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60.61

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結直腸癌自2006年起成為我國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且隨著國人飲食、生活及工作型態的改變,新診斷的人數持續攀升,約26%~90%的患者會經歷疾病或治療帶來的身體及心理症狀困擾,最常見的包括:疲倦、症狀困擾、憂鬱、擔心復發等。雖然過去已經證實癌症預防性復健(Cancer prehabilitation)措施,及提升個體的復原力可以有效改善癌症患者接受首次治療後的恢復狀況,及其面對人生衝擊事件時能有較好的適應能力。然而,過去研究的族群多著重於兒童、青少年及癌症存活期患者,運用復原力模式於初確診結直腸癌患者的早期介入研究仍屬缺乏。因此,本研究分為兩階段進行,用以探討結直腸癌患者的復原力之現況,及發展與測試以復原力理論為基礎之身心照護計畫介入措施對於改善復原力、身心症狀困擾,及生活品質之成效。 目的:第一階段探討診斷五年內之結直腸癌患者的復原力之現況,及其與身心困擾之相關性,並做為第二階段衛教教材之參考,第二階段以疾病復原力模式(The Resilience in Illness Model)為基礎進行兩階段之研究,以瞭解台灣結直腸癌患者疾病復原力之保護及破壞因子,並進一步發展與測試以復原力模式為基礎之癌症預防性身心復健計畫於改善初診斷結直腸癌患者之身心症狀困擾與生活品質之成效。 方法:第一階段透過橫斷面研究設計,以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於台北2家醫學中心之大腸直腸外科及腫瘤醫學科門診收案,針對診斷五年內之結直腸癌患者資料進行收集,探討結直腸癌患者之復原力狀況及其與保護和破壞因子之關係,並做為發展第二階段以疾病復原力模式為基礎的照護計畫之教材參考,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結構方程模式,以了解復原力之相關因素及測試本研究提出之結直腸癌復原力模式。第二階段採隨機對照試驗,於台北某醫學中心之大腸直腸外科及腫瘤醫學科門診收案,選取初診斷為第Ι至第Ⅲ期結直腸癌並即將安排入院開刀之患者為研究對象,實驗組之個案接受以復原力模式為基礎之照護計畫課程,介入時間為期12週,期間共接受5次(確診當日、住院當日、術後出院前、出院後第1次返診、出院後第2次返診),依據每次課程設計,每次進行約15~50分鐘的面對面課程,及每週的電訪或Line追蹤,課程內容以疾病復原力模式為架構,透過提升個案復原力之保護因子,和降低復原力的破壞因子協助提升個案之復原力;控制組則採常規照護。成效監測為問卷之評量,測量時間點共4次:確診當日(T0)、術後第1個月(T1)、術後第2個月(T2)、術後第6個月(T3)。資料採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分析二組間改善身心症狀、擔心復發與生活品質之成效差異。 研究結果:第一階段共收案416人,平均年齡為62.42歲。整體個案具有中度復原力、輕度的症狀嚴重度與輕度疲倦困擾、及較好的自我效能與靈性安適感。經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研究結果僅發現保護因子可預測復原力(β = .746, 95%; BC-CI: .884~1.493),但破壞因子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β = -.067; 95% BC-CI: -.273~.062),且此模型之模式配適度欠佳(CFI=0.864; RMSEA=0.142; SRMR=0.166)。第二階段共收案64人,實驗及控制組平均年齡分別為57.97歲及61.84歲。經Student’s test及卡方檢定進行兩組之人口學、病特性差異性,及各量表T0分數的檢定,兩組均無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分析結果顯示預防性身心復健介入措施於兩組的T1及T2之擔心復發達顯著差異,與T0相比,實驗組於T1(β=-3.396; p=.018)及T2(β=-3.145; p=.037)時比控制組在擔心復發的部分顯著獲得改善,但於T3時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除此,兩組於T1的靈性安適感達顯著差異,與T0相比,實驗組於T1時比控制組在靈性安適感的部分獲得顯著提升(β=4.770; p=.033)。然而,預防性身心復健介入措施對於復原力、症狀嚴重度、疲倦、憂鬱,及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結論:於結直腸癌復原力模型中,僅保護因子可預測復原力,破壞因子無法預測復原力,未來仍需更多研究證實此階段的研究結果。此外,以復原力模式為基礎的預防性身心復健介入措施可有效降低擔心復發,及提升靈性安適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是全球的重要健康問題,隨著環境脈絡與生活型態改變,臺灣青少年過重與肥胖盛行率逐年上升,2010-2011年臺灣營養與健康調查資料顯示11-18歲體重過重與肥胖盛行率為12.4%與16.8%。青少年肥胖不僅會增加成年後肥胖風險,發生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心臟病等健康問題,更影響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造成過重及肥胖的成因為多階層的脈絡因素,本研究由微觀至宏觀層次來探究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問題,整體研究之目標在探究青少年健康素養程度對肥胖的影響效果,並進一步探討青少年所曝露的肥胖風險飲食環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研究將健康素養與肥胖風險飲食環境列兩大主要影響變項,而其他個人特質、父母及家庭等因素列為共變項來進行分析與探討。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追蹤性研究,以固定樣本進行四波的追蹤調查。每位研究對象分別在學期中與寒暑假進行四次資料收集,以捕捉隨時間變動的健康素養、肥胖風險飲食行為、肥胖風險飲食環境因素及其他共變項。分析方法以羅吉斯迴歸進行研究變項間機制關係的分析,以驗證研究所提出的假設。 研究結果:在本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男生過重與肥胖的比例是高於女生,在四次測量時間點。男生的身體質量指數為過重(BMI>23.4)分別占17%、16%、22%、18%,肥胖(BMI>25.6)分別占25%、26%、24%、30%;女生的身體質量指數為過重(BMI>22.7)分別占17%、15%、18%、21%,肥胖(BMI>25.3)分別占14%、18%、17%、19%。推論性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健康素養程度對過重或肥胖是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但健康素養會影響肥胖風險飲食行為的表現。肥胖風險飲食環境部分,record 3之高與低肥胖風險飲食環境對過重或肥胖是有顯著的影響,但不作為健康素養與過重或肥胖之間的調節效應。然而,低肥胖風險飲食環境於record 1在健康素養對肥胖風險飲食行為的影響關係中存有調節效應,意旨健康素養對飲食行為的影響會因不同程度的低肥胖風險飲食環境而有差異。 結論:本研究從生態環境觀點探究影響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問題,微觀層次中個人健康素養能力會影響一個人的飲食行為表現,宏觀層次中低肥胖風險飲食環境作為健康素養與飲食行為間的調節角色。本研究結果可作為以學校為基礎的健康素養培養課程之參考,培育學生健康體位控制與健康飲食之素養,增強青少年正向健康的飲食行為與決策能力,減少受到肥胖風險飲食環境誘惑之機會。此外建議未來研究仍須以長期追蹤調查方法以釐清與驗證健康素養與健康行為對過重與肥胖的影響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標靶治療為晚期肺癌病人重要的抗癌治療之一,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胺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常見之副作用為皮膚不良事件,隨著標靶藥物不斷推陳出新,不同代EGFR-TKI引起之皮膚不良事件發生比例、自我照顧能力與情緒狀態差異的相關研究,仍十分缺乏,故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晚期肺癌病人接受不同代標靶藥物於皮膚不良事件、自我照顧能力及情緒狀態的現況及差異。 本研究為橫斷式描述性相關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方式,於北部某醫學中心皮膚科及腫瘤治療藥物疹特別門診進行收案,共收案135位,使用結構式問卷包括:基本資料量表、客觀指標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公佈的不良事件常用術語標準(CTCAE v4.03)及主觀指標之患者報告的結果版本(PRO-CTCAE ITEMS Version 1.0)、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ADS)與情緒溫度計(DT)、自我照顧能力及自我照顧策略量表收集資料,以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1)99.3 %病患出現皮膚不良事件,發生率前三名依序為搔癢、乾燥及痤瘡樣疹,嚴重度多落在grade I至grade II之間;(2)整體情緒困擾(DT)平均分數為3.3分;31.1 %病患有重度焦慮、憂鬱傾向;(3)皮膚不良事件之自我照顧能力平均分數為6.9分,而最常使用之自我照顧策略為:使用醫生開立的藥物、藥妝店買得乳液及手邊現成皮膚科的藥物;(4)皮膚不良事件之搔癢、乾燥、痤瘡樣疹、手足症候群、脫髮與DT呈現正相關;皮膚自我照顧能力與DT呈現負相關性;(5)第三代EGFR-TKI病患之痤瘡樣疹發生率於客觀評量(CTCAE)結果顯著比第一代少,主觀評量(PRO-CTCAE)嚴重度則比第一、二代好;(6)接受第三代EGFR-TKI病患之DT顯著比第一代表現輕微。 本研究所探討使用標靶治療之肺癌病患皮膚不良事件、自我照顧能力與策略,以及情緒狀態,有助於臨床人員更進一步了解不同代標靶藥物於皮膚不良事件與情緒狀態之差異,可提供學術及臨床照護上具體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