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64.128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目的:評估點用Atropine之學童配戴近方加入度後其視覺功能改善情形,並結合配戴制式化與客製化漸進多焦點鏡片探討其控制近視的效果為何。 方法:受試者為40位年齡介於8-12歲,等價球面度數介於-0.25~ -5.50D之國小學童且正在點用Atropine控制近視發展。比較40位點用學童其初始狀態、配戴遠用矯正處方及近方加入度後三者間之視覺功能變化差異,並隨機分配配戴制式化或客製化度數之漸進多焦點鏡片進行為期一年的追蹤。 結果:點用Atropine控制近視學童其初始狀態之雙眼遠距離視力值平均為0.41 logMAR,配戴矯正遠用處方後提升至0.07 logMAR,有顯著改善(p<.0001)。初始狀態之雙眼近距離高對比視力值為0.14 logMAR,配戴近方加入度後提升至0.08 logMAR;而初始狀態之雙眼近距離低對比視力值為0.29 logMAR,配戴近方加入度後提升至0.23 logMAR,配戴近方加入度後,其高或低對比視力皆有顯著改善(p<.0001)。在近視控制方面,一年後等價球面屈光度變化配戴制式化近用加入度組增加之近視度數為0.20D(兩眼平均值),客製化近用加入度組為0.24D,兩組間無顯著差異。相較於控制組(未配鏡且未點藥)增加0.66D,配戴漸進多焦點之點用Atropine學童雙眼平均近視度數僅增加0.21D (p<.0001)。 結論:點用Atropine之學童配戴漸進多焦鏡片其遠近視力值可立即獲得改善,且控制近視之效果顯著優於單純點用Atropine或單純配戴漸進多焦點鏡片之學童,其減緩近視效果可達70% (MC70)。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及目的:台灣社會型態的轉變,加上少子化與贏在起跑點的觀念,使得學童過著成人般早出晚歸的生活,睡眠不足的問題時有所聞,但相關研究卻不足,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探討學齡期兒童整體的睡眠狀況,以及生活型態與壓力對學童睡眠品質的影響。 研究方法及資料:本研究為橫斷性問卷調查,採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362位國小三~四年級學童(男生172位、女生190位)及其父母參與本研究;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包括基本資料、生活壓力量表及兒童睡眠評估量表;資料分析方法以IBM SPSS 20.0版套裝軟體進行,採描述性統計呈現學童睡眠狀況的分布情形,以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學童之睡眠品質與睡眠困擾的相關因素,以迴歸分析探討學童睡眠品質與睡眠困擾的預測因子。 研究結果:前驅研究結果發現兒童睡眠評估量表包括睡眠衛生、睡眠品質及睡眠困擾三部分,睡眠衛生於學童與父母間的評分者信度(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為0.37–0.66。探索式因素分析顯示:睡眠品質包括睡眠中斷、白天嗜睡、量性睡眠型態及早晨起床情形等四個因素,此四個因素可以解釋64.9%的變異量;睡眠困擾包括異睡症及睡眠呼吸疾症等兩個因素,此兩個因素可以解釋57.7%的變異量。 正式研究結果顯示:學童平均睡眠時間為8小時36分,有高達67.9%的學童每天夜晚睡眠時間不到9小時,81.9%的學童有睡眠中斷的情形、48.6%的學童白天會嗜睡,86.5%的學童有異睡症或睡眠呼吸疾症的困擾,而僅8.2%的學童早晨起床時精神狀況良好。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可顯著預測學童之整體睡眠品質的變項依次為「生活壓力」、「睡眠衛生」及「睡眠困擾」,當睡眠衛生(含生活型態與睡眠環境)越差、生活壓力越大及睡眠困擾越嚴重時學童的睡眠品質也會越差,此三變項共可解釋31%的變異量。 結論與建議:台灣學齡期兒童睡眠問題普遍存在,而學童的睡眠衛生、生活壓力與睡眠困擾將影響其睡眠品質。父母平時可依據學童早晨起床情形初步判斷其睡眠狀況,其他健康照護者懷疑學童有睡眠問題時則可運用兒童睡眠評估量表進行評估,以了解學童的睡眠狀況,作為是否需進一步就醫的參考;教育單位可規劃睡眠衛生相關課程,教導學童、家長及教師認識睡眠相關知識,以協助學童建立良好的睡眠衛生、提升睡眠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社區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 CAP)患者在經抗生素治療前與治療後,血漿中YKL-40濃度的變化與其他肺炎指標的相關性。本實驗利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來偵測61個CAP患者與60個對照組,共121個血漿中YKL-40的濃度。結果發現C-reactive protein (CRP)、白血球(white blood cells; WBCs)、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YKL-40的濃度在經過抗生素治療後皆有明顯的下降。另外,經統計發現血漿中YKL-40濃度與肺炎嚴重指數(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 PSI)、Confusion, Uremia, Respiratory rate, Blood pressure, Age ≥ 65 years (CURB-65)、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 scores等指標以及CAP患者的住院天數具有相關性(r = 0.630, p = 0.001 ; r = 0.640, p = 0.001 ; r = 0.539, p = 0.001 ; r = 0.321, p = 0.011)。此外,YKL-40的濃度與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和CRP的濃度並無顯著相關性。因此,本實驗結果證明CAP患者血漿中YKL-40的濃度可以當作生物指標用來評估CAP患者的嚴重程度,並且希望未來可以在臨床應用於治療上的依據。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 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Daclatasvir加Asunaprevir)對於治療C型肝炎第1b型感染患者在全球性第三期臨床試驗(HALLMARK-DUAL1 study)與日本全國性第三期臨床試驗中獲得高的治療反應。目前已於日本、韓國等許多國家上市,臺灣也已於2016年3月上市,但目前臺灣臨床使用的經驗尚不多。本研究的目的為探究Daclatasvir加Asunaprevir對於治療臺灣C型肝炎第1b型感染患者的臨床結果與治療相關副作用分析。 研究方法及資料: 本研究收集來自中臺灣一家醫學中心及一家區域醫院,慢性C型肝炎單一感染且為基因型第1b型感染病人共五十名,取得病患同意下進行NS5A的抗藥性突變位點(resistance-associated variants, RAVs)檢測。其中五位(10%)患者因為檢測出NS5A的抗藥性突變位點(RAVs)而排除於本研究。共有二十七位患者完成共二十四週的(Daclatasvir加Asunaprevir)治療,並於治療結束後接受共二十四週的追蹤,以探討其治療效果,包括持續病毒學抑制反應與相關副作用等安全觀察。並將結果與全球性第三期臨床試驗(HALLMARK-DUAL1 study)作比較。 研究結果: 在研究族群中,平均年齡為57歲,男女比為5比4。其中63% (17/27)的人有較嚴重之肝纖維化或代償性肝硬化;56%的人曾經接受過干擾素(Interferon)加上雷巴威靈(Ribavirin)治療。治療第四週達到病毒學抑制反應的比例,本研究為89% (24/27),全球性第三期臨床試驗為74% (477/643)。治療完成後十二週達到持續病毒學抑制反應的比例,本研究較全球性第三期臨床試驗為高。治療完成後十二週的達到持續病毒學抑制反應的比例分別為初次治療族群100% (12/12),對干擾素加上雷巴威靈治療無法耐受族群89%(8/9),對治療無效族群83% (5/6)。治療族群中,本身肝臟狀況較嚴重,即有較嚴重之肝纖維化或代償性肝硬化者,曾經接受過干擾素加上雷巴威靈治療者,以及有較高病毒量(HCV RNA ≥ 800,000 IU/mL)的族群,其治療完成後十二週達到持續病毒學抑制反應的比例較低。在治療中最常見的副作用為頭暈(3/27),發熱(1/27)與疲倦(1/27)。在治療過程中,無人因為嚴重副作用而停止治療。 結論與建議: DACLATASVIR加ASUNAPREVI對於臨床治療慢性C型肝炎第1b型感染且無NS5A的抗藥性突變之患者耐受性良好,並且可維持高的持續病毒學抑制反應。

  • 學位論文

簡介:慢性B型肝炎的病人在接受干安能(Lamivudine),干適 能(Adefovir),喜必福(Telbivudine)或貝樂克(Entecavir)後, 不論是單一療法或是組合療法,常常都會遇到病毒反應不佳的情 況。本研究就是要探討這些接受其他口服抗病毒藥物之後反應不 佳的情況下改用惠立妥來評估它的療效與安全性。 方法: 從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們回溯性的去分析慢 性B型肝炎病人在接受非惠立妥(non-Tenofovir)的口服抗病毒 藥物後產生反應不佳的情況後,之後接受惠立妥單一治療大於24 週的病人才納入分析。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表面抗原 (HbsAg),以及其他的生化檢查每3-6月都會定期追蹤。我們的主 要endpoint是病人的病毒量在惠立妥治療當中檢驗不到(又稱之 完全病毒反應)。次要endpoint是e抗原(HbeAg)的陰轉率以及腎 臟功能安全性的評估。 結果: 總共22個病人被納入最終分析。12個病人(54.5%)在 平均127週的治療當中達到完全病毒反應。有7個病人(31.8%)甚 至在惠立妥治療24周後就達到完全病毒反應。那些沒有達到完全 病毒反應的患者他們的病毒量也都大幅度的下降。14個病人當中 有3個病人(21.4%)達到e抗原的陰轉。沒有病人的腎臟功能受到 損害。先前口服核甘酸藥物治療的時間的長短對於病人後續接受 惠立妥治療的完全病毒反應有影響(p=0.048) 。 結論: 惠立妥單一療法對於慢性B型肝炎病人接受口服抗 病毒藥物後反應不佳的情況下是一種強力的救援療法。先前口服 核甘酸藥物治療的時間越長的話可以預測病人後續接受惠立妥 的療效。

  • 學位論文

人類惡性腦瘤細胞具有快速增生以及非常高的轉移能力特性,而惡性腦瘤病人的術後存活率都很低且復發率極高,因此尋找控制惡性腦瘤的影響因子是現今很重要的課題。麥黃酮 (Tricetin),一種在自然界中發現可能具有抑制癌症增生與轉移的類黃酮化合物,但其抑制惡性腦瘤轉移的機制卻還不清楚。因此本實驗利用兩株Glioblastoma cell (GBM8401和U87)進行細胞轉移與侵入的實驗測定。在癌症轉移中,腫瘤會釋出生長因子及基質金屬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分解細胞外基質,形成血管新生,並藉由血液流動,轉移到其他組織。實驗結果發現麥黃酮在濃度20-80 µM之間可以減少MMP-2的活性,再利用Real-time PCR與luciferase assay的實驗中也證實Tricetin可以透過抑制轉錄因子特異蛋白 (SP-1)的DNA結合能力進而抑制MMP-2的表現; 另外在訊息傳遞的部分,也發現加入ERK抑制劑也可以抑制MMP-2的活性,再利用transwell migration assay在tricetin作用下,確實可以觀察到GBM8401細胞的轉移有受到明顯的抑制情形。總結以上本實驗發現麥黃酮對於SP-1具有抑制效果,進而可以調控MMP-2的活性並影響細胞轉移的能力,並且發現麥黃酮結合ERK抑制劑可以更有效抑制腦癌細胞的侵入,期許未來可能可以當作一種預防腦癌的有效試劑。

  • 學位論文

飲酒過量會造成酒精性肝病,酒精透過肝臟代謝生成毒性產物乙醛(acetaldehyde),此代謝物會傷害肝細胞導致肝臟發炎。桑葉已被證實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等功效,過去本實驗室曾證明在非酒精、化學性、細菌性誘導肝損傷模式下,桑葉水萃物(MLE ,Mulberry leaf water extract)具有減少肝損傷的效用,而桑葉對於急性酒精肝損傷的預防機理目前尚未釐清。本研究利用ICR小鼠評估桑葉是否具有改善酒精性誘導肝損傷模組中之功效,結果發現桑葉水萃物透過調節ADH(Alcohol dehydrogenase)、ALDH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活性降低血清乙醛濃度進而減少肝毒性;此外,使用乙醇 (ethanol) 刺激肝臟細胞株的模式下,證實桑葉水萃物可抑制乙醇所導致發炎反應、細胞凋亡作用,並透過caveolin-1減少iNOS產生的氧化壓力(oxidant stress)。綜合以上結果,在急性酒精誘導下,MLE具有抑制乙醛生成之作用,降低肝細胞的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達到保肝目的。未來須進一步探討其護肝作用性成分,並期望發展為酒精肝損傷之護肝產品。

  • 學位論文

肺癌是國人癌症前五大的死亡原因之一,過去有許多的研究希望能提高肺癌患者存活率,但其預後仍然很差,主因是肺癌細胞具有高侵襲及轉移能力所致,目前研究趨勢是以抑制肺癌轉移來當作治療肺癌的策略。肉桂過去被報導具有抗氧化、抗癌的效果,但是肉桂對癌症侵襲及轉移的作用仍然不清楚。本研究利用肉桂對兩株人類肺癌細胞進行研究 (A549 細胞和 H1299 細胞),研究肉桂萃取物 (Cinnamomum cassia extract;CCE) 對肺癌是否有抗轉移、抗腫瘤以及回復 EMT 的作用。實驗將肉桂分別處理 A549 與 H1299 細胞,利用 MTT assay 分析肉桂對人類肺癌細胞的毒性評估。利用 Colony formation assay 分析肉桂對肺癌細胞群落形成影響。Adhesion assay 分析肉桂對人類肺癌細胞黏附力影響。進一步研究肉桂在人類肺癌細胞侵襲和移動的抑制作用,利用侵襲實驗 Boyden chamber assay 和傷口癒合實驗 Wound healing assay 進行分析以及癌細胞分泌蛋白酶試驗。利用培養過細胞的培養液分別進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以及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u-PA)酵素活性分析。進一步使用 Western blot 分析肉桂對抑制肺癌細胞轉移和上皮間質轉化(EMT)的作用路徑。總結:1.隨著濃度與時間的增加,肉桂可以抑制人類肺癌細胞的細胞存活率。2.在 Colony formation assay 中發現肉桂可以抑制肺癌細胞的群落生成。3.Adhesion assay 分析顯示肉桂能夠降低肺癌細胞的黏附能力。4.透過細胞侵襲及傷口癒合實驗可以發現隨著肉桂濃度增加,有效降低 A549 和 H1299 細胞的侵襲及爬行能力。5.酵素活性分析顯示肉桂可以降低人類肺癌細胞 MMP-9、MMP-2 以及 u-PA 的活性。6.肉桂也可以抑制由 TGF-β 誘導的 EMT。7.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肉桂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本研究證實肉桂可以減少人類肺癌細胞的侵襲及轉移能力,肉桂可抑制訊息傳導路徑中的 FAK、ERK1/2 的磷酸化。結果推論,肉桂可以減少人類肺癌細胞侵襲和轉移同時也可以回復人類肺癌細胞由 TGF-β 所誘導的 EMT作用。

本文將於2026/12/3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 Abiraterone acetate已經證實在產生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接受歐洲紫杉醇化學治療無效後,能增加整體存活率及疾病無惡化存活率。 此篇研究利用回溯性分析台灣本土病人的資料,找出臨床預測因子,藉此預測Abiraterone acetate的治療效果。 研究方法 從2012年1月年到2015年12月,利用回溯性病例分析,找出41個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接受歐洲紫杉醇化學治療無效後,接著使用Abiraterone acetate的病人,我們紀錄了病人的基本資料,之前曾接受攝護腺手術或放射療法,曾接受過化學治療的種類及週期,接受Abiraterone acetat的治療時間,以及接受所有治療期間的攝護腺抗原指數的變化,然後將病人分成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有反應組及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無反應組,分析這兩組的相關因子,並分析與無疾病惡化存活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跟整體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的關聯性,找出可預測Abiraterone aecetate治療效果的相關因子。 研究結果 在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有反應組有24個病人(58.5%),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無反應組有17個病人 (41.5%),在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有反應組,可以發現有較好的疾病無惡化存活率(19.6 vs. 1.87個月, p<0.001)及整體存活率 (20.8 vs. 7.7 個月, p<0.002),平均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達到最低值時間為3.7個月,與疾病無惡化存活率有關的預測因子為接受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與診斷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攝護腺抗原指數進展比率, 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攝護腺抗原指數,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最低值,及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攝護腺抗原指數下降百分比,與整體存活率有關的臨床預測因子為被診斷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到接受紫杉醇化學治療的期間,及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攝護腺抗原指數下降百分比。 結論 Abiraterone acetate在台灣病人中,可以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可以增加無疾病存活率及整體存活率,並且可以用接受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與診斷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攝護腺抗原指數進展比率, 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攝護腺抗原指數,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後攝護腺抗原指數最低值,及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攝護腺抗原指數下降百分比來預測整體存活率,以及用被診斷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到接受紫杉醇化學治療的期間,及Abiraterone acetate治療前攝護腺抗原指數下降百分比來預測整體存活率。 關鍵詞: 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雄性素,Abiraterone ,紫杉醇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台灣的愛滋病治療與照顧已達世界先進國家水準,目前愛滋病毒感染者遇到的問題不再只是愛滋病毒伺機性疾病造成的死亡問題,而是因為慢性疾病、發炎及藥物副作用所造成的血脂異常,骨質疏鬆症,糖尿病…等,其中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及罹病率的增加。 研究方法:此研究是前瞻性世代研究 (IRB approval number CS14034)以個案報告書的方式在103年6月到105年4月期間,收集台灣中部某醫學中心病人資料,依據收案和排除條件來過濾可用資料,再利用SPSS 18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進而找出愛滋病毒感染病人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因子。 研究結果:本研究總共有200人,平均年齡32.9歲,未治療組45人,已治療組155人。結果顯示愛滋病毒感染者,未治療組及已治療組產生代謝症候群比例分別為18% 和31%,相較於佛萊明罕心血管疾病風險數值4.7 %±4.20 和3.87%±5.92。未治療組三酸甘油酯>151 mg/dL為7人 (15.6%) 和未治療組為56人 (36.6%),P值為0.008具有統計上的差異。未治療組HDL<40 mg/dl為33人 (76.7%),相較於已治療組為78人 (51.0%),P值為0.003具有統計上的差異。在已治療組蛋白酶抑制劑和非核苷酸反轉錄酶抑制劑及嵌入酶抑制劑使用Tukey 確實差異 (Honest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SD) 檢定分析法兩兩比較之下,三酸甘油酯明顯高於其他兩組,F值分別為0.010和0.036 (F值大於等於0.05為顯著)。 結論: 成年男性愛滋病毒感染者,未治療組代謝症候群比例低於已治療組。但可能因為佛萊明罕心血管疾病風險數值中未治療組HDL偏低,所以十年內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數值略高於治療組。蛋白酶抑制劑會使三酸甘油酯上升,造成心血管風險比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