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36.30

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國內公共建築工程之品質,長期以來均遭受一般民眾非常大的詬病,此等缺失之形成原因,雖然有些是契約制度上的問題,但施工品質管控不良,監造單位監工不力、管理不善等諸多工程實務上的缺失,影響工程執行成果之品質甚鉅,實值得加以檢討改進。基本上,建築工程之設計與監造管理是一體兩面,兩者息息相關,更是相互依存,監造管理人員對於本身專業工作之品管,除了依合約規定辦理相關之檢試驗外,對於界面工作因相關承包商於施工前大多未詳加套圖與分工,或因彼此溝通不良,導致工程界面處理不良而產生瑕疵,影響施工品質,所以監造管理人員本身專業上應加強專業知識與實務管理技能外,對於工作之敬業精神及操守問題,更是監造管理極重要的事項之一。 本研究首先參酌相關文獻,評析國內之公共建築工程監造制度,再透過專家訪談及了解來製作調查問卷項目及內容,並對營建領域相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以了解目前公共建築工程的施工缺失及監造管理的問題所在,而根據本研究針對回收之147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監造人員的素質、溝通協調、監造品管制度執行、設計圖說問題、監造費用的計算及工期訂定等相關缺失,再配合個人實際執行公共建築工程之案例心得與研議,進而針對人力、設計、契約、實務及制度上,提出國內公共建築工程品質監造管理之相關改善建議與實施方案,以供相關工程人員及工程主管機關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消防工程在設計階段,通常以自動撒水系統最為複雜,撒水系統會因保護場所的危險等級、場所高度、場所種類、周遭溫度、設置位置等因素,而改變設計因子。故設計者須選擇適當的設計參數與設備等級,使系統在作動時可發揮其最佳的滅火功效。 本論文是以台灣、大陸、美國的自動撒水系統設計原則為切入點做比較分析,再以樹狀(Tree)、環狀(Loop)、網狀(Grid)三種不同的配置模式為基礎及選定三種不同危險等級,輕度(Light)、中度(Ordinary)、重度(Extra)危險場所,並歸納二大類撒水頭(標準/快速反應型為一類;大流量型為一類),建構十五種研究模型做為分析單元。並經由水力計算軟體(HASS)的驗證,驗證設計值是否在符合規範的基礎上構成經濟化之設計,並應用成本分析軟體取得十五種研究模型的材料與工資成本,並以成本為基礎做三種不同管路配置模式間的比較分析。 最後以驗證結果來強化並突破台灣消防工程設計者的慣性與迷失,當執行自動撒水系統設計時,不應拘泥於樹狀配置模式及管徑規格法,應藉由軟體驗證與應用,獲得最佳化及最經濟化的設計模式與結果。由本論文研究結果得知在中度危險等級場所及重度危險等級場所,不論使用之撒水頭為標準型或為大流量型,據成本面的經濟考量,其成本最小的管路配置模式為網狀,與國內慣用的樹狀模式不同。在材料成本方面,網狀較樹狀便宜約25.8﹪~44.4﹪,在工資成本方面,網狀較樹狀便宜約9.5﹪~18.5﹪,在總成本方面,網狀較樹狀便宜約14.1﹪~25.2﹪。由此可知,當保護對象為中度或重度危險等級場所時,網狀的配管模式確實為消防工程設計者的最佳選擇,乃為本論文最大的意義所在。

  • 學位論文

山區道路之開闢日漸普及,但相對地發生邊坡坍滑的情形也屢見不鮮,顯見以往慣用的傳統工法已無法滿足現今道路邊坡整治的需求。生態工法為近年廣受提倡及重視之工程觀念,除了符合安全的需求外,亦能維持自然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育的永續經營。惟其施工方式繁多,目前仍缺乏較為合理化之評選方式,使得道路邊坡整治方案未能較有系統地針對各類環境、人為因素加以考量,故本研究將研擬一計量化之分析評選模式,以提升道路邊坡工法之決策品質。 本研究主要針對生態工法理念在公路邊坡整治之實務應用進行探討,首先蒐集分析近年公路邊坡採生態工法進行整治之成功與失敗案例,探討其工法之適宜性。其後利用戴爾菲層級分析模式,對一公路邊坡整治案例進行數個生態工法方案之評選及排序,以選擇出最適生態工法方案;再經由敏感度分析來確認方案排序之穩定性,以評估最適方案的可行性;最後並透過實際施工情形,驗證所選擇之最適工法施工成效。研究成果顯示,公路邊坡整治需因地制宜,衡量其崩塌環境之限制,採用不同工法相互搭配,以達傳統工法與生態工法相輔相成之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公共工程監造制度改進方案」及「公共工程專業技師簽證規則」頒布後,所有公共工程必須委外監造,因此在污水下水道的工務行政作業中,亟需建立一套監造單位的標準作業程序及表單,以區分業主與監造單位之間的權責。 本研究參考臺北市政府污水下水道工務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管理相關法規、行政院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及顧問公司之監造計畫書,建立臺北市從施工前置作業、施工中作業至竣工驗收結算作業等行政作業程序及表單,再以諮詢或召開說明會方式,廣徵專業顧問公司意見,做更進一步修正以符合目前臺北市監造的作業方式,而後以臺北市監造作業方式為基礎,依據臺北縣政府行政體系,修改成符合臺北縣目前監造作業方式及表單。 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施工前,審查承包商提送資料之工務行政作業流程圖(2)建立施工中,工程進度管理、材料檢驗及施工檢驗停檢點查核等工務行政作業流程圖(3)施工後,協助業主辦理驗收之行政作業流程圖(4)探討監造單位於設計階段之困難點、業主與監造單位權責區分因素及影響監造單位審查期程之因素探討,並研擬解決方案。

  • 學位論文

目前立法院院址產權非屬自己所有,係向台北市政府租用,多年來台北市政府已履次催立法院儘速遷移,而在都市計畫使用分區上,又屬於學校用地,與現行使用不符,加上各項設施空間侷促且分散多處,以致無法作整體規劃使用,及無足夠空間提供社會大眾作為集會場所,遇有陳情事件時,嚴重影響周遭生活環境與品質,所以國會遷建有其必要性,以滿足未來發展。 國會位址之選擇,屬公共區位之問題,牽涉層面有政策、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因此如何尋求適當地點,使設定之目標最適化,不僅能因應議事與政治運作功能,更能提供空間與設施供社會大眾共同使用,俾真正提昇了國會整體環境。 本研究將以宏觀之視野,蒐集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配合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針對我國國會未來會址選擇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並應用多準則決策之觀念,運用戴爾菲層級分析法及灰色關聯分析等方法,以期建立國會會址選擇之模式。

  • 學位論文

世界各國近年來工商業發展迅速,由於高都市化所導致不透水表面積高增,降低地表之雨水入滲量;而一般都市排水系統其處理方式將雨水集中末端排放,使逕流迅速導入至鄰近河川,無形中增加下游之洪峰流量與逕流面積,每逢豪大雨都市洪氾頻傳。 有鑒於水患所造成生命財產之損失,國外藉由雨水貯集及入滲設施之分散配置來降低地表逕流與達到雨水再利用之功效,其中排水設計方面則採用減少通水量或蓄水能力,因而有貯留池、滲透管溝等之設置。然而我國對於貯留池與滲透側溝此兩項已有相關之研究分析,對於滲透排水管之技術尚屬於理論假設層次。緣此,本研究將探討滲透排水管於沈泥質砂土中之水分變化,與觀測其排水、入滲之情形,另外於上游供水處採取不同水位高度,以瞭解滲透排水管滿管狀態時,水位高差與入滲排放之關係。 研究成果顯示,滲透排水管持續供水狀態時,約可降低28%之上游入流量,且發現有深層滲漏之現象,每分鐘約有1.12%水分以提供地下水之補助量;.於滲透排水管內無水狀態時,土壤水分可保留約20個小時後方下降之情形。而水位高差方面,因水位愈高而導致土壤之入滲與達飽和時間也相對加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有鑒於國內道路施工及管線挖掘頻繁,而道路平整性及施工過程環境的破壞更為民眾所詬病,因此完整的道路挖掘管理及施工協調,乃為各政府單位積極施政之重點。然而一般目前政府單位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如何透過電腦科技之輔助,並完全融合入現行公務流程之中,發展完整之管線申挖管理系統,才能真正有效提升道路管線管理效率,並減少道路開挖及避免意外挖損地下管線導致危害公共安全事件。 本研究係以縣政府—鄉鎮市公所—管線單位三級制政府申挖流程管制為主要目標,透過實證研究方法,從國內相關研究文獻與系統發展進行課題分析,並首先以公務整體流程週期為主要觀點,從法規-施工-系統-資料-更新五大重點進行整體深入分析與研究,提出完整的制度流程改善,並搭配系統管制與輔助,一次解決長久以來各單位本位主義造成管線資料錯誤與各行其事的問題。主要內容包含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調查暨建置、軟硬體環境規劃與建置、網際網路管線申挖管理系統開發及法規、施工制度面的配套機制重新檢討與規劃。 本研究成果並於臺北縣之三重市與蘆州市進行實例驗證,過程中必需不斷與管線單位溝通,除展現實施的決心,亦需解決管線單位工程實務的難題,得到許多寶貴經驗,讓各單位習慣於整體制度運作,並驗證實際推動的可行性。可以了解透過政府制度面的法規制定,使外業施工至完工資料更新作一致性考量,實務與系統完整結合,可提高管線單位的配合意願。且完全與工務習慣配合,降低推動阻力並提升親和性,才能真正落實整體機制及提昇政府效能,兼具未來管理之前瞻性。

  • 學位論文

縣市政府在污水下水道推進工程中,由於缺乏一套標準的作業流程,以至於承包商在得標之後,對於工務行政作業的不熟悉,造成工期的延宕與施工品質的參差不齊。故本研究建立一套承包商之標準作業程序與表單,作為未來從業人員訓練之基礎,藉以提升污水下水道工程執行效率。 首先參考臺北市污水下水道施工工務手冊、行政院公共工程管理相關法規及行政院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之相關資料,建立臺北市之施工前置作業、施工中作業、竣工及驗收結算等作業流程圖及相關表單,再諮詢國內專業的顧問公司與承包商之意見或召開說明會廣徵意見,修正成最符合實際工程需要的作業流程,而後再參酌臺北縣政府的行政組織架構,修正成符合臺北縣政府的作業程序。 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施工前,提送審查資料之工務行政作業流程圖及表單;(2)建立施工中,工程進度管控、施工品質、估驗計價、工地安全衛生及遭遇施工障礙辦理變更設計等,工務行政作業流程圖及表單;(3)建立竣工後,銑刨加鋪、提報竣工結算與決算等資料之工務行政作業流程圖及表單;(4)研討工務行政作業流程窒礙難行之處並研擬對策。

  • 學位論文

台灣河川因地形及暴雨特性,颱風時期所帶來之暴雨應於極短之時間內即造成集水區溪水暴漲,其水大湍急,且風勢甚大,嚴重威脅到量測人員的安危。此外河川豐枯季節流量相差甚殊,高水位時期流量量測極其不易,但此等水文資料又為水資源分析規劃與水庫操作、設計之重要依據。 高流量時期為變量流,一些需先假設流況為穩定流之流速分佈理論和傳統的量測儀器都已不太適用於此了,因此有必要利用有別於傳統之方法觀測流量。本研究流量觀測區域位於魚逮魚崛溪之大林橋、及北勢溪之水源橋與金瓜寮溪之金瓜寮三站,並使用改良後之聲波杜普勒剖面測速儀Min ADP安裝於一60磅重的載具上以貨車之懸吊系統實際量測洪水,其儀器體積小、方便攜帶及安裝。使用時無需完全沉入水中,只需浸沒接觸水面即可於短時間內測取所需之流速資料及水深,並配合以機率觀念為基礎之邱氏流速分佈理論,推求該垂線及斷面之平均流速,進而以中斷面法作流量之快速計算,可提升中高流量觀測之精度。 集水區中高流量之資料極缺乏應加強資料之蒐集以供進一步之研究,隨著量測儀器的開發及改良,亦希望能將此量測概念建立於集水區流量觀測自動化量測系統上。

  • 學位論文

國內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申報制度」執行迄今,由於諸多惡性削價競爭及不實檢查簽證、民眾不諳法令而遭致行政處分、或因缺失改善爭議、衝突、興訟而產生之糾紛處理等委託問題,耗費了巨大的社會成本。基於保護民眾的立場,研擬一套建築物使用管理相關委託契約範本以為行政指導實有必要。 本研究藉由目前業界眾多定型化契約案例的蒐集,瞭解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首先探討其間可能存在的糾紛問題。其次,為深入瞭解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制度的執行狀況,特別針對建管人員、專業檢查人與申報人等三個角度進行特定議題的諮詢訪談,再據以初步整理研擬「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委託契約範本」草案。最後,則邀請建管單位、專業檢查機構、消保團體及法制專家等進行互動之交流溝通,藉由執行面專家交叉檢視契約範本之條款內容,提出應修正及增刪意見。經歸納綜整各方意見,提具合理可行的定型化契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