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105.194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中,筆者觀察近來網紅在社群上,不再僅是利用包裝精緻、完美的社群 內容,吸引粉絲,相反地:當網紅透過自我揭露「不完美」的貼文時;小至呈現出 來的畫面,大至個人私領域中的私密情緒與遭遇等,這當中,不同程度的不完美, 卻能獲得粉絲高於以往的回饋與互動,於是,筆者將從此問題意識為出發點,「不 完美」的社群內容,為何反而能促進,粉絲與網紅之間的高度連結? 不論是家喻戶曉的政治人物,或是對大眾來說,已具知名度的藝人,再到素人 背景的大小型網紅,紛紛在社群上,自我揭露「不完美」的訊息,不再追求圖片、 影像、文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跑者的身體實踐,路跑衣著與運動商業化的關聯,以及路跑中打卡的展演與社會資本累積。 從我多年的路跑經驗觀察,以及社群網站「痞客邦」的統計報告指出「拍照」是參與路跑的理由引發研究動機。研究走向以深度訪談法還原5位路跑實踐者的經驗,從中理解對於路跑意義轉變之認知、跑者在準備路跑活動的身體實踐、打卡現象看社群參與的意義,從訪談分析的異同與歸納回應我的研究問題。

  • 學位論文

政策溝通對於政策執行有其重要性,若溝通不良將使政策窒礙難行,甚至可能造成社會動盪與不安,例如過去馬英九政府嘗試推動ECFA相關政策時,曾引發太陽花學運的反彈,蔡英文政府在一例一休、年金改革,與美國豬肉進口等議題上亦引起爭議,若回顧過去國內有關政策溝通文獻,可發現多半為國家文官教材及研究報告,而既有的學術研究也偏重從政策行銷或危機溝通的角度探討。 為能更深入體察現行政府外部政策溝通之態樣,了解其溝通過程及影響因素等,本研究以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中進中出」政策為個案,透過不同階層之政府人員與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深度訪談,以及相關政府資料之文獻分析,針對政策溝通之事前研究、溝通目標訂定、溝通過程之執行,與效益評估等面向進行觀察與歸納。 研究發現,目前政策溝通目前未有標準作業方式,企劃過程與溝通決策多仰賴個人經驗,因此組織內部人員之認知易存有差異,其中組織本身的文化,如高層之管理作風更是影響甚鉅;研究也發現,實際政策溝通的過程較過去相關的學理框架更為簡化,所設定的溝通目標偏向質化,對於溝通效益的評估並不重視,與理想上政府文官所受之訓練可能存有些落差;可喜的是,政策溝通能夠因應情況對不同利害關係人提出不同溝通作法,其中包含正式與非正式的溝通方式,有助達到最佳效益。本研究最後則為類似政策之溝通作業流程及新媒體應用提供建議,期望能對未來臺灣政府機關在政策溝通之學術研究及實務面有所助益。

  • 學位論文

數位化及5G行動網路時代來臨,傳統新聞台的現場連線,已大量使用4G包進行直播,逐漸取代SNG等龐大且昂貴的設備。科技影響工具應用,而看似簡單的「直播」實際是操作複雜的工作,其中牽涉人與工具、科技、組織,甚至是人與人間的協力合作完成才能達成。且每個工作者具備的知識與能力透過新聞組織的運作,與環境中的工具、人協作中累積學習而來。 研究應用智能配置概念觀察在直播的實務工作情境中的團隊運作,概念在於人利用周遭環境,連結心智、人造工具、符號與物理環境協力解決問題。智能配置強調智能不只存在於人、也存在於情境之中(Pea,1993)。本研究將配置智能概念延伸到直播實務工作中,觀察直播團隊如何在工作中發現並解決問題。智能配置理論原本應用於教育領域,研究者將其構連到傳播領域,提供一得以窺見直播實務工作的窗口,也將其延伸引用的領域。 本研究方法採用民族誌中質性研究的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及深度訪談,以觀察法為主,輔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法即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的環境中,與其產生面對面的互動,一段期間內以漸進、有系統的方式蒐集資料。過程中以文字、錄音、照片、手繪草圖或動態影片等紀錄,輔以深度訪談之內容。原則側重資料之顯著性、多樣性及豐富度,篩選研究對象執行之具觀察指標的企畫直播場次作為研究案例,從中蒐集資料進行分析。 研究中發現,直播工作者面臨問題與解決問題過程中,所提出的策略除學校課程、書本或操作手冊能作為參考,實務上仍須工作者綜合運用其經驗、情境、協力人員、工具和組織等資源,尋求解題之道。值得注意的是,每場企劃直播面臨的問題各異,因此,工作者必須透過持續實作累積不同經驗以維持核心能力,且此一能力雖可透過文字或口述方式傳遞,根本仍須工作者個人在實做中積累。因此,本研究希冀嘗試著將內隱知識外顯化,提供實務工作者遇到問題時,得以運用系統架構之思維,作為有效解決問題之策略參考。

  • 學位論文

媒體執行往往是行銷策略的核心,費用占比高,被企業端高度重視。媒體代理商的媒體企劃人員,依賴數據進行分析、企劃與效益評估,以持續優化媒體投放效益,藉此與客戶溝通、並贏得信賴。大數據時代來臨,雖可得到更多數據,但媒體環境的改變與消費者媒體接觸模式的改變,導致對數據需求更多,數據不足的情況更明顯,也提高數據取得與整合的難度,讓媒體企劃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研究透過半結構性的質化訪談,與五位在知名媒體代理商企劃總監級以上的資深媒體企劃人員進行深度訪談,並以圖表動態互動的數據融合平台提供受訪者體驗,發現數據生態系、數據斷鏈、私域流量等因素讓媒體企劃人員在數據取得與數據整合都面臨挑戰。媒體代理商在因應方式上,除既有的調研資料庫外,加入網路社群資料庫也成趨勢,部分媒體代理商也提供「自動化報表」等方式以對應新時代下的媒體數據應用,提升與客戶溝通的效率,並自我期許能逐步轉型為客戶的行銷顧問,角色從「數據蒐集者」到「意義生成者」,讓數據發揮更大效益,提升知識價值,以持續深化媒體代理商對客戶的價值。 雖然數據融合模式是媒體企劃在數據應用的理想模式,但現實仍離目標很遠。本研究發現,除數據與技術的阻礙外,人的因素更是一大挑戰,這包含信賴議題,以及對數據融合是否有共同務實的認知。就實踐意涵上,媒體企劃數據融合是「ㄧ個不斷努力對應挑戰、以逐步優化客戶服務的可實踐的動態平衡過程」,並可望因應不同數據應用需求,有限度發展適合自己的媒體企劃數據融合平台。 在落實內容上,可發展結合抽樣數據與大數據的「三層次媒體企劃數據融合架構」,極大化以大數據為基礎、以抽樣調查數據補齊不足的數據來源策略,逐步建構由易到難、由局部到完整的數據融合模式。在此數據融合架構下,可依據使用者需求建構不同的分析模型,並可依據不同帳號設定不同的登入內容與權限,以提升數據分析應用的速度與品質,與強化資安以減少機敏數據外流,增加客戶願意參與的信賴感。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建構於數據融合平台的服務需求,可望成為新市場商業模式,背後代表的龐大商機,值得行銷研究領域的重要相關行為者努力。

  • 學位論文

鑒於航空產業競爭日益激烈,航空公司對於各種利潤來源都需加強管理,除了客運與貨運收益之外,作為主要利潤來源之一的機上免稅品銷售收益也日漸重要。為進一步了解機上免稅商品消費者的輪廓與特徵,本研究針對機上免稅商品中的長銷品類「美妝品」及主要搭機客群「女性」進行研究。本研究以消費者的「人格特質」、「購物傾向」及「顧客滿意度」為主要自變項,並以「知覺風險」作為中介變項,探討以上的因素將如何影響消費者對機上免稅商品的購買意願。 本研究以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共取得540份有效問卷。實證研究發現:(1)消費者的衝動性購買人格特質及創新性人格特質正向影響其機上免稅商品購買意願。(2)消費者的便利至上及休閒娛樂購物傾向正向影響其機上免稅商品購買意願。便利至上購物傾向負向影響消費者的知覺風險;相反的,眼見為憑購物傾向則對於消費者知覺風險產生正向影響。(3)消費者的知覺風險負向影響其機上免稅商品購買意願,知覺風險對於購買意願的中介效果則未得到驗證。(4)購買機上免稅商品時,消費者先前購買頻次越高,將越增強其購買意願。(5)顧客滿意度負向影響消費者知覺風險、並正向影響其機上免稅品購買意願。

  • 學位論文

2019 年臺灣民主進步黨黨內總統初選,⾸次在初選民調中加⼊⼿機加權,為 市話調查提供了另⼀種可能性。事實上從業界經驗與結果判讀,近幾年臺灣幾次 ⼤型的選舉預測,市話仍然能在選前就準確的預估選戰結果,然⽽調查⽅法與時 俱進,⼤數據探勘系統逐漸成熟,坊間民調公司幾乎都開始提供⼤數據服務,配 合市話調查,提供客⼾更多元的參考訊息。 早期民意調查多採市話調查的⽅式,趁著晚上民眾回家的時刻,撥打電話進 ⾏訪問,隨著外租族與年輕⼈使⽤⾏動電話變成習慣,不裝市話的年輕家庭愈來 愈多,⾃然被排除在市話調查樣本之外。從統計原理來說,只要樣本加權後對應 母體,這些被排除的調查對象,其實並不影響市話調查的結果。這形成⼆派學說 的意⾒,傳統派主張根基於母體對應樣本之統計學理,市話調查仍具參考價值; 另⼀派專家學者則認為,市話已經不⾜以涵蓋對應母體的⾜夠樣本。然⽽在⼆派 意⾒相持下,並沒有實際的研究結果,⾜以⽀撐或證明任何⼀⽅的說法。 市話加⼊⼿機加權後的雙重調查組合,和原本的市話調查有沒有差異性?是 否更為準確?和⼤數據探勘的網路聲量⽐較,能為政治候選⼈提供什麼樣的資訊? 從學術研究上來說,市話加⼊⼿機調查為近年來才開啟的新的民意調查⽅式,相 關的研究很少,也沒有太多實際的結論得以對照與驗證其結果為何? 本研究以臺灣2020 年的總統⼤選結果做為⽐較基礎,探究上述三種調查⽅ 式的差異與特性,在接近半年的重覆調查中,截取各次調查中相同的對象(即總 統候選⼈蔡英⽂與韓國瑜)與相同的提問(⼆⼈⽀持度⽐對),做為⽐較基礎。 研究範圍包含4 次傳統市話民調與1 次市話加⼊⼿機加權調查,同時對⽐了網路 ⼤數據資料庫在調查同時期的聲量,對應實際的選舉結果後,發現市話加⼊⼿機 加權結果並沒有⽐傳統市話調查來得特別準確,無論是單獨看待蔡英⽂之得票結 果或是韓國瑜最終的得票結果,市話加⼊⼿機的調都沒有傳統市調或⼤數據資料 庫的聲量判讀來得有優勢,⼿機的使⽤族群加權是否過度矯正了樣本的對應性, 還需更多的研究,當然本研究僅就單⼀次的數據資料,可能包括了其它變項與誤 差影響研究結果,還需要更多實質的研究來證明,做為⼀個開端,本研究期能為 政治民意調查提供⼀個不⼀樣的觀點。

  • 學位論文

本深度報導主旨在探究並記錄2014-2016年高雄市左營區文府國小抗空汙行動,從「氣」捕惡鄰開始,如何展開一波波為好空氣而戰的具體行動。文府校園的大小公民扳倒了一家60多年歷史的東南水泥廠、使之遭長期勒令停工,但社會運動的漣漪並非至此止歇。研究者親身訪談校園公民,環保團體與之聯手,整合運用環境倡議策略;而傳播媒介更發揮臨門一腳的作用,環境議題透過媒介所引發的溢散效應,進而全面攻占媒體版面。然而,達成單一汙染廠家改善或停工目的,只是階段性目標,從法規改革與環境訴求進而提高運動層次,或能在社會運動中擴散至工業區環境品質的全方位拉升。過往文獻中,較少針對空汙抗爭行動的深度報導,期以爬梳成功的社運脈絡,提供往後可預期、不會停止的空汙行動中,參考並修正策略規劃、與反思環境改善升級的關鍵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