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3.176

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由於生活型態的轉變,自行車騎乘的行為在2007年開始盛行,並成為一股潮流。自行車相關議題,開始受到重視。然而,綜觀國內自行車的相關研究多偏向機械製造或是材料應用的方向。而以工業設計觀點對於自行車相關的研究,比例偏少並且多注重在造型方面的研究。以人為思考起點的本質多被遺忘,因此,本研究重新檢視自行車使用行為並探討使用者需求。 本文以質性研究方法,行為觀察與深度訪談,探討以休閒運動為目的而使用自行車的使用者生活型態、使用行為與思考,歸納出具有五種共同的生活型態特性如:1.規律的生活取向。2.無經濟壓力。3.習慣使用網路吸收新知與分享。4.受社群好友影響。5.具有樂活意識。除此之外,具有兩種區隔化的特徵,分別為時尚品味鑑賞型及運動挑戰實用型。而使用行為發現九種自行車使用需求類型:1.因為路況不佳導致的震動引起不適感進而影響控制移動穩定性。2.麻煩且不知所措的調整設定動作。3.多置物需求卻又不想多配置置物配件的矛盾心理。4.緊張迅速的伸展舒緩。5.車子停放的極度不安。6.危險的3C產品操作行為。7.費時且麻煩的保養動作。8.緊張兮兮的轉彎行為。9.費力的摺疊動作。 綜合研究發現提出七項建議,作為未來自行車設計的參考:1.附加配件與自行車本體設計的整合。2.簡易精確具記憶的騎乘調整設計。3.協助行進穩定的操作控制設計。4.轉向警示安全設計。5.保養步驟簡化設計。6. 直覺性的自行車用3C產品操作系統。7.有效的防竊設計。自行車設計的未來將由基本性能需求逐漸發展為移動以外的附加需求,加上電子科技的應用,自行車的功能將更加多元化。

  • 學位論文

90年代以來,「文化產業」議題在世界先進國家中受到重視。而近年來以文化作為導向的設計也越來越多,且於設計競賽中,以文化元素應用設計概念之作品逐漸增加。然而文化創意商品雖然是以文化為出發點,但市面上販售之文化產品,則大多缺乏創新和文化精神的表現,往往只偏重於外型的仿效而忽略文化內在的精神與涵義。 為了解文化產品設計可以從哪些層面來發展創新,本研究以獲得國內外大獎設計之產品為研究範例,來歸納出文化產品設計的創新屬性與表現手法。以探討如何能成功將文化意涵元素轉換成產品設計,增加產品的價值,歸納出成功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手法和得獎方針,以及現有文化商品與未來發展。本論文除了可藉由文化產品重新認識傳統的文化,也還原在傳統裡所具有的涵義象徵,並進而繼承、發展與創新,以期望能更廣泛地運用在各類產品的領域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全球投影機市場一直以來都集中在商用及教育市場為主。對一般家庭而言,為了追求大尺寸的視覺享受選擇投影機當作家庭娛樂的顯示工具;但由於投影機裝置困難、設備連接不便以及空間限制,其市場還不夠普及。近幾年業界研發短焦投影機種,有別於傳統投影機的特性,只需要更短的投射距離,就能投影大尺寸畫面。此項技術突破將帶來使用面的變革。 投影機向來以商用及教育市場為主,較少考慮到家庭的使用情境。因此本研究以短焦投影機的特性,依照家庭型態規劃出三種典型住家的使用情境:(1)休閒的明亮空間環境;(2)高畫質影像與情境享受環境;(3)具臨場感可活動空間環境。並以實地觀察法歸納投影機在三種典型住家情境的使用限制與需求,並依照長短焦投影機的特性進行規劃,並分析比較其適用性。 將投影機在三種典型住家情境的使用規劃,以專家訪談進行評估。歸納短焦投影機應用在住家環境中具有下列優勢:(1)短焦投影機明顯地賦予使用者較具彈性的活動空間。(2)短焦投影機安裝的位置有利於週邊設備的連接;(3)短焦投影機安裝的位置遠離觀賞者,可降低投影機產生的熱氣、噪音與投影光線的干擾。由於投射距離變近,改變了現有的使用習慣,因此,依據理想配置環境分析結果,由六位設計師團隊提出四款短焦投影機概念設計,並以焦點團體訪談,針對家庭與個人市場,提出短焦投影機的設計建議:(1)短焦投影機宜強調具其移動性與方便攜帶,以區隔大型液晶電視機市場;(2)短焦投影機宜以直立式造形與方便使用之手提把凸顯特色;(3)短焦投影機連接埠應設置於投影機的前方(與鏡頭同方向);(4)短焦投影機機背成為面對使用者之主要部分,宜加強美觀設計,並裝設指示燈;(5)可延伸開發符合個人市場之獨特性產品。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是透過實驗方法來探討指示詞「這」與「那」在桌面所產生的「桌面指示領域」與「個人桌面領域」之關係。實驗設計了兩組變數,一為環境因子,即方桌(90cmx90cm)、長桌長邊(150cmx90cm)及長桌短邊(90cmx150cm)三種桌型;二為情境因子,即一個人與二個人兩種情境。本研究的實驗對象為年齡介於20至30歲之間的男女青年各16人計32人。研究結果顯示,在相似性方面:1.一個人的情境時,領域的大小與桌面大小成正相關。2.二個人的情境時,領域的大小與兩個人的距離成正相關。3.當一側領域受到壓抑或限制時,領域會向另一側發展。在差異性方面:1.「這」的桌面指示領域小於個人桌面領域。2.二個人的情境時,個人桌面領域有中心線心理現象;桌面指示領域則無。3.桌面指示領域呈現對稱形式;個人桌面領域則呈現不對稱形式。

  • 學位論文

生活在社會進步且便利的現在,隨著忙碌的生活步調,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逐漸冷漠、疏遠,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也造成了人們心靈空虛寂寞的感受。為了填補人們心中的空缺,由日本所引發的療傷系產品風潮,促使市面上產生各式各樣的療傷系產品。本研究目的將針對女性使用者與療傷性產品間的互動性,如何才能夠讓使用者成功的接收產品所傳達的關懷情感。 過程中,研究輔以Noddings的關懷理論,應用於互動設計模式中,並藉由Rafaeli, & Sudweeks提出的互動類型,依療傷系產品的互動性分成三層次,分別為單向式、反應式、感性式,經由問卷調查的結果指出,層次越高,傳達情感的程度也就越高。另外,本研究針對女性消費族群,做了關懷性需求的調查,經由統計結果作為本研究產品創作的依據。 本研究利用情境故事法共發展出四項傳達關懷情感的療傷系產品,分別是Love Hugs暖暖抱枕、Magic Mirror影音留言鏡、Pet Light寵物燈、Sweet Single愛的訊號圍巾,之後針對各案例對受測者進行四項類別:外觀造型、操作功能、回饋反應、整體感受之設計案例評估。實驗結果顯示受測族群對於本研究所創作的設計案例都給予正面的評價。對於回饋方式上,受測者表示能夠透過與產品互動來達到實際與他人作情感上的交流,較有滿足情感的功效,對應於Noddings的關懷關係,人與產品間的情感交流,最終將回歸於人與人之間關懷情感的傳遞,產品將成為傳達情感的媒介。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因經濟急速發展,台灣連鎖業發展已趨成熟,且衍生出各行各業皆透過連鎖方式,發展成資源共享之品牌發展系統。現有實體連鎖通路中,面對的對象始終是消費者,但仍未見現有門市設址與評估之模式,係依據消費者特徵所建立,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以消費者特徵為基礎,提出一套「以消費者特徵建立連鎖餐飲業門市設址與評估之模式」,供業界參考使用。 本研究過程如下所述:第一階段設定研究動機與目的,並從現有文獻資料當中,介紹消費者特徵之相關文獻,並討論現有連鎖餐飲業門市設址方式。第二階段為建立消費者特徵,針對該研究對象之消費者問卷調查結果,找出消費者特徵,並將現有工業設計領域,常用之Persona使用者模型呈現方式,運用在本研究中,建立一套創新的消費者特徵模型。第三階段為建立評估模型,邀請專家以座談方式,請專家依據消費者特徵點,討論出消費者特徵構面。接下來專家們依據各消費者特徵構面,篩選研究對象之原有門市基礎設址選項,找出與消費者特徵構面相關之設址選項,並作出權重分數評比。經統計各專家之權重分數評比,得出各設址選項之權重分數標準值。接著將權重分數標準值,代入研究對象的獲利門市中,計算得分後,找出預測設址區間指標模型。第四階段為驗證預測模型,此階段以研究前預保留之隨機選樣10家門市作為驗證對象,驗證出預測模型80%之預測成功率。最後依驗證門市權重得分結果,進行預測模型討論,最後作出本研究為可應用模式之結論。

  • 學位論文

地球暖化環境問題直接關係著人類文明永續的發展,保護地球成為綠色環境已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也是全世界需正視面對的課題。本創作將應用環保材料紙漿模塑(pulp molded)材料為創作材料,以「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所提及產品永續觀點出發為創作方向,重新思考產品生命週期的規劃,達到延續產品的生命週期,與資源的永續循環及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永續產品設計的意義是對人、事、物與環境資源的整合與運用,將此循環方式與不斷重複回收使用的環保紙漿模塑(pulp molded)材料相互應用。而在國內較缺乏永續產品設計之思考與方法。本研究藉由國內外永續產品設計文獻與案例的探討,解析歸納出永續產品設計的思考與方法,研擬設計創作架構,且將材料特性加入導入產品實作。(一)應用紙漿模塑(pulp molded)工業材質特性改變易拋棄用品使用模式並提升紙塑製品附加價值(二)紙漿模塑(pulp molded)工業材質在市面上成品多半是工業產品樣貌,應用紙漿模塑(pulp molded)材質進行生活用品設計(三)針對試驗發展出概念進行產品價值驗證,透過焦點團體法方式依據10位業界設計師與專家經驗進行產品價值的撿視與評估。

  • 學位論文

由於綠色設計的訴求,正逐漸改變當代設計師的思維與作法,並形成一股新的設計潮流和趨勢,同時也反映出人類對於地球生態破壞的反思。因此本研究發展此概念於家具的設計,在材質的考量上,以好回收且具再生特性的瓦楞紙為主,以及利用回收性高的鋁擠型材料來作為補強,彼此相互搭配。 瓦楞紙相關產品使用於居家場合越來越普及,瓦楞紙製作而成的家具產品,可用於收納或是擺飾等。大部份的瓦楞紙產品,會運用重複堆疊的結構方式來達到穩固的效果,因此用紙量會增多。而本研究企圖利用箱型支助結構設計的方式來增加平板使用面的強度和桌腳易拆裝的結構設計,以達到結構穩固且用紙量少。設計發展過程經本研究針對遷徙族的需求,透過實作的方式來進行評估與設計包括:(1)由文獻得知遷徙族搬遷家具時所遭遇的困難,像是搬遷不易、拆卸組裝不便等現象。(2)對現有的瓦楞紙家具及其他類型的瓦楞紙結構,進行結構分析作為參考設計之用(3)在結構運用上,以平板使用面之箱型支助的結構為基礎,發展出數種可行之平板使用面,並應用於桌子的結構設計上。 運用平板使用面及桌腳結構設計的特點,具備以下優點:(1)桌面板及桌腳容易拆卸及組裝,不需要工具。(2)購買時搬運方便且容易DIY。(3)由於桌面板的紙零件包裝小其面積為1047×736(mm)和647×736(mm)各為兩片紙片,總厚度為12(mm),在賣場儲物及販賣時較不佔空間。(4)丟棄時容易分解和回收。(5)由於易拆裝,所以搬運方便可更換使用地點。(6)平板使用面及桌腳結構設計可應用發展到其他不同的家具產品上。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為探討台灣女性個人空間。由於個人空間深受所處空間與身處狀況的影響,在低照度環境中,當女性受測者站立於三種位置、五種情況,面對陌生男性實驗者以五個方向、三種面向、兩種意圖行為,兩者之間需要保持多少的人際距離,才不會讓女性受測者認為個人空間受到侵犯,依照其測量結果,統計出台灣女性在黑暗中所需的個人空間。本次受測者平均年齡25歲、身高160 cm、體重52 kg,共30位。本研究得知:女性站在空間中央時需要最大的個人空間,其次為牆角,牆邊則可以容忍較小的空間;男性移動的意圖、與中心線距離均會影響女性的個人空間。當男性從前方和側面等視野範圍內接近時,女性會特別感到不安心,需要較大的個人空間;男性一旦遠離便會感覺格外放鬆,因此能夠忍受較小的人際距離;女性面對男性從後方──即視野外遠離時,需要的個人空間卻大於從後方接近時;且男性移動時與中心線距離越近,女性面對男性接近時所需的個人空間大於遠離,尤以迎面接近時所需的個人空間最大;離中心線越遠,情況則相反。

  • 學位論文

大眾運輸系統無法提供點對點(door to door)的交通,使用步行轉乘大眾運輸工具限制了民眾的搭乘意願。降低大眾運輸系統使用者的旅行時間並達到轉乘之順暢性成為都會交通改善的重點。本研究首先蒐集國內外大眾運輸延伸旅程及個人電動載具相關文獻,同時實施田野調查,探討臺北市交通特性與其他國家綠色運輸執行成效。其次,以人機環架構理論分析個人載具使用狀況及其適用性。隨後,以使用者需求為基礎,針對現有個人電動載具,分析其功能特性與人機介面,包括騎乘距離、時間、姿態、載具速度與重量。最後提出延伸臺北捷運系統之可攜式個人電動載具規劃。 研究結論:(一)捷運延伸旅程屬於短程移動:約0.4~3km,宜以低速模式提高安全性。個人電動載具最適合之速度為5~15km/hr,大約花費 4.8~12分鐘完成延伸旅程。(二)電動載具理想重量為10~40kg,輕量且可摺疊設計會增加使用者便攜性。(三)低速騎乘狀態下,適合之騎乘姿態為站姿或高坐姿。騎乘姿態影響車體設計,站姿或高坐姿有利於載具車身小型化與輕量化,並且方便上下載具。其中,高坐姿具短暫歇息特性,可快速起身坐下,較站姿適用於更廣泛之族群。 以捷運系統延伸旅程為目標,理想之個人電動載具應定位為短程移動(低續航力10-20km)、低速(5~15km/h)及自由度高之騎乘姿態。個人電動載具輕量化,可降低成本,尚可提昇載具的易攜性,有效改善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系統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