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54.6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鼻咽癌是一種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好發於東亞地區,其中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三倍,而造成鼻咽癌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癌症轉移。在癌症轉移中,腫瘤會釋出基質金屬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分解細胞外基質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並藉由血液流動轉移到其他組織,文獻也指出在鼻咽癌的轉移中,MMP-2及MMP-9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些研究中發現覆盆子 (Rubus idaeus) 在肺癌中有抑制癌症侵襲的能力,然而目前覆盆子萃取物對鼻咽癌的影響尚未釐清。因此在本篇研究中將探討覆盆子萃取物在鼻咽癌中是否能抑制鼻咽癌細胞的轉移和侵襲能力。首先以細胞毒性實驗觀察到覆盆子萃取物在鼻咽癌細胞 (HONE-1, NPC-39 and NPC-BM cell lines) 中並無細胞毒性,接著以Wound healing Assay和Boyden Chamber Assay發現覆盆子萃取物確實能抑制鼻咽癌細胞的爬行和侵襲能力。再利用Gelatin zymography Assay觀察到覆盆子萃取物會抑制鼻咽癌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MMP-2;另外,在蛋白表現和mRNA表現方面也觀察到有相同的抑制效果。進而探討其相關的傳遞路徑,觀察到磷酸化ERK蛋白表現量會隨著覆盆子萃取物的濃度上升而被抑制;進一步加入ERK上游蛋白MEK抑制劑 (U0126),觀察到覆盆子萃取物對鼻咽癌細胞的爬行能力有加成的抑制效果,在細胞外的MMP-2表現也有相同抑制的效果。總結以上結果顯示:在不影響細胞存活率下,覆盆子萃取物透過ERK路徑抑制MMP-2 mRNA、蛋白表現與活性,進而抑制鼻咽癌細胞轉移能力。

  • 學位論文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而且口腔癌每年在男性的死亡人口有迅速增加的趨勢。造成口腔癌的死亡原因主要在於癌症的轉移 (metastasis)。儘管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但口腔癌在世界各地的五年內死亡率仍有 50%。褪黑激素 (melatonin) 是人體中分泌的一種賀爾蒙,具有調節生理時鐘、時差及幫助睡眠等作用。有許多文獻指出,褪黑激素也具有抗氧化及抗腫瘤等功效,但目前對於褪黑激素抑制口腔癌細胞轉移與侵襲之能力及其詳細機轉仍不清楚。因此,在此研究中主要探討褪黑激素對於口腔癌細胞侵襲轉移之影響及其調控路徑。在此實驗中,我們發現褪黑激素可以減少由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 (TPA) 所誘導的口腔癌細胞 HSC-3 及 OECM-1 的轉移能力。利用 Gelatin zymography assay、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及 Western blot 發現褪黑激素能減少基質金屬蛋白水解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的活性及其 mRNA 與蛋白的表現量。此外,由免疫沉澱法與染色質免疫沉澱法實驗結果發現褪黑激素抑制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 之磷酸化而影響下游轉錄輔助因子如CREBBP、EP300 的表現量,導致口腔癌細胞組織蛋白乙醯化的減少,進而阻斷 MMP-9 mRNA 的轉錄。最後由臨床檢體的分析結果發現在口腔癌組織中其 MMP-9、CREBBP 及 EP300 相較於正常組織中有明顯增加之趨勢。另外,CREBBP 與 MMP-9、EP300 表現量之相關性也呈現正相關的趨勢。總結本實驗之結果,我們發現褪黑激素抑制口腔癌細胞 HSC-3 及 OECM-1 之移行透過減少組蛋白乙醯化影響 MMP-9 之表現與活性的分子機制。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氧化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精子活化和染色質的損壞扮有關鍵的角色,加入抗氧化物和血清合成添加物以保護精蟲的染色質和活化免於破壞。因此設計本研究計畫旨在釐清胚胎培養液微環境中氧化自由基水平及及精子準備培養液中加入抗氧化物或血清替代補充物如(Serum substitute supplement) (SSS)及血清蛋白替代物(Serum protein substitute)(SPS)對於精蟲活化和胚胎發育的影響。 研究方法及資料:在159(78/81)[78體外受孕組(In vitro fertilization) ( IVF) ; 81精子顯微注射組[(In 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接受體外輔助生殖科技治療週期不孕症病患在兩種準備胚胎培養液QAC/QAB(Q系列胚胎早期發育及囊胚分裂期培養液)和G1.3/G2.3 (G系列早期胚胎發育及囊胚分裂期培養液),比較這兩種培養液中氧化自由基對胚胎發育有何影響有。另外收集30位不明原因不孕男性病患在精液準備培養液中加入抗氧化物或血清替代補充物及血清蛋白替代物後分析其氧化自由基水平對於精子活化作用和受孕能力。 研究結果:在體外受孕組和精子顯微注射組都呈現較多好的胚囊:在IVF cycle (26.2 ± 10.8%,P =0 .023),在ICSI cycle : (33.3 ± 11.3%,P= 0 .033)。以評估氧化壓力加入精液分析項目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在不明原因不孕配偶其精液分析正常男性,在體外精子準備培養液中加入合成血清添加物(分為4組:HTS,HTP,QFS,QFP)及相對的抗氧化物(谷胱胺肽),其中我們可發現在人類輸卵管液加血清替代補充物HTF+SSS(HTS)組其氧化自由基的量比QF+SPS (QFS)組較高(11,725 ± 1,172 vs. 6,278 ± 864 RLU)(relative light units)。其對精蟲活化包括精子活動力增加。同時色胺酸(Tyrosine)磷酸化程度、頂體反應及精子穿透卵子的能力也都較好。另外在HTS組和GSH組(HTS入抗氧化劑如谷胱胺肽)的比較,其結果亦是如此。 結論和建議:上述研究都和氧化自由基的高低程度有關,所以評估氧化壓力如氧化自由基的測試加入精液分析項目的必要性才不致影響精子活化測試的結果,是可加以考慮並可提供不明原因不孕症男性病患在接受何種輔助生殖科技(ART)治療方法才是最為恰當的一重要指標。

  • 學位論文

翼狀贅片(pterygium)是一種古老而常見的眼部疾病,亦稱之為「眼翼」。至今仍未知道其確切的發病原因。一般認為和長期紫外線的曝曬,刺激結膜細胞增生有強烈的相關性。翼狀贅片在結膜表面不正常細胞增生之特性與腫瘤細胞極為相似,組織中p53基因的變化及蛋白表現異常亦與腫瘤組織極為類似。近年來發現與腫瘤形成有關的microRNAs的變化可能也參與了翼狀贅片疾病的發展。microRNA是小的非編碼RNA,過去的研究指出microRNA經由表現量的差異調控細胞週期的進行,亦調控許多與細胞不正常增生相關的基因表現而參與細胞的癌化,例如ras、Rb、 p53、p21及myc等。但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研究結果證實microRNA與翼狀贅片形成的相關性,因此本研究收集了120個翼狀贅片組織及120個正常的結膜組織,使用免疫組織染色法、及時定量PCR (real-time RT-PCR) 及翼狀贅片細胞株模型來確認監測β-catenin蛋白的位置、miR-221、p27Kip1、p53、p53下游的EMT相關蛋白及miR-200a基因表現。研究結果顯示miR-221的表達在翼狀贅片組有60.0%(72 of 120)顯著高於對照組10.8%(13 of 120,p<0.0001);miR-221表達在β-catenin-nuclear/cytoplasmic-陽性組顯著比β-catenin membrane-陽性和陰性組(p=0.001)高。並且發現p27Kip1的基因表達與miR-221表達呈現負相關(p=0.002)。另外,miR-200a的表達在翼狀贅片組顯著低於對照組(Ratio<0.5;p =0.015)。miR-200a的表現量與p53蛋白的表達呈正相關(p <0.001),但與下游基因ZEB1和ZEB2的表達呈負相關(ZEB1 p<0.001; ZEB2 p <0.001;)。本研究證實miR-221 / p27Kip1參與翼狀贅片的細胞增殖。並且證明p53失去活性可導致miR-200a在翼狀贅片的表現量增加,造成下游基因ZEB1 / ZEB2上升及上皮細胞間質轉化,促進翼狀贅片的發病機制。

  • 學位論文

LKB1 會調控細胞代謝, 細胞分裂和細胞增生,做為抑癌基因的角色抑制腫瘤的生長與侵襲。 過去的研究指出LKB1 基因突變會導致 Peutz-Jeghers 症候群以及促進腫瘤之發展。LKB1基因突變、染色體異質和啟動子甲基化是主要造成 LKB1 缺失的分子機制, 但LKB1由以上三種機制引起缺失,很少發生在結腸直腸癌。因此本研究假設LKB1轉錄層次缺失是否與結腸直腸癌腫瘤惡化和患者有較差之臨床預後有關。本研究以兩株p53野生型(HCT116和LoVo)和兩株p53突變型 (SW480和HT29)的結腸癌細胞,探討LKB1缺失是否會經由NKX2-1媒介的p53路徑失常所致。本研究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分析 LKB1 和NKX2-1 在結腸癌細胞之表現。採用Kaplan-Meier和Cox回歸統計模式評估LKB1 和NKX2-1的表現是否與患者overall survival (OS)和relapse free survival (RFS)之臨床預後有關? 由於NKX2-1媒介的p53途徑的失常,會造成LKB1在轉錄層次之缺失,促進結腸癌細胞之侵襲能力。LKB1轉錄層次缺失引起的癌細胞侵襲能力幾乎可以完全被 mTOR抑製劑 (Rapamycin 和 Everolimus)和mTOR /AKT雙重抑製劑Palomid529(P529)所抑制。發現腫瘤組織有較低 LKB1 mRNA表現的結直腸患者相較於LKB1 mRNA表現較高者,有較差的OS和RFS。若將患者以p53基因突變與否,分為p53野生型和突變型兩類。在p53野生型,LKB1 mRNA表現較低,同時又NKX2-1表現較低之患者,在p53突變型,LKB1 mrNA表現較低,但NKX2-1表現較高之患者,在OS和RFS上都有較高之風險比值 (hazard ratio)。 因此經由NKX2-1/p53 axis引起LKB1在轉錄層次之缺失,會促進腫瘤細胞之侵襲能力,以致結直腸患者有較差之臨床預後。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氧化壓力酵素的關聯性過去一直被討論,本篇文章旨在調查氧化壓力酵素GPX、TXN2與TXNRD1的基因多型性變化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分布狀況,並試著調查這些酵素在發展子宮內膜異位上是否扮演角色。 研究方法及資料:本篇採用前瞻式研究¬控制組設計,共收集子宮內膜異位患者90位與健檢對照組130位,子宮內膜異位症病患均接受手術及病理證實存在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且依照”修訂美國生殖醫學會子宮內膜異位分級”分級,抽取兩組個案的血液進行GPX、TXN2與TXNRD1基因型檢驗,並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兩組間基因型多型性、等位基因與高風險基因分布差異。 研究結果:統計結果顯示,在基因多型性分布上,僅實驗組的GPX4基因與控制組存在明顯的差異,p值分別為0.004,而等位基因的分布上,實驗組的GPX4與TXN2與控制組有明顯的差異性,p值分別為0.007與0.03。在基因多型性風險分析結果上,GPX4與TXN2基因均存在有高風險基因分布差異,p值分別為0.001與0.043(勝算比為2.842與1.75)。另外,研究結果也顯示,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與輕度患者在GPX4基因型分布明顯不同,p值為0.001。 結論與建議:過去研究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氧化酵素關聯性,多半僅限於蛋白質、mRNA階層,本篇研究是第一篇進行上述氧化酵素遺傳基因變異性的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我們推論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氧化壓力酵素GPX4有關連性。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藥學實習生運用多元化的方式評量學習成效,其中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以模擬臨床的情境為測驗,可用來客觀地評量學生臨床能力表現。本研究探討運用OSCE介入後於藥學實習生諮詢衛教之學習成效。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類實驗研究,單組多次測量設計,以中部某醫學中心藥學實習生36位為研究對象,OSCE為介入措施,依變項為藥學實習生於mini-CEX的臨床表現,包含七大面向評量結果、評量中能達標準的項目數及自我表現滿意度,另一個依變項為OSCE前後自我評量問卷,而問卷回饋內容進行質性研究,研究資料使用SPSS 14.0 Windows套裝軟體進行各項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OSCE介入後運用無母數統計方法中的Wilcoxon Signed-Rank test來分析差異性。自我評量問卷結果顯示於「禮貌與專業態度」、「藥物諮詢的溝通技巧」、「衛教工具運用與操作技巧」統計上呈現顯著差異(p<.05)。執行mini-CEX結果顯示,評量七個面向皆呈現進步,統計上具有顯著差異(p<.001);評量七項目中能達標準5分的項目數顯著增加(p<.001);自我滿意度有顯著增加(p<.001)。在質性研究上「藥物諮詢的溝通技巧」與「衛教工具運用與操作技巧」這兩個層面最多人回饋且印象深刻。 結論與建議:OSCE介入後顯示藥學實習生於面對病患諮詢衛教的能力有提升,OSCE確實能推動藥學實習生的學習。藉由這套教學模式的建立,讓教師可以了解藥學實習生在諮詢衛教上需補強的能力,以持續監測教學的品質。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現今的醫療環境,講求能提供病人更完善的醫療品質。在專研疾病的治療之外,也應站在病人的角度,重視病人安全,並提供更周延的醫療服務。因此,希望藉由QR code的設計,能無時無刻提供病人藥品使用方面的衛教與資訊,提升病人的用藥安全。研究方法:計劃在藥袋上印製藥品資訊QR code,內建置連結指導藥品使用的衛教短片或單張等,讓病人可以在離院後,仍能藉由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讀取所使用的藥品資訊,達到正確用藥指導的目的。以使用者問卷調查做為評估QR code建置成效之方式,研究過程包含前後測成效評估、藥品資訊QR code使用衛教與滿意度調查,藉此作為改善之參考。研究結果:分析受訪者在接受藥品資訊QR code衛教前後的差異,整體平均分數:前測為2.75 + 0.82,後測為3.42 + 0.76,數據呈現增加,顯示受訪者在操作使用上QR code有明顯正向的改變與認知增加的趨勢。整體滿意度部分:非常滿意59%、滿意36%、尚可5%、不滿意0%、非常不滿意0%,平均分數為4.54 + 0.59。結論:藉由藥品資訊QR code的設計,透過智慧型手機的普遍性與即時性,可輔助病人正確用藥,增加服藥順從性,避免因資訊不完整而造成病人安全的隱憂,從而提升醫療品質,達到雲端醫療的願景。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婦女生產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危險因子,並了解 PTSD與基因多型性的關聯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方法採橫斷式研究設計,收案時間自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止;收案條件為出生週數小於37週的早產兒母親和健康足月兒母親。利用具信、效度之結構式問卷,以面對面方式進行資料收集;並採集受試者血液,進行DRD2(rs6277)、DRD2(rs1800497)、GR(rs41423247)和FKBP5(rs1360780)之基因多型性分析。統計方法部分,根據變項特徵進行卡方檢定和t-檢定,以了解變項間之相關性,並以多變項邏輯斯迴歸估算各危險因子與勝算比。研究結果:本研究共招募213位母親,分別為早產兒母親102人,足月兒母親111人。整體母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盛行率為8.5%,早產兒母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顯著高於足月兒母親(p = 0.031)。同時具神經質人格與憂鬱症狀者顯著影響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發生(OR = 6.75, 95% C.I. = 2.03-22.42)。當母親同時具FKBP5 (rs1360780) CT+TT與DRD2 (rs6277) CT+TT時,對其產後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具統計顯著性(OR = 13.80, 95% C.I. = 2.06-92.68)。結論與建議:早產兒母親有較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風險,臨床上應盡早提供早產兒母親相關介入措施,以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生。

  • 學位論文

鉀離子通道在哺乳動物組織內是分布最廣泛的離子通道。鉀離子通道在神經元與肌肉細胞的細胞膜上扮演穩定電位的重要角色。若突變則可能導致運動失調、癲癇等。 鉀離子通道可由Kv7 家族內的 KCNQ 蛋白組成。KCNQ分為 KCNQ1~KCNQ5,其中KCNQ4與聽覺系統有關。本論文主要針對 Kv7 家族內的 Kv7.4 (KCNQ4) 進行研究,此蛋白主要表現於內耳、骨骼肌、心肌內等,其異常可能導致先天性非症候群聽障 (DFNA2)、癲癇,與高血壓等相關疾病。目前研究已知 ML213、Retigabine 為鉀離子開啟劑。Retigabine 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癲癇、疼痛與心律不整。本研究希望找出可以促進KCNQ4鉀離子通道開啟的最簡易結構,我們藉由修飾 Retigabine 和 ML213的結構合成新的十種化合物。實驗藉由使用人類胚胎腎細胞 (HEK293t) 大量表現 KCNQ4蛋白,再經全細胞電位箝定技術 (Whole cell patch clamp) 記錄給予新合成藥物對於鉀離子電流的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投與 Retigabine (10 μM)、ML213 (10 μM) 作為 positive control與合成結構相似物 #3070 (10 μM)、#0335(10 μM)、#1848(10 μM)、#0298(10 μM)、 #5907 (10 μM)、 #6696 (10 μM)、5540 (10 μM)、 #8692 (10 μM) 等藥物,將處理後的細胞進行電流分析。實驗得知經過這些藥物處理後,大部分的藥物發現KCNQ4鉀離子電流相較於控制組皆顯示上升的情況,將結果標準化後明顯發現,活化曲線向左移。其中又以 #3070最為顯著。然而投予 #0321(10 μM)、#0331(10 μM)、 #1574 (10 μM)、 #3839(10 μM)、#7294(10 μM)、#5002(10 μM) 對於KCNQ4鉀離子通道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此外,投予 ML213 結構相似物,#0342 (10 μM),處理過後的細胞,其電流相較於控制組顯示下降的情況。 由本實驗結果顯示相較於其他十三種化合物,#5907、 #5540促進 KCNQ4鉀離子通道開啟的效果較為明顯,未來可以針對此化合物結構更進一步的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