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239.211

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約日節律是一種動物於分子層面、生理反應及行為表現出來的24小時節律。控制哺乳類動物約日節律的腦區位於視神經交叉之上,稱為視神經交叉上核 (su- prachiasmatic nucleus;SCN)。SCN是藉由節律基因以及節律蛋白的互相調控下呈現規律的約日節律。食慾素為一新興激素,於動物控制食慾的腦區,也就是側下視丘 (lateral hypothalamus;LHA) 所分離到,最主要的生理功能為促進動物進食及保持警醒。食慾素擁有兩個subtypes,分別為orexin A/hypocretin-1 及orexin B/hypocretin-2。同樣的,也有兩種食慾素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Orexin A receptor/Hypocretin receptor 1屬於Gq protein,至於orexin B receptor/hypocretin receptor 2屬於Gi/Go亦或Gq protein。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SCN上具有OX1R/ HcrtR1的存在。 根據本實驗室之前的研究結果指出,於zeitgeber time (ZT) 6在杏仁核進行電刺激模擬顳葉型癲癇 (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 發作後,會造成大鼠約日節律中的睡眠-清醒週期向前平移兩個小時的情形。此情形可以藉由在SCN顯微注射orexin A/hypocretin-1的拮抗劑後被阻斷。因此,本實驗模擬TLE所造成的結果,直接在SCN進行顯微注射orexin A/hypocretin-1後觀察睡眠-清醒週期是否產生改變,並進一步探討造成此週期改變的細胞內訊息傳遞路徑。 本實驗主要分成三組,group 1使用磷脂酶C抑制劑 (phospholipase C inhibitor;PLCI) 處理大鼠、group 2使用蛋白激酶C抑制劑 (protein kinase C inhibitor;PKCI) 處理大鼠及group 3使用肌醇三磷酸接受器阻斷劑 (inositol trisphosphate receptor blocker;IP3RB) 處理大鼠。使用Sprague-Dawley公鼠使其適應12:12小時的光暗週期後,於亮期中點ZT 6進行group 1及group 2實驗操弄。於暗期中點ZT 18進行group 3實驗操弄。 於ZT 6注射高劑量orexin A/hypocretin-1 (10 μg/μL) 後,會使group 1大鼠於ZT 6、22與下一個睡眠-清醒週期ZT’ 14及ZT’ 22產生改變;於group 2使ZT 6、ZT 9、ZT 12及下一個睡眠-清醒週期ZT’ 2產生改變。而這些改變可藉由給予orexin A/hypocretin-1前15分鐘顯微注射PLCI及PKCI至SCN而部分阻斷。於ZT 18給予高劑量orexin A/hypocretin-1除了在ZT 18的時間點產生改變外,對於之後的睡眠-清醒週期並不會產生改變,因此給予orexin A/hypocretin-1前15分鐘給予IP3RB後,對於睡眠-清醒週期並無產生任何改變。 實驗結果顯示,於ZT 6顯微注射orexin A/hypocretin-1與杏仁核電刺激所造成的睡眠-清醒週期改變模式不同。而此一改變可藉由給予orexin A/hypocretin-1前15分鐘顯微注射PLCI及PKCI被部分阻斷,顯示造成大鼠睡眠-清醒週期的改變是透過位於SCN上的 OX1R/HcrtR1活化下游phosphatidylinositol turnover (PI turnover) 中的portein kinase C去影響SCN。由於睡眠-清醒週期改變並不會被PLCI及PKCI完全阻斷,推測應還有其它訊息傳遞路徑涉及其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豬纖鍊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 TTSuV)屬於Anelloviridae科,為無封套DNA病毒,具有負向單股環狀DNA基因體,序列具高度變異性。目前有兩種TTSuV,分別是豬纖鍊病毒第一型(torque teno sus virus 1, TTSuV1)與第二型(torque teno sus virus 2, TTSuV2),感染範圍遍及全球養豬國家;TTSuV1於台灣豬場豬隻陽性率為96.88%(465/480)(徐,2010),而TTSuV2則為56.25%(270/480)(黃,2010)。TTSuV如同豬小病毒(parvovirus, PPV)、豬生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被認為與豬環狀病毒第二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共同感染而導致包括豬離乳後多系統消耗症候群(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在內的豬環狀病毒相關疾病(porcine circovirus-associated disease, PCVAD),然而關於TTSuV的細胞親合性與致病機制的相關資料則甚少。在本研究中,首先建立於組織中偵測TTSuV之原位雜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技術,並以田間耗弱豬隻鼠蹊淋巴結為樣本,進行重組製成組織微陣列(tissue microarray, TMA),結合免疫化學(immunohistochmistry, IHC)染色,進行多重病毒性病原及各類免疫細胞之偵測,以辨別TTSuV之標的細胞;接著,應用自動化陽性圖素判讀結合統計分析,來調查TTSuV與其他病毒性因子如PCV2、PPV、與PRRSV間的關係,探討TTSuV是否與PMWS或PCVAD有關。鏡檢下發現TTSuV病毒核酸多出現於淋巴小節結之外圍帶與淋巴小節結間區,高倍觀察陽性細胞為淋巴球與漿細胞;鏡檢結果與鄧肯分組分析(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皆顯示,淋巴球增生出現於TTSuV1、2輕微感染階段,淋巴球流失則在PCV2中等以上感染中出現,肉芽腫性炎症反應出現於TTSuV1、2以及PCV2中等至嚴重程度感染的樣本中。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進一步指出,TTSuV1對於B淋巴球增生有顯著效應(P< 0.05),TTSuV2對於巨噬細胞浸潤有顯著效應(P< 0.05),而PCV2與B淋巴球流失、T淋巴球以及巨噬細胞增生有顯著效應(P< 0.05)。相關性統計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顯示,TTSuV2與PCV2的病毒量有顯著正相關(r= 0.236, P< 0.05),不過卡方分析(chi square test)顯示TTSuV1、2與PCV2的感染無顯著關聯(P> 0.05),暗示TTSuV感染雖然與PCV2無關,但在共同感染的情形下雙方有協同增殖的關係。根據本研究結果,推測TTSuV在受刺激活化的淋巴球內增殖,隨後PCV2與其他病原逐漸入侵感染並共同影響免疫細胞;而相對於普遍分布的TTSuV1,TTSuV2被懷疑較具致病性,可能與PCV2共同引發類似PMWS的組織病變–肉芽腫性炎症反應。本實驗之結果證實TTSuV1與TTSuV2是一種常見的PCV2共同感染因子,且伴隨PCV2的感染而導致PMWS或是PCVAD的產生,而這可能肇因於PCV2與TTSuV交互對不同種免疫細胞所造成之變化。

  • 學位論文

酮症 (ketosis) 為泌乳牛所好發的代謝疾病之一,是重要的產媷相關代謝異常疾病 (periparturient disease)。就血液生化檢測結果,當乳牛血液中的酮體含量超過1.4 mM時將之判斷為潛伏性酮症,因為超過此標準值以上的牛隻,有較大的風險演變成臨床性酮症。潛伏性酮症會造成泌乳牛乳汁產量下降並繼發其他與產媷相關疾病,如皺胃異位 (displaced abomasum) 與胎衣滯留 (retained placenta) 等代謝疾病,且會造成泌乳牛每天損失1到4公升的乳汁產量,而使酪農戶蒙受極大的經濟損失。酮體檢驗的黃金標準 (golden standard) 為酵素檢測分析法,儘管現今市面上有諸多用以分析體液中酮體含量的酮體檢驗商業套組,但商業套組價格昂貴,且多半經過長時與長程運送,過程中套組內的藥劑反覆冷凍又解凍,容易造成檢驗品質不佳且操作反應不完全,進而影響實驗的準確性。有鑒於此,本試驗自行開發配製酮體檢測套組的方法。此方法藉由BHBA脫氫酶 (β-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將BHBA (β-hydroxybutyrate) 氧化成酮醋酸的過程中,將NAD+轉變為NADH。接著藉由diaphorase將NADH氧化成NAD+的過程中,將WST-1轉變成WST-1 formazan。利用分光光度計於可見光450 nm的波長下可偵測WST-1 formazan的吸光值,利用此吸光值和標準曲線做比對,可以測得樣品中BHBA的含量。本研究所開發之BHBA酵素檢測分析法可得到標準曲線相關係數為0.9993,分析範圍為0.02 ~ 5.0 mmol/L,分析時間僅需30分鐘。於標準品中添加acetoacetate、lactate及dextrose各三個濃度,檢測結果誤差都不超過上下0.05 mmol/L,顯示本分析法有高度的專一性,不易受到干擾物質影響分析套組當中的酵素成分。靈敏度為3 μmol/L,可對於低BHBA含量之血液與體液進行分析。由精密度得知本分析法在分析內與分析間操作下CV都小於10%以下,即為檢測值之間相當接近。準確度結果可以得到平均97.6%的回收率,相當接近於100%。本研究所開發之分析法可以得到相當精準的檢測值,藉由此法可以精準的檢測乳牛血液以及體液當中BHBA的含量。   本研究調查期間為2011年10月到2011年12月,採集台灣中部地區之八個牧場,總共採樣頭數為228頭,總計採集497次測量數據。選用年齡7歲以內、懷孕過1 ~ 6次之荷蘭牛以及娟姍牛,乳汁平均產量為每頭每天21.0 ~ 26.0 公斤。採樣時間點為預產期前1週、分娩後1週到分娩後4週。本試驗中測量數據中的酮體含量範圍為0.31 ~ 3.73 mmol/L。調查發現台灣中部地區發生潛伏性酮症的發生率為23%。調查期間任何時間點有發生過潛伏性酮症的牛隻,其分娩後3 ~ 4週 (1.99 ± 0.81 mmol/L) 會較分娩後1 ~ 2週 (1.66 ± 0.75 mmol/L) 血液中酮體含量平均值來的高。表示有潛伏性酮症發生時,酮體的含量是會有進程的,一旦發生而沒有治療,就會有持續升高的趨勢。計算風險因子的勝算比,發現分娩為潛伏性酮症之風險因子 (OR: 15.282, 95% CI: 4.742 – 49.250),其他如品種中的娟姍牛相對於荷蘭牛 (OR: 1.213, 95% CI: 0.423 – 3.481)、牧場規模中的大場相對於小場 (OR: 1.151, 95% CI: 0.653 – 2.027) 及飼養密度中的低密度相對於高密度 (OR: 1.046, 95% CI: 0.630 – 1.737),皆未構成統計上風險因子的成立要件。另外我們比較管理模式不同是否會造成前後兩週血液中酮體含量的差異,將八個調查的場別,區分為「勤於管理」的四個場,其酪農勤於更換並定時補充新鮮的草料。除了原本一天兩次的飼料放置時間之外,管理人員於其間會定時觀察草料的保存狀況與存量。另外四個牧場,僅做定時的飼料放置的「基礎管理」,管理人員鮮少觀察牛隻吃料情形且並沒有將陳舊草料清除與更換。研究結果發現,勤於管理與基礎管理的牧場,其泌乳牛於分娩前1週的平均血液中酮體含量分別是0.78 ± 0.01 mmol/L與0.94 ± 0.25 mmol/L,於t test統計結果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分娩後1 ~ 2週,我們發現勤於管理的牧場泌乳牛血液中酮體含量的平均值為0.92 ± 0.03 mmol/L,而基礎管理的牧場泌乳牛血液中酮體含量的平均值為1.44 ± 0.29 mmol/L,於t test統計結果有顯著差異 (p < 0.05)。顯示飼養管理亦為台灣現今潛伏性酮症之風險因子之一。

  • 學位論文

本實驗室於2010年接獲尼羅紅魚(Oreochromis sp.)的病例,魚隻臨床症狀為死前迴游等神經症狀及體表出血情形,臟器未見明顯異常,從血液及臟器分離到鏈球菌,經indian ink染色證實具有莢膜,16S rDNA gene鑑定為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但同時在其他吳郭魚神經症狀及體表出血的病例中,我們亦分離到無莢膜的S. agalactiae,故本研究將比較有莢膜及無莢膜的S. agalactiae在吳郭魚(O. niloticus, tilapia)的病原性,包括二者之生存條件、貼附及侵入吳郭魚細胞的能力、半致死劑量、宿主免疫清除力上的差異,並鑑定S. agalactiae莢膜血清型。 本實驗收集台灣各地由尼羅紅魚、吳郭魚、數種鱸魚等魚種來源之S. agalactiae分離株,以S. agalactiae莢膜抗血清Ia及Ib進行血清型鑑定,結果顯示收集到的37株S. agalactiae莢膜血清型多為type Ia及Ib。Ia共24株,皆為無莢膜、β溶血性;Ib共13株,有莢膜佔5株,為γ溶血,無莢膜8株,為β溶血性。魚種方面,在吳郭魚、尼羅紅魚、鱸魚、烏魚皆可分離到Ia及Ib型,顯示無感染魚種差異。 由收集到的分離株中,挑選一株有莢膜株990906及無莢膜株990823進行實驗,進行生存條件包括培養基(BHIA、TSA、THA)、鹽度(0.1%~10%)、pH值(4.5~12)、溫度(28℃、32℃、35℃、37℃、40℃、43℃)及比較兩株菌於最適合溫度(25℃、28℃)下的生長曲線,結果顯示兩株菌可生長於常見三種培養基; 990823的最適鹽度在3.5%,高於990906的範圍(0.1~1%),而其最適pH值在7~8.5,一樣高於990906的範圍(6~8);最高耐受溫度以990823較高可耐到40℃,990906僅可耐高溫到35℃;最適生長溫度(25℃、28℃)下的生長曲線以990823生長速率較快且OD值較高。 兩株菌在貼附及侵入吳郭魚細胞(卵巢細胞株及腦細胞)的能力部分,在未經攻毒回魚體,毒力回復前,以無莢膜株990823對吳郭魚卵巢細胞株及吳郭魚腦細胞有較明顯的貼附及侵入能力,有莢膜株990906未見侵入吳郭魚卵巢細胞;而毒力回復後,有莢膜株990906對吳郭魚腦細胞的貼附、侵入能力有明顯提升;半致死劑量部分,兩株菌於高濃度(6 × 107、107、6 × 106 cfu/mL)組攻毒魚隻皆於攻毒前3天達到50%以上的死亡率,攻毒有莢膜株990906的高濃度組於48小時後開始有魚隻大量死亡,無莢膜株於攻毒後72小時有魚隻大量死亡,計算結果兩株菌濃度相似,無莢膜株990823稍高於990906;吞噬能力部分,有莢膜株990906對吳郭魚吞噬細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頭腎巨噬細胞)有較強的抗吞噬能力,與吞噬細胞作用後能於細胞內存活較長時間,而巨噬細胞吞噬了有莢膜株990906後於觀察時間內存活的細胞數比吞了無莢膜株990823後存活的細胞數來得少。

  • 學位論文

雷氏桿菌可以導致水禽的嚴重疾病,而由於血清型別複雜,且各血清型之間只有有限的交叉反應,使得疫苗不能完全保護水禽抵抗田間雷氏桿菌的感染。因此,抗菌劑治療與抗菌劑感受性的調查對於雷氏桿菌的控制非常重要。而且,雷氏桿菌的抗藥性機制尚未被報導,因此有必要進行調查。本研究以瓊膠紙錠擴散法調查1999年至2009年在臺灣分離之222株水禽雷氏桿菌對22種抗菌劑之感受性。結果顯示,菌株對colistin、nalidixic acid與kanamycin等較具抗藥性,對nitrofuratoin (已於2004年被禁止使用於動物)、doxycycline與amoxicillin/ clavulanic acid(clavulanic acid 未被核准用於動物)等較具感受性。此外,多種抗菌劑的抗藥性和多重抗藥性菌株的比率在2009年皆有明顯增加。另外,由最小抑菌濃度測試結果得知,雖然台灣已於2003年禁止於食用動物使用氯黴素,但2005年至2009年間分離的菌株仍有86.4%呈現氯黴素中等感受性或抗藥性。本研究結果顯示此氯黴素抗藥性基因為catB基因,且78.4%的菌株具有此基因,並且此catB基因位置是位於一個經命名為pRA0511的新質體上。質體pRA0511亦可轉譯其他的抗藥性相關蛋白,包括 TetX2和multi-drug ABC transporter permease/ATPase。然而,氯黴素乙醯轉移酶(CAT)無法不活化氟甲磺氯黴素。因此,本研究亦調查66株於1999年至2009年間分離的雷氏桿菌菌株對氯黴素與氟甲磺氯黴素之感受性,以及是否存在floR基因。結果顯示,9株具氟甲磺氯黴素中等感受性與抗藥性的菌株皆具有floR基因。floR基因為位於質體或染色體上,而且是以輸出幫浦的型式導致雷氏桿菌同時對氯黴素與氟甲磺氯黴素產生抗藥性。我們進一步將2個帶有floR基因的質體,pRA0726與pRA0846進行全長序列分析。pRA0726由11,706個鹼基組成,具有10個可能之open reading frames,包括floR、catB與一個新的blaOXA-209等抗藥性基因。pRA0846與pRA0726序列上最大不同在於前者缺少blaOXA-209抗藥性基因。質體消除試驗結果證實pRA0726具有抗氯黴素類與乙內醯胺類藥物之功能。另一方面,本研究亦調查田間分離與實驗室誘發突變之雷氏桿菌對喹諾酮類藥物抗藥性相關之拓樸異構酶突變。大部分對喹諾酮類藥物感受性降低的田間分離菌株在GyrA上具Ser10→Pro和/或Ser83→Arg/Ile突變,且在GyrB上具Thr140→Ile、Ile503→Val和/或Gln155→Lys突變。在實驗室誘發之突變株中,所有的突變皆發生於GyrA與GyrB,而在ParC與ParE並未發現任何突變,最常出現的突變為GyrA之Ser83→Ile/Asn,此現象與在田間分離株的發現相似,其次為Asp87→Ala/Gly/Tyr與Ser84→ Pro。而且,於GyrA之第183個胺基酸與於GyrB之第452個與第471個胺基酸之突變為首次被發現。大部分由較高濃度奎諾酮類藥物誘發之突變株以及具有較多突變點之突變株可顯現出較高之奎諾酮最小抑制濃度,但是一些具有相同突變之突變株卻表現出不同之最小抑制濃度,推測可能是因為過度表現幫浦系統或是其他可能之機制亦在本研究中被誘發。總結而言,本研究完成臺灣雷氏桿菌菌株之抗菌劑感受性變化趨勢調查,並且首次調查雷氏桿菌對氯黴素類與奎諾酮類藥物之抗藥性機制,同時亦完成3個新的多重抗藥性質體的特性分析,特別是著重在氯黴素類藥物的抗藥性上面。

  • 學位論文

自然發生的犬乳房腫瘤已經被證實是一個研究人類乳癌相當合適的動物模型。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犬乳房腫瘤預後不良的生物標記。第二章中,主要為比較犬和人的乳房腫瘤的分類系統。三位人醫病理醫師仔細比較WHO/AFIP腫瘤分類系統在犬和人乳房腫瘤的差異。在39個犬乳房腫瘤的分類中,共有22個(56.4%)的分類可以和人乳房腫瘤相通,因此可以證明犬和人乳房腫瘤在分類上有相當高的一致性。第三章中,共有136片犬乳房腫瘤的病理切片,分成兩組,分別由3位獸醫病理醫師和3位人醫病理醫師閱片。病理醫師間的一致性程度是用統計Kappa值(κ)來評估。在三位人醫病理醫師間,呈現中等到良好程度的一致性 (κ=0.68-0.81)。而在三位獸醫病理醫師間,一致性程度則較不理想(κ= -0.06 to 0.25)。第四章中,邀請10位訓練良好且相當有經驗的獸醫病理醫師各自參與相同的15個犬乳房腫瘤切片的病理閱片診斷。結果呈現中等程度的一致性(平均κ = 0.43)。故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研究顯示,診斷不一致的情況確實是存在,因此具有高正確性和高再現性之國際間皆可接受的犬乳房腫瘤病理診斷分類及定義是相當重要的。第五章中,肌上皮細胞標記,p63和calponin,在人類乳房腫瘤中,已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病理診斷中,用來評估乳房腫瘤是否具有侵犯性。19例原先診斷為管狀乳突癌的犬之病理切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研究p63和calponin的表現,9例的p63和calponin並未表現,故顯示有肌上皮細胞的缺少,且其中5例產生遠端轉移或因癌症死亡。臨床症狀初次表現到病理診斷確診時間和存活時間在9例缺少肌上皮細胞的犬中,皆明顯較短 (P值分別是0.001和0.021)。根據上述研究,管狀乳突癌在犬乳房腫瘤中,也許被過度診斷。在犬乳房的管狀乳突瘤的困難診斷病例,針對p63和calponin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是一個相當推薦的病理診斷輔助工具。第六章中,α-Enolase (ENO1)是一個重要的醣解酵素,在很多人類癌症的生發過程中,包括乳癌,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本研究中,收集82例犬乳房腫瘤,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來研究ENO1在犬乳房腫瘤中的表現,並以Quick score為免疫組織化學法染色結果的定量方法。ENO1的過度表現和較短的存活時間有關(P=0.019)。因此ENO1的過度表現可以用來當成是犬乳房癌症的一項預後不良的預後指標。第七章中,Krüppel-like factors (KLFs)是生物和生理系統的一群重要調節因子,它們在癌症的細胞增生、分化和存活所扮演的角色也被廣泛的研究。在這群KLFs中,KLF4在人類乳癌中是高度表現且被證實扮演一個致癌因子的角色。本研究中,收集142例犬乳房腫瘤,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來研究KLF4在犬乳房腫瘤中的表現,並以Quick score為免疫組織化學法染色結果的定量方法。KLF4的高表現和腫瘤細胞分化程度較差、癌症期別較晚、以及單純癌和複雜癌的亞型有關。Kaplan-Meier存活分析亦顯示具有高度細胞核表現KLF4的犬,其存活時間較低度/中度表現的犬為短 (P=0.011)。因此KLF4在犬乳癌中是高度表現的話,則是較為惡性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傳統中醫學以檳榔片治療腸道寄生蟲,緩解下痢及裡急後重等症狀,但目前僅少許科學證據支持其藥理作用。本實驗室先前研究指出檳榔子萃取物(areca-nut extract;ANE)會調節遲發型過敏反應,顯示T細胞免疫反應受到檳榔子成分的影響,且ANE增加表現CD11b及Gr-1的骨髓衍生性抑制細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本實驗進一步探討檳榔子萃取多酚(polyphenol-enriched ANE;PANE)對食物過敏的免疫調節作用。腹腔注射組於第1-3、15-17及29-31天給予BALB/c小鼠腹腔注射PANE(5-25 mg/kg/day溶於無菌生理食鹽水;0.1 mL/mouse),共9劑;口服組則飲水給予PANE(0.05%和0.1% w/v;大約5 mL/mouse/day)。小鼠在第3及17天分別以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免疫,並在第31-49天每二天管餵一次OVA(50 mg溶於0.3 mL生理食鹽水)以誘發過敏性下痢。結果顯示PANE不影響小鼠的體重、脾臟指數和脾臟的細胞組成比例。腹腔注射和口服給予PANE皆抑制食物過敏反應,包括下痢發生率、腸道發炎和肥胖細胞的浸潤及去顆粒化。PANE降低腸道中IL-4陽性細胞,並增加分泌IL-10的Gr-1陽性細胞數量。此外,腹腔注射PANE減少腸道中IFN-γ陽性細胞,也抑制血清中IgE及OVA專一性IgG1的生成。上述結果顯示PANE的抗過敏性下痢是藉由抑制T細胞媒介的免疫反應,而其作用機轉可能與誘導骨髓衍生性抑制細胞有關。

  • 學位論文

沙門氏菌症是常見的動物產品媒介傳染病,其病原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要課題,國外研究針對市售牡蠣食媒病的調查報告指出無論是市售或進口的牡蠣遭沙門氏菌污染的情形十分普遍。牡蠣在臺灣是十分受到歡迎的食材,然而對於國產或進口牡蠣中沙門氏菌的污染資料卻是欠缺。本研究即於臺灣北部地區一般傳統及超級市場調查已剝殼之國產生鮮牡蠣 (n=137) 和進口即食性生鮮牡蠣 (n=114) 共251件;其中進口牡蠣均無分離出沙門氏菌;而國產牡蠣則有80件出現沙門氏菌陽性,總分離率為58.4% (80/137);傳統市場來源的牡蠣其分離率為58.1% (68/117),超級市場來源的牡蠣其分離率為60% (12/20)。本次所分離出來的沙門氏菌概括11種血清型,檢出率最高的前三個血清型,分別為Saintpaul (26.4%)、Newport (21.9%) 及Infantis (13.2%)。以80件陽性樣本中所分離的91株沙門氏菌,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所分離出來的菌株對Tetracycline及Oxytetracycline的抗藥性最高 (n=12, 14.3%)。以PCR針對Integron與tet、PSE-1等抗藥基因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具有Integron的沙門氏菌,佔16.5%,tetA、tetB、PSE-1等基因的檢出率分別為26.4%、6.6%、22.0%。以販售型式來分,以泡水型式販賣的牡蠣污染率 (67.7%) 顯著高於非泡水型式 (50.7%) (P<0.05);以統計方式分析菌株是否攜帶Integron與抗藥性的關係上,具Integron的菌株,其抗藥性和嵌入抗藥基因的比率上都顯著高於不具Integron的菌株;在具有tetA抗藥基因的菌株,對於Tetracycline、Oxytetracycline的抗藥性顯著高於不具tetA基因的菌株;而具有PSE-1基因的菌株,對於Ampicillin也呈現較高比例的抗藥性。根據本次研究調查顯示市售生鮮牡蠣仍具有食媒性沙門氏菌的傳播風險,其可能的汙染來源包括產地或加工過程,消費者於食材料理時仍應加強衛生習慣,以避免交叉汙染進而降低沙門氏菌的患病風險,且未來有必要進一步探究其可能之汙染來源與傳播模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針對收容所進行犬隻及工作人員的外鼻腔採樣,經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 後,以聚合

  • 學位論文

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失去可將尿酸轉化為尿素排出的尿酸酶,故尿酸合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是高尿酸血症主要形成的原因,而因營養過剩所造成的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更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主要位於肝臟的黃嘌呤酶是人體內嘌呤代謝過程產生尿酸的關鍵酵素,如果能抑制黃嘌呤酶作用便可以減低尿酸的形成,多餘的嘌呤可經由體內其他酵素回收利用,避免尿酸其在體內累積對關節、腎臟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 近年來天然物萃物和自然保健食品已蔚為風潮,而植物化學成分中之抗氧化劑更是許多研究重心。龍眼除了是常見的熱帶水果更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常見補神健胃的藥方,目前已有研究發現龍眼萃取物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而抗氧化劑也被證實對許多酵素會產生影響。目前臨床常用之抗高尿酸血症藥物多為化學合成物質,有許多如:過敏、皮疹和肝腎傷害等不良副作用。由天然物中萃取能夠抗高尿酸血症又無副作用的植物化學成分是許多研究的目標。本實驗為證實民間偏方龍眼花茶之降尿酸療效,對其萃取物進行體外和體內之生物活性試驗,且為了充分利用生物資源,一併對龍眼種子、果殼、枝枒和樹葉進行研究。 實驗先以風乾龍眼﹙花、種子、果殼、枝枒和樹葉﹚甲醇萃取物在295nm波長下進行黃嘌呤酶抑制試驗測試龍眼萃取物抑制尿酸形成作用,發現五種龍眼萃取物都具有程度不等之黃嘌呤酶抑制效果,其中以龍眼花效果最佳,其IC50 為115.76 μg/ml。 另外測試龍眼花所含已知十種化合物之黃嘌呤酶抑制率,發現以proanthocyanidin A2效果最佳,其抑制率可達70.67%。之後進行生物體內活性試驗,在分別口服五種龍眼萃取物1小時後,以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劑oxonic acid,建立囓齒類動物﹙大鼠和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式,2小時後測量小鼠血中尿酸值的變化並和對照組比較,發現在100mg/kg劑量下五種龍眼甲醇萃取物都有降低小鼠血中尿酸值的效果﹙p< 0.01﹚。另外以高尿酸血症模式大鼠進行尿酸促進排除試驗,注射oxonic acid 2.5小時後,每30分鐘抽取膀胱尿液連續三小時。尿液分析結果顯示龍眼萃取物對促進尿酸排泄並無影響。綜合本研究之實驗結果,可以推測龍眼萃取物主要是藉由抑制黃嘌呤酶作用來降低血中尿酸值,並以龍眼花萃取物效果最佳,其作用主要是由具強抗氧化活性的proanthocyanidin A2對黃嘌呤酶產生抑制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