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238.76

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元智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自從政府推動社區規劃師制度與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以來,各縣市政府已將社區規劃師制度作為推動地區環境改造之主要策略與方法,對空間環境等議題,社區規劃師可扮演政府與社區間重要之中介角色。桃園縣的公共空間環境改善,過去均一直由公部門擔任執行者,在執行過程間社區參與意見未能充分的溝通與突顯,以至於執行績效不能彰顯,甚至不被社區居民所接受。 本研究選擇桃園縣作為研究的對象是因為研究者曾經參與是項業務,並且在執行兩期的社區規劃師制度推動中深感成效有限,且有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影響民眾參與社區營造之意願。在此情形下,本研究試圖想去了解整個制度在推動及執行上所面臨之課題,做為以後桃園縣繼續運作之參考。 本研究是以桃園縣第一、二屆社區規劃師及公部門代表為例,探討其執行的經驗與困境,透過個人的親身經歷、文獻回顧,以及對結案報告書採用內容分析等方法進行歸納整理,試圖了解桃園縣社區規劃師制度施行所遭遇之困境,包括社區規劃師的角色定位、在地問題以及公部門的責任,也藉由各縣市的推行課題進一步檢視桃園縣自身的問題。 針對桃園縣社區規劃師制度的運作模式,本研究經由資料收集及訪談結果分析,發現在制度運作上應強調:與專業組織的結合、社區規劃師的再訓練,分級教學、縣府自擬預算補助持續推動、成立規劃服務中心有效引進專業並整合社區意見、擴大社區規劃師培訓以有效延攬銀髮人力、強化整合推動及設置整合管考機制、結合工作站及教育機構共同紮根、地方工作站人員的再教育。另外,政府部門應以行政工作的配合及行政資源和資訊的提供,與社區規劃師建構合作溝通關係,藉以提升居民參與能力及引發其參與興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數位攝影機產品的功能及特性複雜且價格昂貴,市場推陳出新變動快、競爭激烈且規格不確定性高。這些趨勢的發展,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數位攝影機產品時面臨了相當大的風險。面對數位攝影機有高度的消費風險時,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理應與一般的消費性商品有顯著的不同,不同的消費者對產品屬性的熟悉度、重視度、涉入程度及創新採用時機是否導致了不同的購買意願,是本研究探討的目的。 藉由將產品屬性分開詢問的方式與選擇9項產品屬性一一標示規格及同列詢問購買意願的方式,編製實驗探索性的數位攝影機問卷,經研究發現消費者對數位攝影機產品屬性的重視度與購買意願呈低度相關,即以單純分散的個別屬性無法調查出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其次;消費者對一起並列的產品組合規格屬性重視度越高其購買該品牌產品的意願越高。最後為對數位攝影機產品組合詳列規格屬性的購買意願會顯著高於單純以文字敘述之產品屬性的購買意願。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簡言之;對於功能複雜的商品如數位攝影機,消費者於購買時不會從分散的個別屬性分別的考慮是否購買,而且對於沒有規格的功能屬性,消費者實際上是無法判斷重不重要,當消費者無法判斷產品屬性是不是重要時,這類無規格產品屬性調查的結果無法反映消費者的需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的新世代廠房陸續進入量產階段,電視面板之供給持續大量擴增,導致液晶電視價格持續下滑因而產生需求同步大增,大有快速取代傳統影像管與平面電視機的趨勢與實力,再加上世界各國政府針對數位電視頻道節目的陸續開播等種種因素的推波助瀾帶動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液晶電視的需求量大幅度成長。 根據IDC(2006)的估計,全球的液晶電視出貨量將由今年的四千萬台大幅成長至2010年的九千三百萬台,年複合成長率幾達25%,成長力道驚人。個案公司以3C數位時尚產品專家自許,液晶電視產品理所當然被視為進入客廳戰場的重點目標,加上液晶電視的個別差異性越來越小,產品毛利率亦同步下滑的情況下,如何在如此激烈競爭與微利時代下做出讓客戶滿意的『差異化服務』,藉以留住現有客戶,提升其再購意願,進而建立客戶忠誠度,實為公司管理階層之重要管理指標。 本研究以Berry(2002)的服務便利性模式,Larson and Bastiansen(1991)的服務態度,PZB(Parasuraman,Zeithaml,and Berry 1985)的服務品質衡量構面及SERVQUAL量表,Churchill and Surprenant(1982)的客戶滿意度衡量構面,加上Aaker(1991,1996) and Oliver(1999)的再購意願與忠誠度衡量構面,針對B公司液晶電視到府服務的客戶群做售後服務問卷調查,實際驗證服務便利性,服務品質,客戶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間的關係,以作為個案公司與相關企業對於售後服務的投資及管理上的建議與改進參考。

  • 學位論文

臺灣半導體業產業自1966 年封裝產業開始,歷經近40年的努力發展,不僅在IC 上下游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業之產值有大幅的成長,更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奠立一個重要的地位。 回顧臺灣半導體業產的發展史,在政府積極協助及業者的努力經營,終於成為現今世界半導體的重要國家。在發展型態上已由勞動密集、低附加價值的組裝產業,轉移至高科技與附加價值高的製造與設計業。 透過以臺灣高科技DRAM產業中前四大企業的成長模式為個案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1)企業成長首重企業規模的成長:從這四大DRAM廠不斷擴大產能產量,並積極擴展全球市佔率,對高科技產業而言,擴大企業規模仍是企業成長途徑的首選。 (2)企業成長不再是單純產品的成長:唯有較廣的產品線才能保有較高的成長動力,這四大DRAM廠並不挶限於既有技術,更在先進技術的先進製程生產下,快速將其轉換成具有價值的產品。 (3)高科技產業的成長模式循著高科技產品本身的發展軌跡:每項產品的技術革新對高科技企業成長而言都是一項挑戰,只有順應高科技技術的發展脈絡才能確保企業的穩健成長。 (4)高科技產業的成長顯現出聚集效應:由於其產值相當龐大,因此人才、技術、資金與相關的配套措施,將會牽動DRAM產業是否能歷久不衰,而產業鏈的完整性將是主要關鍵之一,DRAM業者的分佈區域更將隨著資源集中而走向聚落大者恒大的趨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世界經濟快速往未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移動與發展,企業競爭跨越國界,在全球競爭的時代,企業如何規劃與策略,為此研究的方向。Porter(1990)在「競爭論」一書中提出產業群聚概念,以鑽石體系來分析產業群聚產生的各項重要因素,藉此提供建立海外生產據點的依據。 本研究係從半導體產業聚落的觀點,探討海外直接投資行為中的各項重要因素。如何將本研究分析所得的各項重要因素,運用在實際的海外直接投資上,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為此研究的最大目的。其中各項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如下: 1、需求條件因素方面,半導體各次產業所生產的產品,越接近最終產品,市場需求越明顯。消費市場需求,或是製造市場需求,都是決定半導體產業海外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越完整,產業群聚現象越明顯,掌握市場的優勢越強。 2、生產因素方面,產品技術開發能力越強,越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成本上差異最大的是間接人工成本,依賴間接人工越少的半導體各次產業,競爭力越強。 3、企業策略與同業競爭方面,策略聯盟、上下游產業合作,越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產業群聚越加明顯,由產業聚落中所獲得到的利益越多。 4、相關產業與支援性產業能力方面,政府稅賦減免措施是提升產業競爭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其次就屬人才,人才的聚集是產業競爭力的表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國防部從2003年起推動軍機策略性商維制度迄今已逾2年,本項制度包括了機隊委商維護、整機委商、系統委商等模式,而三軍各類型飛機均分別已列入實施計劃,惟其實際產生的效益尚難橫量,本研究針對其中最完整的陸軍TH-67教練直昇機營的機隊委商案,採質化的研究方式,先以團體焦點座談對國防部、陸軍司令部之政策、計劃、執行階層以及承包廠商的政策、經營、執行階層人員,針對其顧客滿意度構面先行聚焦,進而依此發展為深度訪談大綱,再實施專家的深度訪談調查進而蒐集了豐富的資料。本研究復依訪談結果及相關文獻、檔案、紀錄等文件,整理、歸納、分析,並依此完成「研究分析與成果」後提出三個命題,以做為軍機策略性商維制度與顧客滿意間之關聯性的初步基礎。 最後,復按訪談與資料分析的結果,由陸航TH-67教練直昇機營在實施機隊委商維護後,從其可靠度、時間性、便利性、經濟性等滿意度指標發現,其效益與成果均較實施商維前有明顯的提昇,因此,本研究認為軍機策略性商維制度的推動,對客戶的滿意度有正面的效應,同時對我國而言,明確而穩定的政策指導對軍機商維制度之顧客滿意度有關聯性的作用。

  • 學位論文

台灣對於大陸貿易的倚賴與投資程度,與年俱增。此時,如何藉由派外人員來有效延伸母國企業對大陸地區的人力資源管理,是目前台商普遍所需面臨的重大挑戰。雖然中國大陸與台灣有著同文同種的歷史淵源,但隨著歷史變遷以及兩岸分隔治理數十年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外在社會環境的發展上,對於派駐人員管理的差異情形亦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派外人員。而在派外過程中,派外人員的適應情形與工作績效,是否受到適應週期以及派外人員本身人格特質所影響,則有待進一步的探討。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如下:一、探討企業派外人員派駐中國大陸過程中的適應情形。二、探討企業派外人員派駐中國大陸適應情形與工作績效間的關係。三、探討企業派外人員派駐中國大陸在人格特質與適應週期中,對適應情形與工作績效的關係。本研究以半結構式問卷及目的性抽樣方式,訪談個案M公司派駐大陸東莞廠之台籍幹部,經彙總分析後,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企業遴選外派人員時,主要考量為派外前、後之工作內容關連性以及個人過去經驗。 二、個案公司大多採用「實地經驗模擬訓練」來作為派外任務之前期準備與訓練方式,然此一未經設計配套內容的訓練模式,並未能有效降低人員派外後之適應困擾。 三、派外人員在不同的適應階段會有不同的適應因素產生,以個案公司而言,外派人員在派駐後的「蜜月期」與「文化衝擊期」中,較易產生對生活、工作與家庭上之適應困擾,而在第三階段之「調適期」中,文化與工作困擾則是該時期最主要的困擾因素,但隨著時間拉長,前述三項適應困擾均呈顯著下降之趨勢。到了第四階段「熟悉期」時,文化適應則呈現相反之情況,即時間愈長,文化適應困擾之情況呈現顯著增加。 四、對照個案公司外派人員外派前後的適應因素與適應情況,可得知派外人員對於適應因素困擾之預期與實際認知產生相當大之落差。尤其是在文化、生活與工作方面,派駐後所產生之困擾遠比外派前之預期高出許多。兩岸雖屬同文同種,但在個案公司中所呈現出之結果,文化適應反而是最容易被派外人員及企業所忽略的。 五、以廣泛之人格特質而言,的確與派外人員之適應狀況與工作績效有所關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追求一種可以解決各式各樣問題的方法、工具或電腦程式,幾乎是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任務。然而多重代理人觀念的出現,正使得這樣的訴求逐漸轉變成可能。尤其是代理人領域中的承包網絡法,這個方法因為有者如同市場般的競價方式,恰好提供我們一個代理人分工與合作的機制。在這種機制之下,代理人可以不受到人為的干預並且自動產生一個因任務而生的代理人社群。同時,這個社群存在許多具備特定專業知識的代理人,透過它們之間的互補、互助與合作,能夠將困難的問題加以分析與處理。雖然目前有許多研究進一步發展出各式改良的承包網絡法,但是都沒有辦法有效解決傳統承包網絡法在溝通上負荷過大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嘗試提出一個以承包網絡法為基礎的改良方法,我們稱之為兩階段承包網絡法,希望藉此改善承包網絡法的缺點並提升整體代理人溝通上的穩定性與效率。除此之外,我們建立一個以多重代理人為架構的多情境資產配置系統之應用範例,用以說明代理人如何透過分工合作的機制來完成整個資產配置的過程,提供代理人領域一個新的思考與未來應用的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期貨業的交易糾紛頻傳,尤其非法交易的問題叢生,引發企業危機。究竟期貨業 在發生危機前是否有有效的管理機制?在發生危機後如何面對危機?本研究以透過學理研究的方法,探討期貨業可行的危機管理模式。 本研究收集國內外學者相關危機管理文獻,選擇運用個案研究法及傑佛瑞.卡波尼 葛洛(JeffreyR.Coponigro)危機管理流程(The Crisis Counselor mind-set),進行台灣期貨業的危機管理研究。個案為H期貨94年停業事件。 研究發現期貨業對於作業風險,雖有相當嚴密防範機制,但是現有防範措施仍然不 能完全免除危機發生;因此期貨業須在危機發生前擬妥應變計畫,因應危機。一但危機發生,期貨商須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處置,以降低損害;且須設置危機處理小組,以穩定情勢不讓危機持續惡化。在危機發生期間,運用蒐集重要群眾的資訊,來評估危機發展情形,作為調整因應策略的依據;若危機發展出現轉變,就必須朝企業最有利的方向調整策略。危機管理流程適用在個案公司,也適用在期貨業;同時須有專責人員控管危機管理流程,以防止危機重複產生。 對個案公司此一危機事件的研究發現如下: 個案公司在停業前,由於未能有效掌握發現警訊的危機處理,以至於危機持續擴 大引發更大的危機。個案公司在停業後的處理方式正確,不但快速完成作業面的轉移,及時穩定內部員工及外部客戶的信心,並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建立與公司主要群眾的溝通管道,穩定情勢讓危機不再擴大。在停業期間,個案公司運用蒐集主要群眾對停業事件的看法,作為監控評估危機資訊;當情勢獲得舒緩時,適時調整策略朝復業之路邁進。此外,對於經營策略及管理面的建議如下: 一、在經營策略面的建議 1、個案公司應持續進行危機管理流程,防止危機重複產生。 2、個案公司應檢討營業項目降低經營風險。 3、在集團組織架構上,須建構防火牆,防止作業風險擴大。 二、在管理層面的建議 1、個案公司強化作業風險能力應由基層做起。 2、個案公司應進行部門人員輪調,以強化管理。 3、個案公司應持續進行業務弱點分析與群眾調查。 4、個案公司應提升稽核位階,並落實稽核報告的執行。 5、個案公司對高風險業務的管理,應以專案查核取代例行查核。

  • 學位論文

快遞公司導入車用定位回報防盜系統之效益評估 學生:王進福 指導教授:湯玲郎 元 智 大 學 管 理 研 究 所 摘 要 A快遞公司係為一國內知名快遞公司,共有車輛二百五十多輛,其營運模式以B to B 貨物遞送為主,運送範圍含蓋全島主要都市、科學園區及工業區。由於近幾年來台灣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產品越來越往高階發展,從PC、手機、半導體到現行的TFT-LCD產業、產品價值越來越高;然而,當這些產品經由快遞公司運送至客戶途中產生的風險也越來越高,貨品被偷、車輛被竊、甚至人車被劫等事件於國內、外時有所聞。由於風險增高了導致保險公司也提高了保費,增加了營運成本。 本研究採個案研討方式探討企業導入流程創新模式,評估快遞公司進行規劃導入GPS自動回報防盜系統用以保護所承運的貨物,以提高貨物運輸安全度,降低貨物遺失損失及提昇企業形象與客戶高滿意度。 1. 首先進行相關文獻之蒐集與相關技術發展分析,暸解國內外車輛定位、無線通訊、行車監控、防盜系統、電子地圖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等相關技術發展概況與使用情形。 2. 分析現行GPS系統於車輛運輸業導入及使用情形做比較,用以規劃可行方案參考。 3. 尋求廠商提供可行方案,再針對這些可行方案透過「決策矩陣分析法」依所訂定的共同評估準則,經由內部專家評量後決定一最佳方案逕行導入。 4. 最後分析導入後之效益評估。 對於此快遞公司而言導入車用定位自動回報防盜系統也是該公司首例,其他國內快遞公司無相關案例可循。是故,此研究報告除了達到此快遞公司完整且有效的評估導入車用定位自動回報防盜系統,其相關經驗可提供給國內同業作為標竿學習。 關鍵詞: GPS衛星定位系統、快遞公司