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4.143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建築物機電設備及管道、管線系統的每個環節須重視與生活結合運用。但現今建築投資者與營造施工者對於建築物機電設備及管道、管線系統運用及統合,主要還是在前期的開發利益與如期完工的領域,而完工交屋後建築物的設備維護管理與使用功能反而比較不被重視,如此卻導致建築物及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而需提前更換,造成社會資源過多的浪費及增加廢棄物的產生,故建築物更新再利用於延長建築設備生命週期為永續建築之實現中占重要地位。 為達到延長建築設備生命週期為永續建築之目的,可以藉由營造技術的整合和良好的維護管理及定期設備更新實現。本研究以機電設備及管道、管線系統為例,評估了建築法令制度在建築物系統設計與施工介面對環境控制的作用影響,以及建築設備運用於建築開發所能發揮的最大效益,增加居住品質及合理之建築空間規劃設計;從建築物之規劃設計初始,分析了建築規劃設計階段有關對環境控制與建築物有關的影響因素,建立了環境控制方案及建築物空間合理應用優先採用順序,以供建築業及營建業評估適用於各開發專案在環境控制與建築開發成果之掌握及經濟效益評估,最後對對介面整合提出一些建議,供同行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客家文化館為詮釋和記憶客家文化特色之場所,並具有保存、傳承及延續客家文化之使命,也為客家文化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鑒於政府為了保存及傳承客家文化精神,造就近年來國內客家文化館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而在營運與活動推廣上,均依賴政府編列預算支出營運。但近幾年政府財政日益困難,原由政府負擔支應之預算經費,面臨著逐年短缺困境及無法另闢財源情況下,致使未能發揮原先建館之預期功能,使得現階段的客家文化館在營運發展上面臨著極大之瓶頸,造成營運不彰或低使用率之原因。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桃園縣龍潭鄉客家文化館為例,蒐集相關文獻、理論、法規資料及國內外成功案例分析借鏡,透過實質與非實質環境現況研究調查及SWOT分析,並徵詢專家意見研擬相關課題及探討策略因應。本研究建議以公私合作之委外經營模式觀點,尋求客家文化館營運利基,為客家文化館注入營運生機,共創地方政府、民間機構及民眾三贏之局面;同時研擬營運規劃、招商制度、履約管理層面歸納相關課題,進而研訂桃園縣龍潭鄉客家文化館委外經營之策略,使桃園縣龍潭鄉客家文化館得以永續經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動機乃基於近年來公共藝術在台灣成為一個廣為建築界、藝術界及企業界關注的領域,在經過進一步的了解過後,發現長久以來一般社會大眾對公共藝術的刻板觀念,似乎認為公共藝術就是擺在街頭上的「雕塑」,同時在相關法令中對於公共藝術之定義較為狹隘,侷限了多數人對公共藝術的認識,導致許多公共藝術作品呈現形式呆板而僵化。 公共藝術在於台灣已歷經一段時期的發展,在思維上已逐漸發展出更廣域的解讀,且其藝術的呈現方式已超越原先對公共藝術的定義,例如:2007年富邦藝術基金會於台北市東區舉辦的「粉樂町II-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即提供了許多新的構想,且頗受市民歡迎與肯定。本研究欲藉剖析該次展覽理念,並收集相關文獻及理論,同時藉由現況調查及與相關人士深入訪談,探討公共藝術在城市空間中展現的另一種可能性。 研究發現進入21世紀的城市,經濟已不再是衡量一個城市發達與否的唯一標準,文化逐漸成為城市的核心要素,藝術開始走向更廣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公共藝術應與整個城市生活有更深層的融合,例如:粉樂町Ⅱ讓藝術走出美術館與人群接觸,結合城市空間與市民生活,產生新的對話關係,進而藉由公共藝術引發市民對社區、對環境之關注。以作為日後相關單位推動公共藝術設置於城市空間中之另一種思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社區的價值建立在人際關係的聯繫,此互動關係的落實須由政府、市民及專業者共同推動,並致力追求社區居民間的良好人際關係,使居民產生互動、互助及相互扶持之人性化社區,以創造具有魅力、安心、活力之社區環境。 長期以來的都市更新政策多注重於拆除重建之範疇,而忽略了都市更新中另外兩項工具–整建與維護,若改以整建維護方式,進行效率則大為提高,亦可延長建築物生命週期,達到環境共生的目的。 透過社區居民參與以及專業者協助社區空間改造,可輔助公部門所未能觸及的範疇,並鼓勵社區主動發起住宅環境改善工作,是本研究的主要方向,而研究目的可分為: 一、探討相關建築管理法令,探討整建維護改善居住品質之機制。 二、透過相關理論探討,釐清住宅永續之價值,促進居民自主參與建築更新。 三、檢視國內老舊住宅實質現況,比較分析國外住宅修繕之機制,提供實施管理 單位作為整頓住宅環境之參考。 四、藉由問卷調查分析了解民意對住宅設施設備之更新意願看法。

  • 學位論文

現今的西門圓環是台北重要的休閒娛樂商業區以及捷運交通轉乘的樞紐,這繁榮的西門町商圈不管是平時或是假日,皆匯集許多人潮在此。雖然現在西門地區普遍有考量行人徒步區與人行道之設置,但仍缺乏整體性之規劃以致於廣場與行人徒步區零散配置,多自成孤立之開放空間,更許多原本屬於步行者使用的空間被私人或停車空間所佔據,暴露出都市環境中對於人性空間尺度的漠視。另一方面,捷運系統的發展為西門地區帶來了大量的人潮,直接衝擊的是過去以車為本的街道設計概念,反之以人為本的都市開放空間設計成為現在的趨勢。 本研究整理開放空間與步行相關理論與文獻資料,觀察調查西門圓環周邊之開放空間,檢討實證地區步行環境之缺失,透過步行者步行環境認知問卷調查來研擬出西門圓環周邊整體步行空間系統規劃策略與原則。 本研究主要成果為西門地區開放空間步行系統設置準則之研擬與課題探討,並依據「安全性」、「舒適性」、「方便性」、「可及性」、「連續性」、「吸引力」六大準則特性作為準則分類標準,研究成果可作為公部門未來推動西門地區周邊環境空間規劃研擬出適當設計準則,並連結整合周邊開放空間,提升西門地區之步行者之用路權,同時吸引民眾多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讓西門圓環在新的時代中,延續傳統,賦予新的都市空間活力,進而美化都市景觀,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 學位論文

都市更新之目的在使都市機能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各更新區或更新單元將因此獲得再發展的機會,改善地區環境品質及提升居住水準。雖然實施多年以來都市更新案件量有大幅成長趨勢,但其容積獎勵申請項目卻對地區發展無顯著影響,反造成地區硬體設施大幅更新而環境品質無法提升的情況,違背了實施都市更新的原意,惡化都市生活品質。 本研究藉由國內外相關環境品質文獻,彙整出與都市更新容積獎勵相關之項目,再整合成知覺價值分析與實證分析兩部份評估項目,進行中山區都市更新案例之評估。目的為釐清都市更新公益性及規劃設計容積獎勵所提供之公益設施,是否符合地區環境居民之需求,以探討其實質效益為何,並分析中山區在地區發展上及都市更新容積獎勵所遇到之問題。 本研究發現,都市更新之目的在於提升環境品質,但藉由容積獎勵所提供之公益設施卻無法因地制宜的滿足需求,主要問題有:(一)缺乏都市發展願景,造成地區發展混亂;(二)都市更新規模小,產生之效益低;(三)民眾認知不足,無法凝聚共識;(四)容積獎勵項目不足,無法針對地區需求規範。在此情況之下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及國內外案例之借鏡提出修正對策:(一)提出中山區都市發展願景,研擬地區發展對策;(二)利用分期分區開發方式,確保完整街廓開發效益;(三)普及民眾都市更新知識,提升認同感;(四)增加容積獎勵項目及篩選機制,使其能因地制宜。本研究期望藉由研究成果提供中山區都市更新明確的發展目標,以發揮都市更新應有之效益,提升地區環境品質。

  • 學位論文

玉市場是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特色之一,但其公共設施大多破舊髒亂,內部環境亦有安全之虞。本論文針對由攤販自然集結而成的台北光華玉市與台中光復玉市,由政府規劃的建國假日玉市,以及私人單位規劃的台中文心玉市等四個玉市場,進行周邊環境、經營空間、設施之調查,並輔以問卷分析與深入訪談。結果顯示使用者對於所探討的四個玉市場內之公共設施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台灣,過去對於河川的治理工程常以防洪安全及經濟效益為最首要的考量項目,在缺乏重視河川生態的觀念下,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堤防構造物及沿水岸之快速道路取代了原有河川風貌,更嚴重的是破壞了原有生物的生存環境與棲息空間,對水岸環境與景觀也造成破壞。近年來全球興起一股重視生態、環保、自然等綠色地球的議題,各國政府及學術單位對於河川整治與防洪等各項工程,亦開始導入各項生態工法的整治理念。但位處河川下游的都市因人口眾多且密集,在面臨實施堤防新建或更新整治工程時,卻常因考慮堤防之防洪安全而犧牲了水岸自然生態與環境的保育。因此,都市水岸堤防之更新與改造如何以考量防洪安全為優先的前提下,能適宜的實施生態工法便是一項重要之課題。本研究以河川下游都市水岸堤防為主要研究範圍,探討都市水岸堤防如何在兼顧防洪安全考量下實施生態工法之更新與改造,最後並透過實際案例的研究,選定以新店溪台北縣中正橋至華中橋間之永和市側河段水岸堤防為例,針對都市水岸堤防更新改造時,沿水岸堤防如何配合實施生態護坡、水岸快速道路、都市水岸更新地區與超級堤防之可行性提出改善對策與建議,期望以此案例作為台灣未來在都市河岸堤防更新改造時之參考。

  • 學位論文

美感經驗的創造長久以來一直是設計專業所關注的議題,而設計的主要目的便是為了創造美感與愉悅感。環境美學乃為綜合實證美學和環境心理學之學科,多數環境美學的學者將環境美學蓋分為三大類別,分別為「感官美學」、「形態美學」及「象徵美學」,其所關注的焦點在於以科學方法來解釋實質環境的刺激與人類反應之間的關係,運用實證美學理論,找出實質環境中刺激人類美好知覺的美學因素,並了解人類針對不同刺激而生的不同美感反應。 城鄉景觀風貌是國家發展最直接的表徵,反應了政府及民眾的環境價值觀,台灣整體環境存在著許多問題,為此,政府從「實質環境」的改善為出發點推動一系列的城鄉風貌改造運動,以提升環境品質。本研究整理分析政府歷年城鄉風貌改造政策,探討相關政策之環境美學內涵,對台灣城鄉風貌改造運動做更全面性的瞭解。 本研究以環境美學理論為依據,建立環境美學設計原則架構,經由邏輯化、系統化及理性化的調查,對相關計劃做一客觀的分析與評估,並以此作為評估城鄉風貌改造成效之依據。透過探討良好景觀風貌的美學原則,歸納出城鄉風貌景觀應有的環境美學特質,建立客觀的評估架構,藉以改善現有之不良狀況,提昇城鄉風貌改造之成效,亦可作為未來進行相似決策或環境設計時之參考依據,對城鄉風貌之再生及永續發展提供可行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水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也是人類生存、國家及民生經濟發展的必要資源之一。水質的良莠關係著人類的健康,水量的多寡影響著日常生活用水及產業用水供應是否無虞。雨量充沛的台灣地區因自然環境的變遷及長時間人們對環境、河川的污染破壞,已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根據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統計,每人每年可分配到的水只有856m3,在聯合國研究報告中,台灣已被列為全球第十八名缺水國。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準提高、都市化的高度發展、產業結構的變遷與人口的快速成長,使得台灣地區用水需求量正逐年不斷的向上攀升,惟國內目前的水費卻相對低廉,養成國人不良的用水習慣,無形中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且面對河川水質污染嚴重、傳統水資源開發不易及用水成長壓力等情形下,節約用水及水資源的再生利用,作為新興的替代水源技術之課題更為重要,也是生態永續發展的主要課題之一。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現有建築物為研究對象,透過案例介紹與問卷調查統計,以及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評估將建築物所使用過之廢(污)水經處理再次利用以達到開源目的之可行性。繼而討論中水回收再利用之國內相關機構與政策之推廣工作,以及國內相關法規與標準進行整理;並探討都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之設備處理系統與技術、水質標準、用水標的、風險管理等內容;以及建築物中水再生利用設備空間規劃對於建築物與環境衝擊影響之探究。本論文研究成果可落實於建築及機電設計規劃方案中,且作為其參考依據,並提供後續研究者相關議題之範例參考。期許能建置出一套完整且具實用性及經濟效益之建築設備節水設計之系統,以正確掌握建築物運用水之流程,並做有效的水資源管理,以達到節約用水,環境永續之功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