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82.167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當前歷史街區保存與再利用多作為展示空間使用,與常民生活脫節且未與周邊環境連結,無法彰顯核心價值,是目前發展之困境。位於台北市萬華區之剝皮寮歷史街區於修復後開放,並未迅速引起大眾關注,直到電影「艋舺」之宣傳後,才吸引大批人潮進入參觀,但隨熱潮退去後,大眾的關切也逐漸消失。剝皮寮歷史街區再利用應如何有效經營才能活化街區並永續發展,實為值得探討之議題。 本研究透過文獻彙整歷史街區活化再生相關理論,藉由德菲法與AHP問卷分析出歷史街區核心價值之權重為文化價值、環境美學價值、存在價值、經濟價值、科技價值。結合歷史街區活化再生相關理論及國外歷史街區成功案例,共同研擬出歷史街區活化再生架構,共分為歷史街區本身的核心價值、經營層面、與周邊關係三大項,藉此檢視剝皮寮歷史街區之發展,提出剝皮寮歷史街區潛力價值,再結合民眾問卷彙整剝皮寮歷史街區此三大面向之課題,最後以核心價值、多元化使用、民眾參與、公私協力經營、經濟獨立自主、文化行銷手法、都市設計連結周邊景觀、結合周邊機能、維持機能使用比例等各項原則,共同研擬剝皮寮歷史街區活化再生之發展建議。 本研究認為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價值與內涵是活化與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透過活動、宣傳等行銷方式,再結合空間氛圍塑造,將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特色顯現,未來更期待達到自給自足的經營,讓剝皮寮成為歷史街區的發展楷模。

  • 學位論文

我國自1993年9月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內政部預計民國125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21.6%,於今高齡者已成為社會上一群不容忽視的團體。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對公共設施的需求亦隨之改變,惟現行我國都市計畫中公共設施的設置,僅著重於「人口總數」之考量,未考量到人口成長速度減緩或有結構性的改變時,公共設施需求應如何因應之問題。因此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對於社區中提供高齡者日常使用之福祉設施是否足夠因應高齡化社會下之需求,為本研究之首要探討課題。本研究以板橋住宅社區為研究對象,以公共設施區位理論為基礎,透過AHP專家學者之問卷分析,藉以了解高齡者隨著生、心理狀態之轉變,對於日常休閒活動及公共設施之需求,並比較國內外公共設施相關法令,藉以檢討我國公共設施法令之制度,進而研擬一高齡化社會下適於高齡者之都市社區老人福祉設施設置指標原則,提供未來政府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所需面對之老人福祉設施設置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一、都市社區老人福祉設施規劃設置指標權重:   探討有關高齡化社會老人福祉設施設置之指標,並了解高齡者使用福祉設施之現況及需求文獻,提出高齡化社會老人福祉設施設置之五項指標。本研究經AHP專家問卷進行層級分析各指標及準則之權重,並比較建築及都市計畫方面專家、社會學方面專家之權重計算結果,結果顯示二類專家學者首要重視的皆為「安全性」,其次則為「可及性」;而後於「保健性」與「參與性」方面出現差異,建築及都市計畫方面專家較重視「保健性」,社會學方面專家則較重視「參與性」;最終於「多樣性」指標部分,二類專家學者之差異不大。 二、老人福祉設施區位配置之建議: 透過都市計畫各層級老人福祉設施之設置,可使服務及資訊傳遞暢通。並建議老人福祉設施以「小規模,多機能」且「社區化」之設置模式為主,社區型老人福祉設施之服務半徑應約為500~600公尺(高齡者步行約10分鐘);鄰里型則應約為300公尺(高齡者步行約5分鐘)。並以點推廣到面的方式,以福祉設施為據點,將服務推廣到社區及需要社區支持的家庭,同時建議於社區內落實定點定時之「行動式老人文康休閒服務」,以增加服務之可及性,進而建構緊密結合之高齡者休閒服務網絡。 三、老人福祉設施規劃設置之建議:   於設施之空間規劃上,建議採「複合式」型態方式規劃,並建議引入「健康促進」等相關保健服務,同時考量失能長者之需求,提供簡易之生活服務或復健設施等;而規劃上亦應考量地區之差異性,透過因地制宜之規劃,以符合當地高齡者之使用需求。 透過福祉設施設置之建議,營造適合高齡者使用之福祉設施,促使高齡者走出家中參與社區活動,更可展開老年人的支持網絡,進而落實在地老化之目標。

  • 學位論文

視聯網(Articulated Naturality Web, ANW),是從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的使用領域中,透過網際網路(Internet)的鏈結,取得雲端(Cloud)上相關訊息資料的相關技術。 此種技術係透過智慧行動網路裝置設備,將虛擬物件與景象,同時投射在真實的世界中,以產生身歷其境的感覺,當使用者在需要獲得環境訊息的時候,可以很方便的取得與週遭真實世界相關而有用的資訊,亦以傳達多元情境之優勢,真實地表現出空間之色彩、視覺物美感、材質配置感、量體空間感與環境物我關係下,可直接或間接取得實質上之互動行為,延伸所見即所得之概念。 本研究主要探討手持智慧行動裝置結合視聯網ANW,應用在「遠雄巨蛋」之「公共藝術」裝置上,試提升公共藝術的作用,並改善訊息接收者在傳統認知方面的體驗,將紛雜的平面表現、立體裝置及數位資訊做有組織的整理,經編輯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訊息後,建構出一個「虛擬」與「實境」間的相互連結,使訊息傳遞者與訊息接收者能達到無落差之溝通,除傳達建築與裝置藝術之完整訊息,更豐富公共藝術之多重訊息與互動關係。未來,在所有可視範圍下的環境,披上完全不同的「信息外套」,這將改變我們與電腦之間,真實與虛擬環境的即時互動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為增進環境生態景觀與降低熱島效應,近年來許多都市建成地區鼓勵採用垂直植生牆,開啟了生態與景觀植生牆的推廣。相關研究顯示民眾對於綠色滿足度的感受是立體綠量的影響遠大於平面綠量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目的探討民眾對既有植生牆對環境景觀視覺偏好之影響。藉由文獻與理論回顧、專家座談及國內外案例分析植生牆的規劃設計與應用,進而瞭解不同植生牆景觀對於環境的意義與場所精神。本研究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壁面綠化設計為探討基地,以既有「直接攀爬牆面型」與「獨立支撐架攀爬型」兩種不同類型做調查,以植栽環境與視覺偏好因子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藉由統計分析了解受測者對於植生牆環境景觀視覺偏好影響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以敘述性統計結果得知「直接攀爬牆面型」以植栽環境元素中對「數量」偏好值為最高,視覺偏好因子以「環境感受性」為最高;「獨立支撐架攀爬型」以植栽環境元素中對「圖形」偏好值為最高,視覺偏好因子以「魅力性」為最高。並以不同屬性背景探討兩種既有植生牆環境景觀之視覺偏好評值,最後歸納出其視覺偏好的因素並提出相關建議,因應未來實施植生牆能更實際的應用與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降雨型態的改變,台灣因地狹人稠、河川短促且降雨分佈不均等因素,暫列世界第18位缺水國家;然特殊的地理條件也面臨著地震、颱洪、淹水等危機與災害應變能力之考驗。若能將有限的土地賦予多元之功用,勢必可大大降低先天條件的不足與資源的有效再利用。 鑑此,本研究試圖導入生態觀點當中的「基地保水」項目,以台北市12座都市防災公園為實證對象,進一步探討基地保水之相關法令、執行機制,並輔以國內外理論與文獻、實證基地現況調查等佐證資料的分析,擬定都市防災公園基地保水設施設置之評估體系,透過層級分析法之專家問卷求得評估指標之權重,提出現行都市防災公園空間規劃設計與保水設施設置之課題對策與具體操作方式,以供未來相關單位之參考。主要結論為: 1.目前12座都市防災公園之維生系統與供水儲水設施數量偏低,並與公告資訊多處不符,宜重新檢測與評估。 2.宜採分層分級模式建構各地區之防災公園保水設施設置方針,並訂定各層級所需的規劃原則與整備項目。 3.建立完整的公私合作機制,提升民眾重視安全與防災應變觀念,以確保災時民眾自力救災及降低損害程度。

  • 學位論文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都市型河川除了其經濟、水利等價值外,對於都市居民同時也應兼具休閒與生態上的意義。基隆田寮河於日治時期(西元1908年)開始進行運河化工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其深入市中心與都市空間緊密結合的發展型態亦是基隆具獨特性之都市景觀。從早期作為上游礦產運輸的重要水路,到現今成為基隆市觀光發展計畫中重要的一環,都說明田寮河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對於基隆這個港灣城市都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目前隨著和平島污水處理廠的啟用,東岸碼頭污水截流站也即將完工,到時田寮河兩側的污廢水排放應可獲得有效控制,在解決污染問題後,如何重新定位與規劃田寮河河岸空間將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本研究以「誘導式結構」為操作方法,以「田寮河水岸空間」為操作範圍,藉由都市水岸、都市水岸規畫、生態、民俗文化及基地環境等相關議題,歸納整合43項適用於基隆田寮河水岸空間之規劃原則,相互推論導出6項設計概念,提供作為未來基隆田寮河水岸空間規劃之參考與建議。

  • 學位論文

有機建築學派的黑林(Hugo Häring)、夏隆(Hans Scharoun)認為,建築必須於基地環境長出來,它反映地景、日月星辰、自然材料、動植物、生活與場所及時間的轉移、它的鄰居。也就是說,建築應依循自然機制尋求設計脈絡,使建築取得與自然環境平衡且相容,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模式。 20世紀建物極力追求純粹功能與理性之思維,加上建築設備出現,在功能效益極大化的理念追求下,建築忽略了環境差異及人類自我導向的過剩思維,導致建築與自然環境的脫節,使建築順應環境之觀念拋於腦後,犧牲自然環境之價值。因此,建築依循環境而生是現今之重要課題。 本研究針對20世紀之現代建築,以「誘導式結構理論」為操作方法,透過探討生態議題、永續議題、空間環境議題、自然議題等相關議題,整合歸納出43項建築對應環境的歸結要點,並進一步將43項原則,分類出建築對應環境之六大方向:「因勢利導的順應」、「綠色的複層多樣性」、「流動連續的彈性空間」、「回應自然的構築」、「合乎減量、再生、再利用、恢復的原則」與「自然元素的轉化與互動變化」。以六大方向43項原則作為檢視標準,針對萊特的「落水山莊」、科比意的「薩伏瓦別墅」、密斯的「范士沃斯住宅」,及蔡仁惠的「綠色生態小屋」,四位設計師的作品,各別分析其運用設計對應自然環境的建築手法,最終,提出後續從事建築對應環境設計的參考建議。

  • 學位論文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possibility of urban design in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envelope, arrangement and height to improve the wind and thermal conditions in buildings area on urban community scale in hot-humid climate region. The study compares different urban designed options for a site in Thanh Hoa city, Viet Nam on the micro-climate conditions. The designed options are computationally simulated by two models CFD-ACEs V2006 and ENVI-met 3.1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wind field and air temperature. Comparison of simulating results shows that the well-designed option for urban community could improve wind and thermal condition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wind channeling effect, Venturi effect, right direction of building to reduce air stagnations, as well as a suitable building height strategy. - Wind channeling effect could drive wind into and through all streets in community as well as gather air flows to certain place to speed up the wind in that place, reducing the air temperature in street about 2 degrees. - Suitable building dir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tagnant areas in front of or between buildings, lessening the temperature 2 degrees at same position. - The Venturi effect appeared in the “Ventury shape” street could increase wind speed at narrower section, make its temperature 1.5 degrees lower that at the street entrance. - Down-flow in the step-up canyon produces diverged flow from mid of canyon to canyon entrances, while up-flow in the step-down canyon can induce the converged flow from canyon entrances into canyon before is pulled out through canyon roof level. - Net effect of intersections, where connect the step-up and step-down canyons with wind-parallel street, makes the air temperature generally decreases 1 to 2 degree due to well-mixing of cool air and releasing of heated air out of urban area.

  • 學位論文

高雄市西面臨海,在高雄港近年來運輸功能比重降低後,高雄港區周邊所釋出的閒置空間在高雄市政府著手規畫下,逐漸讓以往市民無法接觸到的港域空間變成了兼具休閒與觀光功能的市民後花園,因此水岸空間不但成為了高雄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變成了觀光客來到高雄必定來拜訪的旅遊景點,更使得高雄市終於徹底展現出海洋都市的意象。 在二十一世紀當中,城市的觀光與休閒策略早已不是單一景點所能操作,而是整體區域行銷的時代;近來世界各地的水岸城市早已開始施行整體水岸區域的行銷規劃,除了在實質環境的改善成果中見到顯著的成效之外,更能提高城市國際知名度和促進整體水岸區域發展;尤其高雄市政府在近年來極力實現市港合一的藍圖,而高雄港域又鄰近於高雄市市區中心,所以,如何將高雄港域周邊空間結合周邊市區資源以都市行銷的方式朔造一個完整的水岸休閒區域將會是未來高雄市在城市競爭市場中的主要發展目標。 因此,本研究將統計近年來高雄市政府和其他相關單位所執行的都市行銷通路和策略作為本研究的基礎資料,再依據本研究從文獻中所整理出“都市行銷三大策略類型”進行分類,同時藉由本研究之行銷效益、行銷吸引力和空間設施滿意度之問卷統計結果,便可得知“高雄港”這個“品牌”從都市行銷通路和策略對應到“消費者”所接受到的類型比率、吸引力、使用目的和水岸空間設施再造滿意度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其效益,等於是試圖利用高雄港這個“品牌”和各個碼頭實質空間“產品”從行銷執行策略、消費者接受管道、消費者吸引力、消費目的和消費滿意度(再次消費的意願)將都市行銷和水岸間再造效益作一系列的檢定。 最後,由上述之一系列檢定得到之研究發現和本研究之訪談結果做一綜合性的探討,並提出高雄港在行銷執行、行銷策略、水岸空間設施和整體水岸發展四大主題的課題與策略,藉此以提供高雄港相關單位在未來進行行銷及實質空間作業時,能夠有個發展目標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面對全球永續及低碳建築發展趨勢,本研究以國民中小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增進學校綠色環保與節能減碳效益。首先以「文獻回顧分析」蒐集學校綠建築、低碳校園及永續學校等相關文獻,初擬原始評估因子及層級架構。接著經由「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產、官、學各領域專家意見篩選評估因子,確立評估因子及層級架構。最後透過「層級分析法」專家問卷整合政府、學術界等各領域專家意見,求得相關評估因子及層級指標之優先排序及權重值成果。 本研究就原始評估因子共識認知、整體評估應用體系、評估指標權重與排序,以及各領域專家意見差異分析等成果,歸納結論如下:(一)建立「推動綠色低碳校園應用順序」評估體系,包含四大評估面向、十一項評估要項及三十六項評估因子;(二)依全體專家決策,四大評估面向優先排序及權重為「推廣綠色低碳學習與管理」0.3762、「建構健康校園」0.2435、「校園節能省碳應用」0.1925及「營造多元生態校園」0.1878。(三)依全體專家決策,在評估因子前五名,依優先排序及絕對權重值為「加強學校、社區綠色總體營造」0.1265;其次為「營造創意特色的綠色低碳校園」0.0578,「建築外殼節能設計」0.0576,「節能照明器具及系統」0.0522及「整體需求計畫與環境評估」0.0520。(四)學術專家決策群在「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教育」評估面向相較政府部門重視;而政府部門決策群在「建立綠色低碳政策管理」評估面向相較學術專家重視。(五)建構綠色低碳校園最佳優先策略:經全體專家、政府部門及學術各專家決策群共同一致意見:「推廣綠色低碳學習與管理」評估面向、「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教育」評估要項及「加強學校、社區綠色總體營造」評估因子分別為各層評估指標中最優先且非常重要項目。 綜合上述,對於國民中小學建構優質綠色低碳校園,良好的節能設施規劃、豐富的生態校園及健康環境固然為重要且不可或缺,但透過本研究及各專家寶貴意見發現,唯有以「人」為本,建立優質政策、建全維護管理、良好教育學習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引導學校師生落實正確綠色環保及節能省碳觀念,進而推動至家庭、社區到社會,改善整體永續環境,方為最佳及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