術的育齡期乳癌個案的生命歷程,研究情境為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方式,研究者透過三次半結構性一對一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共收集8位乳癌個案 (3位採冷凍胚胎保存及5位冷凍卵母細胞保存),以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的分析,呈現育齡期的乳癌個案接受生殖保留術歷程真實的經驗與感受。 本研究結果發現育齡期的乳癌個案接受生殖保留術歷程的主觀經驗歸納出,一個核心主題和三個次主題。核心主題:人生逆境,圓滿自我;三個次主題:(一)抉擇期:自我性命與使命間拉鋸;(二)治療期:檢視風險並轉移生活重心;(三)治療後期:懷抱希望面對乳癌治療。生殖保留術的照護需求:(一)抉擇期:專屬癌症病患的生殖保留術衛教資訊;(二) 治療期:全面瞭解治療的現況;(三)治療後期:懷瞭解冷凍胚胎/卵泡的品質。 育齡期的乳癌患者在接受生殖保留術歷程中,身心靈都面臨重重的考驗和挑戰,需要專業醫療人員了解其內心的衝突與不安,且提供正確的生殖保留術相關資訊,以及持續地關懷、支持鼓勵,方能協助她們渡過此危機,以提昇癌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

本文將於2025/03/12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背景:全球護理人力短缺將在未來10到20年內發生,也就是預計2030年,全球護理人員短缺可能達到760萬人。因此護理人員離職與留任是影響全球組織的關鍵問題。護理人員輪班工作時,可能會面臨工作與家庭間的衝突,也可能影響留任意願,因此,排班彈性度常被使用於當代員工在繁忙日常生活中的解決方案,尤其需要輪班工作且有工作家庭衝突的護理人員來說可能會是特別重要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排班彈性度對護理人員工作家庭衝突的影響、對情感性專業承諾和留任意願的影響程度,以及持續性專業承諾和規範性專業承諾對留任意願的影響。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橫斷面研究設計,採用群集隨機抽樣,以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N = 206)。研究工具內容包含排班彈性度量表、工作家庭衝突量表、專業承諾量表、離職意願量表與基本資料表。以IBM SPSS 21版及LISREL進行資料統計分析,以驗證各項假設。 研究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 (1)護理人員排班彈性度與工作家庭衝突呈顯著負向關係(β = -0.22, t = -3.08, p < 0.01);(2)工作家庭衝突與留任意願並無相關性(β = -0.05, t = -0.78, p = 0.22);(3)工作家庭衝突與情感性專業承諾呈顯著負向關係(β = -0.29, t = -4.24, p < 0.001);(4)情感性專業承諾(β = 0.28, t = 3.66, p < 0.001)、持續性專業承諾(β = 0.32, t = 4.72, p < 0.001)和規範性專業承諾(β = 0.22, t = 3.13,p < 0.01)與留任意願呈顯著正向關係。 結論:排班彈性度會透過工作與家庭衝突影響護理人員的情感性專業承諾。此外,工作家庭衝突雖然不會直接影響留任意願,但會經由情感性專業承諾影響護理專業人員的留任意願,由此可以顯示出情感性專業承諾對於護理人員持續留任於組織或護理專業的重要性。建議未來研究與臨床實務透過調整排班彈性度,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家庭衝突,以緩解護理人員短缺之問題,並增進護理人才留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成人加護病房病患家屬焦慮、憂鬱與滿意度的情形,分析其相關性及影響因素,並探討家屬滿意度的重要預測因子。研究採用前瞻性、結構性問卷調查法,採立意取樣的收案方式,以臺北市某醫學中心成人內科心臟加護病房病患家屬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分兩階段收集資料,第一階段於病患入住加護病房的24-48小時內使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探討病患家屬焦慮與憂鬱情形,第二階段為病患轉出加護病房後的48小時內使用加護病房病患家屬滿意度量表(Family Satisfac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FS-ICU-24)了解家屬對於加護病房照護及決策的滿意度。 本研究共收案92位家屬,有效回收率為94.6%,研究結果顯示成人加護病房病患家屬有焦慮情形者占23.0%,有憂鬱情形者占3.4%。成人加護病房病患家屬整體滿意度平均得分為88.06±12.63分,整體而言,病患家屬對加護病房的照護表示滿意。家屬需求的關心程度、資訊來源的便利程度、資訊的誠實度、資訊的完整度等四題與整體滿意度得分相關性最高。家屬焦慮、憂鬱程度與家屬整體滿意度無線性相關,然家屬焦慮程度與照護滿意度呈現顯著負相關。迴歸分析顯示,較低的病患GCS分數、家屬年齡較輕、較低的家屬焦慮程度等三因子為家屬高滿意度之顯著的預測因子。 未來護理人員應提高對家屬心理症狀的敏感度,尤其對意識程度較佳的病患、年齡較長或焦慮程度較高的家屬可建立多元且適當的溝通管道,提供誠實而完整的資訊,主動關心病患家屬的需求,以提升家屬對加護病房的滿意度。

  • 學位論文

因疾病位置及多重治療,進食困難為頭頸癌病人最常發生的症狀之一,且對營養狀態造成負面影響,而現有對治療期間頭頸癌病人進食困難及營養狀態之長期追蹤的研究有限。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接受化學合併放射線治療的頭頸癌病人之: (1)進食困難、症狀嚴重度、身體活動功能及憂鬱狀態之變化;(2)營養狀態變化;(3)人口學特性、疾病及治療因素、進食困難、症狀嚴重度、身體活動功能及憂鬱與營養狀態變化之相關性。本研究採前瞻式縱貫性研究設計,分別於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前(T1)、治療第一個月(T2)、第二個月(T3)、第三個月(T4) 及第六個月(T5),以結構式問卷及實際測量進行資料蒐集,包含:進食困難量表、測量張口大小、症狀嚴重度量表、身體活動功能量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內之憂鬱子量表、迷你營養評估量表。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 Estimating Equation, GEE)分析影響營養狀態變化的相關因素。共80位受試者完成六個月的評估,研究結果發現:(1)進食困難、症狀嚴重度、身體活動功能及憂鬱狀態在治療第二個月達高峰,症狀嚴重度、憂鬱狀態在治療三個月後仍高於治療前;進食困難、身體活動功能在治療六個月後仍高於治療前;進食困難以進食感覺改變最明顯;(2)營養狀態在治療第二個月最差,治療三個月時開始改善,優於治療前,但平均體重低於治療前;(3)人口學特性的不同與營養狀態無關;疾病特性中,第三、四期的營養狀態較第一、二期差;身體活動功能、張口大小與營養狀態變化呈正向相關;晚期診斷、進食困難量表之吞嚥及進食感覺、症狀嚴重度與營養狀態變化呈負向相關。研究結果可提供臨床醫護人員對於接受化學合併放射線治療之頭頸癌患者營養狀態的了解,並針對影響營養的因素包括: 晚期診斷、進食困難、症狀嚴重度及身體活動功能,適時予以營養狀態的評估、症狀處理及介入合適的營養支持措施,預防病人在治療期間遭受嚴重的營養不良,影響疾病治療情形。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2018年台灣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首位皆是肺癌。目前肺癌病患最常使用的標靶治療為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酪胺酸酶抑制劑(EGFR-TKIs)。病患為了確認肺癌是否產生抗藥性,需要接受再次病理切片(re-biopsy),但臨床上並非每位病患都願意接受。 研究目的:藉由此研究了解病患在接受再次病理切片前或切片之後可能會產生何種併發症及相關護理問題,提供照護此類病患面對接受再次病理切片決定時之參考。 研究方法:利用橫斷式(cross-sectional study)、回溯性(retrospective study),收集台 北某醫學中心西元2012至2017年癌症登記資料庫中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病患,而回顧其病歷資料。 研究結果:此研究對象共71人,有68人(95.8%,N=71)完成檢測,其中34人(50.0%,N=68)帶有EGFR-Thr790Met 突變,有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osimertinib者共16人(47.1%,N=34)。27人(38.0%,N=71)有併發症現象產生,以肺炎(10人,14.1%)最多。有關護理問題部分,接受切片前(68人,95.8%)及切片後(70人,98.6%),皆有相關護理需求。接受再次病理切片前的前三名護理問題分別為潛在危險性感染與焦慮皆為46人次(64.8%)、潛在危險性跌倒22人次(31.0%);接受再次病理切片後的前三名護理問題為焦慮49人次(69.0%)、潛在危險性感染46人次(64.8%)、潛在危險性跌倒30人次(42.3%)。 研究結論與應用:共71人住院接受re-biopsy,16人服用第三代標靶藥物osimertinib。Re-biopsy後併發症以肺炎(14.1)最多;切片前與切片後之常見護理問題皆為潛在危險性感染與焦慮、潛在危險性跌倒。 本研究可提供醫護人員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在病情產生變化時考量是否接受re-biopsy,或是檢測出抗藥性基因突變時是否選擇第三代標靶藥物,多一項重要衛教參考資料。

本文將於2025/08/1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多年來肺癌已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醫療科技的進步使存活率的大幅提升,但也促使癌症存活者開始面臨害怕癌症復發問題,同時影響病人生活品質。目前並無早期肺癌病人害怕癌症復發之縱向軌跡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結果,因此,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探索早期肺癌病人術後一年間之:(一)害怕癌症復發整體軌跡及其潛在次型態軌跡;(二)害怕癌症復發之整體病人及次型態病人之重要影響因子。 本研究為前瞻性縱貫性研究設計,於台北市某醫學中心胸腔外科門診,連續取樣方式,以結構式問卷評估病人於術後三(T1)、六(T2)、十二個月(T3),共3個時間點之自我陳述資料,再以統計方式(一)潛在類別成長模式:進行害怕癌症復發整體軌跡及其潛在次型態軌跡探索,以及(二)廣義估計方程式:進行害怕癌症復發之整體與潛在次型態之相關因子探討。 研究結果首先以害怕癌症復發之臨界程度(cut-off point)為13’來看,整體軌跡呈現先增加後減輕之二次變化;三至六個月(T1-T2)達臨界程度以上之害怕癌症復發(≥13’);六至十二個月(T2-T3)仍接近臨界程度(13’),而年輕、疲倦及不確定感為長期預測因子。此外,共有三個次型態軌跡於本研究中被發現。分別為低度害怕復發型(29.71 %),呈低而穩定程度之害怕癌症復發,而教育程度、輔助治療、身體功能、疲倦及不確定感為長期預測因子。中度害怕復發型(46.88 %),為先增加後減輕之二次變化型態,高峰期在術後六個月(T2),達臨界程度以上之害怕癌症復發,而疲倦及不確定感為長期預測因子。高度害怕復發型(23.41 %),則呈高度穩定之高程度害怕癌症復發,平均分數超越臨界程度許多,而教育程度、呼吸困難及不確定感為長期預測因子。此外,我們發現與時間相依之重要影響因子包括不確定感,疲勞和呼吸困難在本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病人有較高的不確定感,疲勞和呼吸困難則其害怕癌症復發程度較高。 本研究結論為早期肺癌術後病人常處於臨床顯著程度之害怕癌症復發程度。年齡、教育程度、輔助治療、身體功能、疲倦、呼吸困難及不確定感等為其重要影響因素。結果可提供臨床照護參考藉以發展整體以及個別性之照護計畫與介入時間之參考,以提升癌症照護品質。

  • 學位論文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心臟衰竭為不同心臟疾病最終的結果,病患除經常經歷多重症狀的症候群外,甚至因疾病惡化或出現其他合併症等疾病歷程,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有身心靈社會層面的適應障礙,影響其生活品質,可能與未被滿足的照護需求有關。心臟衰竭與癌症病患在疾病軌跡上有相似的生理、心理與靈性需求,需求評估目前較少運用在心臟衰竭病人上,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國內心臟衰竭病患需求現況,並評估是否與焦慮憂鬱程度與生活品質有關。 (二)方法:本研究為橫斷式相關性研究,於北部某醫學中心心臟內科門診與病房進行資料收集,採結構性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包含人口學基本資料、疾病特性、心臟衰竭需求評估問卷(Heart Failure Need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HFNAQ)、華人健康問卷(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 CHQ-12)、病人健康問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明尼蘇達心臟衰竭生活品質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 MLHFQ)。 (三)結果:2020年5月至7月共收集109位心臟衰竭病患,年齡平均61.03±16.27歲、多為男性(73.4%)、已婚(67.9%)、與家人同住(87.2%)、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分級Ⅰ/Ⅱ(64.2%/32.1%),罹患心臟衰竭時間平均49.75±50.86個月,LVEF平均48.12±13.79%;HFNAQ需求程度平均總分為58±13.03分,需求程度排序為社會與人際關係、靈性與現存性問題、生理症狀、心理與認知層面;心衰病人的生活品質衝擊平均分數為13.13±11.29分。運用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心臟衰竭衝擊生活品質的相關因素包含年齡低於60歲或大於78歲、BMI小於等於23.87 kg/m2、曾抽菸現已戒菸、研究所或以上之高教育者、最近一次LVEF小於等於45.12%,NYHA分級第二級與第三級、PHQ分數較高、HFNAQ社會與人際關係需求為中度需要、COVID-19防疫行為多、共存高尿酸血症、共存糖尿病、共存攝護腺肥大、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使用藥品數量超過7種等生活品質較差,而使用利尿劑、抗凝血劑、降膽固醇藥物者,則生活品質相對較佳,罹患心臟衰竭超過74個月,生活品質也相對較佳,模型整體可解釋總變異量(R2)為88.7% (F=32.51, p<0.001)。 (四)結論與臨床實務建議:對於特定心臟衰竭病患有社區適應上的需求如:年齡小於60歲或年齡大於78歲、過去抽菸現在戒菸者等其他社區適應困難問題,應主動深入了解並協助克服障礙。在共病症與多重用藥方面,應教導管理與控制共存慢性疾病,並運用跨團隊整合照護模式照護病患,除與醫師、藥師協同整合病患用藥處方,更可邀請其他專科醫師或個管師(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互相分享資訊,共同照顧病患。在心理健康方面,適時運用適當的量表(例如:PHQ-9)篩檢憂鬱症狀,以利早期發現與治療並長期追蹤病人憂鬱狀態之變化。在社會與人際關係需求層面,提供病患病友支持團體或是門診進行團體衛教關於藥物、共病症與心臟衰竭疾病照護知識,以滿足病患需求。最後不論在門診或住院心臟衰竭病患照護上應重視整體需求評估,例如可使用有良好信效度之中文版心臟衰竭需求評估問卷(HFNAQ)了解病患在不同層面的需求程度,依照其個別性需求,提供以病患為中心的照護計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 規劃臺灣臨床研究護理師(CRN)五層級八大核心能力(Competence)與Level I (CRN Level I)能力內涵(Competency)之定義、建置臺灣臨床研究護理師Level I (CRN Level I)能力認證之培訓課程。 方法: 本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用修正式德爾菲法,延續王(2017)的研究結果做為基本架構,進行2016- 2018年的系統性文獻查證以擬定德爾菲專家問卷,採立意取樣進行問卷發放,定義出臨床研究護理師「五層級八大核心能力」與「Level I 核心能力內涵」;第二階段則依照Bloom’s taxonomy先分類CRN Level I核心能力之屬性,並遵循以能力為導向及課程發展的六個步驟來建置資格認證課程,最後會同參與問卷填答的專家進行專家會議,共同審視CRN五層級八大核心能力、CRN Level I能力內涵描述與共同規劃資格認證培訓課程。德爾菲問卷共發放2回合,使用文書處理軟體Excel與統計軟體SPSS 22.0進行資料分析,使用平均數(Mean)、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及四分位差(Quartile Deviation, QD)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判定內容是否修改及達成一致性的標準為: 平均數(Mean)>4.0分、四分位差(QD)>0.6與標準差(SD) >1之題項。 結果: 本研究最終確認 (1) CRN五層級八大核心能力之定義40項、(2) CRN Level I應具備之能力內涵共100項,(3) 十三堂CRN Level I能力認證課程,包含學習目標與教學策略,並依確立之課程結果研擬課程核心能力地圖,提供資格認證課程規劃、時數及評值範圍之建議。 結論與應用: 依本研究確立之專業核心能力與課程內容,可作為未來進階能力內涵(competency)、人員僱用與新人培訓、施行能力分級與證照制度、實務訓練架構發展等方向之參考。 關鍵字: 臨床研究護理、核心能力、能力內涵、以能力為導向、課程建置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感覺功能損傷是老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感覺功能損傷不僅影響老人的身體功能、認知功能與溝通能力,並容易產生負向的情感,例如低自尊、憂鬱。感覺功能損傷也會影響老人外出與人互動的意願,導致社交隔離與孤寂感。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聽力損傷、視力損傷以及雙重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的影響,分析個人本身的身體功能與憂鬱在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影響的中間機制,並且檢視外在的社會支持與社會參與在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影響的調節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式研究設計,樣本來源為臺北市三個社區65歲以上老人,總計研究對象600位。利用聽力與視力儀器測量,以及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包括: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多向度功能評估量表、10題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6題Lubben社會網絡量表、社會參與量表。本研究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呈現研究對象基本屬性與聽力及視力情形,以多類別邏輯迴歸模型與處理機率倒數加權法檢視感覺功能損傷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以加權迴歸模型的方式分析身體功能與憂鬱所扮演中間機制的角色,並以階層迴歸模型的方式檢視社會支持與社會參與在感覺功能損傷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之調節效果。 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為:(1)62.3%的老人屬於「感覺功能正常」,25.6%的老人屬於「聽力損傷」,6.8%的老人屬於「視力損傷」,5.3%的老人屬於「雙重感覺功能損傷」;(2)排除自我選擇的問題後,發現感覺功能正常組的老人比聽力損傷組、視力損傷組,以及雙重感覺功能損傷組的老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3)身體功能在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影響的中間效果顯著,其中間影響力達37.0~58.9%;(4)憂鬱在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影響的中間效果顯著,其中間影響力達63.3~86.8%;(5)社會支持在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上具有調節作用;(6)社會參與在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上具有調節作用。 結論:本研究證實感覺功能損傷對老人生活品質有顯著的影響,藉此冀望能喚醒社會大眾對於老人感覺功能損傷議題的重視。此外,本研究證實身體功能與憂鬱為感覺功能損傷與生活品質的中間變項,能提供醫護人員未來在照顧感覺功能損傷老人的臨床照護之重要參考,提升老人的照顧品質。本研究建議未來應致力於強化感覺功能損傷老人的社會支持,並且鼓勵參與社會活動,以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