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63.145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 尿動力檢查普遍應用於泌尿系統疾病的分析,此項檢查可提供許多寶貴及實用的數據應用於評估及診斷泌尿系統功能和疾病。我們分析過去接受尿動力檢查的尿床兒童,評估尿床兒童的膀胱功能,分析膀胱容量、最大尿液流速、餘尿、膀胱內壓力和年齡、性別、藥物治療的關聯性。探討尿床的病理生理學及其相關因素。 材料與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從2000年至2005年於彰化基督教醫院接受尿動力檢查的尿床兒童資料,這273位兒童皆有接受尿流速檢查,其中有240位兒童有接受進一步的膀胱容積功能評估及尿道括約肌等檢查。藉由尿動力檢查結果分析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膀胱餘尿、膀胱內壓力、膀胱肌功能和年齡、性別、藥物治療的關聯性。 結果: 273位(平均年齡 9.5 2.7歲)接受尿流速檢查的兒童中,男生有142人( 52.0%),女生131人( 48.0%)。男生平均年齡為9.3 2.3歲,女生為9.7 3.1歲。年齡的分佈在男女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最大尿流速和年齡可見呈現正向線性迴歸的關係( P<0.001) ,其公式為 5.58 ml/sec +年齡× 1.41 ml/sec。最大排尿量和年齡亦呈現正向的線性迴歸關係( P<0.001) ,其公式為13.10 ml +年齡× 17.77 ml。膀胱容量和年齡亦呈現正向的線性迴歸關係( P<0.001),其公式為4.50ml +年齡× 19.72 ml。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容量之間無顯著差異,可是最大排尿量和估計正常膀胱容量(Expected bladder capacity)有顯著差異( P<0.001),膀胱容量和估計正常膀胱容量亦有顯著差異( P<0.001) 。在240位兒童當中有 141位(58.8%)屬於小膀胱容量,95位(39.6%)為正常膀胱容量,另外 4位(1.7%)則為大膀胱容量。可知大部份尿床兒童的膀胱容量較估計正常膀胱容量小。 這些兒童分別服用Imipramine和Desmopressin藥物治療,兩者皆有很好的療效,每月尿床次數減少 50%以上的在Imipramine組有81.7%,Desmopressin組則有77.6%。兩種藥物的治療成效和性別並無顯著的差異。 結論: 根據我們的資料顯示,尿床兒童的最大尿流速、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容量皆與年齡成正比的關係。我們的研究亦發現,尿床兒童的最大排尿量和膀胱容量皆比估計正常膀胱容量小,有高達六成的尿床兒童屬於小膀胱容量(<65% Expected bladder capacity),而且有四成兒童有膀胱過動的情形,因此可推論尿床兒童的膀胱容量比正常兒童膀胱容量小,所以小膀胱容量和膀胱過動是導致尿床的因素之一。而藥物的治療成效並不受膀胱容量影響。

  • 學位論文

長久以來,化妝品調製技術中一向用麴酸kojic acid來美白或漂白皮膚。從毒物學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報導指出口服麴酸kojic acid會造成急性或亞慢性中毒,但是注射麴酸kojic acid的確有可能引起抽搐被提出。此外,有部份的報告評估麴酸kojic acid致癌的可能性以及使用麴酸kojic acid美白皮膚造成基因毒性變異的風險。 然而,高劑量的麴酸kojic acid會帶來副作用。最近,麴酸kojic acid已被証實有致癌性。在實驗中發現白鼠身上的「肝癌細胞形成之因子」會因此而增加。不過,使用極小劑量的麴酸kojic acid來美白皮膚並不會對使用者造成任何顯著性的基因變異。 雖然目前已有許多研究專注於麴酸kojic acid對人體或其他生物體造成的致癌性及基因毒性,麴酸kojic acid對正常及異常疾病的基因表現與調控機制卻還很少被研究。 熊果素arbutin是一種天然提煉的對笨二酚衍生物。目前熊果素arbutin是一種常見的美容保養品原料。臨床上,熊果素arbutin用於治療皮膚色素沉澱及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效果顯著。但近年來的調查結果讓人們開始擔心熊果素arbutin的安全性及副作用。雖然目前已有報告研究說明熊果素arbutin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成效與機制,但是我們對於在人類基因體層級下,熊果素arbutin對於惡性皮膚黑色素瘤產生的生物效能機制並不清楚且少有研究。 因為使用熊果素arbutin治療惡性皮膚黑色素瘤的基因表現從未被報導,本文使用基因微陣列DNA microarray顯色分析系統來研究熊果素arbutin對於惡性皮膚黑色素瘤的抗癌效果非常的富於挑戰。 對於麴酸kojic acid和熊果素arbutin作用在A375黑色素瘤細胞中,使用高產能基因微陣列和生物資訊庫分析不同表現基因的反應。 不同基因的改變,使用RT-qPCR反轉錄cDNA來確認分析,證實麴酸kojic acid和熊果素arbutin表現量以符合DNA的微陣列的分析,經證實的基因在生物標記得到正確資料。 使用基因微陣列顯色分析系統分析麴酸kojic acid治療黑色素瘤A375細胞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有433種不同顯現的基因(約有361種基因可列出其功能性,包含有136種上調表達基因up-regulated genes和225種下調表達基因down-regulated genes。)其中,在利用麴酸kojic acid治療黑色素瘤A375細胞之後,有7種下調表達基因(APOBEC1,ARHGEF16,CD22,FGFR3,GALNT1,UNC5C,ZNF146)適合篩選作為腫瘤抑制基因。這些基因可能使惡性皮膚黑色素瘤的活動性消失,並且成為未來診斷及治療應用的實用標記。我們的研究同時列出使用麴酸kojic acid來治療免疫系統異常、骨骼發育、骨骼保養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與缺點。不過,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麴酸kojic acid對人體皮膚細服的生物與分子機制。同時,我們也必需驗視麴酸kojic acid用在臨床治療時表現出的其他生物學特性。 使用基因微陣列顯色分析系統分析熊果素arbutin治療黑色素瘤A375細胞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有357種不同顯現的基因(約有324種基因可列出其功能性,包含有88種上調表達基因up-regulated genes和236種下調表達基因down-regulated genes。)其中,在利用熊果素arbutin治療黑色素瘤A375細胞之後,有4種下調表達基因(AKT1,CLECSF7,FGFR3和LRP6)被篩選認為可能是抑癌基因。這些基因可能使惡性皮膚黑色素瘤的活動性消失,並且成為未來診斷及治療應用的實用標記。 熊果素arbutin與麴酸Kojic acid對黑色素瘤A375細胞造成的細胞基因毒理學上變異性相似。這也許表示兩者對惡性腫瘤發生的調控效果相似。 然而,我們應該進一步研究熊果素arbutin對人體皮膚細胞的生物與分子機制。同時,我們也必需檢驗arbutin熊果素用在臨床治療時表現出的其他生物學特性。

  • 學位論文

聽障可因遺傳基因突變或環境因素,或兩者兼之引起的。約有1/1000嬰兒在出生時或在小孩早期(即語言學習前時期prelingual period)罹患重度聽障(severe or profound),在已開發國家約有60%個案是遺傳因素所造成的。到目前為止已知有59個基因發生突變會造成遺傳性聽障,各基因的致病機制不盡相同,非常複雜。本論文主要探討耳蝸內影響離子濃度的恆定性之KCNQ4基因突變與造成聽障的致病機制。藉由分析聽力正常和聽障的人來建立一個台灣地區KCNQ4基因的多形性和突變之資料庫,以瞭解KCNQ4基因突變在非症候群聽障所佔的比例,可作為聽障遺傳諮詢參考;另外藉由KCNQ4基因功能的探討來了解該基因在聽力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的結果,在185位非症候群聽障患者和100位聽力正常人的KCNQ4基因篩檢中,發現14個多型性(polymorphism)和3位聽障患者在KCNQ4基因發生突變,其突變所佔的比例為1.62% (3/185)。此三個突變點包括1個missense 突變 546C>G/wt (F182L)和2個Silent 突變 648C>T/wt (R216R)及1503C>T/wt (T501T),其所佔的比例分別為0.54% (1/185)。F182是位於KCNQ4蛋白的S3 domain,且高度保留在各種動物的KCNQ4蛋白上。同時我們也利用了神經網絡預測系統(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system)來分析silent突變是否會影響到mRNA的改變。在這分析中發現648C>T/wt (R216R)的silent突變會產生一個新的donor site。結果造成66個核苷酸的缺失,因而產生不完全的KCNQ4蛋白,可能造成蛋白質功能的缺失。 在KCNQ4功能研究,以顯微注射方法將正常KCNQ4 的cRNA注入 Xenopus oocytes和ionomycin (攜帶Ca2+的化合物)來研究KCNQ4鉀離子管道的功能,其結果發現當加入ionomycin時,可以提高KCNQ4鉀離子管道的電流為未加時的1.7倍。然而直接增加細胞內Ca2+濃度並不會提高KCNQ4鉀離子管道的電流。因此我們認為KCNQ4鉀離子管道的電流受Ca2+濃度的影響,並不是在細胞內Ca2+的流動,而可能是作用在細胞內KCNQ4蛋白厭水性(hydrophobic)的部位。另外,我們利用HeLa細胞來研究正常或突變的KCNQ4蛋白在細胞內之表現位置,本研究中共分析了KCNQ4基因的四個突變點(F182L、W276S、G321S 和T501T)。結果發現KCNQ4基因W276S、G321S 和T501T轉殖的HeLa細胞,其突變蛋白都和正常的KCNQ4蛋白一樣被送到細胞膜上。相對的F182L轉殖的HeLa細胞,其變異蛋白都堆積在細胞核周圍並無法被送到細胞膜。 綜合以上結果,本研究對KCNQ4基因在非症候群遺傳性聽障的成因和機制有更深入的瞭解,將可提供產前或產後基因檢查更精確的診斷,以利於聽障之預防或未來基因治療之發展。

  • 學位論文

目的: 雖然過去已經有血清cystatin C的測量與臨床上以其評估糖尿病患者腎絲球過濾率的相關研究發表,然而那些研究並未採用慢性腎臟疾病腎絲球過濾率分期系統,因此我們針對第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本研究,希望採用美國國家腎病治療品質指南之慢性腎臟疾病分期系統,藉以了解應用血清cystatin C來偵測腎絲球過濾率在初期的下降的價值。 方法:本研究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收收錄研究樣本。每位收錄研究個案採集早晨空腹血液與尿液以測量其代謝參數基礎值、血清肌酸酐、血清cystatin C和尿液的白蛋白-肌酸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並使用Cockcroft-Gault 肌酸酐廓清率公式計算腎絲球過濾率。 結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研究條件的個案組102人。102位第2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別有67、25及10位分別為尿蛋白正常、微量蛋白尿及巨量蛋白尿。使用血清cystatin C偵測初期腎絲球過濾率降低的效果優於使用血清肌酸酐。對於第1期和第2期慢性腎臟疾病(Cockcroft-Gault肌酸酐廓清率臨界值分別為90 ml/min和60 ml/min)而言,使用血清cystatin C的診斷正確性較血清肌酸酐高。此外血清cystatin C值還跟尿液白蛋白的排除量有關,而血清肌酸酐則否。 結論:目前Cockcroft-Gault公式還是評估腎功能最可靠且較便宜的方式。然而,我們的研究結果(和其他研究相當)顯示血清cystatin C值也許可以取代血清肌酸酐用來提早偵測腎臟功能輕微受損的患者,也有機會可以成為第型2糖尿病患者初期腎絲球功能障礙之指標,尤其是用來偵測初期的腎功能減退,或是當肌酸酐或尿蛋白測量有困難時還優於血清肌酸酐。

  • 學位論文

子宮內膜癌是歐美國家婦癌的第一位。在臺灣,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大部份的子宮內膜癌,好發於停經前後。只有不到百分之5發生在40歲之前的婦女。 多數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不適當之雌激素暴露有關。它們共同的特徵往往是病人較為年輕、細胞分化較成熟、預後較好。臨床上,應用手術後病理的危險因子做為輔助性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的依據。大部份的子宮內膜癌治癒率極高,然而即使是早期癌症,依然有10%至20%的病人雖經上述的方式治療仍因疾病復發而死亡。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指標給予病人最適當的治療。 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發現腫瘤的基因表現、酵素功能與臨床表現、預後評估的多重關係,應用生物標記針對不同病人給與不同治療的觀念,是未來之趨勢。第二型環氧化酶與癌症發生有關,研究發現此酵素會促進細胞增生、抑制細胞程序性的死亡、增加新生血管與黏著分子來促進腫瘤的侵犯與轉移,甚至壓抑宿主的免疫反應。臨床上也發現許多惡性腫瘤細胞有第二型環氧化酶的表現,如子宮頸癌,報告指出與淋巴結轉移、放射線治療失敗有正相關。而在大腸癌的研究上,經由大型的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抗第二型環氧化酶的藥物可有效降低40%至50%的大腸癌死亡率。而早期的研究也發現第二型環氧化酶的表現在子宮內膜增生與子宮內膜癌的組織比正常的子宮內膜來得明顯。因此,第二型環氧化酶在子宮內膜癌的角色就特別值得期待。 而芳香酶活性近來被普偏認為與一些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及乳癌的形成有關。我們先前的研究也發現子宮內膜癌腫瘤部位有芳香酶表現的患者, 其罹病年齡較輕,組織分化較好,顯示芳香酶確實可能在特定的子宮內膜癌族群的腫瘤生成過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也有研究發現前列腺素會向上調控芳香酶的活性。從另一種與雌激素相關的惡性腫瘤-乳癌研究亦發現,第二型環氧化酶與芳香酶的表現有線性相關,彼此的調控可能是以自泌或旁泌的基轉。這也給予我們探討兩者於子宮內膜癌關聯性的想法。 荷爾蒙接受器也被認為是雌激素刺激細胞增生的重要管道。在許多雌激素依賴性癌症中會過度表現,並與預後有關。 本回顧型計劃是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方法研究接受手術之子宮內膜癌患者腫瘤細胞中第二型環氧化酶、芳香酶與荷爾蒙接受器的表現與相關性。並與病人之臨床病理特徵經由統計分析後,找出第二型環氧化酶、芳香酶與荷爾蒙接受器是否是子宮內膜癌病患存活率的獨立預後因子。並進一步探討上述酵素相互作用機轉,評估第二型環氧化酶抑制劑合併傳統治療之可能性。共155位病人納入本實驗,結果顯示荷爾蒙接受器在腫瘤細胞中比第二型環氧化酶與芳香脢有更多的表現。老年人、子宮肌肉層腫瘤細胞侵犯較深、腫瘤細胞分化較差與出現淋巴血管腔侵襲者明顯表現出第二型環氧化酶陽性。而芳香酶之活性則只與淋巴血管腔侵襲有明顯相關性。至於雌激素接受器的表現並沒有與任何一項臨床病理特徵有顯著的相關性,而黃體素接受器的表現,則在年齡小於60歲、FIGO 分期為第一與二期者、子宮內膜狀腺癌者最為強烈。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表現彼此間之相關性,第二型環氧化酶的表現與芳香酶、雌激素接受器、 黃體素接受器的表現沒有強烈的相關性。芳香酶的表現雖然與第二型環氧化酶、黃體素接受器的表現無關,但卻很明顯的與雌激素接受器的表現相關,至於雌激素接受器與黃體素接受器的表現,相關性則很強。在全部存活分析中,單變量存活分析發現到細胞分化的程度是良好的、沒有淋巴血管腔侵襲、子宮肌肉層侵犯的深度少於1/2、沒有淋巴結轉移、組織學型態屬於第一型常見之子宮內膜狀、FIGO的分期越早期以及黃體素接受器的表現呈陽性者,治療的存活率明顯較好。 而多重變異分析顯示只有手術分期與淋巴血管腔侵襲獨立的預後因子。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子宮內膜癌中,FIGO 分期與淋巴血管腔侵襲的出現是病人存活的獨立預後因子。而第二型環氧化酶 和芳香酶的表現也與淋巴血管顯微侵犯有強烈關係。所以, 在子宮內膜癌的病人經外手科術後若出現淋巴血管顯微侵犯的現象,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可考慮第二型環氧化酶和芳香酶抑制劑,單獨或合併使用,提供進一步調查的理論基礎。當然,這個作用必須由大型臨床試驗來證明。

  • 學位論文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嬰幼兒期更是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過去的研究顯示,父母親之人文及社經背景、照護模式、養育態度以及社會福利政策與健康資源等因素,都會影響所生育子女的身心健康狀況,乃至於子女的人格特質與學習成就的表現。 本論文擬探討之問題包括:母親的人口學特性和健康行為與幼兒健康指標之關係,父親的人口學特性和健康行為與幼兒健康指標之關係,以及照顧行為與幼兒健康指標之關係。 本論文所探討的台灣出生世代研究先驅研究調查(II)乃以先驅研究調查(I)抽樣所得之幼兒(與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計1783人為對象,於民國94年5月至7月進行出生後十八個月時之訪視調查,問卷內容包含父母親之人文及社經背景、照護模式與幼兒之健康狀態、發展、健康照護及罹病情形。 總計有1620人(90.9%)完成先驅研究(II)訪視調查,無法完成的主要原因為拒訪。將經過卡方檢定後所得到之具有顯著意義的自變項納入,然後進行多變項邏輯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十八個月大幼兒體重落後(<15 percentile)之預測因子含幼兒性別、是否為早產兒以及是否為低出生體重;幼兒十八個月發展情況的預測因子含幼兒性別、是否為低出生體重以及父親是否期望懷孕;B型肝炎疫苗接種率之預測因子含幼兒是否為母親期望的性別和居住地區;幼兒是否曾住院之預測因子為母親是否吸菸;幼兒是否送過急診之預測因子含幼兒性別、母親生產後有無再懷孕、母親是否吸菸及是否另有6歲以下小孩;幼兒是否曾因意外事故送醫之預測因子為母親是否吸菸。 針對十八個月大幼兒之先驅性調查顯示:幼兒之生長發育存在著男女差異及受出生時是否早產、低出生體重及父親期望懷孕與否影響;至於幼兒疫苗接種率,則與幼兒是否為母親期望的性別及居住地區有關;而關於幼兒罹病及就醫之情形,則主要與母親是否有危害健康行為如吸菸、母親是否再懷孕、幼兒性別以及是否另有6歲以下小孩有關。以上之發現,希望能有助於未來對於幼兒健康狀況相關因素之釐清,以及作為將來更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人體的任一部位均存在不自主且連續之震顫。生理性震顫雖然很早就被發現,但因經常為人所忽視,相關的研究非常有限,是以在動作上的成因及形成的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但近來學者發現生理震顫高週期性之訊號與大腦皮質神經活動有高度的關聯性。因此,在目前生理性震顫被認為是探討大腦簡化動作控制程序上的重要線索。眾多研究將各種不同震顫特徵之辨認與臨床診斷作關連,但未將震顫量測使用於中風病患,並且生理性震顫的研究至今尚未有對頭頸、軀幹部份加以探討,因此,我們想要了解,生理性震顫對於靜態軀幹平衡之動作控制及軀幹與肢體間之協調扮演何種角色。材料與方法:33位中風之病患參與本研究,男性21位,女性12位。每位受試者均接受PASS-TC 量表、動、靜態坐姿平衡能力、動、靜態站姿平衡能力之評估以代表軀幹控制能力之程度。受試者坐在高腳椅上,將三軸加速規固定於受測者軀幹五個不同位置,在十二種姿勢擺位下收集二次加速規量測水平及垂直方向之震動訊號各二十秒。本實驗使用SPSS 11.0版之統計軟體。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univariate ANOVA)、重複量數多變異因子分析(repeated measures multiple ANOVA) 做多重比較分析,並以事後分析(Post-Hoc tests) 比較其差異程度。研究結果:不同支撐狀況在五個加速規的震顫平均均方根均有明顯差異(p<0.000);

  • 學位論文

克雷白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為一種經常引起院內及社群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造成病人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腦膜炎(meningitis)以及化膿性肝膿瘍(pyogenic liver abscess)。K. pneumoniae引起的感染症具有高致病性與致死率,好發於免疫不全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在台灣地區K. pneumoniae是引起化膿性肝膿瘍中最重要的致病菌。然而,關於該菌致病機轉的研究現今卻仍停留在起步階段。由於外膜蛋白質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生理特性和致病能力相當重要,因此本研究中我們探討外膜蛋白質在K. pneumoniae致病機轉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影響其表現的可能調控機轉。以K. pneumoniae外膜蛋白萃取物針對BALB/c小鼠進行接種,六週後發現預先接種外膜蛋白的小鼠可對抗野生型K. pneumoniae感染,這個結果說明外膜蛋白在K. pneumoniae 進行感染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Guillier, et. al 在 2006 的報告中指出大腸桿菌外膜蛋白質的表現受到 small regulatory RNAs 的調控,而這些 srRNAs 的表現需仰賴 RNA chaperone Hfq。為進一步探討Hfq對於外膜蛋白質的調控機轉,我們以同源重組技術建構hfq基因缺失突變菌株。在K. pneumoniae感染小鼠的模式中可發現,hfq基因缺失造成K. pneumoniae的致病力增加。此外,相較於野生型菌株,hfq基因缺失會影響K. pneumoniae多方面的生理特性,包括在不同培養條件下的細菌生長曲線、莢膜多醣體的產量、細菌的黏性和外膜蛋白質的表現圖譜等。而hfq基因缺失亦會使得外膜蛋白OmpA的表現有增加的趨勢。在蛋白質體學的比較分析中發現,有多個外膜蛋白質在野生型與hfq基因缺失的突變菌株間有表現量的差異,然而,這些外膜蛋白質究竟如何受到Hfq的調控以及在K. pneumoniae致病上扮演何種角色,仍需後續的實驗加以驗證。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探討先天性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者,其經痛(dysmenorrhea)和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的嚴重度與前傾子宮(anteverted uterus)者比較是否有差異。並進一步分別分析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rus)和前傾子宮(anteverted uterus)兩組人之經痛(dysmenorrhea)及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嚴重度與子宮傾度間是否有角度上的相關。 材料與方法:以院內之18-20歲未婚、未生產過之護理人員及護理實習生,再排除曾開過任何腹部手術、曾有任何已知的子宮卵巢異常不管治療或未治療過、骨盆腔超音波檢查有任何子宮卵巢異常者。 以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估dysmenorrhea的嚴重度,再以牟氏問卷 Moos Menstrual Distress Questionnaire(Moos MDQ)評估premenstrual syndrome的情況。並以腹部超音波量取陰道連線與子宮腔連線之夾角,稱之為子宮傾度(uterine version angle)。將所得資料分析retroverted和anteverted兩組各自在所有個案中所佔的比例;比較retroverted和anteverted兩組間關於Age、Height、Weight、BMI、Menarche age、dysmenorrhea VAS及PMS Moos MDQ scale是否有差異;以回歸分析dysmenorrhea VAS及PMS Moos MDQ scale各自在retroverted與anteverted兩組中和uterine version angle間是否有相關。 研究結果:在最後進入本研究的128位個案中,有28位是後傾的(retroverted) ( 21.9% ) 而有100位是前傾的(anteverted) ( 78.1% );也就是說在本研究之先天性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的prevalence約為22%。關於dysmenorrhea VAS方面,retroverted group是6.60 ±2.063而anteverted group是3.60 ±2.584,P<0.001,顯示後傾子宮組的經痛情形確實比前傾子宮組明顯嚴重。而dysmenorrhea VAS分別在retroverted group及anteverted group中與子宮傾度( uterine version angle )的廻歸分析中都沒有明顯的角度相關。關於PMS Moos MDQ scale方面,retroverted group是101.89 ±33.954而anteverted group是87.70 ±27.790, P<0.05,顯示後傾子宮組的經前症候群情形也比前傾子宮組嚴重。而PMS Moos MDQ scale分別在retroverted group及anteverted group中與子宮傾度( uterine version angle ) 的廻歸分析中也都沒有明顯的角度相關。 討論: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在一般婦女所佔比例的統計,由於各個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對象條件不同,有些是以骨盆腔檢查( bimanual pelvic examination),有些是以腹部超音波(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有些是以陰道超音波(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甚至有用核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各個研究的數據差異性還滿大的,從10%到38%都有。本研究個案以年輕( 18-20歲)、未婚、未生產、未曾開過任何腹部手術、未曾有已知的子宮卵巢異常(不管治療或未治療過)、且在本研究之超音波檢查無任何之異常發現者,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排除任何後天因素可能造成子宮位置的改變,如此才能更忠實地呈現先天性之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在一般婦女所佔的比例(prevalence),也才能更精確地探討先天性之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與各種婦產科有關疾病或症狀的相關性。 Fauconnier A.等人曾以骨盆腔檢查( bimanual pelvic examination )的方法,排除子宮固定不動(fixed uterus)的個案,探討經痛(dysmenorhea)及性交疼痛(dyspareunia)在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與前傾子宮(anteverted uterus)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組經痛(dysmenorhea)及性交疼痛(dyspareunia)的盛行率(prevalence)都比前傾子宮 (anteverted uterus)組高〔經痛(dysmenorhea)( 66.7% versus 42.9%, p=0.03 )及性交疼痛(dyspareunia)( 66.7% versus 42.1%, p=0.03)〕。 結論:在儘可能排除因後天因素所造成的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情況下,先天性之後傾子宮(retroverted uterus) 者在本研究中的prevalence約22%(21.9%)。後傾子宮組的經痛(dysmenorhea)和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在本研究中確實都比前傾子宮組嚴重。但不論在後傾子宮組或前傾子宮組,經痛( dysmenorhea)和經前症候群( premenstrual syndrome)與子宮傾度(uterine version angle)間並沒有明顯的角度相關性,也就是說沒有子宮傾度(uterine version angle)角度越大而經痛(dysmenorhea)和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的情形就越嚴重的相關性。

  • 學位論文

台灣地區鼻咽癌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十萬人283人,其發生率在所有癌症中,男性排名第十,女性則為第十八名。而在鼻咽癌之死亡率方面,男性是第九名,女性則是第十一名。雖然鼻咽癌的發生率較其他主要癌症相對較低,但是台灣地區鼻咽癌的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25至50倍,因此鼻咽癌的防治是台灣重要之醫學研究課題之一。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第一期患者經過放射治療可獲得70 – 80% 的五年存活率,但是第四期患者則降低至 40% 以下。近年來對於鼻咽癌的治療有兩項重要的發展,第一是同步放射化療法,第二是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法的局部及淋巴區域的控制,可以大幅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療效。因此如何降低治療副作用以及改善生活品質即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在眾多後遺症中,口乾症是最常見者,不僅會造成患者口乾,還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強度調控放射治療之劑量學之改變確實可以保護一部份耳下腺之功能,但是這些劑量學上的優點,是否真能使病患生活品質改善?那些因素會影響保護耳下腺的功能?以及患者主觀感覺的口乾嚴重程度是否有客觀方法驗證?這些都是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以及研究課題。本研究自西元2000年8月至2003年7月共收集了45位未轉移的鼻咽癌病患,以強度調控放射治療來保護耳下腺的功能,為了要利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所能發揮的物理及輻射生物學上的優點,在相同時間內針對不同目標給予不同劑量。計畫目標是給予GTV最少70Gy,PTV給予55-60Gy,GTV-LN給予66-70Gy,以上這些目標區的分次劑量各為2.12Gy、1.7-1.8Gy、2.0-2.12Gy;至於及耳下腺的劑量限制在33 Gy至 35Gy。共有31位患者接受同步放射治療法,使用藥物為cisplatin (60 mg/m2) 注射一天與5-FU (600 mg/m2) 連續四天,每四週一循環。依照SOMA/LENT標準評估主觀與客觀的口乾症等級,並以唾液腺閃爍攝影評估唾液分泌率(secretion ratio, SR)。同時患者在放射治療前及治療後1、6、12、及18個月,接受唾液腺閃爍攝影評估耳下腺功能恢復與治療時程之相關性。本研究以Mann-Whitney rank-sum test分析影響耳下腺功能的因子,以Spearman rank-order correlation test分析SOMA/LENT主觀與客觀的相關性。結果腫瘤劑量為69.96至73.60Gy,平均總劑量為71.8Gy,PTV平均劑量為 65.9Gy。患者轉移的淋巴結的平均治療劑量為72.7 Gy。兩側耳下腺的平均中值劑量為34.6 Gy。全部45位患者治療前平均耳下腺的SR為0.3 (範圍為0.0至0.67),左右的平均耳下腺SR各為0.22與0.36 (範圍為0.0至0.57與 0.0至0.67),左右耳下腺並無統計差異 (p > 0.05)。病患 (45位) 之平均耳下腺SR在治療後一、六、十二、與十八個月分別為0.01、0.08、0.20、與0.18;治療後第一及六個月的耳下腺功能與治療前的SR (SR = 0.3) 有顯著差異,但治療後第十二及十八個月的耳下腺功能與治療之前並無差異。對於比較唾液腺主客觀副作用分析的34位患者的耳下腺,在一至十八個月疾病同側或對側的耳下腺之間其平均SR亦無差異,治療後第一個月 (SR = 0.01,P = 0.000) 及第六個月 (SR = 0.08,P = 0.002)的耳下腺功能均與治療之前的功能 (SR = 0.3) 達到統計上之差異。但治療後第十二 (SR = 0.22,P = 0.734) 及十八個月(SR = 0.16,P = 0.885) 則與治療之前的功能 (SR = 0.3) 無差異。治療後的頷下腺功能在第一至十八個月均與治療前 (SR = 0.29) 有差異。依SOMA/LENT分析34位病患,治療之前患者主觀感覺屬Grade 0的有30位,Grade 1的有4位。治療之後,前半年大部份的病人屬Grade 2 (67.6 %及76.5 %),治療後一年主觀的等級多為Grade 1 (47.1 % 及52.9%)。比較口乾症主觀與客觀等級之相關性,在治療結束一個月時,兩者並無相關性 (r = 0.393,p = 0.063)。但自六個月後口乾症的主觀與客觀等級及有顯著相關 (6個月,r = 0.657, p = 0.000) (12 個月,r = 0.480,p = 0.013) (18個月,r = 0.591,p = 0.002)。當分析可能影響耳下腺功能的因子,包括:性別、年齡大於48歲、頸部淋巴結轉移、T3-4期別、治療前SR大於0.3、耳下腺體積大於21.0ml、耳下腺平均劑量大於38 Gy、化學治療與否等。結果發現各種因子中僅有耳下腺平均劑量是否大於38 Gy,對於治療後的耳下腺功能會造成影響。在34位平均追蹤42個月患者的治療成效,所有患者都沒有鼻咽部復發,兩位病患在區域淋巴腺復發,六位有遠端轉移。四年的loco-regional progression–free 存活率及disease–free存活率分別為 94.1 % 與 82.4 %,總存活率為 91.2 %。總之,本研究結果發現鼻咽癌以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在保護耳下腺的功能上,在兩側耳下腺的中值劑量達到34.6 Gy的狀況下 (平均 38.2 Gy),其唾液分泌功能仍能在治療12個月後有明顯回復。但是治療後追蹤至12個月和18個月,唾液腺功能並不沒有進一步改善。以唾液腺閃爍攝影測量耳下腺唾液功能分析客觀口乾症等級時發現,與病患主觀口乾症等級間有顯著相關。分析各種可能會影響耳下腺功能的因子僅發現耳下腺平均劑量大於38 Gy會影響治療後的耳下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