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30.253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小腦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而腦部神經細胞受損時的生物學變化已經有廣泛的研究,但在不同死亡原因下小腦的組織學及生物學表現差異則較少被探討,本研究主要收集彰化及南投地檢署2006年1月至7月,共四十三件經司法相驗的案例,我們依照主要致死的傷害機轉將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腦性死亡(7例)、心性死亡(22例)及肺性死亡(14例),首先使用蘇木素-伊紅染色(H-E Stain)來觀察小腦中Purkinje cell的細胞型態及數量變化,並利用三種生物指標GFAP、S-100及NSE來評估在不同死因時它們的表現情形;結果發現本研究中腦性死亡者的腦部平均重量為1142.9±123.9公克,明顯較心性死亡的1345.9±146.8公克及肺性死亡的1341.4±254.3公克要來得輕(P<0.05);而Purkinje cell的大小、細胞質顏色、及數量的變化等…,在不同死因間並沒有顯著差異;可是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的觀察卻發現,雖然GFAP在Purkinje cell的反應並不常見,但在肺性死亡中有兩個案例卻可見較多的陽性反應;而NSE方面,在心性死亡的小腦皮質顆粒層及分子層都有較強的免疫染色反應,雖然NSE極不穩定但仍可有如此強的著色,顯示心性死亡對腦部的影響較另外兩類死因要來的小,所以我們可以藉由評估NSE在腦部的表現,來排除心性死亡腦部損傷的可能。

  • 學位論文

CadA是金黃葡萄球菌細胞膜上一個具有排鎘功能的膜蛋白,它本身是一種Cd2+-ATPase,並被歸類為P-type ATPase中的CPx-ATPase家族。過去研究發現,像CadA這一類的細胞膜蛋白會藉由透過水解ATP取得能量以主動運輸的方式,而將細胞質內外來的金屬離子排出細胞外。本研究係利用酵母菌雙雜合系統,來進一步瞭解CadA轉運金屬離子功能,與其蛋白結構之間的關聯,並且使用化學致突變劑Hydroxylamine做CadA基因隨意突變,試著找出CadA膜蛋白上與功能有關的重要胺基酸分佈。雖然實驗結果不如預期一樣,並沒有發現CadA細胞膜內蛋白之間結合的現象,也沒有幸運地得到CadA功能缺陷的突變株,但是我們歸納出幾項使用酵母菌雙雜合系統研究CadA蛋白有關的實驗瓶頸、與需改進的地方,並且檢討隨意突變實驗中,實驗設計不周全導致偽陽性的變因,同時找出可以改良或替代的研究方法,以提供未來要探討CadA蛋白結構、與抗鎘機轉相關研究一些重要的參考資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糖尿病是全球性流行的慢性疾病,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之糖尿病盛行率約為5%,患者將近1.94億人。近十幾年來糖尿病患者人數更是急速增加,預計西元2010年之糖尿病患者將增加到2.2億人,而西元2025年則將增加到近3.3億人。糖尿病主要可分為兩類,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主要是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主要特徵則為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本論文分為二大部分探討糖尿病,第一部分分析T1DM病人自體抗體表現的情形,第二部分探討T2DM與Th2細胞激素基因多型性以及胰島素啟動子因子-1(insulin promoter factor-1, IPF-1)基因點突變之間的關聯性。麩胺酸脫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第二型去氧核糖核酸拓撲異構酶(type II topoisomerase, TopII)以及類酥胺酸磷酸酶分子(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like molecules, IA-2)是引發T1DM胰島β細胞自體免疫反應的主要自體抗原。為了解自體抗體和台灣本土T1DM的關係,本論文分析GAD自體抗體(GADA)、TopII自體抗體(TopIIA)以及IA-2自體抗體(IA-2A)等抗體的盛行率,以及這些抗體和病人臨床表徵的關聯性。實驗結果顯示T1DM患者IA-2A、GADA與TopIIA的盛行率分別是23.6%、47.1%與55.2%。GADA 的盛行率與患者平均發病年齡有顯著相關性(GADA+患者10.82 ± 0.76 歲,GADA-患者8.38 ± 0.77歲, p=0.026);青春期發病患者的GADA 盛行率較高,而且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殘餘功能也較佳。此外,本論文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與限制片段長度多型性技術分別分析T2DM患者之Th2細胞激素介白質素-6(interleukin-6, IL-6)、介白質素-10(IL-10)之基因多型性與IPF-1基因C18R、Q59L、D76N 與 R197H等四種基因點突變情形,並探討他們與T2DM患者臨床表徵之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所有參與本研究的T2DM病人以及對照組個體的IL-6 C-174G均為同合子G對偶基因型,而IL-10啟動子基因型的分佈在T2DM病人與對照組之間雖然無統計差異,但是較多T2DM病人帶有高分泌能力之IL-10 -592*C對偶基因(34.28%, p=0.027)。另外,實驗結果並未發現台灣T2DM病人之IPF-1基因的C18R、Q59L、D76N 與 R197H有突變發生。整體而言,由於台灣本土T1DM患者TopIIA與GADA盛行率比IA-2A高,而且在病程中持續出現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本論文認為TopIIA與GADA比較適合作為預測台灣本土T1DM之發病、糖尿病的診斷與病情追蹤的標記。雖然白種人之IL-6與IL-10基因多型性與T2DM發病有關,但上述相關性並不適用於台灣本土之糖尿病患者,不過較多之台灣T2DM病人帶有IL-10分泌能力較高的-592*C對偶基因,此外,實驗結果也證明IPF-1基因突變則並非是引發台灣本土T2DM的重要因子。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本論文最重要之發現為不論是T1DM或T2DM,台灣本土之糖尿病患都有與西方人不同之獨特基因型與免疫反應。本論文希望能提供並建立台灣本土糖尿病免疫反應與基因型等之相關資訊與資料,期以更深入瞭解糖尿病之發病機制以提供研發預防與治療策略之參考資訊。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病人安全之議題受到世界各國之重視,我國在政府與醫療體系的一連串變革行動中,中區醫療網病人安全專家每年會偕同衛生局人員至中部各縣市醫療院所進行病人安全推展之訪查工作。許國敏以2006年為例共計訪查中部地區115家醫院。由實地訪查之資料可知,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級之醫院,病人安全八大目標落實率皆在90%以上,然而地區醫院除了「提升手術正確性」與「提升病患辨識之正確性」之落實率尚屬良好外,其他目標之落實皆有待加強。 有鑑於此,本研究乃針對地區型醫院之員工進行病人安全相關議題之問卷調查,旨在了解地區醫院員工對主管機關推動病人安全相關政策與八大目標之認知情形,並調查地區醫院員工對於影響地區醫院推動病人安全成效的因素及改善病人安全策略之認知,以進一步探討地區醫院之員工認知情形與衛生主管機關實地訪查結果之異同,期研究結果提供衛生主管機關及地區醫院主事者作為推動病人安全策略之參考依據,以營造國內優質醫療環境。   本研究工具採結構式問卷,問卷乃依據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 品質策進會「95年醫院執行病人安全現況調查問卷」之內容並參考 95年度病人安全工作目標及Durbin et al.(2006) 探討醫護人員對於病 人安全認知研究之相關內容形成。以彰化縣7家地區醫院之各專業別 員工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樣本共455份,有效問卷 209份,有效問卷比率為45.9%。本研究經資料蒐集建檔後,以描述 性分析及推理性分析呈現,分析方法以SPSS for windows 13.0版套裝 軟體進行「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採Tukey posteriori comopasrison 進一步檢定之。 其結果得知受訪之地區醫院員工個人屬性無論是對我國主管機關推動病人安全相關政策、病人安全八大目標作業、對影響地區醫院推動病人安全成效的因素及針對地區醫院改善病人安全策略等方面,大都皆有一致性之認知;惟部分之差異,乃在於填表人之職稱、位階(是否為主管)、是否為病人安全推動小組成員、工作年資有較顯著差異,其中以護理人員之認知較高於其他人員,位階則以組長級人員之認知評價較高於非主管級人員,若身為病人安全推動小組成員則也有較高之認知評價。在病人安全八大目標中之排序以「改善交接病人之溝通與安全」、「提升民眾參與病人安全」、「鼓勵異常事件通報」為末三名,與2006年之實地訪查結果是一致的。   就其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衛生主管機關在推動病人安全相關政策時,能強化地區醫院之輔導與教育,以彌補地區醫院政策較不易推行之窘境。另地區醫院對病人安全之推動與認知,大都集中於少數人之身上,如具主管級身分者、護理人員、病人安全推動小組成員等,故應強化對其他人員之宣導與教育訓練,以提昇地區員工對病人安全認知及執行成效。

  • 學位論文

光聚合樹脂系統的光起始劑 (photoinitiator) 【包含光敏劑(photosensitizer) 及還原劑(reducing agent)】 被廣泛應用於牙科的填補材料,即使光起始劑為了更適用於人體已在物理性質上做很大的改進,但光照聚合過程中產生許多的自由基與口腔粘膜及牙髓組織等的傷害有關聯性。目前常用的光敏劑,樟腦酮 (camphorquinone, CQ) 及芴酮 (9-fluorenone, 9F) 至今仍少有研究探討其是否會有細胞-遺傳毒性。 本篇研究利用靈敏度極高的微小核法 (micronucleus assay) 分析CQ在二甲對甲苯胺 (N, N-dimethyl-p-toluidine, DMT) 的存在下有、無照光及9F在有無DMT的存在與有、無照光的條件下探討中國倉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細胞的細胞-遺傳毒性。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CQ在DMT的存在下,無論有、無照光都能顯著的增加微小核 (MNs) 數目及延長細胞週期 (p<0.05),且照光組之細胞-遺傳毒性比不照光組增加 (p<0.05),而9F無論在有無DMT的存在及有、無照光的條件下,均呈現統計意義地減少細胞分裂阻斷增生指數 (CBPI) 及增加MNs數目的結果。為了進ㄧ步探討CQ及9F光起始劑所造成之細胞-遺傳毒性的主要原因是否與自由基的產生有關聯,所以本篇研究以10 mM N-乙醯基半胱氨酸 (N-acetyl-L-cysteine, NAC), 2 mM抗血酸劑 (ascorbic acid) 及2 mM生育醇 (α-tocopherol) 等抗氧化劑加入CHO細胞。結果顯示這些抗氧化劑均能對抗CQ及9F光起始劑減少CHO細胞之CBPI及增加MNs數目的作用。結論:CQ及9F光起始劑均會造成染色體斷裂和/或整個染色體延遲及延長細胞週期,而抗氧化劑對其所造成的細胞毒性及遺傳毒性可產生抑制作用。所以CQ及9F光起始劑可能經由氧自由基造成CHO細胞的細胞-遺傳毒性。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鑑於相驗解剖率太低,又須在相驗現場判定死因,一定要有一套判定死因的工具或依據,即利用口頭解剖(verbal autopsy)與屍體外觀檢驗確認死因。口頭解剖是藉由死者家屬的問卷調查了解死者生前的生活習慣,有無身體疾病或心理的障礙或特有之病症與死亡原因有無關係等並配合屍體外觀檢察以判定死因,並由問卷知悉相驗過程中,檢警團隊的效率,服務態度死者和家屬的反應做為以後相驗工作之參考及改進。本研究採問卷方式進行,對象是收集雲林縣轄區內進行司法相驗時對死者家屬之問卷,本研究資料經收集後先經核對,編碼、鍵入,再以「次數分配」「卡方檢定」及「因子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次數分配後經常生病皆與病死有關,意外事故大部分與外傷有關,經常酗酒,死亡原因以肝病居多,農藥中毒與窒息,死亡方式大部分係因自殺,而卡方檢定中p<0.01者顯現死者身體狀況,外傷與心血管疾病及經常服用成藥等與死亡原因有其相關和顯著差異,因子分析顯現死者的身體狀況及外傷,更相關死亡原因。由本研究之成果可加強死者臨終後對死亡家屬者的關懷及心理輔導諮商,並釐定行政相驗與司法相驗在法律上的定位。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 老年人的骨質密度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性荷爾蒙的分泌也逐漸減少。疾病會造成生活功能障礙,其中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指一群與新陳代謝退化有關的症狀,文獻發現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將來罹患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但大多研究對象為中年族群,少有針對老年人為主題之研究報告。老化容易導致骨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若不慎跌倒,脊椎骨折及髖關節骨折的發生率都隨年齡升高。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與骨質疏鬆可能有共同的危險因子。目前探討代謝症候群與骨質密度相關性的文獻不多,值得深入研究。而男性荷爾蒙除了作用在泌尿生殖系統外,它在全身包括心血管系統及新陳代謝功能上亦扮演特殊的角色。但其機轉仍不清楚,也不像對女性荷爾蒙的研究那麼多。 研究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以自費安養中心之榮民為對象,平均年齡為78.8歲。每一位受試者皆知情同意並簽署同意書。為老年人測量跟骨骨質密度、體脂肪組成,記錄實際身高、體重、血壓、脈搏,視力、聽力、腰臀圍、六分鐘行走距離等。抽血檢測與代謝症候群相關因子如空腹血糖、血脂肪-三酸甘油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腎功能、尿酸,血液常規以及尿液常規檢查等。另外還測定血清發炎指標如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hs-CRP),男性睪固酮(testosterone)與性激素結合蛋白(簡稱SHBG)等。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這群高齡男性之跟骨骨質密度與身體質量指數(BMI)、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六分鐘行走距離有顯著正相關。血清睪固酮則與身體質量指數、空腹血糖、空腹血清hs-CRP、白血球數目呈顯著負相關,唯與血紅素濃度呈顯著正相關。而且發現符合新陳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的老年男性的平均血清睪固酮濃度較低;換言之,血清睪固酮濃度較低之高齡男性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比率較高,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P<0.001)。 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重點在探討高齡男性骨質密度與血清睪固酮的變化,及代謝功能對骨質密度與男性荷爾蒙之影響,在老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藉此研究發現男性老化後骨質密度與性荷爾蒙的變化情形,與老化過程有特定的相關性。並探討影響老化的因素如心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新陳代謝症候群、胰島素抗性等,以逐步深入了解老化的多樣性機轉。目前醫療政策漸由治療轉為預防,提倡多元化、全方位的銀髮族健康服務。本研究提供臨床醫療人員照顧老年人之重要參考,並致力減緩因老年退化產生之慢性疾病,以及醫政單位進一步研擬對策,朝促進長壽健康的老年而努力。

  • 學位論文

本實驗室利用死亡後,環境中溫度和時間對精子的影響的模式,觀察精子的狀態。之後再根據先前文獻指出,Hedgehog 蛋白對於精子的發育和運動有ㄧ定的影響力,對於卵子則有促進濾泡發育的功用,於是觀察在體外受精的環境裡加入 Hedgehog 蛋白或其抑制劑 (Cyclopamine、5E1),對於授精的影響。設計在小鼠死亡後,將小鼠屍體存放在 4℃ 或 20℃ 環境下,每隔 12 hr 觀察ㄧ次精子狀態。結果顯示:精子若無法在個體死亡後立即取出,保存遺體條件的溫度較高的情形下,會使精子大量死亡 (對照組: 96%,20℃ 12-36 hr:<82%,p<0.05)、嚴重傷害精子活動力(獲能後活力分級“3”:對照組:27%,20℃ 12-36 hr:<2.5%,p<0.05)和精子的外型大量趨向不正常(不正常外型比例:對照組:<1%,20℃ 12-36 hr:>50%,p<0.05);在較低溫的環境下,雖然存活率可以維持一定程度,但是時間ㄧ長,精子的活動力仍會下降,而且對精子的外型仍然有著嚴重的傷害(不正常外型比例:對照組:<1%,4℃ 12-36 hr:>31%,p<0.05)。 體外受精試驗設計四組:對照組、模擬 Hedgehog 功能的 rHh 組和阻斷Hedgehog 功用的 5E1 和 cyclpamine 兩組。體外受精的果顯示: rHH 可以增加受孕機率達 100%,然而在 5E1 和 cyclopamine 中,除了會降低受孕機率到 68% 和50% 外(p<0.05)還會延緩受精卵的發育進度,在 5E1 組中受精卵有發育型態不正常的情形出現。因此若希望保有良好的精子品質,最好的方式是盡快取出體外作適當的保存;而體外受精的結果,提供了將來醫學上提高受精機率的一個方針。

  • 學位論文

前言:結合彩色杜卜勒超音波技術的二維心臟超音波(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DE),雖然在功能上已有所提升,但在評估心腔容積及體積時,所能提供正確的定量資訊、區域評估,仍然有顯著的不足。經由多平面的超音波切面,而形成的三維心臟超音波(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3DE)的重建系統,雖然在定量方面已有改善,但卻是相當耗時。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與二維切面重建的三維心臟超音波相比,除了能有效的縮短影像重建時間,且可獲得定量、定性的資訊。因此,本研究特別應用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來評估心房中隔缺損及心室中隔缺損之病人。 傳統上應用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2D-TEE)以及心臟內超音波(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 ICE)方式來評估病人心房中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 ASD)的情形,並以此做為介入性心導管置放安普拉茲心房中隔關閉器的參考,但這二種方式不但是侵入性的處置,而且無法完整地描述心房中隔缺損複雜的立體型態。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RT3D-TTE),此種不具侵入性的處置能夠提供全面且完整的影像,以了解心房中隔缺損的情形及周邊組織的結構,因此在評估心房中隔缺損治療方面,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的引用,徹底改變過去以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或心臟內超音波的觀察模式,而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已成為心房中隔關閉器放置時的新型指引工具。 本研究目的主要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針對心房中隔缺損病人,應用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評估心房中隔缺損,並用修正的胸骨旁四腔室切面,作為經導管放置安普拉茲心房中隔關閉器的指引,以評估其可行性及有效性。第二個部份是針對心室中隔缺損病人,將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與手術觀察心室中隔缺損結果相比,了解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以評估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用於心室中隔缺損之測量,作為日後心室中隔缺損閉合器(目前尚未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許可)選用的依據。 方法:自西元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之間,共有97位心中隔缺損的病人。其中有59名心房中隔缺損的病人,接受經導管安普拉茲心房中隔關閉器(Transcatheter Amplatzer septal occluder, ASO)治療,這當中有30位病人在施行全身麻醉後,以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來引導關閉器的置放,其餘29位病人,改採局部麻醉後,以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來引導關閉器的置放。除了59名心房中隔缺損的病人外,另外有38位確認為心室中隔缺損的病人,藉由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透過TomTec超音波影像工作站,分析心室中隔缺損的三維立體影像,加上二維心臟超音波的測量結果,分別與手術觀察的心室中隔缺損大小相比較,以求其相關性。 結果:在第一部份有關心房中隔缺損病人的研究中,全部病人皆成功完成介入性心導管治療,且沒有合併症,因此可以比較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及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的臨床特性。在使用導管室時間方面,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的時間是39.1±5.4分鐘,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的時間是78.8±14.1分鐘,兩者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1)。而在介入性心導管操作的放射線照射時間比較上,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的時間是7.6±4.2分鐘,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的時間是15.3±2.9分鐘,兩者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01),因此使用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比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時間來的短,且兩者在治療後六個月的追蹤評估上並無不同。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與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在測量心房中隔缺損最大直徑時,與氣球測量導管量測心房中隔缺損直徑之間有著良好的相關性如下: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與氣球測量導管量測直徑關係y = 0.985x + 0.628, r值達0.924。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與氣球測量導管量測直徑關係為y = 0.93x + 2.08, r值達0.885。 第二個部份,針對心室中隔缺損病人的研究方面,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的測量結果與手術中所測量心室中隔缺損的直徑大小相比,相關係數等同於二維心臟超音波所測量的直徑結果,相關係數分別為r=0.89 vs. r=0.90,在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的影像處理分析上,不同觀察者間的分析結果具一致性。 結論:在引導介入性導管置放安普拉茲心房中隔關閉器治療心房中隔缺損方面,即時三維經胸前心臟超音波能提供比二維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更可行、安全且有效的評估。另外即時三維立體心臟超音波可增加心室中隔缺損的可視性,並獲得定量、定性的資訊,有效地縮短影像重建時間,且可由左心室面正視心室中隔缺損,提供全新的切面影像,以供評估心室中隔缺損的大小徑長,對於心室中隔缺損的診斷,是一項具有潛力的臨床診斷工具。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泌尿道的感染在嬰幼兒期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性感染疾病。先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十歲以前的兒童,其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約為2-8%/每人每年。在罹患泌尿道感染且伴有發燒的病中,若同時使用腎臟同位素核子掃描(99mTc-dimercaptosuccinic acid)來檢查所有的病童,則顯示有高達55-75%的兒童其腎臟實質組織會出現急性發炎的病灶。並且其中約有將近10-65%的病童最後會導致永久性的腎臟細胞的傷害與腎臟結疤(renal scarring)的產生。且一旦形成了廣泛的腎臟結疤其可能後續出現的併發症包括高血壓、蛋白尿與腎功能的異常甚或衰竭等的發生。其中約有10-24%的兒童最後可能因此慢慢進展到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症等所謂末期腎臟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的病況。細胞激素如介白素interleukin-(IL)1β、IL-6 與IL-8 等在人體遭受細菌感染後所引起的一連串發炎反應過程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然而有關到底是何種細胞激素參與了兒童泌尿道感染的急性期炎症反應與後續腎臟結疤的形成,目前有關這個領域研究探討的文獻報告並不多且結果互異仍有爭議。我們設計此研究計畫的目的是希望探討在罹患第一次發燒性泌尿道感染的病童中,以腎臟同位素核子掃瞄來確認所有屬於急性腎盂腎炎的兒童。並檢查急性腎盂腎炎的病童其急性期血液或尿液中細胞激素IL-1β、IL-6 與 IL-8 等的濃度反應;另外亦探討這些細胞激素和發炎反應標記、膀胱輸尿管迴流及後續形成腎臟結疤之間存在的關聯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計畫依照所探討細胞激素種類的不同分為兩大部分:1)IL-6 與IL-8 的研究: 收集了78 個嬰幼兒(年齡從一個月到十歲)符合診斷為罹患第一次發燒性泌尿道感染的住院病童。測量發炎反應標記包括發燒、C-反應性蛋白質(CRP)與周邊白血球數等以及血清與尿液中IL-6 與 IL-8 在這些泌尿道感染病童的變化。所有收案病童第一次的尿液與血液檢體的收集是在住院後抗生素使用前,第二次尿液與血液檢體的收集則是在接受治療10-14 天後再收集。所有收案病童在住院的第一星期內安排腎臟超音波與腎臟核子掃描檢查。排尿性膀胱尿道攝影檢查則是在治療完成後一至二個星期後再施行。依照腎臟核子掃瞄結果,將78 個病童分為兩組,一組符合急性腎盂腎炎的診斷(n = 42);另一組則屬於下泌尿道感染(n = 36),並另外收集20 個為其它各種發燒性疾病的住院病童與12 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尿液與血液中的細胞激素濃度是以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的方法來測量。追蹤性腎臟核子掃瞄則是在第一次腎臟感染六至十二個月後再施行一次以偵測是否有腎臟結疤的存在。 2)IL-1β 的研究: 收集了75 個嬰幼兒 (年齡從1-121 個月) 且符合診斷為第一次發燒性泌尿道感染的住院病童。探討尿液IL-β 濃度和發炎反應標記包括發燒、CRP、 周邊白血 球數與嗜中性球數等在這些泌尿道感染病童的變化與相互關係。所有收案病童第一次的尿液或血液檢體的收集是在住院後使用抗生素治療前第二次尿液檢體的收集則是在接受治療10-14 天後再收集。並依照腎臟核子掃瞄確認的結果,75 個病童再分為兩組,一組為急性腎盂腎炎(n = 41);另一組則屬於下泌尿道感染(n = 34),另外收集20 個其它各種發燒性疾病的住院病童作為對照組。罹患腎臟感染的這組病童則於六至十二個月後再施行一次追蹤性腎臟核子掃瞄以偵測是否出現了腎臟結疤。 研究結果: 1)血清與尿液IL-6 與IL-8 的研究:急性腎盂腎炎病童的發燒程度、CRP 值、周邊白血球數均明顯的高於下泌尿道感染病童(P <0.001)。急性腎盂腎炎病童其急性期血清與尿液中IL-6 與IL-8 的濃度皆顯著的高於下泌尿道感染病童、非腎臟的發熱性疾病的病童與健康兒童(P <0.001)。治療前後IL-6 與IL-8 濃度變化的比較,急性腎盂腎炎病童與下泌尿道感染病童其治療前血清與尿液中 IL-6 與IL-8 的濃度也都顯著的高於治療後的濃度(P <0.001)。在接受追蹤性腎臟核子掃瞄檢查的39 個急性腎盂腎炎病童中,偵測到其中的12 個病童(30.8%)出現了腎臟結疤。而這些有腎臟結疤的病童,我們發現其急性期血清與尿液中IL-6的濃度顯著的高於其他沒有腎臟結疤的病童(P <0.05 與 P <0.01)。並且有腎臟結疤的病童其平均年齡亦顯著的小於其他沒有腎臟結疤的病童(P <0.05)。 2)尿液IL-1β 的研究:急性腎盂腎炎病童的發燒程度、CRP 值、周邊白血球數與嗜中性白血球數均顯著的比下泌尿道感染病童(P <0.001)。急性腎盂腎炎病童其急性期尿液中IL-1β 的濃度顯著的高於下泌尿道感染病童與其他發燒性疾病的病童(P <0.001)。急性腎盂腎炎病童與下泌尿道感染病童兩者治療前尿液中IL-1β 的濃度也都顯著的高於治療後的濃度(P <0.001)。尿液中IL-1β 的濃度與發燒、CRP周 邊白血球數、嗜中性白血球數與尿液中白血球數(leucocyturia)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在接受追蹤性腎臟核子掃瞄檢查的41 個急性腎盂腎炎病童中,偵測到其中12 個病童(29.3%)最後出現了腎臟結疤。而在這些有腎臟結疤的病童中,其急性期尿液中IL-1β 的濃度顯著的低於其他沒有腎臟結疤的病童(P <0.01)。 研究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急性腎盂腎炎病童其發燒程度、CRP 值、周邊白血球數與嗜中性白血球數均顯著的高於下泌尿道感染病童。急性期血清或尿液中的IL-1β、IL-6 或IL-8 的濃度顯著的上升可作為診斷兒童罹患第一次發熱性急性腎盂腎炎的一個有用且可信賴的診斷標記。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罹患急性腎盂腎炎後其發生腎臟結疤的危險性增加。在急性腎盂腎炎病童,其急性期尿液中的IL-1β 和血清與尿液中的IL-6 的濃度變化可作為預測後續發生臟結疤的危險指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