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7.103

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症 (簡稱「三高」) 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三高疾病同時受到遺傳因子與生活方式的影響,對糖尿病指標的遺傳度估計範圍位在20%到80%之間;對高血壓為30%到70%之間;對高血脂症為28%到78%之間。許多研究顯示三高疾病與肥胖相關,但尚不清楚哪種肥胖指標可能改變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脂血症的遺傳風險,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了五種肥胖指標來探討三高疾病中基因與肥胖的交互作用,五種肥胖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率(BFR)、腰圍(WC)、臀圍(HC)以及腰臀比(WHR)。 我們分析「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之資料,受試者由TWB1或TWB2晶片來定出基因型。研究中納入TWB1的25,460位個案作為檢測組與TWB2的58,774位個案作為驗證組,其中各包含了597,644與606,096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吾人使用空腹血糖值(FG)與糖化血色素(HbA1c)作為糖尿病指標;舒張壓(DBP)與收縮壓(SBP)作為高血壓指標;三酸甘油脂(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作為高血脂症指標。我們回顧了這些性狀的相關文獻,以文獻中的SNP主效應作為權重,建構各性狀的加權多基因分數(weighted polygenic score),以此分析五種肥胖指標與基因之間的交互作用。檢測組中的顯著水準設為0.00125 (即0.05/40,40為檢測組中檢定的交互作用總數),驗證組中的顯著水準設為0.00556 (即0.05/9,9為檢測組中交互作用達到顯著水準的個數)。 檢測組與驗證組均顯示全部肥胖指標皆與八種性狀顯著相關,其中體脂肪率(BFR)的主效應最為強烈。除此之外,在高血脂症的兩個性狀,三酸甘油脂(TG)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中,發現5個能夠重複驗證的交互作用結果,這些結果表示肥胖與三酸甘油脂(TG)的基因風險上升有關,並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基因保護作用減弱有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1.台灣季節性流感預防與控制之策略 流感對台灣仍然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2017至18年間,台灣經歷了兩次季節性流感流行,分別由A/H3N2與B型流感病毒引起。台灣疾病管制署與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除了國家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以外,也針對季節性流感的預防與控制,利用多元化的策略以降低於易感族群的傳播,以及減少流感相關個案發生與死亡率。我們利用回顧此一預防與控制流感策略中的數個關鍵因素,包括加強流感監測,抗病毒藥物的儲備與管理,重症照護與醫療資源的分配,與公眾的風險溝通,以及感染管制的措施等。由於控制季節性流感流行有其複雜與挑戰性,醫療專業人士間的彼此合作對於保障台灣人民的健康具有關鍵的重要性。 2.陰性流感快篩與住院流感病患嚴重疾病之相關性 偽陰性的流感快篩結果可能誤導醫師排除流感的診斷。本研究目的為評估陰性的流感快篩結果與加護病房住院的關係。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於臺灣某教學醫院之實驗室確診流感成人住院個案,實驗室檢驗方式為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或病毒培養。結果發現,在134名流感病毒感染之成年個案中,有38名(28%)曾住加護病房。相較於流感快篩陽性的個案,流感快篩陰性的個案其入住加護病房的比例顯著較高 (46% vs. 13%, p value< 0.001)。流感快篩陰性的個案有較高的比例具有下呼吸道症狀以及胸部X光片浸潤。流感快篩陰性的個案,其快篩至治療的時間相較於流感快篩陽性的個案顯著較長(1.94 days vs 0.03 days, p value< 0.001)。在入院時疾病較輕的個案當中,僅有流感快篩陰性以及延遲治療時間與入住加護病房相關。本研究結論,流感快篩陰性的流感個案更容易有嚴重疾病以及遲延抗病毒藥物治療。本結論可幫助改善流感住院病患之治療效果。 3.比較克流感與瑞樂沙之臨床效果差異: 一個全國性的觀察性研究 吸入性之瑞樂沙被認為相較於口服之克流感,其全身性抗病毒的能力較低。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直接比較克流感與瑞樂沙之臨床效果的全國性大型研究被報告。本研究目的為比較流感診斷後兩天內使用克流感或瑞樂沙之病患之臨床預後差別。本研究利用2013至2016年間三個流感季之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庫,追蹤病患診斷後兩周內是否有因流感相關原因住院或死亡。在利用傾向分數分組與加權來校正可能之干擾因素後,計算使用兩組藥物之個案其出現研究結果之風險比。本研究期間內共找出865,032 位於研究期間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之個案,其中269,135 (31.1%)使用克流感,595,897 (68.9%) 使用瑞樂沙. 本研究並未發現兩種藥物之使用者於臨床出現研究結果風險比之差異 (RR 1.01, 95% CI: 0.96–1.06). 分族群研究發現18–64 years之年輕族群使用克流感組出現臨床結果之風險較低 (RR 0.92, 95% CI: 0.85–0.99). 在此觀察性世代研究中,我們並未發現使用兩種藥物的個案在出現研究結果的風險上有重大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 自2020年初以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成為國際重大議題。隨著全世界確診與死亡人數的迅速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0年3月11日宣布其為全球大流行。然而,雖然此疾病目前已襲擊約188個國家與地區,對全球公共衛生而言是重大挑戰,我們仍舊觀察到國家在總確診數、死亡數、住院數、以及個案死亡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的差距非常明顯,凸顯了研究各國的疫情差異程度是至關重要的。 目的 本研究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為探討各國COVID-19的個案死亡率差異是否會受到某些與公共衛生相關因素的影響,第二個為研究各國是否可以依據個案死亡率分組並探討分在同一組的國家是否有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以及觀察分組的狀況隨時間的變化。 方法與材料 資料來自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冠狀病毒研究中心(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所提供的公開資源。我們收集2020年2月24日至5月25日期間周一的COVID-19數據,並每周進行一次分析。接著,進行比例統合分析(Proportion Meta-Analyses, proportion MA)以探討各國個案死亡率,並額外以統合迴歸(Meta-Regressions)與子群體分析(Subgroup Analyses)的方式,來探討公共衛生或防疫相關因子(醫療照護可及性與品質指數[HAQ]、全球衛生安全指數[GHS]、卡介苗1985年接種率與篩檢政策)是否與各國個案死亡率之間的差異有關。最後,我們利用有限混和模型(Finite Mixture Models, FMM)來探討相似個案死亡率的國家是否可以進行分組並聚集於鄰近地區。 結果 根據比例統合分析的結果,加權平均個案死亡率在固定效應模型(Fixed-Effect Model)中從3.30%迅速上升至7.02%,而在隨機效應模型(Random-Effects Model)則是1.35%上升至3.19%。 在有限混和模型中,我們發現各國可以根據個案死亡率進行分組,且同一組的國家也有聚集在相鄰地區的現象。五月底時,位於南歐、西歐的國家如義大利、法國、英國和比利時被分在高個案死亡率組別,其估計值大於12%;北美洲國家的估計個案死亡率也遠高於南美洲國家;東亞、東南亞的國家如新加坡、越南與台灣則長時間維持在較低個案死亡率的組別,估計死亡率約為0.06%至1.45%。 最後透過統合迴歸與子群體分析的結果,發現有較高水準的健康照護系統(HAQ)、以往針對生物性威脅能夠較有效率對抗(GHS)與較高卡介苗接種率的的國家傾向有較高的個案死亡率,而篩檢政策的部分則是檢測越多可疑病例與低個案死亡率有相關。 結論 加權平均個案死亡率隨著時間的增加顯示COVID-19的疫情從開始到蔓延全球越來越嚴重。 個案死亡率相似的國家有集中在附近地區的現象,如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等歐洲國家多屬於高死亡率組別,而新加坡、越南與台灣則多維持在低死亡率組別,這可能與類似公共衛生政策、相似人口特徵與防疫手段有所相關。 另外,較高公共衛生水平、較高卡介苗接種率的國家傾向有高死亡率,而能夠篩檢更多可疑病例的國家則傾向有較低的死亡率。

  • 學位論文

情感性疾患主要包含重度憂鬱症以及雙極性疾患。兩種疾患在所有疾病負擔中佔有很大的比例。高疾病負擔部分來自情感性疾患患者症狀無法依賴現有藥物達到有效的緩解,部分來自於疾病反覆發作的特性,以致病患在生活上嚴重的失能。至今,我們仍對疾病的制病機制了解有限,為了降低疾病負擔,找出疾病致病機制對疾病的在治療以及介入預防相當重要。 許多的證據顯示微生物相-腸-腦軸影響著憂鬱情緒的調控,不管是微生物相多樣性的差異、各個分類學層級發現的微生物相標的或是微生物相的功能。過去幾篇文獻在比較重度憂鬱症患者與健康對照組時,找到數個與憂鬱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很完善的控制飲食或者其他干擾因子,導致找到的微生物相標的可能受到干擾因子影響。此外雙極性疾患也會表現出憂鬱的症狀,過去研究表示重度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不管在基因抑或是其他生物性的指標有著相似性,因此有些研究開始了解雙極性疾患內憂鬱與微生物相的相關性,目前已分別在重度憂鬱症以及雙極性疾患內發現數個與憂鬱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然而仍缺乏比較重度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共享的微生物相標的以及他們的微生物相功能。過去的文獻多利用病例對照研究找到與疾病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疾病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可能參與疾病的制病機轉,然而作為生物標記而言,仍有侷限性,因此我們額外想像,究竟微生物相標的是否可能作為憂鬱嚴重度的標記,並且隨著疾病嚴重度不同改變,同時反映其他與憂鬱相關的特徵,例如:焦慮或壓力感知的程度。 結合上述,本研究有五個研究目標:(1) 在考慮到飲食以及其他干擾因子的影響,釐清重度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各自與憂鬱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2) 比較重度憂鬱症與雙極性疾患內與憂鬱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是否共享;(3) 透過兩種研究設計探討微生物相是否與疾病嚴重度,以及疾病急性緩解狀態有顯著相關;(4) 探討前述找到的憂鬱標的是否額外與憂鬱相關的焦慮情緒、壓力感知程度的表現相關;(5) 利用現有微生物相功能分析軟體,剖析在重度憂鬱症以及雙極性疾患的微生物相功能。 本論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病例對照設計探討重度憂鬱症內與憂鬱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討論與憂鬱、焦慮以及壓力感知程度的相關性;以及剖析重度憂鬱症相關的微生物相功能。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呼應,同樣使用病例對照設計,在雙極性疾患患者內探討上述描述的標的、相關性以及功能,並且額外探討重度憂鬱症以及雙極性疾患是否有共享的微生物相標的以及功能。第三部分則採用追蹤研究設計,收集重度憂鬱症以及雙極性疾患患患者憂鬱急性發作以及緩解兩個時間點的資料,深入探討與憂鬱嚴重程度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 本研究考量微生物相的干擾因子,排除兩個月內有服用益生菌或抗生素、進行腸胃道手術以及腸胃道感染的受試者。第一部分共收集36位重度憂鬱症患者以及37位健康對照組;第二部分共收集33位雙極性疾患、47位重度憂鬱症以及53位健康受試者,並且包含第一部分的27位重度憂鬱症患者,以及26位健康受試者;第三部分則額外收集11位憂鬱急性發作的情感性疾患患者。第一、二部分,每位受試者填寫貝氏憂鬱量表收集過去兩周的憂鬱情形,以及填寫壓力感知問卷以及貝氏焦慮量表。此外也訪問飲食頻率問卷並且收集糞便檢體。糞便檢體經過DNA萃取後進行16S核醣體定序 (16S ribosomal RNA gene sequencing)。在微生物相的分析,我們利用QIIME軟體 (Quantitative Insights Into Microbial Ecology),將定序後的序列進行微生物分類。分析策略中,我們利用ANCOM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of microbiomes),在校正飲食資訊以及定序資訊後找到與重度憂鬱症相關之標的,再利用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探討微生物相標的與焦慮、感知壓力以及憂鬱嚴重度的相關性,最後使用PICRUST軟體 (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 分析與憂鬱相關的功能。 第三部分,我們於受試者急性發作與緩解兩個時間點,使用漢氏憂鬱量表 (HAMD-17) 評估兩個時間點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並且定序微生物相組成,分析憂鬱嚴重度相關的微生物相標的。此外我們將憂鬱症狀拆解成六個因子,利用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釐清微生物相與憂鬱因子群的相關性。 比較重度憂鬱症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後,發現12個與憂鬱相關的屬,而在比較雙極性疾患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後,則發現11個與憂鬱相關的屬,其中巨單胞菌屬 (Megamonas)、普雷沃氏菌屬 (Prevotella)、布勞特氏菌屬 (Blautia) 以及薩特氏菌屬 (Sutterella) 皆在兩部分的比較中發現。額外將雙極性疾患患者合併重度憂鬱症患者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發現除了上述四個屬外,還有腸球菌屬 (Enterococcus)、小桿菌屬 (Dialister)、顫螺菌屬 (Oscillospira) 以及脫硫弧菌科 (Desulfovibrionaceae) 內一個無法分類的屬。與憂鬱、焦慮以及壓力感知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在第一、二部分皆可發現薩特氏菌屬與憂鬱和壓力感知程度呈現顯著的負相關。第三部分,比較病患於急性與緩解的微生物相組成顯示有兩個屬別有顯著不同,分別為柔嫩梭菌屬 (Faecalibacterium) 以及鏈球菌屬 (Streptococcus),與憂鬱的六個因子進行相關性分析,柔嫩梭菌與¬失眠有高度的正相關。從PICRUST結果來看,我們也觀察到躁鬱症患者、重度憂鬱症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的細菌組成在代謝相關的功能有顯著不同。 本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相標的不僅與情感性疾患相關,也與憂鬱嚴重程度相關,兩個部分找到的菌相標的不同,顯示致病與嚴重度牽涉的制病機轉可能不同。由於微生物相與憂鬱特徵的異質性皆高,因此未來需收集更大的樣本,並且結合更精密的霰彈槍定序法 (Shotgun sequencing) 、代謝體學抑或是動物實驗模型,找出比屬更精確的分類,如:種或者株,研究細菌的功能在憂鬱特徵的致病或者是嚴重度機轉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將於2025/09/02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背景: 合併健康生活習慣,包括理想體重,健康飲食,適當運動,不抽菸,適量的飲酒,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保護效果過去有被證實,但是除了單純的五個健康生活習慣相加結合成健康生活分數外,沒有研究討論過在討論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是否需要加權不同的健康生活習慣,而且也不曾有研究將之與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WCRF)/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 為了預防癌症所提出的健康生活分數,或是美國心臟醫學會所提出的Life’s Simple 7健康生活分數做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預測比較。 方法: 我們使用一個平均年齡43歲,50.2%女性的全國代表性世代追蹤資料庫【三高主題資料庫】排除掉在2002年受訪前健保資料有記錄到心血管疾病的6042位受訪者,我們定義簡單台灣健康分數為一個包含理想體重、地中海飲食、適量運動、不抽菸、規則飲酒的五個向度的加總分數。我們並且使用這五個因子對於心血管疾病多變量模型中的係數值(coefficient)做為權重,另外加總成一個權重的台灣心血管健康分數。我們並且使用WCRF/AICR 2018年對於健康生活分數的定義和美國心血管協會對於Life’s Simple 7的定義,使用三高主題資料庫去驗證這健康生活分數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保護效果,並且比較四個健康生活分數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測能力。 結果: 在一個平均13.4年的追蹤期間,全部共有520個心血管疾病發生,多變量的存活分析顯示,在簡單和加權台灣健康分數最高的組別,相較分數最低的組別,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顯著的下降56~57%,並且年紀是有意義的干擾因子。但在校正了許多臨床因子之後,WCRF/AICR 的健康生活分數和Life’s Simple 7 卻沒有辦法觀察到顯著的保護效果。在年紀小於60歲的族群,因著健康生活分數的保護讓心血管疾病下降的幅度顯著的大於等於60歲的族群。除此之外,在AUC 和 NRI, IDI 對模型的預測力統計量當中,簡單和權重的台灣健康生活分數相較於WCRF/AICR 健康生活分數和Life’s Simple 7 有較好且顯著的增加預測效果。 討論與結論: 我們證明了健康生活分數較高的人相較較低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顯著的下降,並且下降的幅度在年輕人更為明顯。進一步的研究探討綜合所有健康生活習慣對於心血管疾病的保護機轉是有必要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 儘管攝取特定富含類黃酮的食物可以降低C反應蛋白的濃度,但對於飲食中類黃酮攝取量與C反應蛋白濃度的關聯性仍未有定論。我們使用台灣代表性的樣本來描述樣本飲食中類黃酮的攝取量,同時探討類黃酮攝取與C反應蛋白濃度的關聯性。 方法: 我們由2005-2008年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中建立了2592位成人的橫斷性研究。類黃酮攝取量的計算由合併24小時飲食回顧及美國農業部類黃酮資料庫而得並且依四分位數分組。我們依據性別和年齡別估計主要的類黃酮攝取來源及類黃酮攝取量。以一般線性及羅吉斯迴歸進行調整後類黃酮攝取與C反應蛋白連續及二元變項( >0.3 mg/dL: 高C反應蛋白)的分析。 結果: 茶、柳丁、豆腐、地瓜葉及空心菜為總類黃酮攝取的主要食物來源。總類黃酮攝取量在女性和老年人的飲食中較低。相較於最低四分位數總類黃酮攝取組別,類黃酮攝取較高的參與者有較低的高C反應蛋白風險(調整後的勝算比由第二四分位數組到最高四分位數組分別為0.79、 0.67、及0.61),且黃酮醇及黃烷-3-醇的攝取也有類似的趨勢。此外,相較於沒有攝取茶湯的參與者,有攝取茶湯的參與者傾向有較低的高C反應蛋白風險(調整後的勝算比為0.74,95%信賴區間為0.57-0.97),然而,在柳丁、豆腐、地瓜葉及空心菜的攝取中卻沒有發現此關聯性。 結論: 高類黃酮及茶湯的攝取和C反應蛋白的濃度呈負相關,暗示高類黃酮的飲食可能有抗發炎效果。未來在此議題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 學位論文

目的:探討台灣代謝健康肥胖者(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MHO)/代謝不健康肥胖者(Metabolically unhealthy obesity, MUO)之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風險間的關係,並探討潛在的修飾因子(effect modifiers)。 方法:三高主題資料庫是台灣具全國代表性的社區前瞻性世代研究。本研究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區分為:體重過輕( BMI < 18.5 kg/m2)、正常體重(BMI 18.5至23.9 kg/m2)和肥胖/過重(BMI ≥24 kg/m2)。無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且實驗室數據符合以下定義為代謝健康:(1)空腹三酸甘油酯 <150 mg/dL;(2)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40 mg/dL或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50 mg/dL;(3)空腹血糖 <100 mg/dL;(4)收縮壓 <130且舒張壓 <85 mmHg;反之則為代謝不健康。研究終點是CVD發生率及死亡率。本研究使用Cox迴歸模型估計風險比(hazard ratio, HRs)和95%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並進行分層分析(subgroup analysis)及多種敏感度分析。 結果:5,719名受試者年齡平均值(標準差)為44.0 (15.5)歲,50.2%為女性,其中1,479名為參考組(代謝健康正常體重者),493名為MHO,MHO組之年齡平均為43.3歲,女性比例為47.1%;1,718名為MUO,MUO組之年齡平均為48.8歲,女性比例為39.6%。MHO在台灣20歲以上非懷孕、無已知心血管疾病中的盛行率為8.6%,佔所有肥胖族群之22.2%。在追蹤中位數(四分位差)13.7 (13.6-13.8)年間,共發生了449個CVD事件,其中MHO組發生了25個,MUO組發生了228個CVD事件。MHO組經多變項調整後之HR,相較於參考組顯著增加了75%的CVD風險,95% CI為1.02-2.99;MUO組經多變項調整後之HR(95% CI)為3.10 ( 2.09-4.60)。分層分析顯示女性MHO組CVD HR為4.69,男性為1.14,女性MUO組CVD HR為8.86,男性為2.03;低於65歲MHO組CVD HR為4.28,大於等於65歲MHO組CVD HR為1.87。敏感度分析結果多穩健地顯示出MHO顯著增加CVD風險。 結論:無論目前代謝健康與否,肥胖均顯著增加了CVD風險,MHO者仍顯著增加了CVD風險,我們鼓勵所有肥胖之族群,即使目前代謝狀況健康,都應積極維持體重,以避免將來之CVD風險。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情緒疾患的共病盛行率高達24.5%,情緒疾患患者也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死亡率,顯示出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具有相關性。在基因研究方面,過去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的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結果顯示在此兩類疾病中有許多致病基因是重疊的,如CACNA1C基因被發現同時與心律不整及躁鬱症有關。因此本研究欲針對臺灣族群探討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的共通遺傳變異位點,以了解兩者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 研究目的:本研究預期以連鎖不平衡分數迴歸分析(LD score regression, LDSC)來評估臺灣族群在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之間的基因相關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針對3種心血管疾病、12個心臟代謝相關表現型與2種常見的情緒疾患進行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獲得摘要統計量(summary statistics),再進行連鎖不平衡分數迴歸分析。心血管疾病與心臟代謝相關表現型的研究對象來自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 TWBB),本研究共包含20,046位參與者,其基因數據經插補後共有46,428,577個變異位點被納入分析。情緒疾患之病例則來自臺灣的四間醫療院所,並以臺灣人體資料庫之參與者作為對照組。我們依據不同種類的情緒疾患以及定序平台共進行了四組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情緒疾患:13,105位研究對象,5,462,558個變異位點;憂鬱症-TWB1晶片平台:6,760位研究對象,5,447,443個變異位點;憂鬱症-TWB2晶片平台:2,545位研究對象,5,447,443個變異位點;躁鬱症:6,977位研究對象,5,440,510個變異位點)。連鎖不平衡分數(LD score)的計算方面,是以千人基因組計畫(1000 Genome Project)的東亞族群(East Asian population, EAS)作為參考族群進行計算,最後利用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得到的摘要統計量對連鎖不平衡分數(LD score)建立迴歸模型,以估算兩兩表現型間的基因相關性。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針對19個表現型(phenotype)的摘要統計量進行LDSC分析,評估心血管疾病、心臟代謝相關表現型與情緒疾患的基因相關性,但分析結果並不符合預期,在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的基因相關性方面,並沒有發現達統計上顯著差異的結果(CVD vs MD: rg=0.713, S.E.=0.683, P=0.296; CVD vs MDD-TWB1: rg=0.618, S.E.=1.596, P=0.699; CVD vs MDD-TWB2: rg=0.312, S.E.=0.675, P=0.644)。然而,在心血管疾病與其他心臟代謝相關表現型之基因相關性分析,則發現心律不整與身體質量指數之基因相關性為高度正相關,並且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rg=0.756, S.E.=0.375, P=0.044)。 結論:透過評估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的基因相關性,我們得以更了解共同的遺傳因素對於這兩大複雜疾的影響,然而本篇研究顯示臺灣族群之心血管疾病與情緒疾患間沒有明顯的基因相關性,可能是因為在本研究中納入的樣本之疾病狀態多為自我回報(self-report),錯分(misclassification)的情形對研究結果造成嚴重的干擾,因此未來仍需透過其他研究以較嚴謹的疾病定義來驗證此結果。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標:左支束傳導阻滯是由心電圖診斷出的一種心臟電氣傳導障礙,過去研究顯示此阻滯可能會引起不同步的心室收縮,進而導致心臟衰竭。目前發現慢性腎臟病也和心臟電氣傳導阻滯有關,更是造成心臟衰竭的重要因子。在合併心臟衰竭的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中,使用心臟再同步治療可來改善病人存活率及生活品質,但是此項手術仍有相當比例的不反應者。在台灣,探討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的盛行率及預後並未被詳細地研究。本研究的目標為: 探討(1)左支束傳導阻滯在各年齡層之間分布,與左心室射出分率的相關性; (2)了解左支束傳導阻滯且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病人的預後;(3) 慢性腎臟病對於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的預後影響;(4)評估以T波型態分析法來預測心臟再同步治療反應率。 方法:本研究利用台大醫院資料庫找出在2010年到2013年中有164,049位病人做過心電圖檢查,我們找出其中心電圖為左支束傳導阻滯的病人,1) 分析左支束傳導阻滯在各年齡層的盛行率及和心室射出分率的相關性;另外針對規則於院內追蹤的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收集病患的過去病史、檢驗報告,心臟超音波報告及用藥情形,病例或電話追蹤病人的心臟衰竭住院發生情形及死亡率2) 再找出一組年紀,性別匹配且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的對照組比較; 3)分析慢性腎臟病對於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預後的影響; 4)施行T波型態分析法,探討T波型態分析因子與收縮功能不全心臟衰竭的相關性及用來評估心臟再同步治療反應率的效用。 結果:在台灣,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的盛行率為0.4%,其中有56%其左心室射出分率為正常。但是在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的病人,左支束傳導阻滯會有較高的心因性死亡,較高的心臟衰竭再住院率。慢性腎臟病是造成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死亡的重要危險因子。利用T波型態分析法得出的T波型態因子來分析心臟再極化異質性,我們發現包括T波型態因子中可看出心臟再極化異質性越大,和收縮功能不全心臟衰竭(左心室射出分率<40%)有相關性,另外針對置放心臟再同步治療病人,心臟再極化異質性較大的病人也有較高的心臟再同步治療反應率。 結論:和國外資料相比,在台灣的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有較高的比例其左心室射出分率為正常(左心室射出分率>50%),這可部分解釋為什麼在台灣置放心臟再同步治療的比例低於歐美國家。在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且無心房顫動病史的病人中,有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仍有較高的心因性死亡,及心臟衰竭再住院率。慢性腎臟病是造成左支束傳導阻滯病人死亡的危險因子。利用T波型態分析法得出的T波型態因子來反應心臟再極化異質性,為偵測心臟再同步治療反應率的有效預測因子。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胃癌於全世界的發生率排行所有癌症的第五位,死亡率則是所有癌症的第三位,儘管胃癌的發生率在大部分的人群中呈現下降的趨勢,它仍然是全球重要的癌症。相較於北美和北歐,東亞的胃癌發生率顯著較高。胃癌的初段預防策略是近期興起的胃癌預防策略,主要是透過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來進行。在第一階段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篩檢,而陽性患者在第二階段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篩檢方面,近期有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相較於碳13尿素呼氣試驗有更低的成本,且有不錯的敏感度以及特異度,或許能應用在大規模的社區篩檢中,然而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是否相對於碳13尿素呼氣試驗具有較好的成本效果,仍有待驗證。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 分析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與碳13尿素呼氣試驗篩檢策略相較於不進行任何介入對於預防胃癌的成本效果; (2) 分析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與碳13尿素呼氣試驗對於預防胃癌的相對成本效果; (3) 探討在不同支付意願 (willingness to pay, WTP)的情況下,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與碳13尿素呼氣試驗符合成本效益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 以文獻回顧的方式取得流行病學與相關成本的參數估計值,包括:幽門螺旋桿菌盛行率、胃癌的年齡別發生率和致死率、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率和效益以及治療胃癌和幽門螺旋感染之成本等,用以建立三個馬可夫模型以模擬對於馬祖地區的居民採取不進行任何介入、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與碳13尿素呼氣試驗等三種不同策略後對於預防胃癌的成本效果,進而比較三項策略之間的優劣。主要的結果為每獲得一生命年所需的花費,折現率為每年3%。 研究結果 在基礎值分析中,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與碳13尿素呼氣試驗之策略相較於不進行任何介入對於預防胃癌皆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生命年,具有絕對的優勢。碳13尿素呼氣試驗相較於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的增量成本效果比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CER) 為每一生命年10,367美元,低於支付意願的每一生命年25,792美元,故符合成本效果。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的敏感度是否大於95%會對尿素呼氣試驗相較於糞便抗原檢查的增量成本效果比有決定性的影響。當支付意願為每一生命年25,792美元,尿素呼氣試驗和糞便抗原檢查符合成本效益的機率分別為83%和17%。支付意願閾值為每一生命年9,500美元,當支付意願大於每一生命年9,500美元時,碳13尿素呼氣試驗是最可能符合成本效益的策略,然而,當支付意願小於每一生命年9,500美元時,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是最可能符合成本效益的策略。 研究結論 相較於不進行任何介入,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與碳13尿素呼氣試驗對於預防胃癌皆是符合成本效果的方式。碳13尿素呼氣試驗相較於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亦符合成本效果,但這該結果會受到糞便抗原檢查的敏感度影響。當支付意願較高時,碳13尿素呼氣試驗有更高的可能性符合成本效益,而當支付意願較低時,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則更有可能符合成本效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