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42.128

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外銷食品證明為許多國家對進口食品之管制措施之一,近年我國政府大力推動及輔佐外銷產業,如何能保證外銷食品衛生安全品質的同時,又加快外銷食品英文證明文件之核發,是影響我國外銷產品競爭力之重要環節。 目的:核發外銷食品證明之流程經過多次簡化措施,多數業者仍期望改善。本研究之目的即為探討對於申辦業者而言,如何真正達到實際「改善」申辦流程,並進一步成為外銷食品業者之助力。 方法:本研究先蒐集相關文獻作為實證之基礎,探討提升本研究個案行政效能以達到民眾需求之可行方法,接著針對個案之客觀資源,及將歷年業者說明會中業者提問與建議做系統化分析整理後,擬定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方向,並設計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針對申辦過外銷食品英文證明之業者作深度訪談。 結果:本研究將2014年至2018年業者說明會中,業者於綜合討論時段提出之提問或建議中,經本研究分類為「核發流程建議及時效問題」之反映事項作分析探討,並對四位有足夠申辦經驗之業者作個別深度訪談。就2014年至2018年業者於業者說明會提出之三大層面共33項建議,被提出最多次為「簡化核發流程縮短作業時間」層面之「縮短發證時間」分類,另包括:「簡化流程或文件」、「同一商品再次申請之簡化」、「評估線上申辦省時效果」、「查廠簡化為每1-2年1次」、「多階段審查同時進行」、「簡化繳費領證程序」、「簡化查廠頻率」、「合併驗證及證書核發之查核程序」及「增加第三方驗證取代實地查核」等分類建議也與縮短發證時間之訴求相關;深度訪談四位受訪者中有三位都提及有感受到加快取得證書的時間,主要建議為避免過度制式化要求文件為官方證明,應以合理可連結為目的;查廠模式建議可適度依產品性質、產品製程、業者規模及業者管理品質等角度評估是否有查廠必要,並期望改善申辦系統「上傳空間不足」之問題。 結論:本研究發現多數業者建議已納入改善措施,公告作業天數已全面縮短2工作天;多數受訪者對食藥署實施之多次簡化措施持正面觀感,主要對簡化申辦應備文件感受較明顯,且受訪者中多數有感受到加快取得證書的時間。未來建議將重點著眼於改進線上申辦平台之上傳空間、加速入帳確認及電子證明之核發等改善措施。

  • 學位論文

背景:工作特質的性別差異,是觀察中國性別不平等的重要指標。在中國,不良的工作特質對生活品質的不利影響仍未經深入討論,也並未有實證研究探討性別是否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之間的相關。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僱員的工作特質是否有性別差異、哪些工作特質與不良的生活品質有關,以及工作特質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是否存有性別差異。 方法:本研究使用的資料來自中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於2014年進行的「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該調查覆蓋中國的29個省市,調查對象為家庭中的勞動力年齡人口(年齡15-64歲)。以多階段、多層次與勞動力規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進行抽樣,採取計算機輔助調查(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進行入戶訪問。調查的項目包括社會分層、勞動力流動、社會網路及參與、勞動者的權利與福利、社會支持、勞動者狀態與健康狀態等內容。此項研究包括5,797名僱員。首先使用卡方檢驗是否存在工作特徵的性別差異,並採用羅吉斯回歸分析工作特徵與生活品質的相關性,最後採用分層羅吉斯回歸檢驗性別對工作特徵及生活品質相關性的影響。工作特徵包括收入、工作控制和工作負荷。生活質量包括身體疼痛、自評健康、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 結果:相較於女性,更多男性僱員每週工作40個小時以上,更多男性擔任經理職位,並且工作的體力負荷更高。根據羅吉斯分析結果,發現不良的工作特質與較差的生活品質指標相關。較低收入(相較於高收入組),高體力負荷(相較於低負荷)會提高僱員的四項不良生活品質指標的風險;而高認知負荷則會增加僱員報告身體疼痛,自評不健康及生活不滿意的機會。相較於每週工作40個小時,每週工作大於40小時及小於40小時都會提高僱員身體疼痛的風險。而對工作控制較低的僱員則會有較低的工作滿意度。但是,高認知負荷會提升僱員的工作滿意度(OR= 0.70, 95%CI 0.55-0.89)。根據性別進行分層羅吉斯分析,發現不同的工作特質與較差的生活品質指標的相關性存在性別差異。僅對於女性僱員而言,相較於每週工作工作40小時,每週工作小於40小時的女性僱員報告身體疼痛、自評不健康及生活不滿意的風險顯著;而每週工作大於40小時的女性雇員則報告自評不健康及生活不滿意的風險顯著。另外,高體力負荷僅顯著增加女性雇員自評不健康的風險。而對於男性僱員而言,高認知負荷顯著提高了自評不健康的風險;高體力負荷及低工作控制則僅顯著增加低工作滿意度的風險。此外,高認知負荷增加工作滿意度僅對女性僱員顯著。但是,對性別對工作特質及生活品質的相關性之調節作用進行的檢驗發現不良的工作特質與女性的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沒有一致的結果。 結論:本研究發現相較於女性僱員,男性僱員的工作控制及工作負荷更高。低收入、每週工時不等於40小時(大於40小時及小於40小時)、較低的工作控制及較高的工作負荷會增加不良生活品質的風險。對每週工作時間不為40小時、高工作負荷及低工作控制與不良生活品質的相關關係在性別間的差異進行調節作用的檢驗,發現差異不顯著。根據本文結果,應當完善勞動法律及政策以保障性別平等的工作條件。通過收入再分配程序減少工資的差異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落實勞動檢查制度實施以避免僱員的過長工時及過重的勞動負荷,並給予更多的工作控制,以保障僱員的生活品質。建議政策納入性別差異,例如特別考慮高工作體力負荷及非標準工作造成女性生活品質更大的損害,或是男性的認知負荷對自評健康更強的損害。

  • 學位論文

台灣政府為保障醫療事業,對所有醫療機構均有免繳營業稅、減免地價稅及醫療設備關稅的優惠。以台灣政府給予醫療事業的稅賦優惠支持來看,所有醫療機構均應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然而國內法規、學者及社會組織,通常只針對公立及醫療財團法人醫療機構,倡議企業社會責任貢獻;且在衡量醫療機構企業社會責任貢獻時,通常只用「社會服務和教學研究的支出」多少來評價。然而醫療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面向有許多,從單一指標,評價醫療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夠全貌。 本研究嘗試以醫療機構的五個面向:「法定公益支出面」、「自費項目定價面」、「自費收入佔率」、「基本醫療責任面」、「企業社會責任重視度」,共8個量化指標,並採德菲法,由專家遴選合適評量醫療機構企業社會責任之指標及權重,量測台灣總床數超過1,000床之26個醫療系統、轄下150間醫療機構,了解不同醫療體系的企業社會責任,摘要重點如下: 一、 公立醫院整體表現優於法人醫院,尤其在「公益支出」及「自費訂價」面向;法人醫院則在「基本醫療責任」面向,優於公立機構。 二、 私校附設醫院整體表現相對較差,這應與台灣醫療法規範了公立醫院、財團法人及社團法人公益支出標準,卻未對私校附設醫院有所規範有關。 三、 財團法人醫院與私校附設醫院的自費訂價普遍較公立醫院為高。 四、 體系設有醫學中心的機構編寫「企業社會責任白皮書」的比例較高。 五、 26體系在「門診掛號費」、「單人病床差額費用」、「自費醫材低於同儕均價比率」、「健保床設置超出法定比率」均有顯著差異,且受到「機構是否位於六都」、 「機構屬性(公立、法人)」 、「機構類型(公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私校附設醫院)」、 「評鑑層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影響。 六、 六都醫療機構的自費訂價高於非六都醫療機構;六都醫療機構的健保床設置超過法定比率低於非六都機構。 七、 法人醫療機構的自費訂價高於公立醫療機構;法人醫療機構的健保床設置超過法定比率高於公立醫療機構。 八、 門診掛號費:公立醫院<社團法人醫院<私校附設醫院<財團法人醫院;單人房差額費用:公立醫院<財團法人醫院<私校附設醫院;自費醫材低於同儕均價比率:社團法人醫院<財團法人醫院<公立醫院;健保床設置超過法定比率:財團法人醫院<公立醫院<私校附設醫院。 九、 門診掛號費及單人房差額費用,醫學中心高於區域醫院、高於地區醫院。健保床設置超過法定比率,地區醫院高於區域醫院、高於醫學中心。

  • 學位論文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的趨勢,台灣自2018年始正式跨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人口的增加亦代表著對醫療照護的需求勢必與日俱增,也宣告著生技醫藥產業將迎來蓬勃的前景。故政府於西元2016年起力推「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期望生技醫藥產業能作為驅動台灣下一個世代產業的重要推手,更能成為亞太生技醫藥的產業重鎮。 然而生技醫藥產業有別於一般產業,具研發期長、不確定性高及需充沛資金等特性,以台灣目前生技醫藥產業廠商之規模與資源獲取能力,仍無法與國際大廠相較。故為能快速提升競爭力、增加獲利,以角逐於國際市場,同業整併已成為台灣生技醫藥產業必然途徑。雖然過去台灣已有許多傳產、電子等產業企業整併之經驗,而國外全球生技醫藥產業之企業整併、併購亦風潮不斷,但因不同產業的特性以及與國際企業的發展策略與規模有著相當之差異,這些經驗適用程度仍有待探究;而整併後企業效益能否真獲得改善?亦有不少研究得出否定的論點。此即說明對於併購議題的研究,尚有許多地方尚需釐清及確認。面對此未來生技醫藥產業的商機及併購議題,過去台灣對於生技醫藥產業併購之探討著墨甚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生技醫藥產業併購之關鍵成功因素,希望能提供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精準指引,未來在併購過程中可完備考量關鍵要項,以減少併購過程之挫折與損失、甚至失敗收場。而更希望台灣生技醫藥產業藉併購提升具國際市場之競爭力,能與世界大廠競逐一較高下。 本研究先透過文獻取得問卷調查深度訪談題綱,藉由與專家深度訪談後擬定初步問卷題目,再將此初步問卷經信效度測試及修正後,完成本研究層級分析法(AHP)的問卷題目。經選取十五位台灣具生技醫藥產業併購經驗公司的高階主管,填答此問卷,完成層級分析法(AHP)結果後並進行關鍵因素分析。首先匯總及統計回覆結果,再依問券填答者所經歷公司併購經驗,歸入依併購動機文獻所歸納之:(1)創業跨入、(2)營運管理、(3)財務規劃、(4)銷售市場、(5)投資開發及(6)多重綜合等六大綜效類型,各自分析其併購時最關注的因素為何,希望能讓有限的資源直接使用在最有利的地方,以節省生技醫藥產業者自己摸索的成本。最後將各綜效類型的關鍵因素,依照一致的篩選方式辨識出關鍵因素中最關鍵的部分,彙整後與其他產業文獻比對,找出兩者異、同之處。 經統計匯總後發現,做好併購決策前完整的考量及規劃是最重要。而採取前述六大綜效策略公司中,併購決策前基本上均認為縮短研發及建廠時間是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另外創業跨入型首重視資源整合及研發價值、營運管理型係重視關鍵人才取得、財務規劃型則首重生技醫藥產業的獨特性、銷售市場型亦最重視關鍵人才取得、投資開發型則首重或有負債之查核,至於多重綜合型亦重視資源的整合使用。而併購的交接完成前,六大綜效類型公司基本上均認為客戶流失、高階主管參與及企業文化為最關鍵因素,另外創業跨入型則額外認為補足銷售額的不足、財務規劃型認為提升研發技術、而投資開發型則認為法規部分實屬重要。最後併購規劃至交接完成之整體關注構面部分,六大綜效類型均一致性的認為關鍵人員的溝通及安排是最為重要的關鍵因素。 對照其他產業之併購,本研究發現台灣生技醫藥產業對於一般產業所慣用透過併購以擴大產能降低成本的紅海策略,較不被重視。員工福利方面,由於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為吸納優秀生醫人才,已提供偏優的福利制度,因此於併購時常被忽略,正所謂要馬兒好又不給馬吃草是不可能的事,但生技醫藥產業的企業員工福利真是好嗎?由於該產業內員工抱怨之聲仍時有耳聞,究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抑或是並非如本研究專家所認知的優質?這部分仍待後續研究。而生技醫藥產業特有的高標準法規及併購未公發公司財務資訊整合等問題,係較其他產業更為重視。此乃因生技醫藥產業產品主要是使用在人體上,故須採嚴格標準,以防傷害到生命安全。這點期許未來其他產業者在併購生技醫藥產業時,需先預做完善功課,以免屆時方抱怨法規的嚴苛。而未公發公司資訊整合方面,則希望未來醫療體系在供應商管理上,可參照公開發行公司模式,做更深入管理。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在台灣,急診的醫療支出日益上升,安排的檢驗檢查,尤其是高階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與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也逐年上升,這其中部分醫療處置屬於低價值醫療,對於病人只有極少或者甚至沒有幫助。然而過去少有研究,去探討不同因素對於急診病人開立檢驗檢查,或者在費用方面是否有所差異,值得進一步去探討。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透過衛生福利部資料科學中心全民健保資料庫,檢視在急診不同的因素,對於醫師開立檢驗檢查,或者病人預後及費用上是否會有差異。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根據2011~2016年全民健保資料庫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研究對象為健保承保20歲以上之人口,並排除外傷的檢傷三級急診病人,從病患臨床過程面 (有無抽血檢驗、開立抽血檢驗醫令數、有無點滴、有無檢查、開立檢查醫令數、有無開立電腦斷層、有無開立核磁共振)、結果面 (有無三日內再急診、有無死亡)與費用面 (醫令費用、總費用) 共選取11個依變項進行探討,使用羅吉斯迴歸控制年份、病患及醫療機構特質後,探討各變項及醫師特質之間的關係。醫師特質包含是否為急診專科醫師、性別、及醫師年齡。 研究結果:從2011年至2016年,排除外傷的急診病人,總計有21,233,836人次。其中67.5%是由急診專科醫師看診,61.2%有執行抽血檢驗,56.8%有安排檢查。排除無該儀器的醫療院所後,8.5%的病人有開立電腦斷層,0.4%的病人有開立核磁共振。排除無再次急診機會的病人後,6.9%有三日內再急診紀錄。所有個案平均醫令費用為288.0 ±2912.5,平均總費用為3395.1 ±5731.4。以檢傷三級病人來分析,醫師特質區分,各層級醫院的急診專科醫師、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的34歲以下醫師,開立較多檢驗檢查。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急診專科醫師其病人死亡機率較低,各層級醫院34歲以下醫師其病人死亡機率較低。各層級的女性醫師、醫學中心45-54歲醫師、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34歲以下醫師造成總醫療費用較高。醫院特質區分,各層級醫院都以公立醫院開立較多檢驗檢查。醫學中心及地區醫院的死亡機率是非公立醫院較高,總醫療費用是公立醫院較高。區域醫院的死亡機率是公立醫院較高,總醫療費用是非公立醫院較高。病患特質區分,各層級醫院都以男性、年齡越大、投保金額低的病人接受較多檢驗檢查,且死亡機率較高,總醫療費用較高。 結論:本研究發現,在急診非外傷的檢傷三級病人,急診專科醫師開立較多檢驗檢查,但是在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其病人死亡機率較低。34歲以下醫師開立較多檢驗檢查,其病人死亡機率較低。公立醫院開立較多檢驗檢查。病患為男性、年齡越大、投保金額低,會接受較多檢驗檢查,且死亡機率較高,總醫療費用較高。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可以針對產生差異的因素,從政策面及醫師教育面提出改進,改善急診檢驗檢查的過度開立,提升急診照護品質,及減少急診總體醫療支出。

  • 學位論文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臺灣鄉鎮市區人口遷移與死亡率的關係,並探討經濟發展在其關係間所扮演的角色。 方法:本研究資料來自內政部戶政司與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分析年代為2000-2014年,分析單位為鄉鎮市區。研究自變項為人口遷移,包括遷入率、遷出率、淨遷移率、總移動率與人口變化率等五項指標;依變項為標準化死亡率;第三變項則為經濟發展,包括未報稅家戶比例、低收入戶比例以及綜合所得總額平均數等三項指標。在統計分析上,本研究首先針對標準化死亡率與人口遷移、經濟發展各指標計算皮爾森相關係數。而後選取人口遷移與經濟發展指標中,皮爾森相關係數最大之變項,進行多元階層迴歸分析,探討經濟發展指標加入迴歸模式後,人口遷移指標與標準化死亡率關係的變化。 結果:在皮爾森相關分析中,五個人口遷移指標皆與標準化死亡率呈顯著負相關,其中以總移動率與標準化死亡率的皮爾森相關係數最大,達-0.462(p<0.001)。經濟發展指標中,未報稅家戶比例、低收入戶比例與標準化死亡率為顯著正相關,而綜合所得總額平均數與標準化死亡率則為顯著負相關,以綜合所得總額平均數與標準化死亡率的皮爾森相關係數最大,達-0.662(p<0.001)。其次,在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中,總移動率與標準化死亡率的迴歸模式加入綜合所得總額平均數後,總移動率的迴歸係數由原本的-0.092(p<0.001)改變為-0.016(p>0.05),未達統計顯著水準。 結論:由於加入經濟發展變項後,人口遷移與標準化死亡率的相關性即隨之消失,代表人口遷移與標準化死亡率的關係可能為假相關。

本文將於2025/08/06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背景:慢性疾病成為全球健康十大威脅之一,臺灣又因醫療專業高度分工導致片段式醫療問題,然而透過照護協調性的提升可有效的解決片段式照護問題,進而提升慢性病患之照護結果。目的:採用病患照護評估問卷,探討慢性病患照護評估與健康生活品質之關係。方法:本研究針對20歲以上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喘、心臟衰竭以及慢性腎臟病中任一種疾病以上滿六個月之慢性病患進行收案。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問卷收集共有兩種方式,紙本問卷的收案於2020年1月12日至2020年2月20日進行,紙本有效問卷115份,疫情爆發前與台北市北投區社區醫療群合作進行收案,疫情爆發後於無法繼續於北投社區醫療群收案,改以訪員居住地新北市新店區進行立意取樣搭配滾雪球的方式收案,針對填寫紙本問卷的對象進行首次收案日後30/90日內的電訪追蹤照護結果;網路問卷的收案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3月1日進行一次性的調查,網路有效問卷200份。本研究使用中文版病人慢性病照顧評估(Patient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Care, PACIC)問卷測量病患照護評估,以EQ-5D量表及EQ視覺化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測量健康生活品質,及追蹤30及90日健康生活品質,以複線性迴歸探討慢性病患照護評估與健康生活品質之關係,再以逐步複迴歸探討PACIC哪些面向與健康生活品質有關。結果:較高的PACIC分數,有較高的90日EQ-VAS;再者,無論在橫斷性或30/90日追蹤研究中,PACIC問卷中「問題解決」面向的分數愈高,皆有愈高的健康生活品質。結論:慢性病患照護評估與較高的90日健康生活品質有相關。透過病患的觀點了解到,醫療提供者於制定治療計畫時,考慮潛在的障礙,包含了解病人其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並於制定治療方案時考量病患的價值觀或文化習慣、提供日常生活就能做到的治療方案以及訂定病情加重時的應變措施等,可促進慢性病患之健康生活品質。

  • 學位論文

目的:憂鬱及BMI異常是兩個重要的青少年健康議題,然而過去有關青少年BMI與憂鬱關係的研究結果相當不一致,且缺乏BMI變化對憂鬱變化的長期追蹤研究。本研究目的旨在釐清青少年BMI軌跡與憂鬱軌跡的關係。 方法:本研究取自「兒童與青少年行為之長期發展研究計畫」中第一世代資料庫,追蹤年代從2007年至2012年,經排除填答不完整個案後,共有1497人納入後續分析,佔原始樣本67.8%。本研究利用群體軌跡模型以及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控制人口學、個人、家庭以及同儕因素後,BMI軌跡與憂鬱軌跡之關係。 結果:以BMI軌跡而言,男性分成五組:肥胖上升(5.4%)、持續肥胖(10.5%)、正常偏重(22.9%)、持續正常(37.2%)及正常偏輕(24.0%);女性分成三組:肥胖上升(9.3%)、持續正常(33.5%)及正常偏輕(57.1%)。以憂鬱軌跡而言,男性分成四組:持續憂鬱(12.1%)、中等憂鬱上升(38.6%)、持續中等(41.9%)及低度下降(7.3%);女性分成五組:持續憂鬱(12.2%)、高憂鬱下降(4.4%)、中等憂鬱上升(36.0%)、持續中等(39.1%)及持續低度(8.3%)。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發現,在控制其他變項後,大部分BMI軌跡組別與憂鬱軌跡組別之間的關係未達統計顯著水準。對男性而言,僅BMI軌跡為「持續肥胖組」,落入憂鬱軌跡為「低度下降組」(aOR=2.01, 95%CI: 1.15-3.51)的風險較大;對女性而言,僅BMI軌跡為「正常偏輕組」,落入憂鬱軌跡為「中等憂鬱上升組」(aOR=1.78, 95%CI: 1.41-2.24)、「持續憂鬱組」(aOR=3.82, 95%CI: 2.65-5.51)以及「高憂鬱下降組」(aOR=3.95, 95%CI: 2.28-6.82)的風險較大。 結論:本研究發現只有少部分BMI軌跡組別與憂鬱軌跡組別有顯著相關,包含男性持續肥胖則長期較不憂鬱,及女性持續偏輕則長期較憂鬱。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在如今的全球化時代,國際性的人口遷徙移動是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居住並生活在台灣的人民,也有許多是非本國籍人士。雖然他們只要符合健保法的投保條件,就有資格使用我國健保,但非本國籍人士加入健保之議題仍不時為社會大眾所討論,成為時事焦點,而社會大眾對於醫療照護政策的態度偏好,又可能成為支持或阻礙政策改革的重要因素。國外曾針對此議題探討影響公眾態度的相關因素,發現各國在不同的政策或文化背景之下,有不同的結果,但國內仍缺乏相關文獻,因而對於台灣民眾對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服務之態度其相關因素尚不瞭解。 研究目的:瞭解台灣民眾對於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服務之態度,並探討其相關因素。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1第六期第二次:健康組」作為研究工具,選取於該調查計畫問卷「題目C5a.請問您是否同意住在台灣的每個人,就算沒有台灣的身份證,都應該可以使用公共醫療保健服務(例如:健保)?」選擇「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之受訪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對象對於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服務態度之情形,並分析其相關因素,自變項分為社會經濟因素、價值觀、健康相關的狀況等三類;控制變項為個人特質。 研究結果: 1.不同意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保健服務者占65.5%;同意者則占34.5%。 2.教育程度、提高健保費的意願、對健康照護系統的滿意度、對健康照護系統的信任度、年齡,皆會影響個人是否同意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保健服務之態度。在教育程度方面,國中、高中職、專科以上持同意態度的機會分別為國小(含)以下組的0.561倍、0.673倍與0.464倍。在提高健保費的意願方面,願意提高健保費者持同意態度的機會為不願意提高健保費者的1.590倍。在對健康照護系統的滿意度方面,認為非常滿意或很滿意者持同意態度的機會為不滿意者的1.502倍。在對健康照護系統的信任度方面,信任者、有些信任者持同意態度的機會分別為不信任者的1.494倍與1.405倍。在年齡方面,中年組(40-59歲)與老年組(>60歲) 持同意態度的機會分別年輕組(18-39歲)的0.569倍與0.457倍。 結論: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意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保健服務者為大多數。而教育程度較低者、願意提高健保費者、對健康照護系統非常滿意或很滿意者、對健康照護系統有些信任或信任者,以及年齡較輕者,較傾向同意居住於台灣的非本國籍人士使用公共醫療保健服務。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加入有關政治意識形態、族群或社會脈絡因素等相關變項,探討其對於本議題所持態度的影響以及與其他變項間的相對重要性。 關鍵字:公眾態度、非本國籍人士、非公民、公共醫療服務、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工作者的社經地位是重要的社會決定因素,且可能影響職業傷害的發生風險。在臺灣,針對職業傷害風險已有不少研究,對工作者人口學進行廣泛分析,發現藍領階級者有較高的職業傷害風險。然而少有研究分析工作者的社經地位與職業傷害風險及疾病負擔程度之相關。 目的:本研究旨在檢視職業傷害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及歷年趨勢。 方法:本研究利用2016年至2018年的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現金給付資料以及2000年至2016年的全民健康保險職災醫療給付資料,比較不同性別、年齡、投保薪資、投保單位類別、產業以及各行政區域之職業傷害發生狀況及疾病負擔程度。勞保資料方面,分析2016年至2018年三年間致死性與非致死性職業傷害發生率及趨勢;全民健保方面,分析2016年不同社經地位工作者之職業傷害醫療給付發生率、死亡率、就醫後30天內致死率、住院率、住院後30天內致死率、平均每人醫療花費、失能調整人年,和2000年至2016年各變項之趨勢,並利用邏輯斯迴歸分析不同社經地位工作者的職業傷害風險。 結果:(1)於勞保資料中,2016年至2018年間之總投保人年為30,809,863人年,三年間共發生1,617件致死性及150,026件非致死性職業傷害案件。三年之致死性及非致死性職業傷害發生率分別為5.25/105人年及486.94/105人年。趨勢方面,非致死性職業傷害發生率呈現下降趨勢,致死性職業傷害發生率則無顯著趨勢。(2)於健保資料中,2016年之投保人年為12,109,590人年,發生共154,561件職業傷害醫療給付案件、114件職業傷害就醫後30天內死亡案件、11,813件住院案件、49件住院後30天內死亡案件。職業傷害發生率為1,276.35/105人年、職業傷害死亡率為0.94/105人年、職業傷害就醫後30天內致死率為0.70/103、住院率為97.55/105人年、職業傷害住院後30天內致死率為4.15/103、平均每人醫療花費點數為126.74點、DALYs為34.04/105。趨勢方面,職業傷害醫療給付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職業傷害就醫後30天內致死率、住院率則呈現下降趨勢,職業傷害死亡率、住院後30天內致死率及平均每人醫療花費則無顯著趨勢。整體而言,男性的職業傷害疾病負擔及發生風險皆較女性高;年輕工作者職業傷害發生風險較高、年長工作者職業傷害死亡風險較高;投保薪資高者職業傷害疾病負擔及發生風險皆較低,但投保薪資與職業傷害風險之相關未呈現階層化分布;投保身分則以受僱者及職業工會投保者的職業傷害疾病負擔及發生風險較高;營造業的職業傷害風險顯著高於其他行業。 結論:本研究透過勞保資料及健保資料檢視職業傷害的社會不平等分布,但並未發現一致性的社會階層化現象,可能與社會階層指標的選取與測量方式較為粗略有關。有關投保薪資與社會經濟地位之關聯則需進一步探究。然而本研究仍指出,職業傷害仍對勞動人口造成相當高的疾病負擔。勞動主管機關應檢視現有的職業安全保護措施,並針對高風險族群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