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73.35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聚拉屋是位在宜蘭的女同志活動空間,為創辦台灣第一間女同志出版社,集合出版社的社長林寒玉於2010年成立,她將自宅打造成「聚集拉子的屋子」,提供女同志辦活動及聚會的場地,近來也逐漸成為了同志運動在宜蘭的活動據點。由於聚拉屋在各個層面,如網路的交友社團或是出版女同志小說等,也利用了各種管道推廣女同志文化。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聚拉屋在實質空間、社會環境、網路空間三個層面對於友善空間的形塑,並以深入訪談參與聚拉屋活動之十五位的女同志,以及透過研究者親自參與觀察聚拉屋的各種活動,從中探討女同志互動之關係,藉以瞭解聚拉屋為女同志帶來的影響與重要意義。 本研究發現女同志在察覺自我之後,可能傾向封閉自我或是開始透過友善空間探索自我並尋找圈內的同伴,幫助自我認同中所面臨的困境;或是尋求社交活動,建立自身的人際網絡等;因此,本研究對女同志與友善空間各層面的連結由弱到強依序為「封閉型」、「接觸型」、「穩定型」、「建構型」四種類型;而封閉型的女同志較難以承受社會目光,故自我封閉較不敢接觸同志圈內;接觸型會尋求同志的相關管道瞭解同志文化與資訊,藉以幫助探索自我;穩定型則對於同志圈內的事物或建立人際關係顯得稍微被動;建構型對於圈內事物較為積極且較投入參與相關活動,並積極建構自我的人際網絡。透過本研究發現,聚拉屋可提供女同志不同的支持與幫助,使女同志有所依靠與慰藉。而本研究也針對聚拉屋提出女同志友善空間之特質:1.提供女同志於空間中感到「自在」與「安全」、2.空間多半具有象徵同志認同的符號媒介、3.擁有大量的同志資源(如同志書籍、活動資訊等)、4.通常為情慾開放的空間氛圍、5.具有連結女同志的功能;因而根據本研究所提出女同志友善空間之特質,作為同志友善空間建構之參考。 期望透過本研究成果,達到同志友善環境推廣之作用,逐步成為遍地開花的局面,使女同志空間不再缺乏,達到真正友善的環境。

  • 學位論文

都市更新為近年來政府改善都市環境及景觀之重要政策之一,「拆除重建」為目前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大部分現有建築物立面外觀老舊、未符合都市應有之景觀,但居住機能尚屬良好,實無拆除重建之必要,以「整建」及「維護」方式實施則可為都市實質環境與機能帶來全面性的改善。然而截至民國100年9月底,申請經費補助計有187案,迄至整建維護事業計畫公告核定僅14件,經統計每案自申請補助至完工平均需時26.8個月,以現行整建維護方式仍然費時,未能快速有效達到實質環境改善之成效,其仍有努力改善的空間。 為探討臺北市現行都市更新整建維護制度,先透過文獻回顧分析其執行成效、國內外執行機制及中央與新北市相關政策,據以研擬訪談題綱。復以深入訪談主管機關、審議委員、整建維護執行專家及社區組織代表等,探討分析各階段程序及補助、審議機制、協調整合及管理維護課題,以為歸納結論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建議採「三合一」簡化流程方式,將「申請經費補助」、「更新單元劃定」、「擬具事業計畫」等併為一階段辦理;啟動技術性諮商,授權專案小組確認通過後提審議會報告,以強化整體審議品質及縮短流程;整合專業機構協助輔導修繕計畫及管理維護機制;修改整建維護相關法令以強化建物管理維護。冀以其整體制度改善,優化社區公寓大廈管理。

  • 學位論文

街道是城市發展中重要的項目之一,它與市民生活、城市風格、風俗文化及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工業革命後,城市快速發展,街道發展逐漸以運輸機能為主要取向,限制了街道上多元活動及風格的產生,使市民對所居城市產生疏離感。 近幾年來歐美先進各國開始體認到街道景觀化、藝術化及人本化,對提升城市形象及改善市民生活環境品質的重要性;而我國亦極力形塑城鄉特色以及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自1992年頒布「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後,公共藝術有了新的詮釋與發展,惟目前台灣公共藝術多以「點」與「雕塑」方式呈現,創造都市特色應思考以街道藝術形式來展現,藉以提升與創造街道應有的層次,將藝術融入生活之中。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方式探討公共藝術、街道、生活品質等議題之對應關係及相互影響,透過國內外城市成功案例分析,歸結街道藝術對於城市優質生活的影響共14點,供未來以街道藝術發展城市美學、提升居民優質的生活環境及增加市民認同感之參考。

  • 學位論文

信義計畫區第二次通盤檢討中,調整信義計畫區在台北市的功能定位,當在第二次通盤檢討中所強調的是提高城市空間的「質」與「可親性」逐漸展現。在同一個都市發展機制下,各街廓的商業、娛樂建築規劃發展開始產生不同空間主題設計。因此信義計畫區開始蘊育發展與轉型,整體空間現象上呈現一種消費傾向的社會發展及社會文化潮流與實質的生活及消費需求。 隨著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最具象徵性意義的-台北101大樓於2004年興建完成,台北信義計畫區內已具有市政中心、會議展覽中心、企業總部、國際金融中心、五星級飯店、休閒娛樂影音百貨中心、乃至高所得住宅區的空間特性,這些都市特性已漸漸形成「台北曼哈頓」之發展意像。當台北101被封為成為世界第一高樓,使得台北城市於國際間能見度大幅提高,也為台北信義商圈帶來大量的觀光及逛街人潮及活躍的商業活動。然而信義商圈內立體人行設施的連通性規劃構想及創造都市紋理的連續性,已形成信義商圈內一個鮮明特徵及動態元素。豐富的空間層次,改善信義商圈環境品質,創造都市意象營造出符合21世紀臺北人的生活方式-「信義商圈立體人行設施」。 本研究藉由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收集立體人行設施的規劃設計原則、檢視不同類型立體人行設施空間,使用者的使用經驗、動線及使用情形,是否有達到規劃預期成果。並採用觀察立體人行設施空間型態與外觀機能、空間品質景觀視覺設備與設施,且藉由問卷調查與專家訪談等作業進行,探討使用者對於立體人行設施使用後的滿意度及公私部門維護管理經驗,分析並歸納立體人行設施之課題及建議策略建議,以提升信義商圈立體人行設施空間更具商圈特色之風貌。 經由實證結果,本研究歸納出以下幾點分析:研究顯示最吸引使用者使用設施項目為「人行天橋、空廊設施」、最少人使用為「地下連通道設施」,在設施空間印象部份:明亮乾淨、友善親切,公共安全程度須再加強,強化空間使用功能可增加設施空間有趣熱鬧及吸引力。在交通與動線規劃部份:大眾運輸、停車空間之關係為使用者滿意項目,而立體設施、無障礙設施之垂直動線規劃普通,使三項立體人行設施串連關係薄弱。在空間型態及外觀機能部份:使用者滿意度認知介於滿意及普通之間,未來可依循信義商圈立體設施及透過都市審議機制複製於其他商圈。在品質景觀視覺及設備部份:使用者滿意度認知介於滿意及普通之間,設施空間除美觀性提升外,安全設備及救災動線也是在規劃進行中不可忽略之因子。 「立體人行設施」創造多層次且舒適之人行空間,強調落實「以人為本」之都市環境,同時產生水平式商業購物活動機構,有利於整體商圈經濟發展,至於新光三越A8、A9、A11館等二、三層立體空廊、地下連通道設施設置,確實增加逛選民眾通行便利性及選擇性,經現況觀察與記錄發現使用頻率不算高,顯然立體垂直動線規劃、空間標示系統、無障礙設施環境、生態環保優質化空間等相關規劃設計項目需進ㄧ步加強。最後本研究進行台北信義新天地立體人行設施空間滿意度評估,提出改善立體人行設施空間品質的建議,可供未來設置立體人行設施經驗之回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世正南軟大樓」座落於「南港軟體園區三期」內,是政府為發展高科技產業、吸引國內外知識型產業群聚而設立,透過政府政策的協助,南港軟體園區已完成三期建設,而世正南軟大樓已於民國96年8月完工進駐,總樓地板面積約2.35萬坪,辦公面積約1.7萬坪,進駐廠商約25家,超過2,000名高科技人才在世正南軟大樓工作。然而世正南軟大樓設計階段約在民國93年間,考量此類龐大辦公室量體在長期使用後造成能源消耗之負擔是必須重視及面對的課題,而辦公室建築之照明耗能佔所有設備用電量約35%,僅次於空調40%,對建築物耗能影響極大。依原有世正南軟大樓建築或設備之設計之概念,檢視現行之智慧化及節能趨勢,本研究期望透過研究分析與整理世正南軟大樓案例,未來在這類園區型及出租型辦公建築照明設計於智慧化及節能上有改善的建議回饋。 本研究主要探討世正南軟大樓照明設計之使用後評估,著重耗能調查、照明成效量測與使用者滿意度幾個方面,用以檢討照明設計成效及耗能效益,並藉由世正南軟大樓案例進行照明之明視、舒適、氣氛、操作性及設備維護之使用者滿意度問卷調查,及透過世正南軟大樓開發商、設計者、施工承包商、管理者、使用者及維護者之訪查,探究辦公建築未來發展時建築照明設計之設計要點,進而研擬適用於此類辦公建築之照明設計建議,提供開發單位及規劃設計單位在日後新開發辦公建築規劃時,作為建築照明節能設計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為推動建置適合障礙者及高齡者之無障礙環境,我國建築技術規則於民國97年修正「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並自民國97年7月1日施行,始針對便利商店出入口項目進行規範,主要為提供行動不便者出入及使用,但針對室內通路並無硬性規定須符合無障礙設計規範,仍會成為行動不便者在購物上的困難。 本研究經由國內現況調查所得結果,結合輪椅使用者及專家學者之訪談,了解輪椅使用者在超商內部購物之問題點,提出改善建議,並做為未來將室內納入規範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一、提出現況空間內部通路與各式陳列架之問題點,並提出合理改善之建議。 (一)現況合格率統計 在170家案例統計中,在行進空間項目最常見缺失種類為走道寬度不足與櫃檯檯面下無結帳空間,造成行進與結帳的困難;服務空間項目常見缺失為餐桌寬度不足與廁所迴轉空間不足。空間項目合格率综合統計中,次要通路走廊91%為最高,櫃檯前等待空間合格率為79%、飲料冰櫃前走道寬度合格率為45%、主要通路走廊合格率為32%、盡頭迴轉空間符合率為25%。其餘項目櫃檯檯面下用餐空間、用餐區桌寬、無障礙廁所內部迴轉空間三項符合率0%為最低。 而在各式商品陳列架高度方面,則出現有過高及過低之情形。在可及範圍百分比統計中,其中貨架可及範圍為100%,報架為73%、飲料冰櫃為73%、熱食區包子蒸籠為65%、開架冰櫃為62%、臥式冰櫃為61%。 (二)改善建議 在行進空間項目建議經由調整中央區貨架之配置與面積方式以達規範之要求;而櫃檯檯面下空間可經由增設專用結帳板予以改善;在廁所迴轉空間及取物範圍無法觸及方面,與專家學者討論後認為現階段尚不需討論迴轉空間,取物範圍則認為以櫃檯結帳人員代為提取為適當之作法。 在取物範圍無法觸及方面,與專家學者討論後皆認同以櫃檯結帳人員代為提取為最適當之作法。 二、便利商店內部納入規範之探討 經由研究瞭解,在室內空間方面中央區貨架之配置與面積,將直接影響主次要通路走廊、迴轉空間、櫃檯前等待空間、飲料冰櫃前操作空間。本研究依據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為基準,經由模擬改善方式,重新調整平面配置以達規範之要求,經統計結果四項目均達合格之商店數量在170家案例統計中,共有158家合格,佔總體比例可達92%,未來確實存在改善的可能性。 在未來改善優先層級方面,本研究提出現況問題統計,實際與輪椅使用者與專家學者諮詢後,將改善優先層級分為四級。1.第一級:優先針對空間部分改善走道寬度、迴轉空間、給輪椅使用者擁有基本公平行走的權力。2.第二級:針對櫃檯檯面下空間進行改善。3.第三級:針對商品陳列架取物範圍不合使用處進行調整。4.第四級:若設有廁所、用餐區等,能針對無障礙設計方向進行調整。

  • 學位論文

台灣近年來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民國九十九年統計台灣高齡人口比例為10.7%,由於台灣南部地區鄉村人口外流情況較其他地區更為嚴重,高齡人口比率相對則提高為11.6%,須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因應鄉村高齡化所帶來的問題,除了於社會環境、實質環境須思考應對方法,針對鄉村高齡者的生活方式及休閒活動需求應更詳細了解。 本研究以台南市西港慶安社區之高齡者為研究對象,以焦點團體共訪談十九位高齡者、GPS記錄時空路徑深入訪談六位高齡者,調查鄉村高齡者之休閒活動,研究過程發現關懷中心目前逐漸呈現器材及空間閒置狀態,且由於鄉村青壯年人口外流,高齡者獨居在家無人照顧且心靈寂寞等困境。研究成果如下: 一、 鄉村高齡者活動地點: 經由時空路徑分析得知關懷中心為鄉村高齡者之重要活動地點,另外包含:學校、宮廟、菜市場、水圳公園、自家農田等地,因此本研究建議以關懷中心為樞紐將服務及關懷外展至社區中其餘高齡者之活動地點,串聯社區中各高齡者活動地點。 二、 鄉村高齡者休閒活動參與: 鄉村高齡者依其主要參與之休閒活動類型共包含:社會服務型、運動健身型、社交型、個人活動型,至關懷中心次數及停留時間依序為:社會服務型、運動健身型、社交型高齡者、個人活動型。自由時間依序為:個人活動型(9.12小時)、運動健身型(7.68小時)、社會服務型(7.08小時)、社交型(1.92小時),與九十三年國人之自由時間5小時54分相比高出許多,顯示鄉村高齡者於退休後自由時間增加,而社交型高齡者受到家務約束使其自由時間為最少。 三、 關懷中心空間內容: 於關懷中心之空間可包括:健身保健空間、學習交流空間、世代交流空間等空間,除此之外本研究建議應針對高齡者學習需求研擬學習計畫以及舉辦保健講座、節日聚會等臨時性活動。鄉村高齡者鄰里關係密切,並社區居民及志工密切互動獲得社會支持,且提升高齡者外出參與活動之意願,鄉村高齡者由被動的接受照顧轉變為主動的提供服務與照顧,因此關懷中心之志工應扮演諮詢、提供服務及活動之角色並表現出更加主動且積極之態度。 四、 當地文化特產活化: 以「生產老化」為概念,將關懷中心為樞紐向周邊農田發展社區特色(如:胡麻產品),可使高齡者充分的利用其自由時間且可使高齡者發揮其長年累積之智慧,並且更進一步吸引社區居民及其他地方居民參與之機會,達到「老有所用」之理想。

  • 學位論文

『生活環境博物館』是源自於永續發展經營理念,其根本精神在於環境原地展示;展示內容包括所有當地人文、歷史建物、時代景觀變遷及常民文化在都市生活中留下的脈絡,即『生活即是博物館』的概念,喚醒人們對萬華的歷史記憶,活絡整個萬華人文歷史與觀光產業,達到賦予環境新的意義。 日治前期,萬華地區擁有特殊地理位置與沼澤地形,因水路與陸路發達的情況下使得,萬華地區的宗教信仰、慶典活動及日常生活之中所衍繹、蘊釀發展出常民文化。從清代開始萬華已有商業發展,留下許多常民文化的歷史足跡,從清代龍山寺、清水巖;日治時期剝皮寮文化區、廣州街、埋立地土地使用計劃、育嬰堂;華西街等,各個不同文化時期常民文化留下的歷史建物與都市脈絡。萬華地區雖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但因都市機能面臨社會時代變遷、轉移,萬華儼然成為台北市尚未整頓的邊緣區域。 本研究以生活環境博物館永續發展的觀點,論文以「誘導式結構」為操作方法,針對萬華地區(古艋舺範圍)以都市永續的角度重新思考其意義與價值,相互間有的關係串聯,以生活環境博物館概念整合常民文化遺留之脈絡,期望看到一個保有完整歷史街廓紋理具代表性的常民文化園區。經由探討生活環境博物館、歷史空間、常民文化及永續經營環境等議題,歸納整合31項適用於規劃萬華地區常民文化園區之設計原則,再進行二階邏輯推衍出情境「自覺自醒的安心與驕傲感」與「不畏時光所遺忘的投射心靈之光」之目標情境轉化為空間結構體,提供作為未來萬華地區常民文化園區之規劃設計的參考與建議。

  • 學位論文

因現今少子化趨勢的影響,導致近年來眾多學校皆無法招生額滿,尤其是屬於基層的國民小學校園閒置空間情況更為嚴重。基此,若能促使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充分發揮賦予其空間功效與價值;教育部自2003年的「國民中小學閒置校舍活化再利用示範計畫」至2011年「國民中小學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第二階段第二年實施計畫」等,政府每年皆研擬相關政策以因應,顯現校園閒置空間能再利用之教育意涵及活化價值應加以重視。 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可歸納為地方文化場所與公共空間、生態體驗學習環境、藝文活動空間、歷史文化價值保存等。本研究構思針對校園閒置空間對於文化資產發展之關係,並選擇台北市大龍國小為實證對象與周邊資源保安宮與孔廟,瞭解三者所建構歷史文化氛圍與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互動。 藉由對於實證對象進行環境與資源之調查,並與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地方社區進行深度訪談,探討學校與地方社區關係及認同,釐清校園本身史實價值及周遭文化資產並協同社區參與所建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發展,並期望藉此研擬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及因應建議,以發揮校園閒置空間之最大價值與效益。

  • 學位論文

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推動政策,緣起於舉辦「2010國際花卉博覽會」,並藉由「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之施行,於2009年7月始修訂「臺北市建築物施工中妨礙交通及公共安全改善方案」,增列關於綠化圍籬的部分。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政策背後,執行的目的是美化?或是兼具綠化效益,希望可藉由學述研究的角度來探討。 本研究以臺北市建築工程圍籬綠化的現況調查做為研究區域,針對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結構系統與植栽:對於結構系統之組合形式統整與歸納;植栽方面,針對植物種類、植栽面積與綠化量之統計,其綠化量之計算,須以綠化圍籬竣工拆除之際,植栽會轉移至深度足夠之覆土層為前提,後續藉由各組合形式之成本估算,繼而探討其綠化效益之貢獻與成本負荷之數值。 本研究對建築工程圍籬綠化現況調查與相關之數據分析提出以下結論: 一、法令之規範修正建議 其訂定之出處為「臺北市建築物施工中妨礙交通及公共安全改善方案」,此法為地方規範條例,僅以硬體之限制為規範之範圍,並無針對植物種類、綠化量、綠化效益或成本負荷之數值標準作為規範之限制內容。 二、美化效益大於綠化效益 在政策導向之推動下,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核心價值尚待釐清,政府舉辦之評選活動以美化之趨勢為主,亦可加入綠化效益之評估模式,藉以考量綠化量與成本之對應關係。 三、建築工程圍籬綠化效益之價值評估 藉由第四章綠化效益與成本負荷之估算得知,以工期12個月與平均工期30個月為例,各組合形式之綠化效益介於0.48 g-CO2/元~1.72 g-CO2/元不等,顯示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綠化效益的貢獻相當低微;再而從成本負荷之觀點而論,各組合形式介於581元/ kg-CO2~2,103元/ kg-CO2不等,提供1 kg-CO2之綠化量,所需耗費的成本相當高昂。故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執行,固然是具有美化觀感,卻是建立在環境破壞之層面上,花費高昂之成本,卻在綠化圍籬的綠化效益上達不到應有的水準。於本研究之結論希冀廢止此等政策之施行,勿因提供綠美化而致使更多的排碳量生成。 四、臺北市建築工程圍籬綠化之成本花費 藉由本研究之綠化量與成本之估算,臺北市建築工程圍籬綠化於本文現況調查之花費概算中,以每米平方3,000元~12,000元不等,花費成本至少為4,100萬元以上,未包括已竣工拆除與後續增加之綠化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