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08.9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的:不同頻率之震動刺激由振動平台產生不同震動加速度傳導到身體,產生不同神經肌肉表現,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六種震動頻率的全身震動刺激對腦性麻痺孩童肌力、肌張力和柔軟度的影響。研究方法:15位痙孿型腦性麻痺(平均9.14±3.30歲)隨機接受六種頻率(頻率12、16、20、25、30和35Hz × 振幅1.8mm)的震動刺激(震動機型號:Body Green AV001A),受試者於膝關節屈曲30度下站立接受振動刺激,分兩天進行,每次振動一分鐘,中間休息一小時,震動前後量測肌力、肌張力與柔軟度表現。以自製手握測力計(使用Load cell型號:MLP 200, Transducer Techniques )量測膝伸直肌肌力之最大自主收縮(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MVC),用鐘擺運動之放鬆指數(Relaxation index, RI)量測肌張力,以坐姿體前彎(Sit to reach)量測柔軟度。用pair t test比較肌力、肌張力、柔軟度接受震動前後之差異,用Repeated measure ANOVA分析六種頻率震動前的MVC、RI與Sit to reach之差異,以及震動頻率對於MVC、RI和Sit to reach百分比變化的影響,用Person`s correlation分析MVC、RI和Sit to reach之百分比變化相關性。結果:在六種不同頻率震動前的變化中,MVC值、RI值與Sit to reach值皆無顯著差異(p>0.05);在震動前後比較中,MVC值在六種頻率皆有顯著增加(p<0.05),30Hz 值最大,RI值在大部份頻率有顯著增加(p<0.05)(除35Hz外,p=0.11) ,20Hz值最大,Sit to reach於20Hz值最大且有顯著增加(p=0.00)。在不同頻率變化中,不同頻率對於MVC、RI與Sit to reach皆有顯著影響(p<0.05),MVC表現中,30Hz顯著大於12Hz(p=0.002)與16Hz(p=0.017),Sit to reach表現中,35Hz 顯著小於12Hz、16Hz、20Hz(p<0.05)。相關性表現中RI與Sit to reach顯著負相關(r=-0.45,p<0.05)。結論:六種頻率震動前的MVC、RI與Sit to reach之表現無顯著差異,顯示不同頻率震動刺激的效果不會相互影響,每次震動效果於六十分鐘內消失。震動刺激均會增加肌力表現且不會引起肌張力負面效果;頻率變化對於肌力、肌張力與柔軟度均有影響。12Hz與16Hz表現中因此震動頻率範圍容易引發身體器官共震較大,而導致身體肢段之震盪減小,使得肌力表現比30Hz低,且柔軟度沒變化;身體軟組織變化對肌張力與柔軟度表現皆有影響,20Hz震動刺激可能改變肌肉與關節之黏滯性較多而顯著改善肌張力與柔軟度;30Hz震動刺激可能造成肌肉活動較多而顯著增加膝伸直肌肌力;30Hz以上的震動刺激較易產生肌肉疲勞之現象而造成35Hz震動刺激的肌張力無改善和柔軟度表現較差。臨床意義:本研究建議以30Hz為肌力訓練模式,以20Hz為改善張力與柔軟度之訓練模式。

  • 學位論文

自2001年以後,專科醫師人力供給,採用容額管制的方式來控管。目前每年各專科之容額管制仍會稍微調整,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08年度之最新每年容額為32-33名。本研究採用灰色預測模式,來預測2008年後,臺灣地區「皮膚科醫師」的人力資源供需量趨勢,針對皮膚科醫師人力供需之狀況進行預測。 以門診量及醫師生產力做分析2009年時皮膚科醫師人力供給超過需求11.3%,2007年時每位皮膚科醫師醫師服務人口為30570人,到 2030年時每位皮膚科醫師醫師服務人口為15467人。

  • 學位論文

第一部份 電解還原水具有高pH值、低氧化還原電位的功能性水。本研究先以超微量化學發光儀測量電解還原水抗超氧陰離子、氫氧自由基及過氧化氫等能力,並進一步探討電解還原水是否會增加對穀胱甘肽誘導血癌細胞(HL-60)進行細胞凋亡的表現。實驗結果發現電解還原水抗超氧陰離子、氫氧自由基及過氧化氫等三種自由基的能力相當於抗化劑,並經過不同濃度的穀胱甘肽處理後,發現電解還原水會幫助穀胱甘肽抑制血癌細胞HL-60增生,降低細胞的存活率,對於正常人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並未有任何影響。GSH與電解還原水處理6小時,藉由凝膠電泳分析觀察到DNA已經呈現片段化,同時藉由西方墨點法觀察電解還原水與GSH同時處理其蛋白質表現量的變化,結果顯示Bcl-2表現量減少、Bax蛋白質表現量增加、procaspase-3去活化,顯示電解還原水增加GSH誘發HL-60細胞產生細胞凋亡現象,應具有抗氧化劑的特性並作為輔助治療血癌藥物的潛力。 第二部份 本研究在探討電解還原水對四氯化碳誘發小鼠慢性肝炎的保護作用。實驗採用ICR小鼠並隨機分組為4組,分別為正常對照組、四氯化碳組、水飛薊素組、電解還原水組,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他組每週管餵1 ml/kg四氯化碳(20% v/v)每星期投予兩次,共八星期。小鼠於四氯化碳投予前一週,即開始給予電解還原水飲用,直至實驗終了,為期二個月。電解還原水組於第六週、第八週對四氯化碳所升高的血清麩氨酸草酸轉氨酶、麩氨酸丙酮酸轉氨酶生化值有顯著降低作用。電解還原水組在第六週及第八週測得的膽固醇比四氯化碳控制組的值低。第八週所測得三酸甘油脂,和四氯化碳控制組比較後,電解還原水組於也呈現降低的數值。四氯化碳誘發慢性肝炎導致增加肝臟脾臟重量,但電解還原水可以緩減四氯化碳造成肝臟脾臟的重量增加。從病理結果可知電解還原水可緩解四氯化碳所造成的細胞壞死、膽管增生以及肝纖維化的程度。由這些結果顯示,電解還原水可以減輕四氯化碳所誘發的小鼠慢性肝損傷。

  • 學位論文

弓蟲(Toxoplasma gondii)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原蟲,此蟲能感染絕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人。當弓蟲感染宿主後常誘發弓蟲性腦炎(toxoplasmic encephalitis)。本研究我們利用弓蟲速殖子(TS-4 strain)感染星狀膠細胞(astroglia)的細胞模式進行研究,探討基質金屬蛋白酶-1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2, MMP-12)和其受質彈性蛋白(elastin)的變化之致病機轉。結果顯示在感染組細胞培養液中發現MMP-12蛋白表現量在感染後第24小時和第48小時開始有明顯的增加。同樣的,彈性蛋白表現量在相同時間點也有顯著的增加。抑制組的星狀膠細胞於感染後分別加入0.01mM、0.1mM、0.5mM和1mM等四種不同濃度的MMPs專一酵素抑制劑GM6001共同培養。結果顯示0.5mM及1mM 等兩種濃度,細胞崩解的程度及MMP-12和彈性蛋白的蛋白表現量相較於感染組也有明顯的降低。試驗結果顯示在弓蟲感染星狀膠細胞的發展過程中,MMP-12扮演降解彈性蛋白的角色。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目前是全世界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台灣地區,每年也是在癌症死亡率的第二名。而有諸多研究報告曾指出,單核苷酸基因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被認為與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有關,也可以當作一個預測因子。而之前有文獻曾指出,在肝細胞癌腫瘤細胞增殖、血管新生與腫瘤細胞轉移上,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 SDF-1)與它的受體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評估在SDF-1與CXCR4的基因多型性與罹患肝細胞癌的風險及其與臨床病理狀態為何。 研究方法及資料: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限制片段長度多型性分析(PCR-RFLP)的方式,針對三百一十一位的健康對照組與一百零二位的肝細胞癌患者,進行這些受測者的SDF-1 (rs1801157) 與 CXCR4 (rs2228014) 之基因多型性分析。 研究結果:經與健康對照組的受試者比對後發現,肝細胞癌患者若至少具有一個A等位基因,經由校正不同比對因子後,則至少有1.57倍的高風險 (95% CI: 1.00-2.47)會誘發成肝細胞癌,同時有2.81倍的高風險 (95% CI: 1.04-7.58) 誘發成肝細胞癌第三期或第四期。然而,CXCR4的基因多型性與罹患肝細胞癌風險或不同的病理狀態中都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此外,本研究進一步比對肝細胞癌患者其SDF-1與CXCR4之基因多型性與肝細胞癌患者相關之臨床病理指標的血清濃度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其中並無明顯的關聯性。因此,本研究發現SDF-1-的基因多型性,可被視為促進肝細胞癌的發生與其病理上發展成肝細胞癌之相關因子。 結論與建議:以本研究的結果,推論罹患肝細胞癌患者中,諸多造成肝細胞癌的因子中,與SDF-1的基因多型性有關,而與其受體CXCR4基因多型性無關,因此,希望可以將SDF-1的基因多型性應用到肝細胞癌研究中,並期許可以當作一個促進或發展成肝細胞癌病理上的可能因子。

  • 學位論文

欖仁樹 (Terminalia catappa L.)在植物分類上為使君子科,分布於亞熱帶地區,冬天為欖仁樹落葉季節,在台灣、印度與菲律賓民眾會拾取欖仁落葉,用泡茶般的沖泡方式作為保肝茶飲。近年許多研究指出,欖仁樹葉具有預防及治療肝炎、抗發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活性。葉部之成份研究報告指出,其中最主要的成分為鞣質(或稱單寧; tannins)。單寧酸(tannic acid; TA)是由多個沒食子酸(gallic acid)聚合而成的糖苷體化合物,且已被證實具有抑制酵素活性、抗菌、抗腫瘤及止血收斂的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欖仁樹葉是否具有抑制血癌細胞的效果並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細胞株 HL-60以不同濃度欖仁樹葉萃取物(Terminalia catappa L. extracts; TCE) 處理,會造成細胞存活率明顯的降低,且下降趨勢具有濃度及時間關係,此外以TCE處理HL-60細胞,在流式細胞儀的分析中,發現sub-G1 phase的細胞群會隨TCE的濃度提高而增多,以DAPI stain,證實TCE會造成HL-60細胞染色質濃染(chromosome condensation),顯示TCE具有誘導HL-60細胞走向凋謝死亡。進一步利用單寧酸去處理HL-60細胞,發現HL-60細胞株在單寧酸的處理下,會造成細胞存活率與細胞數顯著降低,並呈現濃度及時間效應。在流式細胞儀的分析實驗中,發現sub-G1的細胞群會隨單寧酸的濃度提高而增加,顯示單寧酸具有誘導HL-60細胞凋亡的效果。以DAPI stain以及DNA電泳的分析,證實單寧酸會造成HL-60細胞核濃染以及DNA斷裂(DNA fragmentation)的效果。並進一步探討其分子機制,結果顯示單寧所誘導的HL-60細胞凋亡,主要是透過破壞粒腺體膜電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進而釋放出cytochrome C,並且活化caspase 8、caspase 9 以及caspase 3,而造成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的切割。此現象主要是透過降低細胞內超氧岐化酵素的活性,進而增加細胞內超氧離子的濃度,並進一步促進細胞凋亡內粒線體的訊息傳遞路徑活化。最後,我們發現低濃度單寧酸可以促進臨床上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抗癌藥物(arsenic trioxide)的活性,並具有相當不錯的輔助效果。綜合以上結果,欖仁樹葉萃取物與其所富含單寧可以有效的抑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HL-60的生長,或許有助於日後對於白血病的治療。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抗酶抑制因子(Antizyme inhibitor, AZI)是細胞內調控鳥胺酸去羧化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DC, EC 4.1.1.17)活性與多胺(polyamines)運送有關的物質,執行各種細胞內分子功能的各種角色,包括發育的調控、細胞週期、細胞生長與死亡、細胞分化與腫瘤增生。AZI與ODC蛋白序列以及分子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抗酶抑制因子與抗酶(Antizyme, AZ)的結合能力比鳥胺酸脫羧酶還強,能夠回復鳥胺酸脫羧酶受抗酶抑制的情形。斑馬魚在胚胎發育的機制和哺乳類非常類似,並且具有體型小、飼養容易、世代週期短以及魚卵大而透明易於胚胎時期器官的觀察。然而對於AZI調控斑馬魚生理之研究尚未得到驗證。因此本實驗在細胞損傷之情形欲藉由調控AZI來探討AZI對於斑馬魚胚胎發育所扮演之角色。 研究方法:藉由UVB以及H2O2、CQ、TG、VP16等化學的方式給予,使得斑馬魚細胞造成損傷。利用顯微注射AZI DNA或蛋白質來提高AZI之表現。藉由照相得知型態變化和TUNEL assay來確認細胞凋亡造成的DNA損傷程度和位置與RT-PCR檢視mRNA表現的差異。 研究結果:我們成功建構斑馬魚的實驗模式。由實驗結果得知UVB、H2O2、CQ 會造成斑馬魚胚胎發育受到影響:畸胎(心臟發育不全、卵黃囊腫大、軀幹及尾部扭曲)、致死率提高、孵化率降低,細胞凋亡的情形也比較嚴重,並且使得AZI表現降低。在功能性分析中不論是給予AZI DNA或者是直接給予AZI蛋白質來提高AZI的表現都可以回復上述刺激所造成的傷害,此外施打AZI shRNA 也會提高胚胎致死率。 結論:根據實驗結果,我們認為AZI對於外界刺激造成斑馬魚胚胎發育損傷具有修復性的功能。

  • 學位論文

Tongkat Ali (Eurycoma longifolia)為苦木科(Simaroubaceae) Eurycoma屬之植物,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地區,如印尼、馬來半島、泰國、越南等地。此植物在馬來西亞當地被廣泛的應用在藥用及食用中,主要有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抗氧化、增強性功能、促血液循環、治療皮膚病、糖尿病、潰瘍等功能,於東南亞各地被視為萬應仙丹,此外此植物更有“馬來西亞人蔘”之稱;由此可知此植物的重要性。於馬來西亞當地研究曾指出E.longifolia的根部萃取物,具有抗高血壓、抗痢疾、減輕疲勞、促進食慾和消化能力、調節膚質和肌肉、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本研究目的是在探討小鼠餵食Tongkat Ali (Eurycoma longifolia)後對於體內一氧化氮和環狀單磷酸鳥糞嘌呤濃度之影響,是否與sildenafil 抑制第五型磷酸二脂解酶作用途徑相似,並評估其安全性。飼料添加人體服用劑量的Tongkat Ali、sildenafil、arginine、Tongkat Ali plus ginseng、山藥五種飼料餵食雄性Balb/c小鼠,並在兩週、四週斷頸犧牲,採取血液、肝臟、腎臟、海綿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兩週、四週小鼠血漿中一氧化氮及環狀單磷酸鳥糞嘌呤濃度各組皆有增加,並降低海綿體中第五型磷酸二脂解酶mRNA表現,至於相關藥物代謝酵素CYP3A11之mRNA變化,又以四週Tongkat Ali處理組及Tongkat Ali plus ginseng組有顯著激活表現;另外在肝臟及腎臟脂質過氧化分析中,處理組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臟器麩胱苷肽(GSH)相關酵素活性也無顯著激活情形。 因此本實驗證實,Tongkat Ali可透過降低第五型磷酸二脂解酶活性,增加血漿中一氧化氮及環狀單磷酸鳥糞嘌呤濃度,此外並不會造成肝、腎臟器的傷害。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了解多胞胎妊娠婦女確定減胎時、減胎當天及減胎後的不確定感、懷孕焦慮、情境及特質焦慮程度與趨勢,並比較系統性護理指導與常規護理指導介入前後之不確定感、懷孕相關焦慮、情境焦慮與特質焦慮程度成效差異。採前、中及後測實驗設計法,以立意取樣於中部某不孕症生殖科技治療中心收案,以多胞胎妊娠婦女減胎者為母群體,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予研究者編著之系統性指導衛教手冊,逐一說明與相互討論;對照組按照原醫院訂定減胎常規護理指導及接受醫院之衛教單張與資訊。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與系統性指導衛教手冊。問卷內容表包含基本資料、視覺不確定感量表、懷孕相關焦慮量表、情境焦慮量表及特質焦慮量,於確定減胎、減胎當天及減胎後第三天完成問卷測量,資料以SPSS/PC(+) 12.0 window套裝軟體分析,主要以次數、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最大值及最小值呈現描述性統計,以卡方檢定或 t 檢定測試兩組研究對象之同質性,比較兩組在接受不同護理措施的差異,以平均值畫出趨勢圖比較,Pair-T test分析介入前後成效。 研究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不確定感、懷孕相關焦慮、情境焦慮及特質焦慮的趨勢共同特點為減胎當天呈現上升趨勢,減胎後第三天呈現下降趨勢。不確定感、懷孕相關焦慮、情境焦慮及特質焦慮,三次測量時間點兩組比較,實驗組平均值均小於對照組。減胎後第三天,實驗組不確定感小於對照組,達統計顯著差異。 不確定感在確定要減胎配對減胎後第三天和減胎當天配對減胎後第三天之差異,實驗組得分小於對照組呈統計顯著差異。懷孕相關焦慮在實驗組於確定要減胎配對胎後第三天之差達統計顯著差異。情境焦慮實驗組在三個測量時間點之差,皆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而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確定要減胎與減胎後第三天之差達統計顯著差異。特質焦慮實驗組三次配對差皆未達統計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提供護理人員對多胞胎妊娠婦女減胎時採系統性護理指導,可降低多胞胎妊娠婦女減胎急性期壓力之不確定感,並使特質焦慮達穩定狀態,可提供臨床照護之參考。

  • 學位論文

以中子活化分析法(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評估中山醫 學大學附設醫院迴旋加速器室內中子(neutron)分佈情形,放射製藥生 產的過程中產生中子,例如:核醫在診斷時使用的18F, 11C, 13N , 15O, 當迴旋加速器運轉,我們以中子與銦片進行115In(nf,n’)115mIn 及115In (nth,γ)116m1In 核反應,分別來評估快中子與熱中子的通率(flux)。將銦 片經稱重、密封、佈點於迴旋加速器室內的62 個位置,另外每片銦 片需在迴旋加速器的運轉中,被照射超過80 分鐘,再使用高純度鍺 型偵檢器(HPGe)量測加馬射線去解算快中子和熱中子的通率。本論文 發現快中子和熱中子的通率由小至大分別為(3.47±0.11)×103 至 (1.06±0.21)×104 n⋅cm-2/s,9 至965n⋅cm-2/s。在此,包含的中子的最小 可測值(Minimum Detectable Limit, MDL),說明了本方法的可適性。 相對應地,在測量62 點中快中子和熱中子強度相關的信賴區間 (confidence level)分別達到95%。而若能圖譜裡的高能康普吞散射或 較低強度γ 射線波峰,會導致熱中子通率可以量測的比率降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