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211.87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即使在當代最先進的新生兒加護病房照護下,新生兒腦出血仍然是早產兒照護上一個廣泛且長期存在的問題。出血後水腦是新生兒腦出血後主要的後遺症。對這些水腦病人,在加護病房的處理與腦室引流管的放置與否非常重要,但仍然無ㄧ致的看法。而腦室引流管放置與否及之後神經發展的預後因子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在這篇研究中我們試者解答置放與不置放腦室引流管的不同,及尋找這些病人在矯正年齡一歲以上的神經發展預後因子。 材料與方法: 在這個回溯性病例與對照組研究,我們收集了83個腦出血病例,其等級依照Papile等人所描述的方法為第二級至第四級。在這些病例中有45個出現出血後水腦,排除了15個有合併先天性異常、染色體異常、腦膜炎或在超音波上有明顯腦萎縮的病人。我們先比較早期死亡與存活者是否有不同臨床特徵。對存活病例,我們區分了這些病人為有置放腦室引流管及無置放兩組,來比較他們是否有不同的特徵及神經發展預後。而對這些病人追蹤至矯正年齡大於一歲的病例,我們以神經發展狀況區分成四組,分別為正常、輕度、中度及重度來分別比較不同的預後因子。 結果: 在三十個出血後水腦的病人,10(33%)個在第一次住院中早期死亡。在分析早期死亡與存活因子上,妊娠周數、腦出血等級及出生時的Apgar 分數有明顯的不同。而存活的病人中,其中12(60%)個病例,最後有放腦室引流管,8(40%)個沒有。在這二組中,我們發現腦出血第三級比第二級有較多的機會放管子,此外有放引流管的病人比沒放引流管的病人,有較多晚期死亡比率,分別為40%與0%;及較少的神經發展正常的比率,分別為0%與50%,而在姙娠週數、出生體重、性別上這兩組並無明顯不同。而腦脊髓液中檢驗值包括最大紅血球量、最低葡萄糖濃度與最高蛋白質濃度也無明顯不同。在以矯正年齡大於一歲的神經發展預後因子上,我們發現水腦的程度上,快速進行的水腦比慢速進行的水腦有較差的神經發展預後。第三級腦出血造成的水腦也比第二級有較差的預後。而其他因子包括姙娠週數、出生體重、性別、Apgar分數、使用氣管內管天數、腦室穿刺次數、脊髓液的最低葡萄糖濃度與最高蛋白質濃度在神經發展預後上並無明顯不同。 結論: 在新生兒出血後水腦病人,需要置放腦室引流管的病例,比不需置放腦室引流管的病例有較差的神經發展預後,及較高的晚期死亡率。 在我們的研究中顯示這可能與起始出血的程度與水腦進行的程度有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感染性心內膜炎是一種位於心臟內部表面的微生物感染症,其疾病特徵包括由血小板、纖維蛋白(fibrin)、微生物以及發炎細胞所組成的贅生物(vegetation),其發生率在歐美為1.6-7.2人�每十萬人-年,男性與女性比例為1.7 : 1。此疾病影響的部位通常在中膈缺損處、腱索(chordae tendineae)、以及心臟內膜或瓣膜。臨床診斷標準包括1981年提出的von Reyn 準則和1994年提出的Duke準則(Duke criteria),目前國際間都是以2000年提出的改良Duke準則(Modified Duke criteria)作為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的準則,其診斷條件包含了特殊臨床症狀及表徵、誘發因子、血液培養及心臟超音波結果。目前並無研究針對改良Duke準則下確定診斷和疑似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預後直接進行分析與討論。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以改良Duke準則得到確定診斷與疑似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記錄其潛在疾病、併發症、以及死亡率,藉以探討兩組間預後的差異。除了更進一步了解改良Duke準則在臨床上扮演的角色之外,更希望促使臨床醫療人員以更客觀的態度來面對與治療這些病人。 研究設計:本研究為回溯性病例對照研究,收集在1999年一月一日至2005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七年間,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出院的病患,年齡大於十八歲,出院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事件,在改良Duke準則下比較確定診斷與疑似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患之間其預後是否具有差異。 結果:除了與改良Duke準則定義中主要條件與次要條件相關的因子之外,確定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比疑似診斷的患者年齡較輕(p<0.01)、院內感染比例較高、(p=0.04)、白血球分類中分節型白血球比例較高(p<0.01)、血小板數量較低(p<0.01)、血中C反應蛋白濃度較高(p<0.01)、以及併發症比例較高。雖然前者平均死亡率略高,但二者之間並無統計學顯著意義(p=0.14)。 結論:以死亡率來看,疑似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預後並不比疑似診斷患者要好。因此,臨床上不可輕忽疑似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他們同樣需要積極加以治療。

  • 學位論文

在台灣,高處墜落死因及死亡方式的判定一直是法醫相驗實務上的難題,即使是在解剖率百分之百的新加坡,高處墜落的死亡方式也只有30%至40%能依照工作經驗、專業知識等做合理猜測。因此本研究綜合彰化地方法院檢察署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兩年內高處墜落案例總共73件-意外52件,自殺21件,根據法醫驗斷報告、相驗初步調查報告以及現場鑑識報告,冀望找出影響高處墜落的可能因子,面對未來相驗時,能採用研究結果來對死亡方式做初步的判斷。影響高處墜落的可能因子利用羅吉氏迴歸分析統計上有顯著意義的是性別、工作狀況、發生地點、報案人、與掉落地點的關係、墜落高度、掉落點與建築物距離、過去病史、自殺紀錄、自殺傾向、遺書、藥物、存活時間分析等十三項,再使用因子分析找出發生地點、墜落高度(公尺)、自殺紀錄、有自殺傾向以及死亡方式等五因子和高處墜落意外和自殺明顯有關。有自殺紀錄和有自殺傾向及墜落高度高於15公尺的人,可合理推判死亡方式為自殺;而發生墜落地點為工作地點的人,可合理推判死亡方式為意外。

  • 學位論文

子宮頸癌是目前全球女性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癌症,也是全球女性生殖道癌症死亡排名第二的婦女癌症。過去幾十年來研究,得知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主要元兇;但病毒與宿主之間的交互關係仍不明。HPV 16/18 E7存在的子宮頸癌細胞中觀察到p16蛋白高度表現可做為子宮頸癌診斷的輔助指標。我們先前的研究發現周邊血液中可偵測到HPV DNA的存在,且發現在具有HPV感染之不吸煙女性肺癌的DNMT (DNA methyltransferase) 3b表現與p16促進子高度甲基化(promotor hypermethylation) 有關。本研究擬探討子宮頸病變患者,周邊血液中HPV DNA的表現,是否可做為子宮頸癌早期診斷指標?並探討p16蛋白、DNMT 3b 蛋白的表現與 p16 促進子高度甲基化之關聯性。本研究選取36位子宮頸癌前病變的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與31位早期子宮頸癌(early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EICC),共67位病人的病變組織與血液檢體分別以PCR-RFLP 檢測 HPV 16/18 DNA是否存在?結果發現病變組織中有HPV DNA 與周邊血液之檢測結果具有顯著關聯 (p < 0.001),這17 位周邊血液檢驗陽性的患者,其病變組織也同時皆為陽性,因此檢測周邊血液是否感染HPV,可反映出子宮頸癌組織的感染情形。無論在HSIL或是EICC病患,比較HPV 16的表現與HPV 18 E7 mRNA與Rb蛋白的表現均具有關聯性,而Rb與E2F蛋白的表現也有關。p16蛋白的高度表現情形與HSIL病人病變組織HPV 16/18 DNA的感染有關 (p < 0.001),但 EICC病人則無 (p = 0.159);暗示其關係可能發生於早期。在HSIL或是EICC病患PB 的HPV 16/18 DNA與存在的E7 mRNA有關,反應出周邊血液檢測可以當做子宮頸癌早期診斷指標之可行性。p16蛋白的表現情形與HSIL病人病變組織HPV 16/18 E7 mRNA有關 (p = 0.014),但 EICC病人則無 (p = 0.621);又暗示其關係可能發生於早期。子宮頸病變病人的DNMT3b偵測陽性結果只發現有9位(13.4%),其中僅2位有p16 促進子高度甲基化。比較DNMT3b 與 p16 蛋白甲基化、p16 蛋白免疫表現、E2F 表現、Rb 表現、HPV 16、HPV 18、HPV 16 E7、HPV 18 E7 的關係都無。 因此本研究之結果推測,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之周邊血液中HPV 16/18 DNA的偵測可反映病變組織中之HPV是否感染?同時又可得知p16蛋白是否表現?以評估這些婦女是否會發展為腫瘤。以上之結果仍需增加更多之臨床樣本以確定其可行性。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單離的天竺鼠耳蝸外毛細胞中一氧化氮 (NO) 及一氧化氮/環鳥糞嘌呤和鉀離子電流途徑 (nitric oxide/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 NO/c-GMP pathway) 的關係。將聽覺反射靈敏的天竺鼠隨機分成七組,取出天竺鼠耳蝸中的外毛細胞利用細胞膜鉗定技術測量加入藥物前後的鉀離子電流之影響,分別加入 (1) Diaminopyridine (3,4-DAP):非選擇性鉀離子通道阻斷劑 (2) L-arginine (L-Arg):一氧化氮前趨物 (3) 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 L-NAME):非選擇性 NOS 抑制劑 (4) Diethylamine NONOate (DEA-NO):NO 供體 (5) S-nitroso-N- acetylpenicillamine (SNAP): NO 供體 (6) dibutyryl cyclic guanosine 3':5' monophosphate (dbcGMP ) : cGMP 類似物和 (7) KT5823 : 抑制 c-GMP 依賴性蛋白激酶 PKG 於單離的天竺鼠耳蝸外毛細培養液中,探討上述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環鳥糞嘌呤途徑相關藥劑對鉀離子電流之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 L-Arg、SNAP、DEA-NO 均可引起單離外毛細胞的全細胞膜鉀離子電流增大。以 NOS 抑制劑 L-NAME 前處理可抑制L-Arg 增加鉀電流的作用。由此可見外毛細胞膜中 NO 的含量增加,可增加外毛細胞的鉀離子通道打開,而使鉀離子電流增大。因為 KT5823 和 db-cGMP 對單離外毛細胞的全細胞膜鉀離子電流之影響,和對照組相比較均顯示不具顯著差異,若再加入 L-Arg 發現測得外細胞細胞膜鉀離子電流有明顯增大之情形。從本研究結果我們認為外毛細胞鉀離子電流之調控,是經由細胞內 NO 含量增加,直接調節外毛細胞膜上鉀離子管道,使鉀離子電流增加,至於 cGMP-PKG 路徑,對外毛細胞膜上鉀離子電流並無直接的影響。

  • 學位論文

人類在死亡時偶而會發現口鼻溢出泡沫,此種徵象是法醫學判斷死亡原因的一項重要依據。但實務上發現許多種死因均會有此表徵出現,例如溺水、海洛英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癲癇、觸電死亡,甚至急性心臟死亡者,口鼻也偶會發現泡沫,故本篇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各種死因死者出現口鼻泡沫的頻率,那些因素會影響口鼻泡沫的出現,以及出現口鼻泡沫死者的器官重量變化的評估。 本篇研究選取2005年1月至2006年間12月共24個月南投地區相驗及解剖案例共120例,其中口鼻出現泡沫者31例(25.8%),另外口鼻未出現泡沫者89例(74.2%)。口鼻出現泡沫者中為呼吸死有26例(83.9%);非呼吸死5例(16.1%)。若以口鼻出現泡沫者為實驗組,口鼻未出現泡沫者為對照組,將死者年齡、死後時間、有無送醫、季節溫度、屍體徵象(包括瞳孔大小、有無充血、有無點狀出血、指甲有無發紺)、有無病史、死亡方式、死亡原因分別進行卡方檢定,發現有無送醫、眼瞼有無充血、年齡、死亡方式、死後間隔時間與有無口鼻泡沫在統計上有顯著相關(p<0.05);再進一步以此五項變因作為自變項,有無口鼻泡沫為依變項,進行二元邏輯式迴歸分析(binominal logistic regression),結果發現有無送醫、年齡影響口鼻泡沫的出現較顯著。另外將其中29例有進行解剖案例分析口鼻泡沫與肺臟重量、心臟重量、脾臟重量、肺-心重量比、肺-脾重量比的相關性,發現口鼻出現泡沫者的肺-脾重量比顯著高於口鼻未出現泡沫者的肺-脾重量比。 屍體口鼻溢出泡沫雖非特異性症狀,但卻大部分出現在呼吸死的死者,在相驗屍體過程中,尤其應注意死者在發現死亡前有無送醫及死者年齡,是否因上述因素影響口鼻泡沫的出現。

  • 學位論文

背景: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本研究之目的在調查有確定過敏原之過敏性鼻炎患者,接受下鼻甲半導體雷射(Diode laser)手術治療其過敏性鼻炎之長期效果。 方法:追蹤在88年9月至89年5月間接受下鼻甲半導體雷射手術治療其過敏性鼻炎,且有確定過敏原之過敏性鼻炎患者,以Allergy outcome survey(AOS)問卷,調查其下鼻甲半導體雷射手術後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及六年後之症狀改善度及藥物使用量。共調查42位患者。 結果:所有患者皆無術後出血而須鼻部填塞止血的情形,六年之後仍有回覆者有25位(回覆率60%)。Allergy outcome survey(AOS)問卷調查中的症狀分數(Symptom Score)在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及六年後有改善的患者比率為74%、67%、48%、64%;而藥物使用分數(Medication Score)在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及六年後有改善的患者比率為59%、56%、41%、64%;總和分數(Total Score)(即症狀分數加上藥物使用分數)在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及六年後有改善的患者比率為70%、70%、56%、72%。 結論:以下鼻甲半導體雷射手術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依據統計分析,在六年後仍會有症狀上的改善;且在藥物使用量及總和分數(即症狀分數加上藥物使用分數)上,在下鼻甲半導體雷射手術六年後與手術前相比較,皆仍具有統計上顯著意義之改善。

  • 學位論文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憂鬱症已成為老年精神醫學及公共衛生領域重要的課題。本研究是一個觀察型研究,探討老年憂鬱症患者接受抗憂鬱劑(sertraline)治療三個月後,何種因子會影響治療反應。本研究是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門診的老年病患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DSM-IV 重鬱症診斷準則並排除失智症之病患,給予相同的抗憂鬱劑(sertraline)持續治療三個月,比較病人之治療反應、認知功能、同時罹患之精神疾病、腦部核磁共振影像檢查(MRI)、免疫與生化數值、生活品質與主要照顧者之生活品質及照顧者負擔等。測驗工具包括:基本資料、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DRS)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等。在治療前及治療後第三個月抽血測量免疫指標和免疫及生化數值,以及施測神經心理學測驗,而MRI 則在治療之初完成。病患及主要照顧者同時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台灣簡明版之評估,主要照顧者另外接受照顧者負擔量表之評估。統計分析由於個案數少於30,所以以無母數分析之(使用Mann-Whitney test 在數值變數;治療前後之比較則使用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使用Fisher’s exact test 在類別變數),比較不同之老年憂鬱症患者之各類人口學資料、免疫指標、生化數值、腦部損傷、其他精神疾病之共病情形、認知障礙、生活品質及各種量表之結果是否有統計差異。以治療滿4週之緩解組與未緩解組、治療滿4週之反應組與未反應組、治療滿12週之緩解組與未緩解組、治療滿12週之反應組與未反應組分別比較以上各因子之差異性。另外分別以服藥滿4週及服藥滿12週之療效作為依變項,將可能影響療效之因子作單變項邏輯迴歸分析。 結果共收集37名老年憂鬱症患者,其中有29名老年憂鬱症患者完成12週之治療。在治療滿12週之29名個案中,罹患其他精神疾病之情形仍以焦慮性疾患為主,治療滿12週後有20人(69%)之HDRS分數已達到緩解之程度且自殺意念明顯獲得改善。其神經心理測驗在短期記憶及執行功能表現皆呈現明顯進步,生活品質量表也顯著改善。在生化檢查部分,除了在服藥滿12週後在LDLC(低密度膽固醇)及TCHO(總膽固醇)有增加現象外,其他免疫與生化數值並無明顯變化。從服藥滿4週及12週對抗憂鬱劑之反應結果可看出在治療滿4週之緩解組與反應組在治療前之某些神經心理測驗比未緩解組及未反應組來的好,但在治療滿12週後,不管是緩解組與未緩解組或反應組與未反應組,在服藥前、後其神經心理測驗各分項測驗皆無顯著差異。本研究僅收到3名早發型老年憂鬱症患者,但仍可看出服藥滿12週時,早發型老年憂鬱症組之HDRS分數較高。在29名個案治療後其療效影響因素之單變項邏輯迴歸分析方面,發現服藥前HDRS分數越高,其服藥滿4週病情緩解的發生比相對減少,但服藥前HDRS分數不影響服藥滿12週病情緩解的發生比。此分析也發現沒罹患其他精神疾病者在第12週病情緩解的發生比顯著地增加。在主要照顧者之生活品質及負擔方面,僅收到19名前後同一位主要照顧者,發現主要照顧者於個案服藥前與服藥滿12週後及比較緩解組與未緩解組之主要照顧者於個案接受治療滿12週後,其照顧者負擔(CBI)及生活品質(QOL)方面均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本研究雖只有29人完成12週之治療,但仍能再次強調積極治療老年憂鬱症之重要,在治療滿12週後不僅症狀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獲得改善,自殺意念也大大降低。尤其是病情比較嚴重者須要耐心的與醫師配合,雖然前4週之反應不佳,但滿12週後其治療反應會明顯改善。而本研究之結果正可以用來說明積極治療老年憂鬱症之成效,對目前國內憂鬱症及自殺之防治工作應有所助益。

  • 學位論文

Tacrolimus對於骨盆—尿道反射增益現象的影響中文摘要 本實驗的目的在研究tacrolimus(FK506),一種蛋白質磷酸化酶2B (protein phosphatase 2B) 抑制劑,對於在使用urethane麻醉的老鼠中作為研究時,對骨盆傳入神經纖維與尿道之間的反射可塑性(reflex plasticity)的影響。反覆刺激(Repetitive stimulation, RS, 頻率1赫茲) 會在骨盆—尿道反射(pelvic-urethral reflex ,PUR)誘發一個增益現象 (在控制組及反覆刺激組中,每次刺激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分別為0.9 ± 0.2次及10.5 ± 1.6 次,P值小於零點零一, N值為 10)。椎管內注射tacrolimus (100微莫耳, 10tacrolimus組,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為3.2 ± 0.9 次,相較於反覆刺激組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為10.5 ± 1.6次,兩者相比,P值小於零點零一, N值為10) 。椎管內注射glutamate (100微莫耳, 10微升, 一次注射) 及 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A,100微莫耳,10微升,一次注射) ,兩者皆可以逆轉由tacrolimus所施加的阻礙反覆刺激誘發的骨盆—尿道反射活動的增益現象(在glutamate組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為 15.0 ± 1.4次,在NMDA組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為11.4 ± 1.4次,相較於反覆刺激組在使用tacrolimus治療過後的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3.2 ± 0.9次, P值小於零點零一,N值為 7) 。 此外,由該兩種glutamate接受體作用劑,所展現的逆轉效果並沒有統計上顯著的差異 (P值無顯著的差異,N值為 7) 。 所有的結果顯示,tacrolimus可以阻礙 glutamatergic NMDA 接受體媒介的骨盆—尿道反射活動的增益現象。 該發現對於使用tacrolimus作為免疫抑制治療的病患而言,可能是切要的病理發現。而tacrolimus是否會在這類的病人引起尿失禁,則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急性單側輸尿管擴張對於骨盆—尿道反射增益現象的影響中文摘要 因輸尿管內壓力(intra-ureter pressure,IUP)的急性增加,而對於骨盆—尿道反射(pelvic-urethral reflex,PUR) 增益現象 (potentiation)的影響,將在使用urethane麻醉的老鼠身上在作骨盆神經傳入性刺激後,以記錄外尿道括約肌肌電圖(external urethra sphincter electromyogrm,EUSE ) 活動作探討。當與測試刺激 (test stimulation,TS,以1/30赫茲的頻率刺激)相比較時,反覆刺激(repetitive stimulation,RS,以1赫茲頻率刺激)會在骨盆—尿道反射誘發一個脊髓反射增益現象(spinal reflex potentiation,SRP) 。在測試刺激時,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為1.03 ± 0.12次,而在反覆刺激時,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為16.90 ± 2.00次者相比,有顯著的差異,P值小於零點零一,N值各為7。而該反覆刺激所引起的脊髓反射增益現象可以被椎管內注射 2,3-dihydroxy-6-nitro-7- sulfamoly-benzo (F) quinoxaline [NBQX,為一種α-amino-3- 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rionat (AMPA)接受體擷抗劑]及D-2-amino-5-phosphonovalerate [APV,為一種N-methyl-D- aspartate (NMDA) 接受體擷抗劑]明顯地壓制下來(其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分別為在椎管內注射NBQX為11.6 ± 0.71次,及在椎管內注射APV時為 1.01 ± 0.30次,與因反覆刺激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每秒 16.90 ± 2.00次相比,有顯著的差異,P值小於零點零一,N值各為7) 。急性階梯式的增加輸尿管內壓力,會以依劑量多寡的方式(dose dependent manner)逐漸地減弱,而最後廢除反覆刺激誘發的反射增益現象(在輸尿管內壓力分別為0, 2.5, 5, 7.5, 10, 12.5,15, 17.5及 20 公分水柱時,其相對的每次刺激所誘發的動作電位數目分別為 16.80 ± 1.30 , 17.00 ± 1.30, 16.30 ± 1.30, 10.50 ± 1.80, 8.80 ± 1.90 , 3.50 ± 1.60 ,0.80 ± 0.20 ,0.70 ± 0.20及 0.20 ± 0.10次,在每一個輸尿管內壓力值時,N值各為7) 。椎管內注射NMDA (一種glutamate NMDA接受體作用劑) 及bicuculline [一種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接受體擷抗劑]時,兩者都可以逆轉因為單側輸尿管擴張而造成對於反覆刺激所誘發的脊髓反射增益現象的抑制作用(其每次刺激引起的動作電位數目分別為椎管內注射NMDA時為14.0 ± 4.04次,及椎管內注射bicuculline時為8.00 ± 1.53次,兩者與因單側輸尿管擴張而造成的動作電位數目相比,有顯著的差異;而且兩者相比較,也有顯著的差異,P值小於零點零一,N值各為7) 。以上的結果顯示,單側輸尿管擴張可以經由GABA系統所媒介的反應抑制脊髓NMDA依賴性的骨盆—尿道反射增益現象,而代償性地放鬆尿道。

  • 學位論文

雌激素 (estrogen, E2) 是一種重要的內分泌,ㄧ般認為其影響是需要長時間且是全身性的影響。而在最近的研究指出,神經可以透過轉化脢 (aromatase) 的合成作用,增間突觸間隙區域性雌激素的濃度,使小區域中的雌激素濃度比週遭循環系統高很多,加上神經的突觸末梢已被發現含有雌激素接受器;且透過雌激素的影響,神經的構造以及傳導的效率都會改變,因此雌激素可以被當作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或是神經調節物質(neuromodulator)。 本篇研究主要探討雌激素 (estrogen, E2) 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調節物質(neuromodulator),對脊髓之 NMDA 依賴性骨盆神經-外尿道括約肌反射之增益現象的影響。其路徑可能是透過活化細胞膜與細胞內的雌激素接受器,經由不同的訊息傳導路徑,進而影響骨盆神經-尿道反射的增益現象。為了觀察雌激素對骨盆神經-尿道反射塑性的影響,我們先在麻醉鼠的骨盆神經施予重複性電刺激 (repetitive stimulation, RS, 1Hz),以誘發骨盆神經-尿道反射塑性之增益現象,並在 RS 達到穩定的高原期後,經由脊髓腔插管注射 E2 (single bolus, 0.1 mM),結果反射塑性的活性在給藥後有增加的趨勢 (RS:17.75±1.98 v.s. RS + E2:19.33±0.88 動作電位數/電刺激, N=3);另外,為了探討雌激素的長期效應,持續在脊髓腔內緩慢灌流 E2 3 小時 (0.1ml/hr, 0.1 mM) 後,也使 RS 誘發的反射的增益現象有增加的趨勢 (RS:17.75±1.98 v.s E2+ RS 18.33 ±0.84 spikes / stimulatio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